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
17544000000003

第3章 了解自己才能内心强大(2)

诚然,当我们最关心、最在乎的问题都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其实,每天匆匆行进的我们,在忧心忡忡地担心失去这个,害怕得不到那个的时候,不妨这样问问自己:“已经拥有这么多,那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可以说,即使再不幸的人,生活也有几成是好的,是令人感到开心快乐的。认清自己的现状,就是要练习全面思维。当我们因为遗憾自怨自艾时,不妨将视角放宽一些,看看自己正拥有的美好。

一个冒险家在太平洋上漂流了二十一天后成功获救,当人们称赞他的勇敢,为他的强大内心喝彩时,他这样说:“这一次探险,我得到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如果你还有足够的淡水可以喝,有足够的食物可以吃,就不要抱怨任何事情。”

可惜,人类总是被贪婪的欲望蒙蔽了双眼,眼睛只看到远方的目标,而忘记当下的现状。当我们整天被父母唠叨的时候,从来不会想,有的人根本没有机会听到父母的唠叨;当我们因为与恋人的争吵而烦恼忧愁的时候,从来不会想,有的人尚且没有感受过爱情的甜蜜;当我们抱怨自己没有鞋时,从来不会想,甚至有人没有脚。如果一个没有脚的人都能够拥有强大的内心,乐观向上地生活,那么正常人还有什么可抱怨呢?

林正从工厂辞职后,回到家乡开了一家杂货店。店面虽然有些偏僻,但是也能吸引一些周边的邻居光顾。然而,林正并不是一个善于经营的人,赚到一点钱马上就花掉,需要进货的时候就束手无策了。因此,杂货店惨淡经营半年后,不得不面对关门的命运。将店铺卖掉之后,林正不但赔掉了自己的积蓄,还欠着亲戚一笔债务。

林正在家里消沉了一段时间后,重新开始找工作。他没有学历,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技术,除了在服装厂里的几年汽修经验,没有任何求职优势。屡次碰壁之后,林正身心疲惫,对未来的生活也失去了信心。

就在他再一次被拒绝,垂头丧气地走在大家上,回忆着刚刚人事经理对他的说辞时,从身边传来了一声叫喊:“嘿,小心前面。”林正一抬头,仍然不可避免地撞到了电线杆上。等到头顶上忽闪忽闪的星星散去之后,林正才瞧见声音的来源。他是一个没有双腿的人,坐在一个简易的轮椅上,依靠一个杠杆原理做成的装置前进。

“撞疼了吧,电线杆子也不是好欺负的!”那人停在路边,看着林正还在揉他头上的包。林正正要开口道谢,那人继续说:“今天天气不错,不知道生意会如何?祝你好运了,小伙子!”说完,他继续扭动着不怎么灵活的机械,朝着前面的市场走去。他的箱子里装的是一个修鞋的机器,还有一些线团和工具,林正猜测,他应该是靠修鞋为生的吧。

望着他渐渐走远的背影,林正忽然觉得头脑清醒了。“一个缺失了双腿的人尚且能够活得开心而自信,我四肢健全,行动自由,为什么要在这里怨天尤人?”于是,林正挺起了胸膛,重新回到了人才市场。这一次,找不到工作他是不会回家的。

人性中最可悲的地方,就是看不清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整天向往着天边的空中花园,而不去欣赏开在窗前的玫瑰。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对现在的自己感到知足:我还在思考,还拥有家人和朋友,还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恋人即使争吵,但他还在身边,或者,至少我还活着。认清了自己的现状,悲观如此,乐观亦是如此,那么,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炫耀的本质——偷偷作祟的自卑心

周末和朋友闲聊,突然,他的手机响了,是一条短信。朋友看过后,笑着拿给我看,内容是:“我的电话你没听到吗?”

朋友说:“公司的同事,一直在约我,可是我一点都不想去——真是没办法,女朋友对我爱得死去活来的,天天吵着要结婚,我哪还有精力应酬这个?”听起来像无奈的话,但是那神情、那口气,分明是在炫耀。

随后,他兴致勃勃地找出另外几条短信给我,“中午一起吃饭吧,你有约吗?”“周末别宅家里了,出来玩啊。”我边看边读出了短信的内容,朋友的脸上渐渐浮现了满足和自豪。好像这一刻,全天下的女人都爱他,而他从来不会为哪一个女人留恋。

只有我知道,这一切不过是他自己编织的假象。

女友怀孕回家待产,全家都在逼婚,他一边向往着仅剩的自由生活,一边为了孩子的奶粉钱拼命工作。找我出来,也是为了倾诉苦闷,排解压力。唯一令我不解的是,热锅上的蚂蚁竟然还有唱歌的心情。

