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农家,新春,湿润,明丽,旷远。
清明前,谷雨后,农家房前屋后的香椿树此时刚刚抽出嫩芽,香气袭人这个时节,正是农家吃香椿的最佳时季。
香椿为楝科落叶乔木,分布在我国十多个省份。有红椿、青椿、紫油椿、黑油椿等。据说,紫油椿为椿中极品。
每年初春,家家户户早就盯住了香椿树,一俟发芽,就馋不住开始品尝了。吃香椿时间极短,也就是十天半月的。因为人们清楚,等过了谷雨,香椿的叶子立刻变得粗硬,失去了昔日的嫩香。
古人曾有过描述:“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生木质。”可见,就是这么个意思。
我的家乡柳沟村几乎家家种有一两棵香椿。一是地方宽畅,二是为了吃着方便。
据说,我国民间食用香椿始种于汉代。《农政全书》介绍说:“其芽目发及嫩时皆香甘,生熟盐腌皆可食。”早年间,香椿种植较少,其味鲜美,被视为珍品,唐时曾被知县做为贡品献于朝廷。清初《花镜》中记载:香椿“嫩叶初放时,土人摘以佐疱点茶,香美绝伦。”
又因为香椿营养丰富,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并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所以,很受城乡人喜爱。
这几年,人们生活日渐提高,吃腻了大鱼大肉,总想吃点山乡野味,唯此,一些精明的农家老哥,开始大面积种植一些香椿树,也有搞大棚种植的,香椿一冒芽,就把商机带到了都市,于是,城里的农贸市场上早早就摆上了它。初春时节,城乡人都爱吃,所以争相购买。
香椿的吃法有几种,也很简单。可以做“香椿炒鸡蛋”、“凉拌香椿芽”、“椿芽拌豆腐”、很有口味的。再如:陕西的“香椿鱼”,成都的“烘椿芽蛋”也都是名菜。
一株株香椿树,托着一个个农家早春的梦,萦绕在城乡人的微笑里。
哦,香椿,这满园飘香、解馋鲜嫩的首选菜!
(原载《市场经济报》2008平5月12日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