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藏风情
17535100000083

第83章 藏族的饮食文化

藏族烹饪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门独特的文化艺术。

藏族人认为,吃饭虽是人生大事,但一味追求吃喝,不务正业,如同禽兽。《萨迦格言》中说:“不分有益无益,缺少聪明才智,一味讲求吃喝,纯属无毛的猪猡。”还有一首谚语说:“红蓝宝石价连城,美酒佳肴上宴席,如果得来无道义,视如流水和顽石。”这些,充分表现了藏族饮食方面的道德观。

藏族讲究饮食是为了尊重客人。凡是到过西藏的人,第一印象就是他们的热情好客。广阔的雪域高原,人烟稀少,方圆数十公里也就几十户人家。村里一旦来了外人,家家户户竞相供给饮食。如果来人缺少盘缠,人们还会为他备足旅途中的食物。假如有人不敬过客,不供给食宿,就是败坏了村风,人人均可指责。来客如果是某家亲友,全村人都会前来问讯, 相邀家中,杀牛宰羊,做饭煮茶,轮番敬酒,唱歌跳舞,通宵达旦,必使客人酒足饭饱,心畅意乐。有的家庭主妇为了防止嘴馋的孩子,常把美味佳肴珍藏起来,以备客人到来之需。所以,村里的孩子们常盼来客。一旦客人进村,争相拉客进家,以沾点儿美馔余惠。下乡的路上,我们只要遇见藏族群众,他们总会主动地跟你打招呼,询问需不需要帮助。一次,我们坐车驶进门布村,来到藏族妇女干部家里。她非常热忱,赶紧敬献青稞酒和奶茶,还请吃糌粑、风干羊肉。你吃了、喝了,她挺高兴的,真把我们当作贵客了。

藏族把吃的东西分为食物和饮料两大部分。食物分为:谷物、肉禽蛋油菜等。其中,肉类又分为陆地、水里、水陆两栖3项。藏医认为,陆地动物肉的性味轻、凉、粗,吃了可祛风痰之热;水里动物的肉细、沉、热,吃了益于肠胃,可疗风寒诸病;两栖动物的肉兼有上述两种性味。饮料分为水、奶、果汁、奶茶、酥油茶等。其中,水又分井水、河水、雨水、泉水和海湖之水、森林之水、冰雪消融之水、大河常流之水等。宣传部长索巴常讲,他只要有青稞酒喝,可以一辈子不吃饭,保证安康无事。

藏族居住区,开水沸点一般为80°C左右,在没有高压锅的年代里,只得生食牛羊肉。不过,如今在聂拉木县,藏族同胞也喜食在高压锅里煮熟了并放有调料的牛羊肉、油炸的鱼、肉、油条、麻花和各种炒菜;吃的面食已不是单纯的糌粑,而多为大米、馒头、水饺、面条、馄饨等,他们的饮食习惯早日发生了重大变化。

藏族民间认为,饮食是一种学问,加工饮食是一门技艺。因此,他们对有饮食加工技艺的人非常尊敬,给予了相当高的社会地位。尤其在偏远的乡村,不论是婚嫁丧葬还是集体庆典、发生纠纷,都会请做菜做饭好的人参与决断。

离藏的前一天晚上,在拉萨市工作的山东省某些同志特意请我们吃了一顿藏餐,吃的菜肴全是藏族一级厨师做的,别有风味。

(《烟台日报》连载之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