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达·芬奇的性取向至今成谜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在世界艺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留下了大量非常伟大的作品。除了绘画作品以外,他身上的种种神秘气息,更是给后代人留下了足够的悬念。
提起达·芬奇,世人除了关注他的名画《蒙娜丽莎》和他留下的神秘手稿外,就是热衷于对他性取向的探究了。那么,达·芬奇到底是不是同性恋呢?
达·芬奇出生于1452年,出生地是佛罗伦萨共和国的文西村近郊,去世于1519年,享年67岁。达·芬奇是个私生子,是赛尔·皮耶罗·达·芬奇与卡特里娜所生。也许由于是私生子,从小没有得到应有的父母之爱,造就了达·芬奇迥异于常人的性格,也为后人对他的种种猜测埋下了伏笔。
1476年,在佛罗伦萨,当时24岁的达·芬奇被控与韦恩基奥犯了同性恋之罪,最后由于证据不足和达·芬奇的矢口否认,在两次听证会后,法庭判决指控不成立,达·芬奇被无罪释放。这是最早的关于达·芬奇可能是同性恋的证据。这次审判无疑给达·芬奇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创伤,之后他离开了佛罗伦萨,去了米兰。后来的岁月里,他竭尽所能保护自己的私生活,甚至用倒写法隐藏真实思想。
那么其他证据呢?正因为那场官司让达·芬奇受到了惊吓,所以他在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便变得含蓄而神秘。他通过一些细节传达自己的真实意图。从他作品的细节中人们试图找到蛛丝马迹。达·芬奇好像很喜欢圣约翰,在他的画《施洗者圣约翰》中,圣约翰就像大家看到的一样,被刻画得很女性化,面孔相当柔美。如果不看作品标题,根本分不清眼前的圣约翰到底是男还是女。还有《最后的晚餐》中,坐在耶稣旁边的人脸部表情看似是女性。达·芬奇的很多作品都会让我们不禁问自己画面中的人物到底是男还是女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绘画大师,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达·芬奇故意画成这样的。如果这样解释,他就更有同性恋的可能了。
达·芬奇遗世的手稿有用左手反写的意大利文,他似乎很刻意地采取了一些手段来隐蔽自己的思想。人们发现,从侧面看《蒙娜丽莎》时会发现比正面看蒙娜丽莎的表情更丰富,而达·芬奇把画中背景的地平线画的一高一低,是不是告诉我们只有在同一平面也就是从侧面看蒙娜丽莎才最好看呢?达·芬奇还很喜欢玩文字游戏,他对双关语和字谜游戏非常感兴趣,在Codex Arundel手稿的第44页有一长串有关阴茎的好玩的同义字。另外名画《姬尼瓦·德·彭齐》中松树的希腊语发音和《抱银鼠的夫人》中银鼠的希腊语发音都与主人公的名字是谐音。这些都是达·芬奇的小秘密。
现代科技给我们提供了帮助的手段。科学家施瓦茨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将蒙娜丽莎和达·芬奇晚年自画像进行比对,发现二者达到了惊人的一致,也就是说达·芬奇晚年的自画像就是蒙娜丽莎老了以后的样子,这就更为人们对于蒙娜丽莎的真实身份的猜测增加了悬念,但反过来想,达·芬奇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画成一个女人呢?也许这也是达·芬奇在暗示自己的性别取向。另外,有一位犹太学者曾经写过一篇论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达·芬奇,最后也得出了达·芬奇是同性恋的结论。
在达·芬奇35岁的时候,他收养了一个义子。这种关系很微妙:他的义子同时扮演了儿子、朋友、爱人的角色。达·芬奇终身未娶,与这个义子一起生活了30年。虽然没有关于他们生活情形的记载,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曾经被指控犯有同性恋罪的男人和另外一个男人一起生活了30年,这之间可能发生什么,他们之间应该是什么关系。
畅销小说《达·芬奇密码》中提到过,达·芬奇不仅是个同性恋,也是个女性主义的信仰者,而且书中提过MONALISA(蒙娜丽莎)是由埃及象征男性生殖器的神阿蒙(AMON)和女性生殖器的女神伊希斯,古文LISA组成的(AMONLISA),不仅面容,就连名字也是由男女双性元素组成。当然这些也是作者的分析,但是这些分析让人觉得不无道理。
达·芬奇在对待男女性别上的模糊态度,要么是他故意所为,在向人们传递信息,要么就是他在这个问题上,根本没有能力去分清,而这两者都恰恰都能证明了达·芬奇的性取向异于常人。
女王伊丽莎白为何终身未嫁?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在位45年,当政期间励精图治,使得英国迅速在世界舞台上崛起。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军事科技,当时的英国都是首屈一指的世界强国。这一时期取得的成绩也为日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打下了基础。因此,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普遍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
伊丽莎白于1533年出生在英国的格林威治。她父亲是领导英国宗教改革的亨利八世,她的母亲安娜·布琳是亨利的第二个妻子。1588年,年仅25岁的伊丽莎白正式登基成为不列颠帝国的女王。25岁正是一个女人谈婚论嫁的大好年龄。议会和大臣也要求女王尽快成婚,因为这关系到英国王位是否后继有人以及社会稳定的大事。正值妙龄的伊丽莎白身材苗条,气质高贵典雅,喜欢打扮,也善于打扮。在宫廷宴会和舞会上,她总是众多男性心中的女神。很多门当户对的人都对她表现出了极大兴趣,比如:瑞典国王埃里克、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和法国王公,还有国内的大臣。纵然如此,伊丽莎白女王还是没有把自己嫁出去,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既有权,又有钱,还有美色的女王终身未嫁呢?
