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微动作
17543700000019

第19章 举手投足之间(2)

走路姿势,各不相同

人走路的姿态,也称步态。步态总是因人而异的,老人走路是老态龙钟,小孩走路是蹦蹦跳跳,出现在红地毯上的女明星走起路来优雅大方,忙着逃遁的小偷走起路来则行色匆匆。除了需要配合特殊场合的步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走路习惯。为什么在光线不那么亮的时候,凭走路的背影就可以认出自己的朋友,就是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结构不同,走路姿势也不相同,快慢、步法、步幅的大小、姿势,这些都是因人而异,而且是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的。

身体中距离大脑越远的部位,其可信度越高。也就是说,越靠近大脑中枢的地方,越容易伪装,表现出来的表情,传达的信息就越不可靠。相反,距离大脑远的部位,如手、脚、肢体,其可信度更高。法国心理学家简·布鲁斯认为,从一个人走路的姿态,或者从一个看似毫无意义的脚部动作,就可以推断此人的心理特征。

比如,步伐矫健的人沉着冷静,蹦蹦跳跳的小女孩天真烂漫。在工作场合,拖沓的步子会给人散漫的印象,不认真工作,毫无热情。如果上司喊你进他的办公室,你还慢吞吞地迈方步,一定会给上司留下糟糕的印象。正确的做法是立马起身,用矫健的步伐证明你干脆利落的工作态度。

美国的心理学家达曼发现,人的走路姿势可以分为6个基本类型:步履平稳型、步履急促型、上身微倾型、昂首阔步型、款款摇曳型和步履整齐、双手规则摆动型。每一种类型都代表了特定的性格特点。

比如,步履平稳型,这类人是现实主义者,精明稳健,重信用,守诺言,是值得信赖的人,但是他不会轻易相信别人;步履急促型的人性格急躁,来去匆匆,精力充沛,喜欢迎接挑战;上身微倾型,性格多是平和内向,谦虚含蓄,表面上沉默寡言,但极重情义;昂首阔步型的人以自我为中心,对人有点淡漠,但思路敏捷,做事有条不紊,富有组织能力;女性走路的姿势多为款款摇曳型,这类女性在社交场合是中心人物,极受欢迎;步履整齐、双手规则摆动型的人性格刚毅,具有组织力,但是偏于独断专行。

走路姿势代表了个人性格,也会反映出人们的身体状态。如果走路姿势不对,还可能招来罪犯的注意。美国佐治亚州州立大学的犯罪心理学家在街上随意拍了一些路人,然后将他们的照片拿给监狱里的抢劫犯、强奸犯、故意杀人犯看,让他们在照片中选择犯罪目标,几分钟后,犯人们给出答案。他们非常有默契地选择了相同的犯罪对象,不是瘦弱的小女孩,而是一个成年男子。

其实,犯人在下手之前,都会估计一下对方的实力,比如抢劫犯,除了目标带有大量金钱外,还要观察他的体力,大块头的男人不能惹,身体灵活的人也很难对付,而那些走路颤颤巍巍,弱不禁风的人就很容易搞定,喝了酒或嗑了药的人“中招”的几率更大,因为从远处的背影就可以看出来,他们走路晃晃悠悠,自己都快站不住了,根本不会有反抗的力气。

犯罪分子能够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软柿子”,是因为他们善于观察,只要你多留心一点,也会从每个人的走路姿势中发现玄机。按照心理学家的总结,走路昂首挺胸,大踏步向前走,这是自信的表现。同时,这样走路的人非常注意自我形象,自尊心强,但也有点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走路时步伐没什么规律,手一会儿插兜,一会儿身体两侧摆动,一会儿含胸,一会儿挺胸,此人乐观大方,不拘小节,心胸比较坦荡,但有些不切实际的目标,给人以夸大其词的印象。

八字脚,不管是外八字还是内八字,给人感觉都是不沉稳的样子,看起来滑稽可笑。这种人守旧、虚伪,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喜欢交际。走起路来横冲直撞,不管周围的人,也不管在拥挤的街道还是在四下无人的广场,一路狂奔到目的地,这种人性格急躁、坦白,有些草率,缺乏对细节的追求,没有耐心。

走路时脚不着地,显得轻浮无力,此类人做事不扎实,经常虎头蛇尾,草草了事;走路文质彬彬,不急不慢,双手轻松摆动,很有规律,这种人教养很好,但胆小怕事,没有冒险精神,没有激情,安于现状。这样走路的女人是贤妻良母,而她最大的理想便是相夫教子。

