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宋氏家族全传
17551300000033

第33章 庆龄婚波(3)

朱卓文,孙中山的忠实秘书。他与孙中山是广东同乡,曾在美居住多年,后被中山先生召回。此人办事干练、机智,善于雄辩。中山先生的一些重大事务都是交给他操办,包括不久前去澳门,与中山先生的前妻解除婚约,干得十分漂亮,被中山称赞为:“人才不可多得,善解棘手之事。”

朱卓文听了中山先生的交代后,感到此事不比一般,但他还是愉快地接受了下来。富有心计的他,特意把女儿慕菲雅带在身旁,他认为:男人的缺憾应由女性弥补。有时,女人出面,往往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慕菲雅聪明,她继承了父亲身上的优点。同时,她又是庆龄孩提时的朋友。她了解庆龄,庆龄也了解她。朱卓文相信,由他父女出面,即使再棘手的事也会成功。

果不出朱卓文所料,在他们父女到达上海的第三天,就通过小女与庆龄接上了头,并把孙中山的亲笔急信转给了庆龄。信中叙述了中山先生对她的情思以及要庆龄随朱氏父女立返东京,面谈要事。庆龄阅后,泪流满面,不能自已。同时,朱卓文还向她口述了孙中山与卢慕贞协议分离的经过,出示了二人签署的离婚协议书,还说他是离婚的证明人之一,令庆龄感慨不已。

接着,庆龄也当场表示:“我已不计后果了,眼下也不考虑那么多了。究竟怎么走,还请朱先生拿主意!”

“此事容我想想,操之过急,会适得其反。”

此后,他们又见了一次面,专门讨论走的方案。

在一个静静的夜晚,同情庆龄的女仆在外望风,一切都安排得周密,尽量做到万无一失。庆龄给父母留下预先写好的一张字条。因门被反锁,她偷偷地打开窗户,跳下阳台,利用床单结绳,顺绳坠下二楼,再越墙而出,坐上事先准备好的车子,神不知鬼不觉地直驶上海码头,与在码头上买好船票等候的朱氏父女接上了头。等轮船开启后,她才像笼中鸟飞上自由的蓝天。此时,庆龄才如释重负。她站在甲板上,理了理秀发,平了平心跳,遥望大上海的万家灯火,又望了望大海的远方,尽管夜色苍茫,但她却看到了希望。

此时,彼岸的孙中山也在日本东京向庆龄招手了。10月15日,庆龄回到了日本,下午1点50分,到达东京火车站。孙中山驱车前去火车站迎接她。

胜利是在重重困难中取得的。当两位封建反叛者面对世人拥抱时,他们露出的微笑,是向世人的宣告:胜利永远属于革命者!

第二天,即1915年10月16日上午,宋庆龄与孙中山在廖仲恺、田纯三郎等数人陪同下,十分愉快地到牛夯区袋町五番地日本著名律师和田瑞家中办理结婚手续。并由这位律师主持签订了婚姻《誓约书》。誓约书签字后,和田瑞律师在家中设宴招待他们,以示祝贺。

下午4点半,他们驱车回到大久保百町三百五十番地的梅屋庄吉家举行茶点宴会作为公开的结婚典礼。

一切都是按照梅屋夫妇的安排,一切都是按照梅屋夫妇的布置。结婚典礼在梅屋家的二楼大厅里举行。在正面大楼的壁龛前面,八折金凤屏风,辉煌耀眼。左右两边是中国造的红木高低架,架上的青瓷大花瓶里插着盛开的菊花。菊花在日本象征着吉祥如意,而在中国象征着白头偕老。一切都显得隆重大方。

客人相继来到,总共有五六十人之多。其中有执掌日本政权的政界人士,有真诚地同情和支持中国革命的日本志士,也有当时表示同情孙中山、却企图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实现各自目的的人物。他们是:犬养毅、宫崎笸藏、萱野长知、头山满、内田良平、古岛一雄、小川平吉、杉山茂丸、寺尾享、佐佐木安五郎以及在日本的廖仲恺夫妇等等。接着,孙中山和宋庆龄乘汽车到来。

在一阵喜庆的鞭炮声中,新娘新郎下了车,缓缓步入大厅。宋庆龄戴着大花边帽,穿着一件粉红和淡绿花图案的裙子,衬裙透出白色,手里拿着一束花,显得十分俏丽动人。孙中山一身西装,和她手拉手进门来到中厅,由等待在那里的照相馆的摄影师从各个角度摄下他们的倩影。

客人们拥过来,向他们表示祝贺,然后大家围坐在新婚夫妇的两侧,接着由牧师宣布婚礼开始。在一阵“赞美诗”的音乐声中,由房东梅屋夫妇充当媒人,新郎新娘喝了梅屋夫人斟的交杯酒后,日本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犬养毅唱起了《祝福歌》。这以后,头山满站在中间,孙中山和梅屋、宋庆龄和梅屋夫人,分别喝了结为义兄弟、义姐妹的交杯酒后,在诗意的气氛下,酒宴开始了。来宾们频频举杯,频频祝福,把婚礼推向了高潮。

11月5日,头山满在上野精养轩主持有十多人参加的招待会上,向世界宣布了孙中山与宋庆龄这对革命者结婚的消息。招待会上展示了结婚仪式上客人围着新郎、新娘所摄的照片。孙中山的一些真诚支持中国革命的日本朋友,为孙、宋的结合感到由衷的高兴。

