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
17544000000026

第26章 让阳光住进心里(1)

将思想朝向光明的一面,就是选择关注那些美好的事物,塑造一种阳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当你遇到困难时,要躲开黑暗的心理,寻找阳光的角落,它会给你克服困难的勇气,并且相信世界上阳光多过阴影。当你遇到挫折时,要放弃负面的情绪,寻找光明的希望,它会让你的头脑更加冷静,反思自己的做法,然后昂起头来,重新开始。

寻找阳光——把思想朝向光明的一面

从前,有一个老婆婆,她早年丧夫,独自一人拉扯两个儿子长大。现如今,她年事已高,已经失去劳动能力,只能依靠两个儿子的赡养过生活。可是,两个儿子的生活却让她非常烦恼。

老婆婆的大儿子以卖盐为生,二儿子以卖伞为生。若是晴天,大儿子能晒更多的盐,但是二儿子就没办法卖更多的伞;若是雨天,大儿子没办法晒盐,二儿子却能卖出去很多把伞。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总是有一个儿子幸运,一个儿子不幸,因此老婆婆整日都是忧心忡忡的。后来,有人对她说:“老婆婆,你要换个角度看问题嘛——晴天,大儿子能晒出更多的盐;雨天,二儿子能卖出更多的伞,晴天雨天,你们家里都有收益呀,还有谁能比您更幸运了?”这样一来,老婆婆的心里一下子就轻松了,从此也不再为两个儿子的营生操心了。

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一面美好,一面黑暗。面对问题的时候,不能只看到黑暗的一面,而忽略了美好的一面。如果始终沉溺在黑暗里,既无法解决问题,又影响了心情,还会让自己的思想远离阳光,情绪消沉。

将思想朝向光明的一面,就是选择关注那些美好的事物,塑造一种阳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当你遇到困难时,要躲开黑暗的心理,寻找阳光的角落,它会给你克服困难的勇气,并且相信世界上阳光多过阴影。当你遇到挫折时,要放弃负面的情绪,寻找光明的希望,它会让你的头脑更加冷静,反思自己的做法,然后昂起头来,重新开始。当你面临选择的时候,要先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心随之往,行动上自然就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有一个从未中举的秀才,他已经连续参加三次科举考试。这一次,他早早来到了京城,在城外的一家客栈找到一个房间留宿。可是,考试的前夜,他却做了三个不明所以的梦。第一个梦,他梦到墙头上种满了白菜;第二个梦,他梦到自己在大晴天里还打着一把伞;第三个梦,他梦到自己和心仪已久的姑娘睡在了同一张床上,两人背对背睡了一夜。

秀才醒来后,觉得这三个梦定是有所预兆的,于是到城隍庙找了一个算命先生解梦。算命先生听过秀才的叙述,摇摇头说:“你这可不是好兆头——种在墙上的白菜不是‘白搭’吗?大晴天还打伞,‘多此一举’呀!和喜欢的姑娘背对背睡了一宿,这很明显是‘没戏’呀。”

秀才听了算命先生的话,原本就信心不足的他立马回到客栈,准备收拾行李回家。这时,客栈的老板拉住他说:“明天就开始考试了,你怎么要回家呢?”秀才将自己的梦境和算命先生的话向客栈老板叙述了一遍,客栈老板听了之后,拍手叫好,说:“好梦,这是个好梦啊——墙上种白菜,不就是‘高中’吗?晴天打伞是‘有备而来’。和喜欢的姑娘背对背睡了一夜,不正预示着你‘翻身’的机会到了?”秀才听了客栈老板的解释,大喜过望,立马放下行李准备考试。结果,这一年果然高中,而且高中榜眼。

心态影响着心情,同时也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算命先生悲观地解读了秀才的梦境,让秀才心灰意冷,而客栈老板乐观地解读了秀才的梦境,收到了奇妙的效果。当我们自信心不足,或者悲观失望的时候,不妨自觉地让思想转向阳光的那一面,多吸收积极的信息,自动屏蔽掉消极的信息,让我们在困境中也能寻求内心的快乐和富足。

着名发明家爱迪生曾用了大半生的财力,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实验室。不幸的是,一场大火将他的实验室化为灰烬,他一生的研究心血几乎都付之一炬。

当爱迪生的儿子经过焦急的寻找,终于在火场附近找到父亲时,已经六十七岁的爱迪生居然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一个小斜坡上,看着熊熊大火烧尽一切。