女人在看男人时,走路的姿态也是观察其人的切入点。迈着方步的男人稳重,对身体形态有严格的控制。头脑清醒,遇到任何困难都不会慌张,不会被感情左右自己的判断力和分析力。这类人自尊心强,因此活得很累,为了保持尊严,有时难免强颜欢笑。

走路时身体前倾的男人看起来像猫着腰,这类人较多性格温柔、内向,遇到漂亮的女性会害羞脸红;走路如同上军操,步伐整齐,双手有规律地摆动,这种男人意志力较强,专心个人信念和既定目标,做事时显得有些独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男女同行时,两个人都会改变平时的步态配合对方。一般来说,男性走路会比女性快很多,当男性和同性或普通女性朋友一起走路时,他们不会特别改变自己的走路速度,当他和自己喜欢的女人相伴走路时,即使没有手拉手,他也会把速度降下来,相较平均水平慢了7%。

这条规律也被用来检测相亲对象。在相亲桌上遇到的男性,如果你对他一见钟情,却不知道对方的想法,不妨和他一起出门,走一段路,看他是步履匆匆,要你紧赶慢赶才能跟上他的步伐,还是不慌不忙地走在你身边,如果是前者,那么很可惜,他对你没什么感觉。此时,大步向前,完全不顾及身边人的男士偏向大男子主义,如果是情侣一起走,男士径自快步走,不照顾女士的步伐,若非因为此人教养不够,完全没有绅士风度,就是准备分手。

在正式场合,人在行进的时候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应该复杂多变,东张西望,尽量保持匀速前进。“行如风”固然是好事,矫枉过正反而不好。如果对走路姿态提出更高的要求,男士可以走正步,女士可以走一字步,前者看起来洒脱,有阳刚之美,后者贤淑,有温柔之姿。

脱鞋的微动作

1959年1月2日,苏联成功发射了“月球1号”探测器,探测了月球的背面,进行了绕月飞行,实现了人类的首次太空之旅。在宇宙飞船升空之前,苏联政府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宇航员。经过层层选拔,在众多报名者中选出了20名候选人,其中包括25岁的加加林。

在确定最终人选之前的一个星期,所有候选人都进入实验基地参加一次模拟训练,又经过一系列的筛选,20人中出现了3位不负众望的佼佼者,他们分别是邦达连科、季托夫和加加林,其中邦达连科是1号宇航员,季托夫和加加林分别是2号、3号后备宇航员。

宇宙飞船发射的前一天,邦达连科、季托夫和加加林在纯氧的船舱内进行例行训练,训练结束时,邦达连科随手将擦拭传感器的酒精棉球扔到了一块电极板上,船舱里顿时燃起了大火,邦达连科被烧伤,后来不治身亡。

为了不影响发射,宇航局需要重新确定宇航员人选,按照排序,季托夫应该顶替邦达连科成为1号宇航员,但是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总设计师科罗廖夫认为应该由加加林顶替,接着,他给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

当加加林和另外19名候选人一起参观实验基地时,科罗廖夫就注意到加加林了。轮到加加林进入机舱时,他走到机舱前面,停了下来,蹲下身子,然后脱下了鞋子。所有人都是直接穿鞋进入机舱,只有加加林穿着袜子走进了机舱。科罗廖夫记住了这个注重细节、不嫌麻烦的年轻人。科罗廖夫说,只有把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就这样,加加林凭借一个脱鞋的细节获得了飞上天的机会。他乘坐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加加林对工作的环境非常珍惜,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是对飞船设计者的尊重。他原本可以像其他人一样,不脱鞋就进入船舱,但他的行为已经成为习惯,不需要考虑,自然而然地就做出了脱鞋的举动。这是长时间的生活训练形成的行为模式,也是一个人自我修养的体现。

从一个人挑选鞋子,穿鞋、脱鞋的动作推断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品位,这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逐渐形成的规律。鞋子,最原始的功能是保护脚,使其不受尖利的石子、带刺的植物所伤,使人能够走得更快,走得更远,遇到危险时能更快地逃跑。今天,鞋子具有了更多的象征意义,比如象征身份、地位,表达性格、能力、兴趣等,从鞋子来判断一个人,准确度非常高。

曾有心理学教授做过这样的测验。教授让学生根据鞋子和脸庞的照片,在没有任何其他线索的情况下确认照片中人的身份,最后,学生们竟然猜出了大多数人的身份,其中包括公司经理、家庭主妇、专栏作家、演员、应召女郎、秘书等。可见,鞋子不仅是日常生活用品、美化个人的装饰,还能反映身份、地位、性格、能力、兴趣等。