还要从女王的童年说起。伊丽莎白的父亲亨利八世一生结了6次婚,杀掉了三任妻子,其中就有伊丽莎白的母亲。而且,在其母亲被杀后,议会甚至曾经不承认伊丽莎白是亨利八世的孩子。童年悲惨的遭遇,对于一个幼小的心灵来说,其打击是难以形容的。因此,女王潜意识里不愿意把自己交给一个男人,她对男人从心底里存在着戒备。
另外还有政治原因。年轻时的女王面临着与法国的战争,与苏格兰和西班牙的紧张关系等诸多问题。婚姻可以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筹码,因此她就不能轻易地嫁给任何一个人。事实上,伊丽莎白女王确实曾利用她的婚姻大事作为资本,和欧洲各大国周旋。特别在她刚刚登基时,国际社会迟迟不肯承认她的合法地位。法兰西人更在为结束西班牙与法兰西之间的战争而举行的卡托·堪布累齐谈判中公然向伊丽莎白发难,提出谁是英格兰王位合法继承人的问题。伊丽莎白明白法兰西的险恶用意,于是她就利用了腓力二世,在一段时间内对于腓力二世的求婚既不答应也不拒绝,让腓力二世对联姻始终抱有希望,借助西班牙的国际影响力,来达到自己获得欧洲大陆承认的目的。最后,在其他国家终于承认了伊丽莎白的英格兰女王的合法身份后,伊丽莎白才一改几个月前的模糊态度,明确拒绝了腓力二世的求婚,而且理由还很冠冕堂皇:两人的宗教信仰不一样。此后,伊丽莎白多次以婚姻为诱饵进行外交活动。她或许根本就不打算结婚,但是,她从不轻易表达自己的意思,而是将它们深深地藏在自己的心里,她也从不向各国的王公们关上求婚的大门,而是欲言又止,让他们所有人都抱有一丝幻想,把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虽然,伊丽莎白不给男人跟她结婚的机会,但她却喜欢和男人交往。伊丽莎白的宠臣和情人不停地变换。其中,第一位也是最重要一位的是罗伯特·达德利,他最受女王的宠爱,还被封为莱斯特伯爵。据说,女王是很想跟他结婚的,但是莱斯特伯爵已有了妻子,而且女王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伯爵的妻子突然去世,女王害怕如果他跟伯爵结婚,会有人说她为了伯爵而谋害了他的妻子。最后终因人言可畏,也怕影响自己的威严,女王还是结束了和伯爵的关系。另外,华尔特·罗利也是女王的宠臣,他嘴很甜,经常给女王讲各种各样的故事,讨得女王的欢心,但他最后也就得了个爵士而已。
伊丽莎白女王的青春年华就在处理国家大事和不疼不痒的调情中慢慢流逝了。女王在46岁时,突发奇想要嫁给比自己小23岁的法国安休公爵,事实上这只是女王一时心血来潮,这个想法很快就烟消云散了。1578年,法兰西国王的弟弟亲自向女王求婚,女王在5年后,也就是她50岁时,明确拒绝了求婚,并在那之后,再也没有提过婚嫁之事。或许女王已经意识到自己已经老了,婚嫁已经失去了作为筹码的作用。
伊丽莎白女王一生身边都没有缺过男人,却没有哪一个男人真正得到过她。不知道终身未嫁的她,内心深处是否真的满足于这样繁华、丰富而又孤高、空寂的人生呢?
