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人生
17542800000023

第23章 与你同在的日子——隐匿的个人成长(2)

失眠,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的,但是每每不能如人所愿,偏偏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总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与其整夜带着沮丧的心情和失眠作战,不如先来和失眠打个招呼,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如果每个失眠的人都了解失眠并清楚自己失眠的原因,失眠也不会那么可怕了。

所谓失眠(sleeplessness),指的是睡眠失常。基本表现是入睡困难,睡眠断断续续不连贯,过早醒来,且醒后不能再继续睡,白天时有头昏脑涨、全身乏力的倦怠感觉。根据失眠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暂时失眠、短期失眠和长期失眠。

由于情绪兴奋、精神紧张或者跨国时差引起的暂时失眠一般都能够自行调节;而重大会议、考试、升迁、外出旅行所带来的兴奋感往往被看作是有趣的体验,即使夜晚失眠,大多数人也不会惊慌,当兴奋或者紧张的感觉变淡,失眠也会不治而愈。

短期失眠一般会持续几天,最长的可能达到三周。这种情况,多是由于生活中发生了重要的事件,比如身体患上严重的疾病、遭遇了事业失败等原因。情况严重的话,往往无法通过自我调节解决,需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长期失眠一般指失眠时间长达数年,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抑郁症患者身上。作为抑郁症早期突出的一个症状,失眠情况已经成为诊断的一个依据。抑郁症患者起初是比平时起床时间早醒两三个小时,醒来之后不能再入睡。随后,患者开始出现入睡困难、多梦症状,严重时每晚只能睡一两个小时,甚至通宵不眠。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安眠药等镇定类药物常常无效。

除了抑郁症这类严重的心理疾病外,一些简单的心理因素、生活习惯、心境状态也可以诱发失眠。最典型的就是害怕失眠。就像开篇提到的一样,越是告诉自己要快点睡着,意识就越来越清醒。实际上,这是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相抗衡的过程。睡眠原本是一个大脑神经活动受到抑制的过程,可是,不断重复的“我要睡觉,我要睡觉”却使得神经活动变得兴奋。相当于,正是强迫入睡的想法导致了彻夜无眠。此外,如果白天发生了过失事件或者第二天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如赶火车、飞机、等待工作评定的结果等,使得大脑神经始终处在某种情绪的活跃状态,也不太容易入睡。

当然,也有人因为无知,将梦境看作是有害的事物,因为害怕做梦而不愿入睡,甚至认为多梦就是睡眠质量差的表现。这种错误的观念使人处在一种焦虑的状态,自然会影响睡眠的质量。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做梦不过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大脑活动方式的一种。梦本身是无害的,反而是“梦有害”的想法可能害人失眠。

长期紧张、高负荷地工作也可能成为诱发失眠的原因。对于那些工作节奏较快,需要承受较大身心压力的上班族来说,长期面对电脑,每天伏案工作,大脑时时刻刻都在处理大量的工作任务,神经系统就难以按照正常程序进行修复和更新,即使到了入睡的时间,大脑依然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时间久了,大脑就会形成习惯,即使到了该睡觉的时间,睡眠也久久不至。

2002年,一项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将孤独感和睡眠质量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平常生活中感到孤独的人容易失眠,睡眠中还会出现时睡时醒的情况。可见,孤独感不仅使人感到不快,还可能危害健康。研究人员对感到孤独和没有感到孤独的人进行了跟踪调查,要求被试每天记录睡眠中断和持续的次数,并且记录他们的血压和睡眠模式。

在没有感到孤独的被试中,研究人员发现,一旦他们感到孤独或者社交孤立,睡眠就会出现中断。领导这项研究的库里那教授说,越是感到孤独的人在睡眠时越容易醒来,他们在夜里辗转反侧,睡眠时断时续。这项研究未能证实孤独感和失眠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但是足以说明,人的孤独感和健康不佳存在一定的联系。

2012年的一项小型研究发现了除了心理因素、生活习惯和心境状态之外的另一失眠原因——呼吸不顺。研究人员发现,虽然压力、上厕所、思维活跃或者身体上的疼痛可能导致失眠,但是甚少有人注意到,睡眠时由于气道变窄,导致氧气的摄入量骤然下降,也会导致失眠。