尽管东方和西方存在文化差异,但在有一点上是惊人一致的,那就是将女人的脚和性联系起来。女人的玉足,在古代是人隐私的一部分,是不会轻易示人的。在古代,如果有男子偷看女人的脚,会被视作下流、肮脏的事,摸女人的脚则被看做是性骚扰。因此,古代的女人要包上一层一层的裹脚布,将其塞入绣鞋,藏匿于闺房之中。

女人比男人更爱关注自己的脚,关注脚上的鞋,对于女人来说,鞋装饰的成分比使用的成分多一些。所以女人喜欢收集鞋子,高跟的、平跟的、运动鞋、休闲鞋。女人和鞋子的关系很微妙,翻看女人的鞋柜你就会发现,那简直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女性的脚和小腿具有性的意味,男性会特别关注,女性本身也深知这一点,为什么踩着高跟鞋的女人看起来更妩媚,更有魅力呢?因为高跟鞋让女人看起来更有气质,还能显示修长的腿。反过来,很少有女性关注男性的脚,因此,男性在挑选鞋子时更接近潜意识,是按照自己的性格习惯来购买相应的鞋子来穿。一般人不会注意到这一点,觉得只是喜欢或者穿得舒服而已,实际上是因为某款鞋子符合了男性潜意识的性格要求。

素有“闻香识女人”之说,如今,有了一个相对应的观点——看鞋识男人。男士的服装样式没有女士多,一般情况下,男士的皮带、手表、鞋子最容易成为别人关注的亮点,其中,鞋子更能表达一个人的生活、精神面貌和性格。从一个人穿的鞋子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条件、身份和性格。当然,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任何事情都不能泛泛而论,鞋子与性格之间的关系也不能生搬硬套,没有关系,硬扯出关系来。

虽然娱乐杂志上经常刊登各种“挑选男人的方法”、“5分钟让你找到白马王子”之类的选男人秘籍,其中从鞋子着眼,就是比较便捷高效的一种方法。鞋子和男人的关系一点不逊于鞋子与女人的关系,一个人如何穿鞋,就像他如何穿衣、如何布置房间、如何计划旅行一样,任何一个细节都在告诉你,“其实我是这样的人”。

和女人对鞋子的挑选、偏好一样,特别喜欢某一类型鞋子的男人也有其独特的性格。比如,重复购买固定样式鞋子的男人可能很念旧,穿鞋很节俭的男人个性拘谨,外表保守,内心热情;穿鞋随便的男人不拘小节;而偏好正统黑皮鞋的男人往往是大男子主义者。爱穿休闲鞋的男人注重休闲生活,富有生活品位,对鞋子的要求不但要舒适,还看重款式。这样的人对自己的生活也是如此,对一切都有自己的要求,希望掌握主动权,生活能够按照既定计划进行,如果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那就再好不过了。

选择鞋子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穿上鞋子、脱下鞋子也一样。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心理测试游戏,看看你脱鞋子的方式是否和性格相对应。假设你现在下班回到家,打开门,进入房间,脱鞋子,接下来,你会怎样摆放你的鞋子呢?

1.鞋尖朝入口处

2.鞋尖朝进来的方向

3.脱掉时的样子

4.由同住在一起的人帮你脱

第一种人做事比较周全,追求完美,遵守社会规范,道德心和伦理感比较强烈;第二种人是本我、自我、超我相对平衡的,生活各方面都能调整得比较好,给人以成熟的感觉;第三种人本我比较强烈,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自由奔放,当然也有些任性;第四种人是最任性的,对行为没有约束,甚至可以说是被惯坏了。你是其中的哪一种呢?

离心最远,离心理最近

曼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杰弗里·贝蒂发现,人们通常会注意到他人的表情和手势,却没有意识到双脚也有很多动作,脚也会“说话”,而且会泄露人的心情、性格和心里的秘密。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脚部动作,或者移动脚的方式,可以看出他的心理世界。贝蒂教授认为,人体中距离大脑越远的部位,其可信度越高。双脚无疑是距离大脑中枢最远的部位,因此,双脚的动作比面部表情、手的动作诚实得多。

大部分人知道自己的面部表情,也可以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或者戴上微笑的面具,或者做出掩饰的眼神,对于双脚,除非我们刻意去想,否则完全不知道它们在干什么。脸部表情可以装,但双脚的动作是无法伪装的,因此,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双脚了解他的心中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