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前沿——心理学走到哪了?
哲学的理论抽象而难以理解,却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产生影响。长辈告诫年轻的父母要认真教孩子时,总会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乍听起来这不过是一句教育心得,是长辈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总结出来的经验,让孩子的父母记住教育的重要性。实质上,这种思想来自洛克的白板说——小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一样,后天的教育就像是留在上面的折痕和墨迹,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格。
后来,心理学脱离哲学发展,衍生出许多经典的理论。一百多年来,这些理论早已深入人心,影响到人们生活中各个方面。电影中乖戾的角色总是会为自己的不友好、不和善找借口说:“我从小父母双亡、被亲戚收养,可是他们并不爱我。在那个家里,没有人关心我,没有人爱我,我之所以走到今天,根本不是我的错!”且不管电影的剧情如何,试问为何每个编剧都会习惯性地追溯角色的童年经验,将一个人小时候遭遇的不幸和成年后的性格联系起来?还不都是受弗洛伊德老爷子的影响。
不过,如果心理学学生一提到心理学,还是满口的弗洛伊德、华生、斯金纳未免过于迂腐了,好像埋头在故纸堆中的书呆子一样,完全不知道心理学今世的样子。心理学发展到今天,研究领域已经变得非常宽泛,其中包括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脑科学、人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也越来越多,如生态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多元论文化运动、超个人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女权主义心理学、社会建构心理学等,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成为发展趋势。为此,心理学学生也必须紧跟潮流,时刻关注当下心理学的研究动态——看它到底走到哪了。
按理说,心理学研究新进展是心理学专业硕士生的必修课,而本科生没有这方面的课程,既没有科研要求,也没有对学术论文阅读量的要求。不过,心理学报、期刊以及最近的研究动态,心理学学生也要适当涉猎,拓宽视野。
国内最权威的心理学期刊莫过于《心理学报》(Acta Psychologica Sinica),是由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的双月刊,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其次,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的《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的《心理科学进展》(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也能够反映我国心理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另外,《健康心理学杂志》、《四川心理科学》和各高校的学报也有关于心理学的论文。
《心理学报》几乎是每个心理学院必订的学术刊物,不过对于毫无学术经验的本科生来说,看专业的心理学论文还是有些吃力,尤其是数据分析的部分,能够看懂文字之间的含义已经很难得,更不要说从前辈的研究中看出心得,挑出毛病了。况且,真的有人对八股文式的学术论文有兴趣吗?
想我当年,若非为了写论文,断然不会硬着头皮啃数十篇专业论文的。至于心理学专业期刊,貌似只是在开学初,带着满腔热情办了一张图书借阅卡,但真的走进图书阅览室专心翻看心理研究论文的次数则屈指可数。为了衬托学渣的不成器,学霸总是会在各个场合露个脸、亮个相,即使在阅读心理学论文方面也不例外,结果学霸继续念硕士、博士去了,学渣则灰溜溜地走进了就业大军。
国外有许多权威的心理学期刊,如《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心理学评论》(Psychological review)、《心理学公报》(Psychological bulletin)等。还有专业的心理网站,如美国心理协会网站、英国教育心理学网站、澳洲心理学会网站等。不过,这些杂志、网站对英文水平的要求较高,可不是一边浏览网页,一边用有道词典查单词意思就能应付得了的——学霸又该嘲笑学渣了!
貌似又跑题了。认真来说,如果决心走进并且深入心理学的科学研究领域,关注心理学专业的发展就是一门必修课。二战之后,心理学研究迅速发展,一些新的研究范式影响了学科的发展。比如出现了以生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生理心理学,或叫身心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用脑成像技术、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测察人们在认知活动时脑部血流量的变化,推测认知活动的神经机制,从而将心理的高级功能和脑功能联系起来。
20世纪50年代末,认知心理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异军突起。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心理学家将输入、输出、信息加工的观点引入心理学研究,将思维、推理、想象在人类大脑中的运作和电脑软件在电脑里运作的程序联系起来,由此,表征、计算、处理、贮存这些词语成为了认知心理学最常谈到的概念。
人本主义心理学则是在批评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样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健康人的心理、健康的人格,重点研究人类中出类拔萃的那一种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罗杰斯的“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都给心理学研究注入了新的力量。为此,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third force)。
在人本主义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超个人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个人及其超越的学科。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苏蒂奇倡导将东西方的传统心理学结合起来,致力于研究意识的变异状态,如致幻剂状态,于是,超个人心理学应运而生。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个人需要,关注个人行为和内心不同,超个人心理学研究超时空的意识,如睡眠状态、做梦状态、癔症状态、狂喜状态和因酒精药物等引起的木僵状态等,将心理学对人性的理解扩展到身、心、灵的立体领域。
同时,一些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也是此起彼伏,比如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美国的医疗技术和医学理念不断更新,人们开始意识到健康与心理、社会之间的关系。于是,生物-医学模式开始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健康心理学主要引导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以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可以说,健康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发展、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新学科,也是后来者可能有所作为的新领域。
