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你:带你走进心理学世界
17542400000026

第26章 个人身上的社会印记(3)

像所有的恋人一样,热恋中的他们拥抱、亲吻、嬉笑打闹、吵架翻脸,却渐渐地发现,他们谁也离不开谁了。四年后,刚刚拿到毕业证书的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去领了结婚证书。欢欢说道:“我要陪在你身边,做你老婆,给你生孩子,永远都不离开你!”

可是,半年后,最残忍的事情发生了。有一天,在回家必经的十字路口,老马看着欢欢被一辆闯红灯的车子撞飞了起来。看着几米外浑身是血的欢欢,老马发疯似的冲到马路上,抱起她飞奔向医院。可是,当把欢欢送到医院时,医生说她颅内出血,已经没救了。老马僵硬了几分钟,死死地抱着血肉模糊的欢欢,只听见欢欢有气无力地说:“老公,下辈子再给你生儿子吧,这辈子,对不起了!”后来,老马在收拾她的皮包时,发现了医院的体验单,当时欢欢已经怀孕两个月。

老马独自回到家里,看着熟悉的一切,常常在房间里,听到欢欢喊:“老公,我回来了。”半年后,老马实在承受不住对妻子的思念,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变卖了身边的所有财产,回到老家陪父母生活。他形容枯槁,整日地郁郁寡欢,工作上也没有那么大的干劲儿了。有一次,马妈妈托我帮他介绍对象,想让他再成个家,他却一脸沉静地说:“我这辈子不会再爱了,因为我的所有热情,都跟着欢欢走了。”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次或者多次的爱情,在爱情里,哭哭笑笑,痴痴缠缠,一生中,能够轰轰烈烈爱一次的人是幸运的,守着平平淡淡、安稳生活的人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难忘的生离死别,是凄凄惨惨戚戚的午夜低吟。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此生最爱的父母,有无话不谈的好友,有共同犯傻的闺蜜,也有轰轰烈烈的挚爱。在人际吸引中,友情处在中等程度,属于喜欢的阶段;爱情却处在高等程度,是人际吸引中最强烈的一个层次。

人创造爱情,品尝爱情,同时被爱情折磨得死去活来。“爱若天高似海深,情如地厚比水纯。沧海桑田常变化,唯有真情永长存。”古诗文中有那么多赞美爱情的诗句,也有那么多的真爱典故。把爱情比喻为天和海,说明爱情是一种奇妙的精神产物。流传百年的梁祝传说,也在证明爱情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永恒的东西。

爱情是人际情感中最高级的形式,却也依旧遵循人际吸引的规律——从仪表吸引、性格吸引到才智吸引,遵从相似或者互补的规律。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生活中可以发现,谁都喜欢漂亮的人。仪表决定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它就像是一张醒目的名片,一个人的体型、长相、动作、风度,一眼之下,便全都看清楚了。所以才有人说:美貌是一张特殊通行证,是一种诱惑,一种吸引。不过,一个长相漂亮、衣着得体的人,如果出言不逊,开口骂人,显得粗俗无知,就难免会失去外表的吸引力,而被身边的人厌恶。因此,除了外表的吸引之外,爱情中最重要的因素还有性格和才智。一个人处事的态度是直接还是拘谨,是坦诚还是虚伪,是勇敢还是怯懦,学识的高低,修为的好坏,都会成为吸引对方的条件。

有的人喜欢与自己成长背景相似、性格相近的人,有的人则反之,偏偏对自己陌生的事物感兴趣,所以他会在与自己性格迥异,爱好不同,处事方式也不同的人身上寻找爱情。当然,爱情是一种荷尔蒙过量分泌下的激情反应,同样也是人与人相处的一门重要功课,需要思想的交流,也需要技巧的应用。

拒绝冷暴力——和解与冲突

半年前,胡灵突然患上了牙疼,常常整夜整夜地疼,吃不了东西,也睡不着觉。有时候,她都能想象出来,有一个拿着斧头的小人,整天在她的嘴里游走,时时刻刻地敲打着她的牙根,让她疼痛难忍,痛不欲生。可是,经过好几家医院的检查,都没有查出任何问题,她的牙齿没有龋齿,也没有发炎脓肿。

虽然吃一些止疼药,能够短暂地缓解疼痛,可是,牙齿的不适始终没有消失。被牙疼折磨的胡灵,整个人都消瘦了许多,脸色暗黄,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精神,工作起来也没有以前的干劲儿了。在朋友的劝说下,她选择了向心理医生求助。经过几次咨询和心理医生的引导,胡灵才发现,原来是家庭的问题导致了心身疾病,根本就不是她的牙齿问题,而是她的情绪出了毛病。

实际上,从春节开始,胡灵和她老公夏石就一直在闹矛盾。夏石经营着一家小型的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足以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于是,他一直坚持让胡灵辞掉工作,在家安心地做一名全职太太,照顾他的生活和孩子的课业。可是,胡灵坚持女性要有自己的社会空间,要经济自主,她也不愿意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家庭琐事上。

