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近来提出,冰期动物群起源于青藏高原。2011年9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透露,该所科学家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西部高海拔的札达盆地发现了一个上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组合,其中包含已知最原始的披毛犀。这些新化石证明,冰期动物群的一些成员在第四纪之前已经在青藏高原上演化发展,从而推翻了冰期动物起源于北极圈的假说。科学家还依据化石推断,披毛犀并非唯一一种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冰期动物,岩羊的祖先也出现在札达盆地,之后才扩散到亚欧北部。冬季严寒的青藏高原成了冰期动物的“训练基地”,使其对冰期气候预适应,此后才成功扩展到欧亚大陆北部干冷的草原上。
生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生物的某些本质属性折射出了生存环境的基本特征。比如“西藏披毛犀”,体表披有长毛和浓密底绒毛,这是御寒的需要;头部的犀牛角犹如脸上长着一个“雪铲”,扁平犹如船桨一样,便于清除地面积雪,寻找被雪覆盖的可食的植物;牙齿长有较高齿冠,齿凹内充填了致密的白垩,更有持久耐用性,适合咀嚼高海拔地区质地坚硬的草本植物。这种身体构造和体型特征,正是西藏披毛犀种群适应喜马拉雅山脉高寒环境的自然选择结果。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特殊的生物群落。
构筑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战略
西藏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多种样态的地形地貌,以及不曾受到社会实践活动深度干扰的原生状态,让这里的生物群落保持着特定的固有的多样性和平衡性;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和谐统一,维系着这里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和有序演进。但是,高海拔的地理位置和个性化的气候条件,使西藏高原的生态极为脆弱,生态系统生产能力总体有限。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既为当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所支持,又为生态系统生产水平所制约,自然环境空间的占用幅度和自然资源的开发限度要以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的物质成果为前提。归根结底,生态安全是建立在生态系统收支平衡基础上的。西藏区域生态系统及其内部各个组成因子,只有首先被全面地保护起来,而且保护得越好,经济社会发展才越安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实施构筑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西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亚洲其他国家的生态屏障,只有这里生态处于安全状态,我国及亚洲邻国才能拥有一个稳固的生态屏障。但是从目前趋势来看,这道天然的生态屏障存在着风险,受到了威胁,与地区发展和人们愿望不相适应,甚至影响到人们的生存安全。西藏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中度以上敏感区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6%,藏东和藏东北海拔4000米以上的、藏西和藏南海拔4400米以上的区域为冰川消融之地,沙化和半沙化地区连同冻土和冰川区域的生态系统,对异常气候,尤其是全球变化反应敏感而强烈。多年来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草地和森林植被的恢复,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南部的洪涝灾害和泥石流频繁发生,北部和西北的烈风暴雪势力强大,这些原生的自然灾害加上人为的各类生态破坏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得目前西藏区域生态环境“整体上处于轻—中度退化状态”。
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出现了矛盾,人居环境建设工程满足不了民生需求。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人口迅速膨胀,以城镇为中心的环境污染物不断产生,排放量逐年增加,减排任务重,加之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污染物处理压力越来越大;城镇周边、农牧民聚居区、交通道路沿线、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任务艰巨。由于认识和监管不够到位、投入不足,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能力有限,一些饮用水水源地依然存在着安全隐患,并有许多涉及民生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西藏自然资源富集,遍地是宝,有待进行有序开发;祖国内地常规资源趋向枯竭,区外开发商纷至沓来,赴藏淘宝。西藏正处在资源商业开发不断深入阶段,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保护面临着空前挑战。同时,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渐次大规模展开,落实开发规划环评、执行建设项目环评,以及“三同时”、环保竣工验收等诸项工作繁重。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力量孱弱,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环境监测监察能力偏低,环境信息化建设滞后;专业队伍中一些人员素质及其服务水平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履行职责不到位的问题普遍存在;目前环境监测、调查取证、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等手段与依法行政的要求差距很大。在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方面,西藏尤其需要国家的特别支持及援藏单位的大力帮助。
西藏高原生态环境状况也是国内外的敏感话题,十四世达赖集团及国际敌对势力时常拿西藏开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说事,指责资源开发和基础建设破坏了西藏的生态环境。西藏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成了西藏乃至全国的一个政治话题,为世界关注。因此,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只是西藏自己的事情、普通的事情,而上升到了国家的事情、特别的事情。
《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由西藏自治区政府制定完善后,纳入国家长远规划的一个组分。为了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部门编制了《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6—2030)》《西藏自治区“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规划》《西藏自治区“一江四河”流域污染防治规划》《西藏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对“十一五”时期全区生态保护、污染防治、辐射环境管理、环境保护系统能力建设等工作任务进行规划,得到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也得到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支持。其中《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6—2030)》(简称《规划》),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委会通过后呈报国务院。
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43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议”,被全国人大确定为12件重点建议之一。于是,全国人大责成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和科技部办理。2006年7—8月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完成进藏调研工作;1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规划》的修改完善与上报审批等事宜,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的复函》正式复函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12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财政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科技部、林业局、环境保护总局8部门在北京召开了《规划》修改工作协调会,决定2007年把《规划》上报国务院审批。西藏自治区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全区对应部门密切配合修改完善《规划》,成立了《规划》协调领导小组。经过5次修改,完成了《规划》送审稿。2007年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国家发展改革委上报了《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审定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6—2030)的函》。