同样作为新近兴起的跨领域学科,社区心理研究是一个相对狭窄的概念,属于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社区是一个人成长、生活的小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却起着大作用,因此,心理学家们将社区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社区团体的力量、社会环境和青少年成长的关系、社区支持与老年人幸福感以及社会对家庭问题的干预等。
心理学的最新研究,除了新近出现的新领域、新学科之外,也包括西方各心理学流派的新进展。比如在社会学习理论中,班杜拉在70年代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早期的研究也集中在个体效能方面,强调个体对行为的调控;到了80年代中期,班杜拉又提出集体效能的概念,并且在90年代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释。其他学派也有了新的发展,如新精神分析学派提出了自身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派提出了联结主义;皮亚杰学派发展出新皮亚杰学派理论,将信息加工理论和皮亚杰理论相结合,修正了皮亚杰学派只限于纯理论研究和只注重认知发展的宏观规律两方面的缺陷。
STORY TIME
科学领域每天都有新进展,心理学领域也不例外。这一节的STORY TIME,我们来总结一下,进入21世纪以来,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成果。
一、我们的选择受广告影响。
一篇发表在《消费者研究》上的文章表示,当一个品牌和正性词汇同时出现时,人们对这个品牌的看法就会比较正面。即使实际上,这一品牌并不比其他品牌好,或者是差很多,人们依然会选择这一品牌的产品。
二、刻板印象是由分类形成的。
人们总是喜欢将物品分类,外套和裤子放在柜子里,化妆品和唇膏放在梳妆台上,如果将袜子放在客厅的茶几上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人们之所以能够将物品分类,是因为假设它们具有相似的特征。就像一个人是特工,即使没有看到他本人,也会罗列出一些特质,如身手敏捷、体能良好、会用枪。于是,当人们听到某一事物的具体特征时,比如“麻雀是灰色的”,就会自动认为所有麻雀都是灰色的,即使根本没有证据证明这个想法是正确的。这个发现说明了刻板印象的形成。
三、出国的好处。
许多人为到底应不应该出国深造而困扰?外国的月亮真的比较圆吗?在国外待三年,以海归的身份回国就会走向不同的人生吗?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心理学教授米歇尔·盖尔范德等人发现,出国会增加人的创造力。和不同文化的人接触,能够提高人的谈判能力。同时,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3位心理学家也发现,在国外学习、生活的人,吸收了外国文化,将获得一种全新的思路,从而让人增强创造力。根据实验研究,他们提出了“文化商数”(CQ)这一概念。
四、左右脑之间的联系。
2010年,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成为风靡全世界的研究手段,心理学家自然不能示弱,于是“核磁热”震动心理学界。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的好处是让研究者在不伤害被试的情况下看到大脑的活动。早前,心理学家对大脑思考时的活动状态感兴趣,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心理学家发现其实大脑在不思考时也在活动,而且某些区域有同步活动的趋势,好像分布两处的人在说悄悄话,这种联系被称为“功能连接”。
五、花钱的快乐。
诗人晋侯在《表象的时间》中写道,“时间是微暗的:上工、下工、饭、寐,生计不能延误,重复着。”人用一生的时间忙着工作、忙着赚钱,并且坚信金钱能给人带来快乐。心理学家证明,金钱的确能给人带来快乐,但是,将钱花在异国旅行、提升自我的课程上,比购买汽车、珠宝更能让人快乐。此外,通过和身边人比较赚钱的多少也能获得快乐,当你比社会经济群体中的其他人赚得多时,会感到真切的快乐!
六、金钱与幸福度。
美国盖洛普公司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样本涉及132个国家,13.6万人。对调查结果的研究发现,金钱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但是对日常情绪的影响不大,而且金钱与生活质量、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与性别、年龄、社会阶层等因素无关。
七、压力让人变迟钝。
许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已经将演讲稿背得非常熟了,明明已经将项目计划看了上百遍,可一旦站上讲台准备做报告时,大脑瞬间空白,什么都记不起来了,好像原本运行顺畅的机器一下子变迟钝了。心理学家解释这是因为压力占据了大脑的内存。原本应该存储工作内容的大脑内存,一下子被紧张、焦虑、惴惴不安所填满,真正需要的信息就提取不出来了——这位心理学家是认知心理学派的吗?
八、电脑游戏到底好不好。
电脑游戏到底对孩子有帮助,还是有害处?虽然这个问题心理学家已经争论许久了,但至今仍然是各执一词。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教授克雷格·安德森等人发现,带有暴力情节的游戏会让玩游戏的孩子产生暴力倾向,同时有研究证明,经常玩PSP的孩子学习成绩会下降。但是,心理学研究也找到了支持对立观点的证据。心理学家发现,玩动作类的游戏会让孩子变得更灵活,反应能力更强,甚至有研究指出玩游戏会让人心肠好、更热心。
九、冲动是魔鬼。
冲动是魔鬼,这句俗语在社会上已经流行很多年了。2010年,心理学家证明,冲动真的是魔鬼。美国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阿加姆·特罗普和美国特拉维夫大学社会心理学副教授尼拉·利伯曼提出一个名叫“建构水平理论”的说法。他们认为,在做决定时制造一点心理距离将有利于理性地思考。比如买手机时,看好一款手机不要马上买回家,思考两天,将考虑的重点从颜色、外形转移到质量、通话效果等更实际的方面,再做出买或不买的决定。
十、恐惧来自不同区域。
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者用小鼠来研究恐惧感,结果发现,小鼠表现出来的不同类型的恐惧是通过不同类别的神经元控制的,这项研究对揭示人类恐惧感的发生根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研究者安排小鼠面临三种威胁:与另一只具有攻击性的小鼠在一起;与天然捕食者大鼠在一起;对小鼠脚部进行较弱的电休克处理。
面对三种不同的威胁,小鼠做出了相同的反应:快速逃避,但是小鼠大脑中的反应却在不同区域。当研究者用药物切断小鼠对大鼠的恐惧神经元后,小鼠不再害怕大鼠,但是害怕具有攻击性的小鼠。这表明,小鼠用大脑的不同区域来处理恐惧。
心理学在中国——关注心理学学术会议
说到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一般都是由各高校的心理学教授参加,进行高端的学术交流,和心理学专业的小本科生是没什么关系的——除非你是有远见、有实力的本科生。对于刚刚进入心理学世界的同学来说,可以本着时刻关心心理学发展的态度,了解心理学的学术会议——只当它是一门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