查理追女儿到日本时,婚礼已经闭幕

孙宋联姻,震惊了社会。首先在宋氏家庭中引起轩然大波。不但宋庆龄的父母亲坚决反对这门惊世骇俗的婚姻,就是在美国学习的子文、家中的子安、子良也加入了反对“孙宋联姻”的阵线,使反对者的一方声势更壮,而宋庆龄则越发显得势孤力单,应战不暇。面对家庭势力的强大压力,宋庆龄外柔内刚、坚强不屈的性格第一次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这是显示她这一品质的无数考验中的第一次。她声称她不会屈服于任何压力,即使这种压力是来自她所最亲爱的人。在“文斗”没有产生任何效果后,宋氏家庭决定用“武斗”解决问题。他们将她软禁在家中,不许她和孙中山见面;同时,采用一劳永逸的办法,先下手为强,为她另择佳偶。宋氏家庭面临着第一次真正的危机和分裂。唯有在美的美龄表现出同情和理解。这对庆龄来说,是多大的安慰呀!

在这场剑拔弩张的“两军对垒”中,庆龄毫不让步,对以虔诚的基督徒著称的母亲也毫不容忍。

如果太阳能融化高山上的冰雪,那么母亲的情怀就能打开女儿已关闭的心。虽然庆龄被关,但宋母断不了给她做点好吃的东西,亲自送去,也断不了常去房间看望她,以劝她回心转意。这一天,宋母不愿看到的事终于发生了:女儿不在了,留下了一封家书。宋父闻说庆龄逃走,也慌忙放下手中的筷子,跑到楼上,窗户洞开,床单被扯……他问仆人,仆人不知所云。宋家上上下下乱成一团。妈咪担心庆龄的安全;霭龄大嚷着:私奔,私奔!说一个姑娘家做出这种事,丢尽了全家的脸面。主张由她派人去把庆龄追回——她是完全可以办到的。查理否定了霭龄的意见,宋家的事只能由宋家的人自己处理,不能动用外人,更不允许青帮插手。霭龄知道庆龄这一去,事情已无可挽回,父亲又是这种态度,于是立即变了口气,反过来劝查理不要生气,顺水推舟成全他们好了。霭龄说,“这一来,以前一直和你称兄道弟的前大总统孙中山,就自动降了辈,成了你的东床女婿,今后再见面,你就是他的岳父大人了。”这句话大大刺激了查理,他对霭龄大发脾气:“先前主张采取激烈措施的是你,但你只出主意不出面;现在弄成了这个样子,又反过来装好人,说风凉话,好像一切都是我这做父亲的不是。”查理带着一肚子气要匆匆赶往日本。

“查理,你还有病在身,”宋母实在担心,“还不如让霭龄去好!”

“事到如今了,谁去我也不放心!”

查理在神户上岸后又换乘火车赶往横滨,他本是想来阻止这桩婚事的,但是却来晚了一步。他一路风尘赶到的时候,庆龄和孙中山已经在日本著名律师和田瑞的主持下举行了简朴的婚礼。迎接他的是一对新人幸福的笑脸。

那天下午,婚礼行将结束,查理赶到了梅屋庄吉的大门口,站在那里,气呼呼地高喊:“我要见抢走我女儿的总理!”“请你们放我进去!”屋内一阵哗然。

梅屋庄吉夫妇很担心,欲出门劝解,被孙中山拦住了:“不,这是我的事情。”说完走向门口。梅屋庄吉还是不放心,紧紧跟在孙中山后面。孙中山慢悠悠地走到大门口的台阶上站定,稳稳地说:“请问,找我有什么事?”突然,暴怒着的宋查理平静了下来:“我的不懂规矩的女儿,就拜托给你了,请千万多关照!”

爱激动的查理还是向两人发泄了一通不满。孙中山一言不发,庆龄向父亲做了解释,这一切均出自自己本心,父亲应为他们祝福而不是发怒!她拿出了两人订立的婚姻誓约书给父亲过目。誓约书已经律师作证并由当事人签字生效。

查理接过来,只见《婚姻誓约书》是这样写的:

此次孙文与宋庆龄之间缔结婚约,并订立以下诸誓约:

一、尽速办理符合中国法律的正式婚姻手续。

二、将来永远保持夫妇关系,共同努力增进相互间之幸福。

三、万一发生违反本誓约之行为,即使受到法律上、社会上的任何制裁,亦不得有任何异议;而且为保持各自之名声,即使任何一方之亲属采取何等措施,亦不得有任何怨言。

上述诸誓约,均系在见证人和田瑞面前各自的誓言,誓约之履行亦系和田瑞从中之协助督促。

本誓约书制成三份,誓约者各持一份,另一份存在见证人手中。

誓约人孙文(章)

立约人宋庆龄

见证人和田瑞(章)

耶诞一千九百十五年十月十六日

最后,宋查理不死心,又跑到日本政府请求,说庆龄尚未成年,是被迫成亲的。日本政府答复,手续齐全,合乎日本和中国法律,他们不能干预!

木已成舟,一切都无可挽回。查理怀着复杂的心情默默返回上海。他决定面对现实,向家人宣布:“庆龄已经和孙中山正式结合了。”

查理和妈咪为庆龄置办了丰厚的嫁妆,张张扬扬送到日本,以此回答了社会上盛传的流言蜚语……

当父亲生病的时候,庆龄又从日本专程回到上海探望查理,以慰父亲的伤心,重叙父女亲情。想不到这竟是与父亲的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