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生活
17543600000026

第26章 从心认识自我与世界(2)

孔子成年后,周游列国,宣传他的社会思想、治国韬略,无不是在为自己的“入世”寻找机会。一次,子贡问孔子说:“如果有一块美玉,您是用柜子藏起来呢,还是把它卖给识货的人?”孔子迫不及待地说:“卖出去,卖出去,我等的就是识货的人!”在这里,孔子以美玉自比,急切地盼望着得到“识货”的君主,赏识他的才能。由此可见,孔子入世之心有多强烈。

在出世人生的选择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归园田居”的陶渊明了。陶渊明生在一个动荡的年代,他一生经历了3个朝代、10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他原本厌恶官场的黑暗,无法忍受和盘剥百姓的官员一起共事,在5次出仕之后,他终于在做了83天的彭泽县令之后,辞官归隐,过起了“采菊东篱下”的日子。

在陶渊明最着名的《归去来兮辞》中,他交代了多年来的心路历程,也表现出在自然的田园生活中找到的心灵寄托。这种脱离出尘世羁绊、脱离社会的人生,让陶渊明品尝到极尽贫穷的生活,却也让他在心灵上获得了终极的自由。

从出世哲学的观点来看,精于入世的人太现实、太肤浅了,过分在乎名利地位和成败得失;从入世哲学的观点来看,一心出世的人则太过于消极、逃避,太理想主义了。然而不得不说,入世需要资格,出世需要勇气。在出世与入世之间,不也同样存在一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味道吗?

一辈子都为了仕途奔波的孔子,晚年依旧不曾得到君主的赏识,无奈之下一心办学,力图将毕生所学、所悟、所感、所思传授给徒弟们,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人生的妥协。追寻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除了那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更多的是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太坏,原本就不符合陶渊明的内心期待,更不用说让其实现政治理想、人生抱负。与其说这种忍受贫穷、回归自然的生活是陶渊明的主动选择,“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的评价似乎更加中肯。

无论是出世还是入世,是主动选择还是被逼无奈,既然选择了人生态度,就要用乐观的态度过活。如果能用出世的情怀处理入世的事务,应该是使人生舒适坦荡、满足快乐的终极之选吧。

随性而行——抛弃“我应该”,抓住“我想要”

乐清在一个画廊的杂志社工作,虽然不是从正规的美术学院毕业,却对绘画有着天生的热情。由于自己的勤奋和努力,经过一年半的时间,乐清已经可以得心应手地处理工作上的事务。随着生活圈子的扩大,她也在复杂的人事中渐渐成长。可是,她永远对自己的非科班出身怀有深刻的自卑感。此时,她更加需要机会——参与更多艺术活动的机会,或者到专业的院校进修美术的机会。

偶然的机会,乐清结识了某省级美术馆的馆长。馆长对这位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印象非常好,并且邀请她到美术馆去工作。馆长和乐清谈论了很多关于艺术的话题,并且涉及美术馆最近的主题展览工作。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乐清是符合馆长标准的策展人才,这份工作也是乐清一直想要的机会。可是,当馆长无奈地说出能够提供的最高薪酬时,乐清的理想瞬间破灭了。虽然这个美术馆是省级的单位,可仅仅是文化厅管辖的事业机构,薪水离乐清现在的水平相去甚远。

乐清坦言了她的内心想法,她说:“我现在应该找一份高薪水的工作,应该在城市里买一套房子,应该尽快攒下出国进修的钱,应该在更好的物质环境下学习美术……”她说出了一连串任何人都无法反驳的理由,最后馆长无奈地离去。

说到“我想要”,很多人都会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冒出各种千奇百怪的想法:我想要开一个咖啡店;想要办一份杂志;想要当一个画家;想要明年去西藏;想要救助街边的流浪者;想要去拯救地球的环境;想要做一个支持边疆教育的小学老师……对于这些美好的想法,常常连说出这话的自己都不太相信,即使相信,也仅仅停留在想象而缺乏行动的层面上。

说到“我应该”,每个人却都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我应该好好学习;应该考大学;应该考到英语四级;应该考上公务员;应该进世界五百强;应该娶到一个白富美或者嫁给一个高富帅;应该在结婚前买一套房子……似乎每个人都有一个正经八百的人生规划,每一个目标都是那么实际,那么经得起推敲,可是你有没有问过自己,这些“我应该”真的是“我想要”吗?

