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人生
17542800000022

第22章 与你同在的日子——隐匿的个人成长(1)

20年前,你是爸妈的孩子,20年后,你是孩子的爸妈;20年前,你梦想着离家出走,20年后,你渴望有个温暖的家;20年前,觉得自己很伟大,很了不起,扬言要改变社会,20年后,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个普通人,已然被社会所改变。可是不要忘了,成长中的一切都不是虚无。

你其实不懂孩子——情绪的发展

就像成年人一样,婴儿和小孩子也能够体验到不同的情绪。在人类和动物身上,存在着一种跨文化的基本情绪,比如愉快、愤怒、悲伤、恐惧、厌恶等。如果你能看到猩猩愤怒的表情,就会惊奇地发现,它的面部肌肉走向竟然和人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对于一个6个月大的婴儿来说,他的情绪尚处在基本情绪阶段,也就是说,婴儿具有的情绪,在高等的哺乳动物身上同样可以找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与父母、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变得频繁,才会出现同情、嫉妒、尴尬等次级情绪。

婴儿具有了这些情绪,不代表他能够充分运用它们,当婴儿想要和外界沟通时,首选的还是微笑和哭泣两种方式,这也是人类最早的情绪交流方式。对于尚不知道语言为何物的婴儿来说,哭泣常常是他表达饥饿、愤怒和疼痛的最好方式。

心理学家曾经观察过大量哭泣中的婴儿,总结出婴儿哭泣时想要表达的情绪。其中,基本的哭泣会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比如哭一阵儿,安静一段时间,打一会儿嗝,再安静一段时间,然后继续下一轮的哭泣。听起来,婴儿的大脑里好像有一个设置好的程序,哭泣以一段固定的时间进行循环,直到父母为其提供食物为止。实际上,这种哭泣形式真的被看作是婴儿在表达饥饿。

如果婴儿感受到痛苦,哭泣通常都会在一个较高音调的叫声后开始,接着是哽咽,就像是瞬间而至的暴风雨,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横扫晴空,不过,暴风雨来得快也去得快,当痛苦解除了,哭泣便会戛然而止。

针对如何应对婴儿哭泣这一现象,不同学派的专家有着各自的看法。许多年前,行为主义学派心理学家华生曾经说过,父母在回应婴儿哭泣行为的同时,并没有起到安慰的作用,反而强化了婴儿的行为,使得哭泣的频率更高。此后,同样作为行为主义学派的格维尔茨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

2012年,一项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发现,华生和格维尔茨的想法确有一定道理。当婴儿哭闹的时候,父母不要马上安慰,而是先让他哭一阵儿,这样的话,婴儿能够睡得更久,睡眠质量也更高。

研究人员还建议,最好用延迟安慰时间的方法控制婴儿的哭泣,比如,第一次放任哭泣是一分钟,第二次是两分钟,第三次五分钟……慢慢地,直到婴儿自己停止哭泣。当然,对于大多数父母,尤其是初为人父母的年轻人来说,看着婴儿哭简直是一种煎熬。

持反对观点的心理学家也从这一点上找到了反驳的理由。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里,是婴儿和父母建立信任感和依恋关系的重要时间,如果父母不在第一时间安慰婴儿的话,可能影响父母和婴儿之间的情感连接,当婴儿进入童年期,容易出现问题行为。

这一点,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员也考虑到了。研究人员跟踪调查了被试婴儿童年期的情况。在一组家庭用“延迟安慰”的方法照顾婴儿,另一组家庭按照正常方法照顾婴儿的情况下,当婴儿长到6岁时,研究人员先后对其进行了行为、睡眠、亲子关系等诸多方面的测试,结果显示,“延迟安慰”的儿童出现问题行为的比率要低于正常照顾的儿童。

如果按照时间计算,一天之内婴儿除了睡眠之外,并没有太多时间用来哭泣,大多数时候,他们更喜欢躺在摇篮里微笑着观察这个新奇的世界。当婴儿吃饱喝足了,尿布换干净了,就会露出微笑,有时候还会在睡梦中微笑。婴儿出生的一个月内,经常会出现睡梦中的微笑,这种微笑主要来自婴儿自身的状态,属于非条件反射,和外界环境的刺激没有关系。

婴儿2个月大时,就会由外界的环境刺激引发微笑。不管是妈妈的脸、声音,还是人脸图案,都能引发婴儿的笑容。随后,婴儿的笑容会从简单地张开嘴角发展到牵动整个脸部的肌肉,对人脸、移动的玩具、窗帘等做出露齿笑的表情。这时候,妈妈和婴儿之间的互动就变得非常重要。

