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三天学会催眠术
17545300000005

第5章 潜意识浮出水面——催眠与梦境(2)

到目前为止,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潜意识对我们的影响巨大并且具有无限的潜力,但是潜意识依然没有被开发与利用。潜意识囊括了人类生存最重要的本能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以及宇宙法则,即人类过去所得到的所有最重要的生存情报,都蕴藏在人类的潜意识之中。因此,只要我们掌握开发与运用这股与生俱来的神秘力量的方法,人类就会超越自身,步入更高层次的生存境界。

研究表明,像爱因斯坦、爱迪生这样天才式的人物,他们一生中所用到的潜意识的能量也不足2%。由此可见,潜意识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可是,由于目前我们人类掌握的开发大脑的技术还非常有限,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催眠的方式来与我们的潜意识进行接触。

其实,做梦也是人们接触潜意识的途径之一,但是在梦境中,我们显得很被动,好像是完全受到了潜意识的控制。而且,有不少人在醒来后就会把自己的梦境给忘记了。像王雨就是这样,她虽然记得自己总是做一些很恐怖的梦,但是让她具体描述梦境的时候,她却什么也记不起来了。这对她心理问题的解决是非常不利的。

在原始社会,人们对梦的理解停留在了梦魂观念的阶段,也就是把梦和灵魂联系在一起。后来渐渐发展成对梦的解说,也就是认为梦境具有一定的预告作用。直到后来,弗洛伊德提出梦是人类大脑潜意识的体现,是通往潜意识的可靠途径。也就是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另一种形式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三、催眠等于梦吗?

多姆·柯布是一个经验老道的窃贼。不过,他可不是窃夺人们的金钱,而是在人们精神最为脆弱的时候,他趁机潜入别人的梦中,窃取人们潜意识中有价值的信息和秘密——要知道,处在睡眠状态的人的意识防御机制是最为薄弱的。

柯布的这种罕见的能力使他成为处处充满着阴谋与背叛的间谍世界里最炙手可热的“商品”和玩家。然而,这也使他满世界逃亡,并使他放弃了他曾经挚爱的一切。柯布的妻子就是因沉迷于梦境而无法自拔,最终选择了自杀。

在一次任务中,柯布和他的同伴亚瑟被他们的另外一个同伴出卖给了之前他们窃取梦境的对象——斋藤。

斋藤找到柯布和亚瑟,希望他们能够为自己服务,也就是找到全球垄断巨头的儿子费舍尔,并通过梦境在费舍尔的大脑中植入解散公司的意念,从而消灭自己的竞争对手。如果柯布成功的话,斋藤答应她,把他安全送回到他的国家。

由于柯布非常想回家看看自己的孩子,就答应了斋藤的要求。他为这次行动做了充分的准备,柯布找到了“伪装者”埃姆斯、“药剂师”尤斯福、“造梦师”阿里阿德涅;买下了整个航空公司,让费舍尔的私人飞机出现故障以对其进行维修,然后在费舍尔飞往洛杉矶的途中实施这个计划。这是一个滴水不漏的计划,如果柯布能够成功的话,这将是一次完美的犯罪。但无论这个团队事先计划得多么周详,专门技能多么出色,总会有一些意外发生。

柯布一行六人在借助药物的作用下,把费舍尔带到了他们事先准备好的梦境之中,本来打算就此在费舍尔的大脑中植入解散公司的意念,然而却遭到费舍尔潜意识防御机制的强烈抵抗。原来,费舍尔在此之前接受过防止在梦中受到突袭的专业训练。而且,在费舍尔潜意识防御队的猛烈攻击之下,斋藤受伤了。在梦境中死亡的人,将在现实生活中永远无法醒来,也就会永远沉迷在梦境之中。于是,柯布决定不再把斋藤带入到梦中之梦。

更可怕的是,一个危险至极的敌人紧随在柯布的身边,对他的每一个动向都了如指掌,而且在他们几个人中,似乎只有柯布能够感觉到这个人的存在,所有的一切都开始不受控制地向错误的方向发展着。这个人就是柯布已经死去的爱妻梅尔。

在此期间,柯布受到了爱妻梅尔的种种阻挠,但是最终柯布还是摆脱了自己脑中关于爱妻梅尔的迷影,战胜了自己。最后,他们成功地把解散公司的意念植入到了费舍尔的大脑中。不过,这也同时化解了费舍尔与父亲的矛盾。

但是,斋藤却迷失在了梦境之中。因为斋藤实在太过于向往梦境中那种无所不能的感觉了。在梦境中,这个世界的样子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念去创造。可是,柯布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回了迷失的斋藤。