莎士比亚其人存在吗?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伟大的诗人,他出生在英国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镇一个普通的人家,他21岁时便告别了自己的父母,只身一人到外面闯荡。他曾做过剧场的杂役,后来又靠自学成为了一名演员,并慢慢展露了自己在文学方面的天赋。杰出的创作才能加上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成为一名杰出的剧作家。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和2首长诗、37部戏剧。这些作品除了他生前发表的2首长诗以外,其余的都是他死后别人收集整理成书的。而且,历史上关于莎士比亚的记载少之又少。就是在莎士比亚的女婿霍尔医生所写的日记中,也找不出他岳父是杰出剧作家的证据。而且更奇怪的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剧作家死后,居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没有人按当地的习俗为其写哀诗。因此,像拜伦和狄更斯这样的大作家都对莎士比亚这个人的存在产生了怀疑。
其实几百年来人们对于莎士比亚的身份一直有很多种猜测。
首先对莎士比亚身份提出质疑的是美国作家德里亚·佩肯,他说,英国着名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才是莎剧的真正作者。另外他还给出了自己的几点证据:其一,在莎士比亚时期,上流社会认为写戏有伤风化,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于是许多热爱戏剧的知识分子迫于社会压力,只能虚构一个作者,于是就有了莎士比亚。而在众多学者中,培根无疑是才华超群的,他应该就是幕后的那个人。其二,莎剧的内容宏大,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而出生在普通人家庭的莎士比亚,对于那些异域风情、宫闱之事是不会有机会了解的。其三,佩肯在对莎剧剧本和培根的笔记进行对比时,发现二者惊人的相似。
美国有一个名为“德维尔学会”的文学组织宣称,爱德华·德维尔伯爵才是莎剧的真正作者,理由同前一种差不多。德维尔伯爵曾在牛津和剑桥大学求学,并在欧洲很多地方游历过,很有才学和见识。而莎士比亚13岁就辍学了,因此在斯特拉特福法语学校的学习是莎士比亚的最高学历。德维尔学会认为,莎士比亚当年去伦敦的时候身无分文,恰巧碰到了德维尔,便充当了这位贵族的替身,为讽刺社会作掩护。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比较,相信更多人会选择德维尔作为莎剧的真正作者。
这两种观点主要都是通过比较作品本身所反映的内容与作者的实际能力之间的差别,来质疑莎士比亚的作者身份。
除此之外还有几种观点。美国文艺批评家卡尔文·霍夫曼在1955年提出,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剧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才是莎剧的真正作者。霍夫曼说在1593年马洛假称自己受到了迫害,离开英国去了欧洲大陆。他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以威廉·莎士比亚的笔名写作品寄回英国,从而不断地在英国发表并搬上舞台。霍夫曼的根据是,马洛与莎士比亚年龄相同,但毕业于剑桥大学,阅历丰富、才华横溢,着名的剧作《汤姆兰大帝》就是他的作品。而且这位剧作家作品的语言、情节以及塑造的人物和莎剧都极其相似。据此,霍夫曼认为剧本是马洛的作品也不无道理。
下面的猜测就显得有点惊人了。有人说莎士比亚是伊丽莎白女王借用的名字,而莎剧的真正作者是伊丽莎白女王。根据是,莎士比亚的第一本戏剧集是潘博鲁克伯爵夫人出版的,而她是伊丽莎白女王的亲信密友和遗嘱执行者。还有的学者认为,女王的智力超群,知识渊博,极具洞察力,尤其是她身处王位,经历比一般人丰富,完全有能力写出这样的作品。另外,女王本人还很善辩,词汇很丰富,有人做过统计,莎剧使用的词汇也是异常丰富,多达21000个。女王在1603年去世以后,以莎士比亚为名发表的作品就开始大量减少了,在质量上也大打折扣,这些很有可能是女王的早期作品,在其死后被整理出版的。这个推测乍一听好像很不可思议,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却好像是最有可能的一个。
莎士比亚的戏剧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东西,这是一份真正的宝贵遗产,不管真正的作者是谁,我们这些后来人,都应该对他心存敬意和感激。
牛顿终身未娶,孤独造就天才?
牛顿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一生中取得的成绩无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赞誉。但是人无完人,拥有大智慧的牛顿直到死去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那么,牛顿为何会一生不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