有的失眠症患者每天晚上要醒来十几次甚至几十次,其中有90%是因为短暂的呼吸不顺畅导致的。研究人员在被试身上连接了皮肤传感器,当被试入睡时,可以在电脑上跟踪他们的脑电波和呼吸情况。结果发现,当被试在睡梦中苏醒时,脑电波会瞬间转到清醒状态,氧气摄取量也会低于正常值。

这一发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观念——失眠是来自心理因素的一种疾病。实际上,在长期的治疗和研究中,很多人忽视了呼吸问题对睡眠的影响。如果这一研究结果能够引起重视,有可能改变医疗领域对失眠者的治疗方式。当然,由于这项研究的样本较小,且没有按照严格的实验要求设置对照组,呼吸问题和睡眠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医生对待失眠症患者的传统做法是开一些养心安神的药物,并提醒患者注意睡眠习惯和生活规律。此外,患者本身也会在民间寻找一些偏方,比如穴位按摩、用药物敷在肚脐上和练习太极拳等。在众多的药物和修生方法中,改变生活习惯是改善睡眠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每天有规律地生活,即使不能严格地按照时间表执行,至少可以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入睡和起床。而且,午睡时间不宜过长,打个盹便可,如果午睡占去一两个小时,夜晚入睡仍然是一个困难的问题。睡前放松,不要进行激烈的运动,可以阅读轻松的书籍,最好不是恐怖小说或者侦探类的故事。必要时,可以配合吃一点安眠药,但是必须在医嘱情况下配药和服用。

“木有工作状态”——选择生活

上班的时候昏昏欲睡,没有任何激情,什么事情都不想做;除了上司交代需要限时完成的工作之外,其他工作总是要拖到最后期限才去做;上班时候想的是什么时候下班,周一想的是怎么还不到周五;工作时的专注状态远比上个月差,和去年更是没法比,当年初进企业时的雄心壮志也被抛到脑后去了;每天做梦中一个五百万大奖,然后就可以辞掉工作,重获自由,哪怕天天在家宅着也开心……

如此种种的内心状态,网络上统称为“木有工作状态”。心理学上并没有特定的解释来说明“木有工作状态”的含义,倒是有一个相对应的专业术语——职业倦怠。所谓职业倦怠,指的是一个人长期地从事某一种职业,就会在日复一日的机械工作中产生一种疲惫、厌倦的心理,对工作提不起兴致,只能依靠惯性来工作。

加拿大心理学家克丽丝汀·马斯勒将处在这种状态的人称作“企业睡人”,根据近年来的职业调查显示,年轻人出现职业倦怠的开始时间越来越早,“企业睡人”的年纪也变得越来越小,在进入工作岗位不到三年的大学毕业生中,有人从工作半年起就开始“木有工作状态”了。

这种没有工作状态,甚至不想工作的情况并不仅限于长假过后,而是代表一种厌倦工作的普遍情绪。虽然在一些短假、长假过后,上班族出现头晕目眩、精神不振、难以面对工作等的严重情况,但厌倦情绪的根本原因还是每日无穷无尽的工作,是一周五天、每天朝九晚五的机械化生活。

对于那些“每个月要供房”、“明年想要买辆车”、“下个假期要去欧洲旅行”的人来说,现实的需要远比内心的真实想法更重要,尽管大脑僵硬,停止运转,甚至有千万个理由能够抛下工作,一走了之,为了生活的需要,甚至说是生存的需要,“不想工作”也只能成为他们在办公室里的牢骚话了。

于是,这些“房奴”、“车奴”只能隐藏着内心中厌倦、疲惫的想法,硬着头皮继续工作下去,在一周五天紧张忙碌的工作中,期待双休日的到来;在几个月机械化的工作中,期待着小长假的到来(尽管假期令人感到更加悲哀)。可是,短暂的休息过后,又不得不开始新的循环。许多人开始恐惧周一的到来,甚至从星期日的晚上就开始恐惧。真不知道,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工作会被“木有工作状态”和“不想工作”搞成什么样子?

