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天读懂国学
17544600000022

第22章 中国书法,无图的画(1)

中国书法是无言的诗,无图的画,无声的音乐,无形的舞蹈。先人耗尽毕生的心血和智慧,用方块字演绎出万种风情。二王、颠张醉素、颜筋柳骨……那是一个令人神往的世界。

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钟繇

钟繇,字元常,三国时期曹魏的着名书法家、政治家,官至太傅,和华歆、王朗并列魏文帝曹丕的三公。在书法方面有非常深的造诣,相传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和隶书的集大成者,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合称为“钟王”。

钟繇是东汉大书法家蔡邕的第二代传人,据说钟繇临死时把儿子钟会叫到身边,交给他一本讲授书法秘术的书,告诉钟会说自己的一生有三十多年的时间都在集中精力练习书法,最终有所成就,主要是从蔡邕的书法中掌握了书写要领,再加上自己长时间的勤学苦练。钟繇还说自己在苦练的同时非常注意和其他书法家讨论用笔的方法,这样自己的书法才越来越好。

钟繇不但对自己要求严格,而且对自己的弟子和孩子同样也能严格要求,因此他的儿子钟会和弟子宋翼也都是名震一时的书法家。

钟繇的书法主要是楷书、隶书和行书。他的书法作品到东晋时已经绝迹,我们现在见到的要么是临摹本,要么就是伪书,主要有“五表”、“六帖”、“三碑”,其中《宣示表》是东晋王羲之的临本。

钟繇的书法古朴、典雅,字体大小相间,整体布局严谨、缜密,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隶书:也被称为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秦朝的下级官吏程邈整理改革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我国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说,钟繇是隶书的集大成者。

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它让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构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中期时出现了八分书这种新体隶书,撇、捺等点画都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于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隶书的代表作有东汉时期的《张迁碑》、《曹全碑》、《史晨碑》等。

楷书:又被称为正楷、楷体、正书或是真书,是汉字书法中最常见的一种字体。它的字形比较方正,不像隶书那样写成扁形。

楷书有楷模的意思,最初的楷书仍然残留着些许隶书的痕迹,结体略宽,横画长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代表作有钟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

楷书又分为大楷、中楷和小楷,学习小楷要以钟繇和王羲之为法,学习中楷要以唐朝的欧阳询为法,学习大楷就要以唐朝的颜真卿为法。

飞白书:也被称为“草篆”,是东汉大书法家蔡邕受到启发而发明的一种书写方法特殊的字体,它的主要特征是笔画中间夹白。飞白书写的比较好的有蔡邕、欧阳询、唐太宗、唐高宗、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蔡襄等人。

并称“书圣”的父子——“二王”

“二王”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合称。王羲之又被称为“王右军”,有“书圣”之称。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以草书和行书闻名于世,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

王羲之早年师从卫夫人(晋代着名书法家,师承钟繇)学习书法,后来又学习张芝(东汉大书法家,擅长章草,被誉为“草圣”)的草书,最终博采众长,一改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了圆转流利的风格,隶书、草书、楷书,各体皆精。他的书法作品已无真迹传世,我们今天见到的都是临摹本。他的作品有:行书《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相传真迹已经为唐太宗陪葬)、《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草书《初月帖》、《十七帖》,楷书《黄庭经》、《乐毅论》。

他在临川学习张芝的草书的时候,常常在一个水池里洗毛笔,时间一长那个水池里的水全部变黑了,被人们称为“墨池”。

王羲之的书法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健秀遒美,后人评价他的书法是“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天质自然,丰神盖代”。

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原来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分为章草、今草、狂草。

章草的笔画节省变化都有章可循,代表作是东汉时张芝的《草书帖》、三国时期吴国皇象的《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则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是王羲之的《初月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书写太慢和草书难以辨认的缺点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楷书那样端正,也不像草书那样潦草。实际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是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就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就叫行草。代表作品除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外,还有“天下第二行书”唐颜真卿的《祭侄稿》、“天下第三行书”北宋苏轼的《寒食帖》。

王献之以行草闻名于世,敢于创新,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行草下笔熟练、润秀,飞舞风流,代表作有《洛神赋十三行》、《鸭头丸帖》、《中秋帖》,他还创造了“一笔书”,将草书笔法变为上下相连。

三希堂法帖:清乾隆皇帝在故宫三希堂收藏的东晋的三部书法作品,他们分别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洵(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族侄)的《伯远帖》。

