书城教材教辅东线序曲
17558000000075

第75章 公司国际化与文化制胜(1)

军工集团由传统国企向现代跨国公司转型的思考

———2011年7月6日在哈尔滨中国军工文化交流会上的演讲

由传统国企向现代跨国公司转型,这是中国的军工集团的历史之责、发展之需、形势之迫。

一、国际化是中国的军工集团转型的重要标志

所谓国际化,就是指通过建立全球视野,利用全球资源,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并进入持续拓展全球市场的过程。国际化意味着空间的拓展,意味着要素的投入,意味着财富增加的可能性。国际化要求企业需要准确、迅速地掌握国际市场信息,对国际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企业需要在世界范围内更有效地利用、配置资金、技术、人才等国际资源,全球研发,形成全球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占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实现价值的创造,获得财富的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国际化是中国的军工集团的历史责任

国家的实力,除了军事实力之外,确实能够充分体现国家力量的是大企业,是跨国大公司。中国的军工集团所从事的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毫无疑问应当担负起体现中国力量的重任,加速由传统国企向现代跨国公司转型。第一是要做大做强,进军世界百强。第二是通过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创新、质量提升创造价值及在全球分享价值。第三是创造国际品牌,抢占国际收益分配格局的制高点。第四是传承中国民族精神,布道世界。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约50个主要军工供应商,到2002年已经成为5个高度集中的跨军种、跨平台的主承包商,它们是波音、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门、雷神和通用动力;西欧军工企业也都进行了大规模兼并重组活动,大多在国内形成了寡头、独家集团垄断的局面,并组建了欧洲超级大集团。

(二)国际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

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完成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促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诞生,从此国际间协作和相互依存度日益加强。纵观大企业发展之路,超一流企业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他们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开设工厂。西门子业务遍及全球190多个国家,在全世界拥有大约600家工厂、研发中心和销售办事处;米塔尔集团在60多个国家雇用32万名员工,在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的27个国家拥有分支机构。国际合作为企业注入了发展动力,国际市场为企业的发展留下了更广阔的空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这个大背景下,国际化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国的军工集团如果不国际化,就有可能“被国际化”,如果没有提早做好准备打造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就很难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生存下去。因此,要注重海外研发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海外机构布局,建成一个可供全集团各企事业单位利用的海外销售平台、海外信息平台;加快海外并购步伐。用创新的模式培养具有战略支撑意义的忠实海外客户群。选择适当国家作为潜在战略客户来培养,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与其开展全方位合作,从研发生产到联合销售,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转让,从合作生产到合作研制,从产品项目合作到进行人才培养合作,创新商业模式,开展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合作,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为集团公司产品的出口提供稳固的市场支撑。

(三)国际化是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对于世界军工产业而言,因为其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虽然表面上减少了竞争者的数量,但实际上使同行业的竞争者都具备了较强的实力,从而使竞争跨越了国界,由此各国军工集团企业不得不参与到国际竞争和合作中来,其推行国际化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他国的财力资源、人力比较优势或者某方面技术优势来弥补集团企业自身的不足,同时也是开拓市场的一种手段。另外,各国军工集团还试图通过国际化开拓分担研制风险,增强集团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处在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产业发展的中国的军工集团,国际化最大的障碍是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拿什么去和世界大鳄竞争是摆在中国的军工集团面前最大的问题。

(四)国际化是国家战略性产业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于从事国家战略性产业的中国的军工集团,容易受到贸易保护主义及“中国威胁论”等冷战思维等多方面的影响。这要求从事国家战略性产业的中国的军工集团必须积极争取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不能放弃推进国际化的信心与决心,抓住机会抢占国际战略制高点。2009年12月3日,中航工业西飞收购了世界知名复合材料制造企业FACC公司91.25%的股权。FACC公司主要从事航空结构件及系统、航空内饰产品及系统两大类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是空客A380的一级供应商、波音787的二级供应商。为波音、空客、庞巴迪、萨伯、中国商飞等生产飞机结构件和内饰件,为罗·罗、GE、普·惠生产发动机结构件,是全球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和一级供应商公认的和可靠的合作伙伴。本次收购将为中国和世界民机发展提供复合材料零部件,增强了零部件研制能力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扩大了中国军工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企业创造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2009年底,FACC公司在手的合同约为18.6亿美元。2010年4月中旬,FACC公司与波音公司签订了波音737NG和波音757飞机翼梢小翼合同,金额达到3亿美元,产品交付预计会持续到2019年,全年订单突破20亿美元,未来5年收入将以年均25%速度增加,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54亿欧元,税后利润2678万欧元。

(五)国际化是中国的军工集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课题

在全球视野下寻找增长机会,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并创造性地寻找本土企业撬动世界主流市场的杠杆,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成为中国的军工集团当前国际化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已成为世界集团企业发展的通行规则。国际合作中的技术互补与技术转移是集团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的最佳途径。国际化将使中国的军工集团面临更大的考验,对中国的军工集团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但也意味着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国际化要求摆脱“从中国看世界,以我为主”的思路,建立全球视野,树立竞争意识。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增速正逐渐向放缓趋势下行。对于金融曲线的波动起伏,全球企业面临着新一轮的“排兵布阵”。虽然我国在与发达国家的激烈竞争中,也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规避风险、化解风险的应变能力上还不能“游刃有余”。与通用电气、西门子、波音、空客等一批世界级集团企业横向对比,中国的军工集团在国际化的力度与空间上仍有相当差距。如何做到产品市场全球化,产品服务全球化,产品资源全球化,产品研发全球化,仍然是一个陌生的课题。中国的军工集团要以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审视和规划集团公司发展,必须把视野和触角伸到国外,通过视野的放大和触角的延伸,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关系,不断拓展“蓝海”。国际化必须要有新突破,而且应该是全方位的突破。要求中国的军工集团植入现代企业制度基因,实施由“国有独资企业”向“股权多元化的公众公司”华丽转身。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学习先进的研制技术和优秀的管理经验;自主研发或合作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积极进行海外生产和销售布局,建立海外研发中心,要从体系、标准、客户对市场新的要求、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全方位地介入。并依据东道国市场发展状况,在当地研发、制造并销售产品,完成全球生产布局和跨国投融资布局,在分享全球市场蛋糕的同时达到互赢互利的效果。

