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
17544000000004

第4章 了解自己才能内心强大(3)

然而,还原本我谈何容易。人处在纷杂的社会上,战争年代疲于奔命,追求和平和自保;和平年代,则追求物质富足和社会地位。生命的最初是一张白纸,经过人间转一圈,难免会沾染上各种颜色。

有的人按照他人的方式奋斗;有的人按照他人的标准生活;有的人在生活中,一刻都不能离开别人的眼光,好像街边的玻璃橱窗一样,将自己的生活事无巨细地展示在他人面前,供人消遣,任人评论。实际上,展示就代表被他人左右,在乎他人的眼光和意见,无法摆脱他人评论的影响。

从前,有一个耄耋老人,他留了一尺多长的雪白胡子,每个人见到他都夸他的胡子好看,老人自己也觉得很是得意。

有一天,老人在门口散步,邻居家的小男孩好奇地问他:“老爷爷,您这么长的胡子,晚上睡觉的时候,是把它放在被子里面呢?还是放在被子外面?”老人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一时间答不上来了。

到了晚上,老人躺在床上一直在思考小男孩的问题。到底是把胡子放在里面,还是放在外面呢?于是,他先把胡子放在了被子的外面,过了一会儿觉得不舒服,他又把胡子拿回到被子里面,可还是一样的别扭,随后,他就把胡子又拿到被子外面。就这样,里面,外面,里面,外面……老人折腾了一宿,还是怎样都不舒服。老人很纳闷,禁不住问自己:“以前睡觉的时候,我把胡子放在哪呢?”结果,老人失眠了。

第二天,老人出去又碰到了邻居家的小男孩,老人生气地说:“都怪你,问我个没头没脑的问题,闹得我昨晚上一夜没睡。”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别人无意间的一句话,无意间的一个眼神,无意间的一个动作,都会让我们难以释怀,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更有一些人,看着他人都在向往国外,他也开始学英语,准备出国;看到他人换了新房子,赶紧拉着家人看楼盘。有些时候,即使是内心醇厚的艺术家、修行大师,也难免活在他人的影响下,丢失了内心的自我。

日本京碧寺的山门上有一块匾额,匾额上题有“第一议谛”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是二百多年前,由洪川大师亲笔写上去的。后人在景仰洪川大师的书法时,一定不会想到,为了写这四个字,洪川大师写了八十五遍。

洪川大师是一个严肃认真、追求完美的人,他每写一字,都要精心构思,反复揣摩,直到每一个细节都满足才罢休。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弟子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为洪川大师磨墨的弟子就是一个十分挑剔又直言不讳的人。大师的每一勾,每一捺,只要有一点点瑕疵,他都会直接指出来。

洪川大师写了几幅以后,弟子批评说:“这幅写得不好。”“那这一幅呢?”弟子摇头说:“更糟,比刚才那幅还差。”大半天过去,洪川大师耐着性子一连写了八十四幅字,都没有得到弟子的认可。

后来,磨墨的弟子去上厕所,大师终于松了一口气,趁着心中没有羁绊,赶紧写下了第八十五幅。当弟子回来后,看到这幅字,禁不住竖起大拇指赞叹道:“神品。”

诚然,人类都是群居生活的动物,在得到同伴帮助的同时,难免受到同伴的影响。受影响的深浅来自个体差异,但是大可不必因为他人的意见改变自己的初衷,更不需要将自己的生活做成橱窗,展示在他人面前。

我们的身体是自己的,生命是自己的,灵魂是自己的,人生也是自己的。既然都是自己的,就应该活给自己看。想做的事就认真去做,不喜欢的食物大可放弃不吃,没有什么样的生活标准是必须坚守的,也没有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是既定安排的。

正如三毛的生活宣言:“我不吃油腻的东西,我不过饱,这使我的身体清洁。我不做不可及的梦,这使我的睡眠安恬。我不穿高跟鞋折磨我的脚,这使我的步子更加悠闲安稳。我不跟潮流走,我不耻于活动四肢,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我当心的去爱别人……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纵使我们这些普通人没有三毛那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洒脱,至少能够在华丽的喧嚣背后,还原本我,过一种实在、踏实的生活。生命的价值在于内心的丰盈,而不在于外在的拥有。作为人生海洋中赤裸裸的泅渡者,无法抗击命运的惊涛骇浪,至少能用一颗纯粹的心守住真实的自我。

他人即镜子——映照潜藏的自我

怎样才能看清楚自己呢?什么方式可以让人看清楚自己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照镜子。当镜子尚未问世之前,人类通过湖泊、河流、井口的映射来得知自己的容貌,当镜子从铜镜、铝镜发展到水银镜后,认识自己的容貌早已不是难事了。稍有自恋的人,更会每天在镜子前欣赏自己的容貌,为上帝的这一佳作不住地感叹。

