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缺失的心理课
17542500000026

第26章 职场课——不畏浮云遮望眼(4)

半年过去了,作为项目助理的小宇连半个项目都没接触过,相反地,她却了解了公司各个部门的运作方式。一开始,小宇还在抱怨自己像一张“便利贴”一样,人人能用,人人能撕,后来她发现,哪怕是企划部的同事遇到难题,也会过来询问她的意见,她不禁在心中萌生了一丝成就感。

工作满两年之后,小宇好像从一张便利贴变成了一瓶万金油,哪里有需要,她都能帮得上忙,公司里行政部、人事部、企划部和设计部的工作她都了解过。到了新一轮的人事变动时,小宇竟然从项目组直接调到了总经理办公室,由项目助理变成了经理助理。对于自己职位的攀升,小宇常常自嘲说:“我是公司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对于年轻人来说,即使再有才华,工作的前两年都是菜鸟级别,因此,成为“便利贴女孩”或者“便利贴男孩”不过是职业发展中的一环。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在做便利贴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只有你有了目标,有了努力的方向,才能彻底摆脱便利贴的身份,成为一个小有成就的“职场达人”。

流言止于智者——巧对办公室的八卦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庞葱。有一年,他奉命陪世子到赵国都城邯郸做人质。出发前,庞葱问魏王说:“大王,如果有人告诉您,街市上有一只虎,您相信吗?”魏王心想,一只老虎在大街上招摇过市,怎么可能。于是,魏王回答说:“怎么可能有这种事?寡人不信!”

庞葱接着问:“如果又有一个人告诉您,街市上果然有一只虎,那大王信吗?”魏王沉吟了一下,说:“嗯,这就值得考虑了!”庞葱又问:

“如果有第三个人说同样的话呢?”魏王果断地回答说:“嗯,如果三个人都这么说,那应该是真的。”

听到魏王的回答,庞葱道明了他这番话的本意,他说:“事实上,街上并没有老虎,只是以讹传讹而已,最后大王为什么相信了呢?一定是因为说的人多了。现在,我与世子即将背井离乡,去远在千里之外的赵国当人质,我们在赵国的情况如何,大王肯定无法准确了解到。

那么,如果有人传出‘市有一虎’般的谣言,大王难道要相信吗?所以,为了保证世子将来能顺利回国,请大王先命人传谕大众,说我们只是离开了都城,并不是去邯郸。”可惜,魏王不以为意,并没有按照庞葱说的做。

庞葱陪伴世子到赵国做人质后,就开始有人恶意中伤庞葱,说他怀有二心,图谋不轨。一开始,魏王并不相信那些流言,可是,时间久了,流言越传越真,魏王就信以为真了。魏王将世子召回了魏国,并且不再重用庞葱了。

这个“三人成虎”的故事说明了流言的可怕。然而,过了几千年,这样可怕的流言依旧弥漫在我们的生活中,尤其对于大部分的上班族而言,办公室的流言就如同“口水炸弹”一般,常常伤人于无形。

无论什么样的公司,办公室里总是有那么几个长舌妇,专门窥探别人的隐私,传播各种奇怪的故事。和影响工作情绪的其他事情相比,办公室里关于自己的八卦是最具杀伤力的。心理比较强大的人,能够一笑置之;内心软弱的人,则可能为此心中不安,甚至神经衰弱、彻夜难眠。可以说,想要什么样的职场生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面对流言的态度。

韩雪和办公室同事的关系特别好,每天一起上班,一起吃饭,周末的时候还会一起出去玩。韩雪认为,同事之间总会有需要帮忙的时候,搞好同事关系,即使没有好处,但是绝对不会有坏处的。不过,她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韩雪的同事们有一个习惯,喜欢在私下聚会的时候讨论自己的上司。有的人偏爱讨论老板的私生活,有的人则喜欢讲经理出糗的经历,有的人则干脆大骂上司的无知和无能。韩雪不喜欢在背后说人家的坏话,她虽然身在其中,却从来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出于对待朋友的忠诚,她也从来没跟别人提起过这些事。