这些“我应该”中,有多少是父母的期待,有多少是来自他人的要求,有多少是社会大背景下众人的趋之若鹜,又有多少是你真正想要实现、想要完成的梦想?现代社会中的人开始变得越来越相似,越来越有共性,同时证明他们越来越缺乏特立独行的勇气和活出自我的人生态度。这些人习惯拿着别人的地图找自己的方向,穿着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从来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无法忤逆父母的期待和亲朋的盼望,于是他们在别人的眼光中对生活曲意承欢,为自己列出了无数的“我应该”,却忘了到底什么是“我想要”。

萧萧在证券公司工作七年后,突然萌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每天与货币、数字和经济条文打交道的萧萧,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一天会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更没有想到自己真的放下了一切,重新过起了学生时代的生活。

从小喜爱文学的萧萧曾经梦想着到大学里念中文系,然后成为一名报社的记者或者杂志社的编辑,过着每日与文字打交道的生活。可是,父母的强势决定让她选择了财经大学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萧萧顺利地进入大伯的公司,成为了一名朝九晚五的白领。高额的薪水和颇有成就感的工作让萧萧开始喜欢这种生活,甚至觉得自己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萧萧遇到了一个在英国剑桥大学讲授英国文学的教授David。在和他短暂交流后,萧萧对他说出了潜藏内心多年的遗憾。没想到这位蓝眼睛、大鼻子的教授竟然说:“你为什么不去选择你想要的生活呢?”David承诺,如果萧萧通过了雅思或者托福的考试,他可以考虑收萧萧作为自己的弟子。

可是,萧萧的英语特别差,口语会话能勉强应对,书写和阅读却始终停留在大学阶段。刚刚毕业的时候,她尚且会翻一翻英文名着,当她渐渐进入职业状态,却连翻书的念头都没有了。这样的外语水平,根本不够申请出国留学的资格。为了能够顺利地通过外语考试,萧萧辞职去专门补习英文。可惜,第一次考试并没有考出好的分数。萧萧只能耐心等待第二次机会。

周围的朋友特别纳闷,不明白萧萧为何会突然做出出国的决定,于是问她说:“放着大好的前程不要,去读什么英国文学,难不成你想当作家吗?”萧萧回答说:“我只是想过一种我想要的生活而已。”

半年后,萧萧身边的争议声和反对声依然不断,但是她已经坐上飞机,去亲近她熟悉已久的莎士比亚和勃朗特了。

为什么当你还青春年少时,就将所有的梦想和坚持都埋葬在别人的眼光里?为什么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实现别人对你的期望?为什么不在时间正好的时候去做你想做的事?为什么不像萧萧一样马上问问自己,你到底喜欢过“我应该”的生活,还是“我想要”的生活?

在我看来,过一种“我想要”的生活比在“我应该”的鞭策下过一种富足、悠闲的生活更重要。苏轼在《满庭芳·蜗角虚名》中写道:“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人生就是这样的,不需要有规定的路线,只需要随性而行。当你尚有选择机会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在遗憾前多些行动,在后悔前多些坚持。

新宗教运动的说服方法

1978年11月,900多个美国公民在他们的宗教领袖吉姆·琼斯的煽动下,在圭亚那一处茂密的丛林里集体自杀;1995年3月,日本奥姆真理教的成员听从了教主的命令,在地铁里投放沙林毒气,造成5500多人受伤,其中,12人死亡,14人终身残疾;1997年3月,马修·阿普尔怀特和他的37名教徒决定摆脱身体这副“臭皮囊”,搭乘紧随哈雷彗星之后的飞碟进入“天堂之门”……

在这一系列的宗教信徒集体自杀或者谋杀事件背后,有人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教徒放弃原本的信仰,而加入这些充满邪恶力量和禁锢思想的团体呢?那些对领导意见坚信不疑的人是因为他们独特的人格,还是领导的独特魅力呢?新宗教又是通过何种方法发展会员,宣传教义的呢?