他们经常为了这个问题争执,说到情绪激动的时候,还会吵起来。夏石觉得老婆不理解自己,继而整天早出晚归,避免和胡灵接触,即使勉强坐在一起,也当胡灵不存在,完全视而不见。夏石整天这样的态度,把家庭的气氛搞得阴云密布,也让胡灵的感情很受伤害,不久后,她就开始牙疼,而且越来越严重。

经过心理医生的指导,胡灵回家和夏石坦诚地交谈了几次,虽然两人依旧无法达成共识,但是夏石已经不再冷落妻子,胡灵的牙疼也不治而愈了。

古代社会中,女人在家里没有地位,经常受到丈夫的责骂和训斥,严重时,还会拳脚相加。现代社会,女人虽然不再成为男人的附属品,在家庭和社会中都拥有了自己的地位,有时候却仍然会遭受丈夫的暴力伤害。这种暴力不是身体上的鼻青脸肿,而是一种精神上的伤害——冷暴力。

一般情况下,家庭中的冷暴力大多出现在知识分子家庭。由于本身受教育程度比较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会允许他采用辱骂或者殴打的方式对待妻子,于是他就采用这种“更高级”的暴力方式。意见存在分歧的双方,采用无声的对抗,用沉默表示不满,内心憋闷的时候,还会通过摔门、摔家具的方式,变相地表达出来。不回家,不关心对方,长期不理睬,甚至通过婚外恋的方式,寻求感情的宣泄,时间长了,遭受冷暴力的人可能引发身体的不适,严重时,还可能造成精神上的疾病。

在职场中,同样存在一种冷暴力形式。老员工在带领新员工时,由于新员工的愚笨和无知或者老员工内在的信心不足,害怕被新人超越,常常会采用不理不睬或者视而不见的方式,让新进职场的员工吃尽苦头;上司也会采用不重用,不关心,不理睬的方式对待自己不满意或者不支持自己工作的员工,给员工营造一个孤立、无助的环境,让他知难而退,主动辞职,从而达到辞退员工的目的。

已过而立之年的苏羽,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部门经理,经过十几年的摸爬滚打,手下栽培了一群能力出众的业务精英,让苏羽在公司拥有了骄人的销售业绩,同时也让她如愿地升职到经理。经过新一轮的业务竞争之后,苏羽带领的团队再次获得公司的销售冠军,她觉得一段时间内,自己的成绩不会有人能够超越了。年纪也不小的她,开始考虑生孩子。于是,她紧锣密鼓地安排好工作交接后,回家待产去了。临走前,总经理答应她,休完产假,就让她回到公司,继续担任经理一职。

苏羽踏踏实实地在家待了半年,专心地待产。不过,为了总经理的承诺,孩子出生两个月后,她就回到公司报到了。可是,一切已经物是人非。在她休假期间,担任代理经理的张敏已经正式被任命为销售部经理,总经理则给她安排了总经理助理的职位。

原来,当苏羽在公司业绩大好的时候,其他部门的经理早已看她不顺眼,于是,趁她回家待产的时机,借着公司人事变动的理由,帮着张敏从代理经理转正。

苏羽回到公司后,虽然对于职位安排很不满,却也踏踏实实地每天上班。可是,周围的同事对她的态度却发生了180度的变化。需要由她经手的文件,下属都越过她,直接交到总经理的手里;办公室的气氛也很诡异,常常是几个人相互交谈着,一看到苏羽出现,就马上鸦雀无声。

苏羽郁闷了一个多月,一直不明白原因。不久后,公司要派人去参加产品推介,总经理竟然出乎意料地带上了苏羽。苏羽心想:“这应该是总经理给我的机会。”于是,一路上苏羽都特别热情,帮着总经理分析策略,选定推介方案,到了中午,她和总经理一起去吃午饭。苏羽本想请客,顺便和总经理说些公司近况。谁知道,总经理竟然无视她的存在,点了一人份的套餐之后,自顾自地吃了起来。

苏羽思来想去,终于想明白了:“原来,这是卸磨杀驴呀!公司刚刚起步时,千方百计地拉拢我,怕我跳槽,现在公司业务稳定了,不需要我了,就想要弃之不顾——我能力一点也不差,去哪家公司都是人才,何必在这儿拿自己的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于是,苏羽看着对面狼吞虎咽的总经理,气定神闲地说:“对不起了,总经理,我不伺候了,您自个儿玩儿去吧!”

肉体上的创伤可以愈合,心灵上的创伤却不容易康复。实际上,在冷暴力中受到伤害的人,他们的心灵创伤远远比那些直接在肉体上经受折磨的人要严重。而且,武力伤害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冷暴力的伤害因为不容易留下可见的证据,很难得到法律的救济。

实际上,冷暴力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只会让原本意见不一的夫妻,增加更多的隔阂;给原本脆弱的上下级关系,平添许多的误会。俗话说,语言是打开心灵的钥匙。面对矛盾时,回避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必须正视它,如果正面的沟通无法解决问题,可以用一些委婉的方式,比如写字条,写一封亲笔信来表达内心的想法。只有通过沟通和交流,才能打开彼此的心结,驱逐冷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