没过多久,她在同事间的处境就变了。大家一起出去玩的时候,都不喜欢叫上她了,即使她主张聚会,也得不到多少热情的回应。有的人对她怒目而视,有的人在上司面前打她的小报告,在茶水间时,甚至有人直接叫她奸细。

韩雪慢慢了解到,原来,有一位同事看到韩雪下班之后还在经理室,认为她一定是在打同事的小报告。他们联想起她从来不在背后骂自己的上司,也没有说过任何人的坏话。于是,同事们一致认为她是老板的奸细,专门混在同事间搜集情报的。最后,所有人都远离她,孤立她,对她非常不友好。

韩雪想不明白,我没有做任何错事,只不过不想让自己变成市井大妈的样子,忍受着不喜欢的工作,还要在背后嘟嘟囔囔地骂街。难道,不想同流合污也有错吗?

其实,韩雪大可不必为这些事烦心。惹得流言上身的职员,通常都是人群中的优秀者。当有人开始孤立你,中伤你,甚至不惜任何手段打压你时,证明你的优秀已经对别人的平庸构成了威胁。而流言和八卦,正是平庸者惯用的伎俩之一。

而且,所有人都有一种从众的倾向,就像三人成虎那样,当团体中的一个人开始传播某事时,一开始会有一两个人相信,当流言越传越久,传播的人越来越多时,即使子虚乌有,也会变成事实了,正所谓“谎言说了一千遍就是真理”嘛!

做一个明智的人,就要不随便传播流言,不轻信流言,也不要害怕流言带来的伤害。当流言来袭时,与其大吵大闹,搞得满城风雨,不如静下心来,慢慢寻找流言的源头,寻找应对之道。保持微笑,头脑清醒,比捶胸顿足的愤怒要有效得多。

湘琴学历不高,但是人特别聪明,也特别有热情,于是,从她进入市场部工作开始,市场部经理就特别器重她。不仅带着她考察分公司的业务,和其他企业洽谈合作的会议也会带上她。如此下来,仅仅半年的时间,湘琴就积累了许多实战经验。

在公司,湘琴每天跟在市场部经理身边,两人经常同进同出,一起吃饭,一起出差,很快,办公室就开始流传两个人的流言。有的版本说,湘琴是因为之前就认识经理,通过走后门才进入公司的;有的版本则说湘琴主动投怀送抱,才获得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湘琴是一个自尊心特别强的人,于是,她找到总经理说要辞职。

结果,总经理说:“他们说的是真的吗?”湘琴气愤地说:“这个还用问吗,当然不是真的,都是那些人胡说八道的。”“既然不是真的,你为什么要辞职呢,辞职不就默认了吗?”“我不想在这种流言下生活了,我受够了。”经理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你是躲不过去的。

除了面对,没有别的办法。”

在总经理的劝说下,湘琴放弃了辞职。过了一个月,公司里出现了新的流言,不同的是,流言的主角从湘琴变成了一个从分公司调过来的女孩。听着茶水间各种各样的故事版本,湘琴突然明白了总经理的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

相信,很多人都像湘琴那样,带着一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结果不是被人暗算,就是招人中伤,遭受一系列职场的折磨。如果有一天,你也成为了流言中的主角,大可不必过于苦恼,更没有必要为此放弃大好的前程。

与其过分辩解,越描越黑,不如保持镇定,对其不闻不问。时间会证明事实的真相,真的不会变成假的,假的最后也真不了。过一段时间,所有流言都不攻自破。这时候的你,则可以像湘琴那般,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嘲笑着那些不断创造流言的平庸之辈。

明确目标——小心日子把你给混了

《士兵突击》中,有一个被人遗忘的草原五班。那里只有五个兵,他们没有考核的要求,逐渐被过分充裕的时间磨掉了上进心。除了班长老马例行地巡查自动化的设备外,其他人没有人出操,没有人做列队动作,没有人练习瞄准。

由于日子太过无聊,他们打牌、织毛衣、写小说、取外号,却永远没有人做一个士兵该做的事。五班从来不需要整理内务,也不会开一个真正的班会,所有人最后一次跑五公里越野还是新兵连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