中国的军工集团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公司,首先要改变自己,要具备国际化的眼光和理念。不仅要对行业的理解国际化,定位国际化,还要积极推进战略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科研国际化、运营国际化、管理国际化等。不仅要做到投资目标的国际化,客户目标的国际化,员工来源的国际化。还要对企业的管理和控制国际化,对企业标准的制定和产品质量的监管国际化,以及市场游戏规则的国际化。

1.积极推进战略国际化

坚持国际化,要有国际化的战略,不仅仅是在冲破通往国际市场的重重壁垒和障碍中,战术上能“大面积”地推进,而且要获得战略上的纵深优势,要真正成为世界博弈中的“段位高手”,确保在国际市场中站得稳、有地位,我们不仅要立大志,更要立长志,要深刻认识国际经济发展的新特点,牢牢把握住中国的军工集团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以全球化的视野审视和规划中国的军工集团的发展与追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国际化战略和竞争策略,勇于涉猎全新市场,实现国际化开拓的“长驱动”。

注重国际化战略,就要加快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型,走国际化的道路,提高国际竞争力。多年来,我们习惯买设备、买技术、买产品,现在如果还这样走下去的话,只能越走越落后,越走竞争力越弱。所谓走出去不是一句空话,“走出去”要有“走出去”的战略,从质量、成本、营销、服务、品牌、人才、文化等方面都要有相应的战略措施。中航工业成飞在“走出去”这条路上有成功的经验,飞机出口600多架,与巴基斯坦签署的42架价值10亿美元的枭龙飞机出口合同,创我国军贸出口单笔合同金额最高纪录,还出口了飞机生产线,实现了从单纯出口航空产品向出口航空技术的转变。2009年,在全国出口大幅度下滑的情况下,中航工业的航空产品出口却创造了新纪录:出口成交总额超过17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以枭龙、猎鹰、K8、翼龙、闪电10导弹等产品为主线,中航工业大力拓展国际市场。中航工业的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在最近6年内翻了两番。中国生产的飞机、发动机零部件已成功装配世界主要客货机型。中航工业正逐步在成飞、西飞、沈飞、哈飞、西航等企业形成优势突出的飞机舱门、机翼、尾段、复合材料、发动机部件研制基地。GE公司2009年年报特意突出展示了与中航工业的合作,在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的照片旁配以这样的文字:中航工业和GE公司共同合作,致力于打造世界商用航空业最开放、最先进架构的航空电子产品。我们将共同创建一家富有竞争力的公司,推行全球战略,促进中美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GE方面表示:“与中航工业里程碑式的合作是GE在2009年中全球范围内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过去30年来,GE与各类中国航空企业建立了深厚的伙伴关系,但此次与中航工业合资建立的全新航电系统公司,开创性地以共同开拓全球市场为目标,意义非凡。对中航工业来说,这是融入全球航空产业链、把中国民机研制流程与世界标准对接的战略机遇;对GE来说,与中航工业这样充满活力的新兴国家领先企业结盟,将提高公司的长期竞争力,为未来的持续增长提供动力。鉴于这项合作规划对GE投资者的重大意义,我们在2009年报里对此着墨良多。”

2.积极推进市场国际化

注重市场的开拓,加快从单一市场向多元市场转型,提高开放发展的能力。一直以来,军工集团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从思想、技术、管理上还是比较多地注重国内市场,产品也主要是满足国内的需要。要从关注内部转向关注外部与内部。注重市场的开拓,加快从单一市场向多元市场转型,提高开放发展的能力。首先是产品、产业的多元化,既有满足国内市场的产品和产业,也有满足国外市场的产品和产业;产业适度多元化,会产生共生的技术和市场,使军工集团的新技术、新成果能够更多地为国民经济服务。中航工业在做大做强核心产品、产业外,以自主创新为基点,着力推进向环保、风电锂电新能源、电动汽车、重大装备、智能产品、产业的开发,并且取得重大突破:汽车零部件在全国排前三;专用汽车在3年时间里,销售收入从不到1亿元猛增到50多亿元;液晶显示器产业产能做到全国第一,成为行业的著名品牌;风电叶片能力达到世界第二;锂电池是目前国内容量最大而且是首家获得国家安全认证的,更重要的特点是,整套生产线、生产设备都是自主研发的。适度多元化还有利于应对危机。当然,适度多元化并不仅仅是以产业链为纽带的多元化,更是在价值链延伸的多元化。其次是市场的多元化。要认真研究国内市场的多元性和国外市场的多元性,主动积极地、坚持不懈地开拓国外市场,与世界高手过招竞争,与世界高手共同发展。如建设或收购海外销售渠道,让产品和服务走出国门;支持直属和成员单位在国外投资建厂,开发产品;整合国内国外业务资源,实现跨国经营;出口从依赖少数国家向市场多元化转变,营销理念从“有什么,卖什么”向主动满足并进而影响市场需求转变,出口模式从单纯产品出口向产品出口和提供解决方案并重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