2009年2月18日,国务院第5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即《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的修订稿,把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工程确立为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工程,并提出用近5个五年规划期,投入155亿元,实施3大类、10项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到2030年基本建成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使西藏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充分发挥其对全国乃至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安全保障作用。
根据《规划》,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内容概括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支撑保障三大类 10 项工程:第一类生态保护,包括天然草地保护工程、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保护区建设工程、重要湿地保护工程和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工程;第二类以治理为主的生态建设,包括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人工种草及天然草地改良工程、防沙治沙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第三类是指生态安全屏障监测工程,作为相关数据库建设,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实施提供依据。
西藏高原作为国家生态屏障和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得到国家正式确认,西藏区域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的地方规划被纳入国家整体规划。标志着推进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确保西藏高原生态安全、永葆西藏碧水蓝天,成为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重托,成为西藏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使命。
西藏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推进生态西藏建设。2012年底,自治区环境保护厅配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编制完成了《规划》中三大类10项工程的实施方案和7项保障工作方案、《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涵盖各种环境要素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推进申扎生态监测站、山南生态监测站和自治区生态监测中心站项目建设,开展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估,完善建设美丽西藏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完成了西藏生物多样性县域评估,全面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编制工作;开展了森林、草地、湿地、自然保护区、水资源保障和矿产资源开发共六大领域的生态补偿研究,落实国家下拨生态补偿资金35亿元;完成了全区生态环境野外调查,初评全区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的项目成效,基本掌握了最近十年来全区生态环境变化的规律。
同时,《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的中期目标,提出了四大任务:一是实施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工程,全面建设生态西藏;二是落实节能减排措施,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是坚持环境和发展综合决策,促进可持续发展;四是加强环境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大幅度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
其中,2011年重点落实了三项工作。1.推进生态西藏建设。编制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实施方案》《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监测与评估方案》《西藏自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实施了拉鲁湿地、纳木错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和日喀则城郊湿地、拉萨周边湿地保护工程,做好现有自然保护区范围、功能区的调整和规范化建设,开展地、县级自然保护区核查工作。同时完善了《西藏生态补偿研究报告》,推进生态补偿和生态搬迁。2.严格环境执法监管,解决好民生环境问题。强化对水能、矿产、旅游等重点资源开发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生态环境执法监管,避免因开发建设方式不当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现象。3.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为民”的理念,把人民群众用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食用放心的食品药品、睡上安稳的觉等民生问题作为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通过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有效维护各族人民的环境权利。
2012年,斥资12亿元实施了“天保”二期工程。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以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为核心,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为保障,以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为主线,在巩固“天保”一期工程基础上,组织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持续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1.加强对工程区内1914.7万亩森林资源的管护,建立天保工程效益监测体系,适时监测天保工程的各种效益,实现天保工程管理系统化、动态化和科学化。 2.加快公益林建设,完成4亿亩的人工造林和29万亩的封山育林任务,实现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双增长。3.实施中幼林抚育,完成国有中幼林抚育168万亩,以提高林分质量。4.通过实施“绿色”工程来带动民生工程,创造项目区农牧民就业增收的机会。
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工程的实施概况
保护生态、建设环境宣传先行。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在于行动,而宣传动员是基础性工作。任何行动只有目标、任务和方式明确了,才能进行得有声有色和卓有成效。宣传动员既是为了凝聚共识、营造氛围,更是为了统一号令、协调行动。如果宣传形式恰当得体,内容就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入人心,逐步为公众付诸实际行动,所谓“理论是行动的先导”。
藏族文化贯穿着生态环境理念,藏族人民生态环境保持出于内心自觉。在当代西藏,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既有文化基础又有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