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藏风情
17535100000086

第86章 夜宿白朗县

济南市对口支援的白朗县,地处藏南、年楚河中游,县域面积2489平方公里,有耕地9万亩,草场270万亩,幅员辽阔,土质肥沃,是西藏的粮仓之一。

清明时节,我们驱车赶往白朗县。进入县界,路边杨柳生芽吐绿,农牧民们正在地里忙着耕种、浇水,一片生机盎然。进入县城,新建的一栋镶有铝合金门窗的楼房赫然入目,这就是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时任县委书记的济南市援藏干部赵文朝等热情接待了我们,并领着我们参观了济南市援建的工贸小区。

来到院内,草绿花香,幽雅清新。走进面粉加工车间,一些藏族职工正在往崭新的机械里装填小麦。另一面,面粉迅速成袋运出。赵书记介绍说:“白朗县的小麦亩产较高,一般在400公斤以上。但蒸出来的馒头发黏,不宜食用,只能作为工业原料和饲料。”而后,我们进入油菜籽、粉丝和饲料加工车间参观,里面全是新设备、新工艺。这些项目的投产,等于给白朗县增加了新的造血功能。接着,我们又去了济南市援建的小学。步入校园,琅琅的读书声悦耳动听,一些小学生正在草地上玩游戏,使我深感这里的学生们赶上了好时光,学得认真,玩得尽兴,必将成为未来的希望。

晚上,赵书记等人热情款待了我们。在异地他乡,济南和烟台援藏干部在一起聚会,这还是3年中的首次。大家喝着美酒,互相交流着社会安宁、县城规划、农业开发、草原保护、文教发展、水电供应、通讯改善、项目落实等各方面的话题。我与时任白朗县委办主任的董宝珂交谈的则是办公室的工作,棋逢对手,越聊越热乎,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顿晚餐,气氛热烈,其乐融融,让人难以忘怀。

入夜,我们住进济南市为援藏干部建的宿舍,一切都那么宽敞明亮,让人感觉开心舒适。躺在松软的床铺上,透过窗户,可看到西边的秃山上矗立着一个圆锥式的土堆,像个粮囤子。据说,它是古时的一座寺庙遗址。我越看越觉得它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日夜在俯瞰着县城的变化,在俯视着白朗县的山川田野,关注着农牧业的发展,也在内心评判着济南市援藏干部的功过得失。

我想,它看到了,我也看到了:白朗县自从济南市对口支援以来,县城焕然一新,农牧业连年丰收,财政和农牧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已经跨入了日喀则地区一类县的前列。

这一晚,我睡得特别香甜、舒服。

(《烟台日报》连载之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