当婴儿长到6个月到8个月时,开始表现出对陌生人的恐惧。恐惧的情绪并不是针对所有陌生人,根据当时情景的不同,婴儿也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一般情况下,婴儿不会恐惧在自己家里出现的陌生人,如果将其放置在陌生的环境中,恐惧的情绪就会非常强烈。此外,妈妈在一旁陪伴,也会降低婴儿对陌生人的恐惧。

这时候,妈妈最好不要将婴儿留在陌生的地方,也不要交给别人。如果确实难以分身,尽量停留在婴儿的视野之内,否则的话,婴儿不得不面对单独留下的压力,和妈妈之间的分离焦虑也会变得更加严重。

在一项跨文化的分离焦虑研究中,美国婴儿在15个月大的时候分离焦虑最为严重;以色列的婴儿在12个月左右;危地马拉的印第安婴儿则在14个月左右。虽然不同地区表现出分离焦虑的婴儿比率不同,但是年龄都稳定在15个月左右。

婴儿15个月的时候,恰好妈妈结束产假,需要重新返回工作岗位,因此,婴儿需要面对断乳、分床、母亲“消失”等多种局面,焦虑状态也达到了出生后的最高水平。这时候,有的妈妈会选择“突然消失”的方式,摆脱婴儿哭闹的局面,这种做法的确有效,却可能导致婴儿的依恋需要无法满足,如果分离焦虑非常严重,还可能影响日后的行为。有统计显示,青少年期出现焦虑症的人,往往可以追溯到婴儿期的分离焦虑。

美国的儿童精神病学家弗雷伯格说过:“我们几乎不记得出生后前三年的经历,当我们试图进入一个儿童的世界时,我们是一群遗忘了那里的风景、不再会说当地话的人。”诚然,因为人类的记忆从三岁开始,没有人记得自己婴儿时的样子,不过,婴儿时期的家庭环境、父母关爱的程度和婴儿的情绪发展却可能决定未来几十年的行为。

当婴儿哭泣时,有三分之一的原因是由于饥饿和身体的不适,三分之二的原因是感到孤独、寂寞,需要人陪伴。做过父母的人都知道,当婴儿一两个月大时,即使吃饱了也会哭泣,只要妈妈坐在身边,哭声马上就停止了。如果这种心理上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婴儿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就会消失,从而导致其成年后形成冷漠、被动、孤独、自卑等人格。

亲密关系的未来式——依恋与回避

自从着名的心理学家哈洛在实验中发现恒河猴的依恋行为之后,依恋在人类的情感世界中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可以说,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人生都有依恋行为存在,而且,这种依恋从出生那天开始,就在和养育者的亲密互动中逐渐形成。特定的依恋类型会左右人们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从而影响人的交友、恋爱和婚姻。

上文中已经讲过,如果父母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处理婴儿的恐惧和分离焦虑,婴儿与父母之间就会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婴儿害怕时,得到了父母的安慰和支持,婴儿就能学会信任;当婴儿哭泣时,父母的陪伴让他获得了安全感,他就会知道,有父母存在的空间是一个安全、温暖的世界,他可以在任何时候寻求帮助。同时,婴儿也能够以父母存在的空间为出发点,勇敢地探索周围的世界。

可是,如果父母在婴儿哭泣、害怕的时候缺席,或者带着冷漠的态度拒绝,袖手旁观,婴儿就会觉得自己生活的空间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即使父母在身边,也无法为他提供保护。在多次的互动中,婴儿不再渴望依赖父母,同时也失去了探索世界的信心,这就意味着,他将带着没有亲密关系的童年记忆进入成年期。在未来的人生中,在面临任何问题时,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的,他都会被内心的不安全感所困扰。

一个人在人生初期未能与父母形成亲密的依恋关系,进入成年期后,当面对更宽广的外部世界时,他就不会允许自己信赖他人,只要有事情发生,他都会预想出最糟糕的情况,并且按照假设的前提采取行动。面对情感问题时,他不会轻易地让别人走入自己的内心,更不会轻易将全部情感呈现给他人。在他自己看来,这不过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实际上,这种做法却最容易切断通往幸福的道路。

在人际交往的模式中,这种类型属于回避型。在一项社会调查中,有25%的成年人属于回避型。在另外一项针对婴儿和儿童的调查中,所得结果竟然非常相似。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属于什么类型,在最早的婴儿阶段已经有了答案。