爱迪生见儿子前来找他,突然扯开嗓子喊道:“快去把你妈妈找来,让她也看看这场难得一见的大火!”大家都认为这场大火对爱迪生造成了严重的打击,他一定是精神失常了。但是,爱迪生却说:“感谢上帝,大火烧尽了所有的错误,现在,我又可以重新开始了。”果然,没过多久,爱迪生的新实验室就重新建立起来了。

不幸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不过,同样的不幸,在不同人的眼里却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结果。有些人被不幸打击得一蹶不振,从此日渐萎靡,在挫折中自甘堕落;有些人能够在不幸的阴霾中看到阳光的灿烂,重新树立起自信和决心,从此坚定用乐观的目光追逐新的幸福。

习惯将思想朝向光明的一面,我们也就远离了黑暗,把握住了人生的快乐航向。即使在未来的人生中遇到更多风雨,也会因为有这阳光的护航而令生活显得美好。

灿烂住我心——晒晒快要发霉的心情

你有试过晾晒自己的心情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将心中不开心的事拿出来,让阳光晒干你的心情。

在江南的梅雨时节,人们常常要在难得的晴天里到街上走走,晒晒备受潮湿空气浸染的身体,感受一下阳光的温暖。在心灵的“梅雨时节”,我们也要努力地寻找太阳,在阳光里晒晒快要发霉的心情,重新找回微笑和温暖。

生活也许不能每天都阳光灿烂,但是我们可以每天在太阳下晒晒自己,给自己一缕阳光、一个微笑,晒干快要发霉的心情。

初春的天气竟然每天都是灰蒙蒙的,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春雨。即使这样,也终究无法阻止万物的生长。草坪上渐现了绿色,楼下的花儿也含苞待放。可是,这些景色靳轻都无法欣赏了,因为她的哮喘病犯了,不能出门走动,只能每天待在房间里,过着多愁善感的郁闷日子。

“待久了,心情会郁闷的,像放在桌子上的那块面包,一直没动,于是便发霉了。”靳轻在博客中写道。

蜗居的日子让生活变得琐碎,仿佛一切都陷在了一个小小的厨房里,萦绕在低头抬眼之处,在唇齿发际之间。靳轻拿着一本张小娴的书,此段正说到“我相信爱情可以排除万难,只是排除之后,还有万难”。靳轻在一旁补充上自己的想法,“生活也是一样,勇气可以排除烦恼,只是排除之后依旧还有烦恼”。这场病,让她觉得自己又懂了生活,或许她是懂错了。

靳轻一直为自己的病情而悲观,上学的时候,同学们小心地呵护她,即使为她的无礼和任性伤害的朋友,也因为她的病症而选择原谅,或者不去计较。到如今,即将结婚的男友也在如此地迁就她,仿佛这个病成了她胡乱作为的“免死金牌”,让她继续在他人的人生里胡作非为而无须负任何责任。当然,靳轻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昨夜,靳轻给男友打去电话说:“这不是我希望的相处方式,我们彼此冷静后再做决断。”她不知道心中阴郁从何而来,或许是多年来的不满和不愿意积压在一起的结果。靳轻想要在人生的新里程中找到一种全新的相处方式,结果不幸告终。或许真的像男友说的,“只要你不变,你的世界就不会变”。

书上说:“我们靠活命的,用一个诗人的话,是情爱、敬仰心和希望。”她还没有细细地去领悟,但还是觉得很有道理。或许,她应该为了那份天晴的希望而努力。

天晴之后,阳光明媚得很,从窗户照进来的阳光打在靳轻的脸上,显得她愈加得苍白。她摊开手,接受这温暖,感觉心里的阴霾一瞬间扫清了。随后,她将家里能晒的东西都搬到了阳光下,毛毯、浴巾还有五颜六色的毛巾,整整齐齐地挂在衣架上,此刻,她恨不得将自己折弯,挂在衣架上享受阳光的温暖。就让自己晒在阳光下,驱走内心的黑暗,腾出来的地方,由快乐填满。

靳轻就这样站着,晒着自己的心情。突然一抬头,看见在阳光中奔跑的男友。“哦,中午时间到!”靳轻自言自语道,“如果这病就像是每个人因为出生带来的原罪,或许我该忏悔,或者我也可以欣然地接受它,接受有它陪伴的生活。”

有一句话这样说:“当你笑的时候,你就拥有整个世界;当你哭的时候,却只有你自己。”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可能与我们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但是有多少人永远地留在了我们身边,又有多少人成为不被记忆的过客?面对这样永恒的遇见和分离,你准备一辈子为这无法改变的事实而感伤,让自己活在潮湿的眼泪里吗?当然不。