相信这则故事大家一定很熟悉,因为这是一部著名影视作品《盗梦空间》里的情节。不过,在电影最后耐人寻味的情节是,那个被柯布作为梦中信物的陀螺一直旋转不停。柯布怕自己迷失在梦中,也就是分不清梦与现实。就找了一个陀螺作为自己的梦中信物。如果陀螺一直旋转而未曾停下,那就说明柯布还在梦里。如果陀螺停下了,则说明柯布回到了现实生活中。

但是,如果看到最后的话,观众会发现那个旋转的陀螺已经开始出现了摇摆不定的状况,好像就要停下来。

在这部影片播出之后,引起了许多人对催眠术的兴趣。因为影片中,盗梦师柯布所做的一切跟催眠师极为相似。柯布具有进入人们梦境的能力,因此柯布在进入费舍尔梦境的时候,就对他的大脑进行了意念植入,而这些植入的意念会影响费舍尔以后的人生,尤其是体现在做一些重大决定上。果然没过多久,费舍尔就解散了他的公司。

而催眠则是通过暗示的作用对被催眠者施加一些影响。而这些暗示的作用不仅在催眠的状态下存在,就是在被催眠者清醒的状态下依然发挥着作用。由此看来,柯布的盗梦师职业和催眠师的角色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催眠的作用以及催眠师可没有电影中那么神奇和无所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都会认为催眠就是在催眠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一场睡眠,只不过在睡眠的时候,被催眠者会做一些梦。

其实,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催眠这个词和睡眠这个词中都带有一个“眠”字。所以有人说,催眠就是一种特殊的睡眠状态。其实催眠并不是睡眠,就好像河马不是马,鳄鱼不是鱼一样。

至于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梦境,都是来源于人们的记忆。也就是说,梦中出现的都是你所经历的场景和事物,只不过是对现实记忆的提取和再加工罢了。

而催眠与睡眠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睡眠具有自我主导意识(这里所说的意识是指潜意识层面,而不是意识层面的)。在睡眠状态下,你在自己梦境中所扮演的角色通常都是很自由的,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你的自我角色扮演表现出很大的随机性。可能是现实中的自己,也可能不是,还可能是很多人物角色的叠加。这一切都是由你的潜意识所决定的。

在睡眠状态下,人们的潜意识活动和本能的反应发挥着直接的主导作用和信息交换功能。比如,在你睡觉的时候,不小心把被子踢到了床下,不一会儿,你就会感觉到寒冷。这时如果你没被冻醒的话,你就会梦见自己穿的衣服少了,或者突然处在寒冷的地带。我们一般都会有这样的梦境体验,在梦中不断地寻找厕所,要么就是怎么也找不到,要么就是找到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如厕。如果你这时醒来的话,就会发现原来是因为想要去厕所。

而在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的角色定位相对于梦中就很单一,要么是重现某个场景中曾有的固定角色,要不就是观察者的角色。像珍妮弗在被催眠的状态下就是扮演某个重现场景中的固定角色;而那个协助警察破案的中年女人,在催眠状态下就是一个观察者的角色,把自己所看到的案发现场在催眠师的引导下描述出来。

在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的潜意识的主导权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或者交给催眠师。同时,周围环境的变化对被催眠者来说也不像在做梦时影响那么大(但是如果周围环境的变化太过强烈的话,也会对被催眠者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被催眠者的潜意识与本能反应之间的信息交换相对减少了许多。

延伸阅读:催眠与睡眠

被催眠者看上去好像是在睡觉。那么,所谓的催眠状态究竟和睡眠状态有什么不一样呢?

曾经有人对催眠状态下人的脑电波频率以及在睡眠状态下的脑电波频率进行过对比。催眠状态下,人们的大脑频率在电脑上显示为8~13赫兹高频的α波大量出现。

人在清醒状态下,脑电波通常呈现为频率相对较高的α波。而在睡眠状态中,脑电波则多为低频的θ波或δ波。进入催眠状态以后,所出现的恰恰是类似清醒状态的α波比较多,而不是像在睡眠状态之中,θ或δ波频繁出现。

通过以上的对比就发现,催眠状态下,人们的脑电波频率和清醒状态下的脑电波频率很接近,这就说明催眠是一种更接近清醒的状态。

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催眠状态下的人正处在沉睡的状态,但是在催眠状态下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被催眠者是可以与催眠师进行沟通的。但在催眠状态下就不是这样了。睡眠状态下的人们与外界的所有信息基本上都隔绝了,大脑皮层也完全处于一种抑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