当儿童与父母分离时,有的孩子非常适应,没有任何的哭闹行为,因为他知道,父母只是离开一会儿,马上就会回来。有的孩子则大哭大闹,即使有其他亲人在身边也不行。另外一种孩子则表现得比较特别,当父母离开后,他不会哭闹,但会马上陷入恐慌,害怕被父母抛弃,甚至在想象中以为父母已经去了很远的地方,再也不要他了。当父母回来时,他则采取报复的手段来表达这种恐惧,这种情况则属于人际交往中的回避型。

回避型的孩子相信自己不被父母喜欢,而且不被任何人喜欢。成年后的人际交往中,常常显得不够亲近,别人会觉得这种人态度冷漠,不易亲近。回避型的人本身则只是害怕亲近的关系,一旦和他人关系亲密,他会显得不知所措。即使对于工作,回避型的人也始终处在预热的阶段,一旦亲近期一到,马上渴望换到新鲜的岗位上。与父母之间回避型的互动关系导致这种人在人生中对任何事件都采用逃离、回避的态度。

如同童年期的表现一样,回避型的人否认自己的情感需要,缺乏对生活的兴趣和追求,对待他人的态度也是冷漠,甚至是冷酷的。事实上,并非他们真的不需要亲密关系,而是在生命初期试图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时遭遇了失败,导致他从小就不曾体验过亲密关系。另一方面,回避型的人又总是显得很独立,即使是女性也是如此,能够独当一面地应对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富有耐心和战斗力。因此,他们往往在事业上很成功,但是婚姻很不幸。

在影视作品中有许多独行侠的角色,他们独自一人,闯荡天下,无牵无挂。所有的独行侠都像是一个自由的精灵,不需要依赖家人和恋人,只需要高尚的行为规范和伟大理想就可以存活了。实际上,这不过是回避型人的心理防御机制罢了。即使是完全回避型的人,也有一定的依恋系统,只不过,回避型的人喜欢忙于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而故意忽略掉自己对情感的需要。有研究发现,当回避型人的生活中发生了重大的变故时,比如离婚、亲人死亡、身体疾病等,坚硬的心理防线就会濒临崩溃,回避型的人则会表现出焦虑矛盾型的样子。

如果让安全型、焦虑矛盾型和回避型的人分别讲述他们和家人相处的情景,安全型的人会讲述家庭是如何温暖、父母如何恩爱、兄弟姐妹之间如何互相照顾;焦虑矛盾型的人从来不会讲述父母之间互相支持、鼓励或者父母鼓励自己的事情;回避型的人则一口咬定,自己是父母不幸婚姻的受害者,是父母的错误造就了自己的不幸福。

正因如此,回避型的人甚少能够享受亲密关系或者婚姻。始终怀疑他人的回避型的人总是害怕自己投入太多,更不可能不顾一切地深爱他人。在回避型的人看来,爱情电影、言情小说里的爱情故事根本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那种灰姑娘和白马王子的爱情更加不可能长久。奇怪的是,回避型的另一个极端竟然是没完没了地恋爱。然而,一次次的恋爱之后,他们都会很沮丧地承认,从来没有真正爱过。

在和配偶的互动中,回避型的人总是有意无意地跟对方保持距离,一旦觉得自己的“秘密花园”即将被侵犯,就采取退缩、闪躲的态度。当然,出于对亲密关系的需要,他们不会无限制地疏远,而是在感到即将失去对方时,选择重新接近。在安全型的人看来,这种人总是若即若离,变幻莫测,不知道他的真实感受,也无处探寻,相处起来特别辛苦。

一项来自美国的调查结果显示,安全型的爱情能够维持十年以上,焦虑矛盾型的爱情通常少于五年,回避型的爱情不会超过六年。有人不禁感叹,难道仅仅因为一个不快乐的童年,就会像中了诅咒一样,要赔上一辈子的幸福吗?真实情况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一个人的童年已然是固定不变的了,但是人际交往类型却可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如果回避型的人处在一个充满关心和信任的环境中,人际交往的状态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即使是一个在感情中屡战屡败,早已不愿意相信别人的回避型的人,只要肯承认自己仍然需要爱和关心,仍然想要一段稳定的、持久的人际关系,回避型的心理依恋也会慢慢倾斜到安全型。

今夜无人入眠——失眠症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午夜时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而且,越是逼迫自己说“我要睡觉,我要睡觉”,意识反而越清醒。如此这般折腾到凌晨,干脆起来做点事情,看书或者玩手机,几个小时过后,眼看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才勉强带着昏昏沉沉的大脑进入梦乡。此时凌晨五点,距离起床上班还有两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