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藏风情
17535100000070

第70章 顺游白居寺

春光明媚的4月,我们来到江孜古城,一睹宗山抗英遗址。不想,就在这旁边,却有一座非常著名的寺庙——白居寺。因此,我们就顺游了这座古寺。

白居寺,藏语通称“白廊曲登”,是喇嘛教嘎举派寺庙,建于1418年,为朗饮·惹丹贵桑帕巴创建。旁边建有数十米高的白科塔,互相对应,颇有立体之感。

走进主体建筑错钦大厦,殿门油漆一新,大殿正中挂有彩色织锦的罗汉唐卡,后面则有数百盏金色酥油灯闪闪发光,照耀殿堂。登上二层东、西配殿,只见文殊菩萨和20多尊泥塑罗汉神态各异:有的忧郁,有的微笑,有的惊讶,有的烦恼,有的嘴唇欲动欲诉,有的手势欲动又止,有的抚膝而坐、安详自如,使塑像简练而精致、生动而不媚俗,不愧为明朝时期雕塑艺术的杰作和精品。在2、3、4楼回廊中,绘有“佩孜”风格的壁画、人物造型等充满了异国情调:高鼻深目,卷发络髯,衣着薄露,坦胸跣足,体形多为丰乳细腰宽臀,各种姿态的裸体半裸体南国舞女跃然入目,使人不禁联想起尼泊尔和印度壁画中舞蹈魔女的造像规律。画上有尼泊尔明显的阔叶林和热带花草,可辨认的有大叶芋、海芋、竹子、罂粟与常见的大象、狮子、孔雀等。这位尼泊尔画师用色浓重,笔触干练,使画面浑厚磅礴,增加了生动性和趣味性,在国内寺庙壁画中独树一帜。

接着,我们来到一边的白科塔。这是驰名中外的9层佛塔,高32.5米,有108个门,层层设有佛堂,绘满了壁画,各种佛像10万多尊。眼望佛塔,别具一格:5层以下呈四面八角;第六层为圆形,四面有门,门饰上塑造着精美的大象、雄狮和飞龙浮雕。走进比较类同的1、2、3、4层佛堂,里面全是佛像,壁画上既有凶神恶煞、面目可憎、令人生畏的金刚心护法神,又有婀娜多姿、温柔善良、和蔼可亲的度母像,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步入5层,里面有泥塑祖师像,盘腿端坐,神态凝滞呆板,给人以温柔敦厚之感。登上6层大殿,殿内供奉着高大的三世佛,肃穆恬静,仪态庄重,两侧侍者袒胸露臂,曲腰侍立,身披璎络,腰系彩带,色彩艳丽,似微风吹拂,惟妙惟肖,逗人喜爱,雕塑手法甚为高超。进入7、8、9层,依然是佛的世界。

走出白居寺,我心潮澎湃,感悟颇多:这座寺庙的佛教艺术珍品和不同国度的绘画风格,展示了祖国内地、西藏本地和尼泊尔、印度的综合艺术,它是多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尼、中印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喇嘛教寺庙里的罗汉和佛像,恰恰说明了不同国度和教派也可以融会贯通、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