一份来自韩国的调查报告称,上班族在工作时间里,基本上都把时间花在了工作内容之外的事情上。研究小组调查了587人,结果有97.4%的人回答工作时间做过其他的事情。做其他事情的时间主要在午后,占了36.2%,其次是下午上班时间和上午上班时间。

总体来看,当职员的注意力下降后,做其他事情的比例开始升高。其中,77.3%的人在网页上搜索新闻,28.3%的人选择网购,其他人则选择闲谈、管理博客、睡觉、打游戏、看电影等。为此,许多公司对职员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有的公司由上司随时监督,有的公司通过内部网络监视并警告,有的公司则直接采用内部聊天工具,屏蔽互联网上的个人聊天工具。

实际上,一旦职员真的厌倦了每日重复的工作内容,或者不喜欢工作本身,任何的监督手段都无法提升他们的战斗力。试想一下,如果你一直被“木有工作状态”这种工作状态缠绕着,心理上压抑得快要喘不过气来了,你能够调动身体的能量,全身心地工作下去吗?

面对这种状态,有的人会选择硬着头皮工作下去,毕竟,还有房贷要还,有孩子的教育费用要缴,有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等着张罗;有的人则消极应对,任由“不想工作”的心态继续发展,开始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有的人则试图改变当下的生活状态,甚至在意外中开始了一段不一样的新生活。

有时候,暂时地放下工作,或者在职业晋升中的急流勇退也不失为一种迂回的策略。当你觉得自己的知识被一点点地掏空,工作经验的积累反而消磨了工作热情时,不妨先放下手中的一切,选择继续读书或者去学一门外语。调整过身心之后,再重新开始,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下一份充满挑战的新工作中去。这么说来,此时的不想工作还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工作呢!

放下工作还有另外一种选择——旅行。当你真的疲惫,对于工作毫无热情时,与其在网页新闻、电影、网络游戏中浪费时间,不如彻底地放下,给自己放个假。在工作时全身心投入,旅行时抽身而出,如此收放自如的生活,应当是许多人的理想吧。

当然,有的人厌烦的并不是工作内容,而是每天重复的上班下班,作息时间被规定在框框里的封闭状态。对于未出校门的学生来说,每日规规矩矩地上班似乎就是他们想象中白领过的日子;但对于每日奔波于两点一线,乘公交、挤地铁的上班族来说,这样的生活简直就是一场梦魇。

于是,许多不想继续奔波劳累,不想忍受没完没了的办公室政治的人选择了在家办公,或者是选择可以在家办公的职业。这样一来,不仅作息时间自由,还可以自由地安排工作,出行以及与朋友、家人相处的时间。“不想工作”并非一定要放弃工作,变换工作的方式也是一次灵活的改变。

还有一类职场女性在厌倦了社会上拼杀、竞争的生活后,选择辞掉工作,回归家庭,过起全职太太的生活。在她们看来,能够陪伴孩子成长,照顾家人,要比事业上的成绩更珍贵,而且,全职太太的生活似乎比职场中的生活更丰富,更有趣味。诚然,这也是“不想工作”的一种选择,可惜,并不是哪个女性都有这般幸运。况且,对于职场中的男性来说,他们压根就没有一个“全职先生”作为备选。

按照过去的道德要求,不想工作的人会被看作不积极,不上进,甚至成为教育众人的反面教材。当社会变得更多元,人们的选择更加多样时,“不想工作”不过是一种个人选择罢了。当基本的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不想工作”也会成为个人能力继续发展的契机。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不想工作”代表更多的人想要从机械的、重复的工作中跳出来,从事其他更新鲜、需要更多创造力的工作。有人曾经用“后工作时代”来比喻工作方式不断变化的今天,然而,任何的名目不过是后知后觉的解释。“不想工作”让许多人懂得了重新选择生活,懂得品味生命本身的快乐,这是时代的幸运,也是每一个“不想工作”的人的幸运。

朋友说,你又胖了——胖子的苦恼

当年轻的小姑娘在很无奈地承认“夏天来了,肉肉藏不住了”,当上了年纪的大婶对着跑步机大喊“我要减肥,我要减肥”时,来自世界肥胖大会的专家也提出警告:肥胖不仅是一个个人问题,还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未来几十年,肥胖可能缩短几代人的寿命,甚至对肥胖者的心理构成危险。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有十亿成年人体重超标,其中有三亿人属于肥胖人群,比世界上处于饥饿状态的人数还多。肥胖人群在西方比较多见,近些年,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肥胖人群也开始急速上升。肥胖人群患上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和中风的几率更高,为此,西方国家每年要花费数十亿美元,治疗与肥胖有关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