于丹曾经说过:“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事实或许真是这样。

喜爱炫耀的人并非天生如此,而是在后天环境中慢慢养成的。他可能是从小在贫困的环境下长大,才会将获得金钱看得那么重要;他可能始终没有受到他人的肯定,才会为了一时的嘉奖如此雀跃;他可能多年弱小,才会在突然强大一次之后忍不住向天下人宣告。

当一个人夸大自己的成功,卖弄自己的能力,向朋友吹嘘自己认识的显贵时,不过是将能力、权力和金钱作为华丽的外衣,尽力掩盖着内心中那个胆小的、没有安全感的、自卑的小人物。骄傲的孔雀在别人眼里一定是美丽的,但是只有孔雀自己知道,拔掉了美丽的羽毛之后,它不过是一只火鸡。

英剧《Little Britain》中有一个人物叫作Daffyd,他声称自己是村庄里唯一的一个同性恋,并借此来炫耀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实际上,村庄里有很多同性恋者,只是他们早已经习以为常,不愿意公开承认而已。

很简单,任何人都没有多么特别,一个人借以炫耀的资本在他人看来可能也没什么不同。每天喊着“摇滚精神”的乐迷嘲笑着听流行音乐的粉丝,他自己可能从来没买过一本正版摇滚CD;向朋友兜售西方文明的学者在同行里显得博古通今,他也可能从来未踏足过欧洲的土地。一切炫耀的行为,一方面是认知上的错觉,另一方面则是心理软弱的真实映照。

王林每一年的同学聚会,都会打扮得西装革履,拿出接见外宾的架势盛装出席。同学们也知道,自从他在单位辞职,下海经商之后,摸爬滚打了这十几年,的确赚到了不少。如今,他家住豪宅,腰缠万贯,说起话来也显得有气势。

同学们一落座,王林便呼喊着服务员点菜。菜谱送上来后,他一边数落着该饭店的菜式单一,一边向同学讲述着他曾经吃过的各种饭店。“这个月份的海鲜不能吃,前几天我和王局长吃完就拉肚子了。”“跟厨师嘱咐下,那个酸菜鱼下锅时间可不能长,鱼肉老了不鲜。”“回头再聚还得去五星级饭店,这种小店多没劲。”

半个小时后,王林点完了菜,便和同学们一一交流近期的变化。与其说交流感情,不如说是他在做个人成就的汇报演讲。同学们陪着笑脸,顺便联想起他早年的生活糗事,“打压打压”他过于嚣张的气焰。

其实,说起王林的学生时代,谁都无法联想到今天这个财大气粗的王林。中学时,王林特别瘦小,经常有人欺负他。由于个子小,他从来不和男生一起打篮球,也不会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整个中学时代,别人看书的时候,他在看书;别人在玩的时候,他在看书;别人在谈恋爱的时候,他还在看书。

可惜阴差阳错之下,其他同学有的考入了大学,有的念了中专,他却被分配到农机厂上班,从此远离校园。比同学更早步入社会的他,深深感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于是在工作之余继续看书,自学成才,最后辞掉工作,投身商海。

看着王林每次在聚会上挑大梁,兼任组织者和发言人,还不忘记带给大家感人的励志故事,班长总是会调侃他说:“在学校的时候,一天天地听不见你说话,这下好了,同学聚会帮你补回来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卑心,所以每个人都有炫耀的欲望。即使是楚霸王项羽都有“富贵当还乡”的想法,更不用说普通人了。不过,我们也需要明白,努力奋斗的最终动力并非赢得他人的喝彩,炫耀本身也不能让自卑的内心变得自信而强大。

亦舒在《圆舞》中曾经写过:“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一个人没有什么,他往往就会贬斥什么,或者相反,刻意夸大什么。所以说,当一个女人炫耀身上的名牌和珠宝时,可以想见她曾有的寒酸相;当一个男人炫耀他的财力和女人缘时,可以想见他深藏内心的虚弱本质。

最清楚自己的人还是自己。那些通过吹牛来掩盖内心自卑的人,并非真正的强者。怀有多少才,自己知道,时间长了,别人也会知道,并非要靠炫耀和吹嘘维持。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他们往往会藏得很深,而不是将内心的所有暴露在肤浅的表面上。他们将高傲藏在骨子里,因为他们知道,低调就是最大的炫耀。

还原本我——逃离他人的影响

在心理学上,本我即Id,代表人类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冲动,是需要超我压制,自我调节的一个人格部分。不过,这里说到的“还原本我”,并非劝说大家去放下社会的道德和法律约束,去追求原始的欲望。本我,通俗来讲就是真实的那个我,是去掉包装,去掉伪饰的真实存在。还原本我,也就是尊重自我的真实存在,去体验一种无须做作、没有虚伪的轻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