在搞清这些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什么是新宗教运动?所谓的新宗教运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邪教组织,是在一个多世纪以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主要兴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大批反传统的宗教派别的总称。相较于“邪教”这一称谓,社会学家更愿意称其为“新宗教运动”,也有人站在传统宗教的立场上将其称为“膜拜教”。

1997年,追随马修·阿普尔怀特一起自杀的37人将安眠药掺在了布丁或苹果酱里,用伏特加酒冲服后,还用一个塑料袋绑住了头部,以便自己能在睡眠中窒息。在集体自杀之前,阿普尔怀特通过鼓吹和说教,说服他的追随者和家庭断绝关系、禁止性生活、停止使用药物并且散尽家财。在由于与学生发生同性恋行为而丢掉工作后,阿普尔怀特甚至和7名教徒通过阉割来追求一种无性的宗教虔诚。

然而我们知道,那些教徒并非笨蛋也不是傻瓜,他们为什么会对宗教领袖如此俯首帖耳、言听计从呢?通过观察这些人的资料我们发现,他们往往都是中产阶级的白人青年,年龄在25岁以下,思想尚未成熟,没有形成稳定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有些教徒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容易轻信别人,不善于争辩。更重要的是,很多人正处在人生的转折期,比如失业、离婚、经营失败、远离家乡独自生活等。此刻的他们神经脆弱,需要心灵上的安抚和来自群体的支持,宗教团体在招纳会员的初期正好提供了这一条件。

教团在招募新会员时,并不会直接问一个陌生人说:“嘿,我们是新兴的宗教团体,你愿意加入吗?”相反地,他们会通过请客吃饭、组织旅行、长时间的交谈来拉近彼此的关系。一旦这些人从陌生人渐渐熟悉起来,他们才会开始长时间的宗教训练。同时,新教徒还会陆陆续续将自己的亲戚、朋友介绍进来,形成一个向四面八方蔓延的关系网。一旦正式入教之后,教团领导会要求教徒交出自己的财物,从开始的5%到10%,上升到25%,同时工作量也越来越大。此时,教徒不仅不会反驳,反而心甘情愿地继续,因为他们会觉得:“既然已经做得这么多了,再多做一点又何妨呢?”

最重要的一点,宗教团体始终力图将教徒与外界环境分离开。当教团内部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时,教徒和外界的联系减弱,每个人的社会性和社会需求就会转入教团内部。这时,教团内部会不断强化教徒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即使领导整天灌输的都是混淆事实、黑白颠倒的内容,他们也开始坚信不疑。当教徒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宗教团体的历史和团体内部的游戏规则,为团体的利益投入更多心思时,他们会更加忽略教团外的社会支持,直到最后变成忠心耿耿的教徒。

这种独特的社会控制术增强了教团领导的神秘性,也放大了教徒人格中的软弱性。事实上,我们所在的社会中,那些数不清的政治领导人、教育工作者、其他负责说服民众的人员从事的不正是和宗教领导类似的职业吗?可见,在某些时候,教育和蛊惑、启蒙和洗脑、心理治疗和精神控制并不是泾渭分明的。

虽然教徒大规模自杀的消息屡次登上报纸头条,政府严格限制的法令相继出台,大多数的教徒依然默默地追寻着他们的信仰。即使最权威的领袖已经不在人世,即使团体内部的环境变得更加糟糕、更加令人难以忍受,他们仍然坚定不移地固守着自己的信仰,直到新的暴力事件发生,或者直到死去。

自由与制度的博弈——解读《飞跃疯人院》

剧情回顾

在高山包围的丛林深处,坐落着一座精神病院。精神病院里住着各种各样的病人。影片的故事就从这里展开。

一个叫作麦克墨菲的男人,被全副武装的军官送到了精神病院。他是一个性格活泼、精神正常的人,为了逃避劳动农场的辛苦劳动,才装作行为异常。他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等待医生对他的心理评估,从而确定他是否患有精神病。

终于从繁重的活计中解脱出来的麦克墨菲开始享受起精神病院的生活。在大家共享的病房里,麦克墨菲和十几个不同的病人住在一起。一个患有口吃的青年比利、一个又聋又哑的印第安人齐弗、一个搞不清楚妻子是否出轨的中年男人和一群或者脾气暴躁或者神经脆弱的年轻人……

看管他们的护士长是一个冷酷、凶悍的女人。她喜欢用责问的方式治疗病人,用刻板的要求约束着病人的生活。这一切都让麦克墨菲感到愤怒。

初来乍到的麦克墨菲因为他爽朗的性格很受大家的欢迎。他喜欢和病友赌博,还喜欢和聋哑的齐弗交流。有一天,他甚至用新颖独特的方法教会了齐弗灌篮。这一切让护士长看在眼里,顿时感到了一种即时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