雪莱说:“看不见光明,是因为内心的黑暗。”我们又何尝不是常常带着一颗灰暗的心埋怨着生活的不幸呢?生活需要慢慢地品味,心情也要经过经营和培养。当你觉得自己沉闷太久,或者离开灿烂的心情太久时,一定不要忘了,每天给自己一个阳光的心情,也给别人一个灿烂的笑容,让灿烂的阳光住进心里,赶走那些发霉的坏心情。

知足常乐——看看自己拥有的

盛夏平时最喜欢照镜子,无论走到哪里,她随身的包包里都会带着一面精致的小镜子。虽然她皮肤白皙、模样俊俏,却依旧会对着镜子一顿乱吼,控诉自己脸上的种种瑕疵。

“哎哟,这是又上火了还是怎么回事,起床的时候还没有,怎么一会儿功夫就长出来这么大一颗痘痘?”

“你看我啊,今年的防晒又没做好,脸上的晒斑多了不少,回家还得使劲儿搓。”

“我这眼睛再大一点就好了,那样的话,就显得和鼻子、嘴巴相称了——看我哪天心情好,去开个眼角之类的吧。”

……

每次这样照完一遍,她的大好心情都会被一扫而光。即使在别人看来,她已经是一个光彩照人的美女了,镜子依旧会告诉她哪里没做好,哪里还存在瑕疵。朋友跟她说:“你总爱照镜子,却也照不出美来,为什么每天还照得那么勤呢,这不是自讨苦吃吗?”盛夏说:“镜子不就是用来看看自己有没有瑕疵的吗?”“嗯,那你每天带的就不是镜子,而是坏心情了。”

盛夏的观点并没有错,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像她一样,每天照镜子都只看到自己的不足,看不到自己的美丽之处,并且损失掉原本的大好心情,这样照镜子,未免太得不偿失了。

其实,很多人都像盛夏一样,只看到自己欠缺的,而看不到自己所拥有的。这样的人即使每天忙忙碌碌,努力弥补上了眼前的欠缺,依旧会发现新的欠缺,从而让自己永远活在“不完美”中。如果人们能够学会知足,学会珍惜眼前的拥有,或许对于缺失就不会那么敏感,反而会为此时的境遇感到内心富足。

明朝时期有一个人叫胡九韶。他的家境非常贫困,即使他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也仅仅能满足全家人的温饱。但是,胡九韶却是一个非常懂得知足,懂得感恩的人。

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祭拜上苍,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妻子笑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怎么谈得上是清福?”胡九韶说:“首先,很庆幸的是我们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其次,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最后,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难道说,这样的福分还算不上清福吗?”

知足常乐是一种处世的态度,也是一种释然的情怀。懂得知足常乐的人,就懂得调节内心的状态,为人生染上一层淡然的底色。当贪婪的人忙于追求更高的目标、更多的财富时,知足常乐的人在平凡中守住了内心的财富,在一种宁静而温馨的心理状态下继续前行。

曾经有一个小男孩,他刚一出生,就因为身体太过虚弱住进了加护病房,虽然经过百般抢救和治疗,医生还是无奈地宣布——这个孩子将永远失明。

幸运的是,被医生下了“最后判决”的小男孩遇到了一对从不放弃的父母。虽然这个孩子注定成为一个盲人,他们却没有懈怠对他的教育。当他一岁多的时候,父母发现他对音乐特别敏感。只要有音乐声响,他就会手舞足蹈起来,表情非常愉快,就像在享受音乐的美妙。

看着儿子对音乐的天分和热情,尽管家中经济拮据,父母还是给他买了一台电子琴。过了几天,在没有专业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小男孩已经学会弹奏电子琴,并且能弹出简单的曲子来。父母惊讶于这个孩子的天赋,于是将他送到了学校,去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

因为他的眼睛看不见,和老师交流非常困难,往往别的孩子一天练会的指法,他可能需要三天、五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练会。即使是简单的琴谱,他都要练上几百遍,才能让大脑深刻地记住琴谱的全部内容。即使这样,他也没有落后于其他同学,甚至从众多的孩子中脱颖而出。

当他学习了几年电子琴后,他开始梦想着拥有一架钢琴。父母为了孩子能在音乐路上走得更远,便用家里的全部积蓄为他买回来一架二手的钢琴。或许,他天生就注定要走进音乐的世界里,因为他在钢琴的演奏上同样如鱼得水,简直就像天生具有这种本领一样。

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下,他加入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并且随着乐团到世界各地巡演。有一次,他在维也纳的演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屡获盛赞,甚至有人说“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孩子!”而此时,他已经熟练掌握了十一首大型乐曲,几十首钢琴小调,还成功地举办过两次个人音乐会。他就是金元辉,一个年轻的盲人钢琴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