可是,照镜子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自己吗?当然可以,因为人与人的交往,就如同是照镜子。有的镜子水银厚度不一,因此变成了哈哈镜,照了之后,模糊了镜像,却也让我们欢天喜地,心情舒畅;有的镜子清晰异常,照得见每一寸毛孔,每一粒黑头,照得自己都毛骨悚然。当然,也有魔法镜、照妖镜,照出人性的丑恶和凶狠。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每个人都是我们的镜子,每个朋友都能够照出我们内心中潜藏的部分。在乐天、开朗、无忧无虑的朋友身上,或许无法得到生活的启迪,却可以保证永远笑声不断;在严谨、认真、头脑清明的朋友身上,会照出我们的不足和缺失。经过了一张一张镜子的映照,我们会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也会发掘出潜藏在内心深处的人格。

从前,有三个女人同时在车祸中丧生。当她们一起来到天堂之后,天使告诉她们说:“天堂里有一个规矩,就是永远不要踩到鸭子。”三个人对这一规定都觉得很奇怪,不过她们也依从天使的告诫,谨小慎微地活动,千方百计地躲避着脚下的鸭子。

不知为何,天堂里的鸭子异常的多,几乎多到无处落脚的地步,无论怎样躲避还是会踩到。不久后,其中一个女人就不小心踩到了一只。

踩到鸭子后,天使立即带着这个女人来到了一个男人面前。那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相貌极其丑陋的一个男人。天使告诉她说:“作为你踩到鸭子的惩罚,你要永远和这个男人拴在一起。”

过了两天,又有一个女人踩到了鸭子。这时,天使又准时出现,同样带着一个她不认识而且相貌丑陋的男人,按照规定,踩到鸭子的女人必须和这个男人拴在一起。

看到了前两位的遭遇,剩下的最后一个女人终于知道踩到鸭子的后果了。于是,她整天都万分小心,仔细地躲避着脚边的每一只鸭子。

在她平安地度过了几个月之后,天使来到了她的身边。在她还没搞清楚情况的时候,天使就把她和一个身材高大、长相俊美的男人拴在了一起。天使离开后,女人十分纳闷地问身边的美男子说:“为什么我要和你永远拴在一起呢?”男人苦着一张脸,说:“我昨天来到天堂,刚刚不小心踩到了一只鸭子。”

这个故事听起来像一个笑话,却也很好地证实了“他人即镜子”的道理。当我们总是觉得生活不如意,或者内心不够强大时,正是因为我们尚且没有看清自己,不够了解自己。对于那些整天抱怨自己出身贫寒、外部环境恶劣和社会不公平的人来说,在他人身上看到另一面的自己,是恢复清醒的当头棒喝,也是重新定位自己的绝佳机会。

程少臣结婚五年,觉得自己的老婆越来越懒惰、越来越自私,脾气还一天比一天暴躁。从前乖巧可人的妻子变成了一个气势逼人、邋遢散漫的母夜叉。为此,他们吵架、冷战、分居、直到最后少臣在外面另结新欢,两人终于走到离婚的地步。

因为没有孩子,两人分手也算简单。财产分割完毕,从此便分道扬镳。前妻很快再嫁,少臣也顺利地将情人变成了妻子。好景不长,当恋爱的温情消磨在生活琐事中时,少臣的家里又恢复了以往的气氛。妻子整天在外面跑,饭不做,衣服不洗,房子也不收拾,于是他们也开始三天两头地吵架。

少臣常常觉得自己命运不济,娶了两个老婆,一个不如一个,想过一天舒心的日子都难。每天唉声叹气的生活消磨了人的精神,眼看着少臣的婚姻又走到了破碎的边缘。直到有一天,少臣在饭局上遇到了前妻的丈夫。两个男人原本不熟,身份上又显得尴尬,几杯酒下肚后,少臣终于忍不住,询问前妻现在的状况。少臣原本期待他能吐吐槽,抱怨一下惨淡的婚姻生活,没想到他说:“我挺幸运的,娶到了这么一个好女人。她落落大方,温柔体贴,还烧的一手好菜,对待父母更是尽心尽力。如今这社会,这样的女人不多了。”

少臣心想:“早就猜到你不会说实话,她如果真那么好,我也不至于离婚了!”不久之后,少臣自己证实了前妻丈夫当天的说法。在超市购物时,少臣远远地看到前妻和丈夫一起买菜。前妻挽着丈夫的手臂,两人轻声地商量、挑选,没有剑拔弩张,也没有咄咄逼人,幸福就写在两个人的脸上。少臣想到了自己一成不变的惨淡生活,幡然醒悟,“难道,问题出在我身上?”

有些人往往就是这样,在日常生活当中总是不懂得去发现那些简单的但却美好的东西,也不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从而错过了太多东西。

我们每一个都应该通过反省、通过他人来了解自己,而这正是我们锻炼自己,培养强大内心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