初唐书法四家——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虞世南

初唐书法四家是唐朝初年四大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虞世南的合称。

欧阳询,初唐大臣,唐代着名的书法家,书法史上着名的楷书四大家(欧阳询[唐]、颜真卿[唐]、柳公权[唐]、赵孟[元])之一。因为他的儿子欧阳通也擅长书法,所以他又被称为“大欧”。他的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无匹敌,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后世称为“欧体”,代表作有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兰亭记》,行书《行书千字文》等。他对书法有独到的见解,有书法“八诀”传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朝日新闻》的报头就是由欧阳询的字合成的。

褚遂良,初唐名臣,唐太宗、高宗时宰相,唐代着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初学虞世南,晚年学钟繇、王羲之,又融会汉隶。笔法流畅丰艳,变化多姿,能够自成一家,赋予了书法“飞动之美”。他的代表作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伊阙佛龛》等。

薛稷,初唐大臣,官至太子少保,也是着名画家、书法家,在书法方面擅长行书、楷书,代表作是《信行禅师碑》。绘画方面尤其擅长画鹤,无人能出其右。

虞世南,唐朝开国功臣,初唐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他和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和尚相友善,跟随智永学习“二王”的书法,经过刻苦的练习终于领悟了书法的精髓。他的书法圆融遒丽、外柔内刚,代表作有《孔子庙堂碑》、《汝南公主墓志》等。

古人把长方形的刻石叫做“碑”,把圆首形或是形状在方圆之间、上小下大的刻石叫做“碣”。秦始皇刻石记功,大开树立碑碣的风气。东汉之后,碑碣逐渐增多,有碑颂、碑记,还有墓碑,人们把一些书法家写的字刻在碑碣上,用来纪事或者是歌功颂德。

法帖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载体,在纸张发明之前,古人大都将文字书写在竹或是木制成的薄而细长的片上,称为简牍或是简书,把书写在丝织品上的文字称为“帖”。在纸张发明之后,人们把书写在丝织品上的或是篇幅较小的文字统称为“帖”。唐代时由于帝王的喜爱,出现了勾摹前人墨迹的集帖,例如《万岁通天帖》。到了宋代,人们汇集历代名家的墨迹,把它们雕刻在石头或是木板上,然后拓成墨本,装裱成卷或是册,称为刻帖。这种刻帖使古人的书法得以流传发扬,又是后人学习书法的范本,所以又被称为法帖。

“颠张醉素”——张旭和怀素

“颠张醉素”是盛唐时书法家张旭和怀素的合称,他们俩都擅长狂草,喜欢在喝醉酒之后进行书法创作。

张旭,是盛唐时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喝酒,世称“张颠”,和李白、贺知章一起并列“饮中八仙”。他的草书和李白的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他还擅长诗文,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合称为“吴中四士”,他的传世名作为《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才华横溢,是一位有个性的书法家,他经常在喝得大醉后狂叫奔走,然后再回到书桌前落笔成书,甚至经常以头发蘸墨书写,所以才会有“张颠”的雅称。

他的字在盛唐时就被认为是珍品,称得上是无价之宝,他首创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可谓不世奇才。

怀素,盛唐时僧人,着名书法家。他和张旭齐名,在书法史上独领一代风骚,擅长狂草。他的书法用笔圆劲有力,运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

怀素自幼就聪明好学,喜欢书法,他勤学苦练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年轻的时候他买不起纸张,就在寺庙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就摘下芭蕉叶,在芭蕉叶上练习书法。后来老芭蕉叶练完了,他又不舍得摘小叶,就干脆拿着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在新鲜的芭蕉叶上练习书法,就这样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终于学有所成。代表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等。

书法是按照文字特点、含义及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让它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中国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赞誉为无言的诗歌,无形的舞蹈,无图的绘画,无声的音乐。

法书是能够在历史上长期流传、供后人作为楷模学习取法的书法。

“颜筋柳骨”——颜真卿和柳公权

“颜筋柳骨”说的是唐代着名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他们两个人都擅长楷书,合称为“颜柳”。

颜真卿,中唐名臣、忠臣、道德楷模、着名书法家,曾经参与平定安史之乱,率领20万大军横扫燕赵之地,官至太子太师,唐德宗时被叛将李希烈所杀。

颜真卿少年时家贫,没有钱买纸,就用笔蘸黄土水在墙上练字,初学褚遂良,后来两度辞官跟随张旭学习书法,又精心汲取初唐四家的笔法精髓,兼收篆隶与北魏的笔意,最终创作出了宽博、雄健的“颜体”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