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藏风情
17535100000055

第55章 拉木野人之谜

笔者在西藏聂拉木县工作,经常听到人们谈论起县内的“高山雪人”,即“野人”。

前年9月20日,我跟几位同事到县城东面的喜马拉雅山坳桦树林采蘑菇,路遇县医院副院长存真,请他同去,他执意不肯,并说自己前些年在桦树林里看见过“野人”,故不敢去。进一步询问,原来,1987年8月份,他独自到桦树林,突然听见山上不远处传来一阵声响,仔细一看,原来有个“野人”正在追赶一头雪猪,吓得他赶紧躲在一块大石旁,大气不敢喘一声。就见这个“野人”个头2米左右,有黑红色的长毛,站立行走,臂长手灵,脚大且长,头额凹陷,形象丑陋,十分吓人。“野人”敏捷地抓到雪猪,撕皮扯肉,很快吃完了,方才离开桦树林,飞快地沿着沟壑向高处的雪山奔去。此后,他再不敢涉足桦树林。由于我们人多,义无反顾地进了茂密的桦树林,在寻找蘑菇时,并没见过“野人”。

后来,我听当地群众讲,他们在雪山上采摘雪莲花时,确实看到了“野人”留下的宽大脚印。今年4月27日,我同烟台援藏医疗队3名医生和烟台电视台徐宏等人遇见存真,再次核实此事,他又描述了当时所见“野人”的情况,并说,县城驻地充堆村一牧民在山上放牧时,也亲眼看到了“野人”抓雪猪吃的场面。

聂拉木县内有无“野人”,可以说,存在的可能性极大。

这是因为,聂拉木县南部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世界著名的珠峰自然保护区(包括附近的定日县和吉隆县)有几十万亩原始森林,方圆几百公里沟壑纵横,雪山险峻;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树林茂密,草异花奇;岩石嶙峋,人迹罕至;树洞石穴,到处可见;禽兽鱼虫,种类繁多。“野人”可食的动物、野果、蘑菇、竹笋等非常丰富,这就为“野人”的生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据有关资料记载,1951年,英国人西普顿在登珠峰时,拍摄到了“野人”非常清晰的脚印照片。英国为此于1954年组成了一支到喜马拉雅山寻找“野人”的考察队,虽没遇到“野人”,却在一座寺庙里发现了两块保存了300多年的“野人”头皮。1958年,美国一登山队员在毗邻聂拉木县的尼泊尔境内一条河旁,看到一个披头散发的“野人”正在吃青蛙。70年代,日本人攀登聂拉木县境内的希夏邦马峰,登至海拔6000多米时,突然失踪。不久,人们只寻到他们的衣物和携带的器材。当地群众讲,危害登山运动

员的,不是雪豹,就是“雪人”。

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聂拉木县存在“野人”也是有依据的。西藏奇谜考察协会理事、“野人”考察队队长冀文正老先生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墨脱县从事“野人”研究多年,搜集到了许多极具科研价值的“野人”传闻和活动情况。他讲,当地群众反映,很早以前,有个雄性“野人”抓住一个妇女,强行奸污,逼其为妻,并生了小孩。1948年,该县西宫村几个群众目睹本村村民桑达被“野人”追到村头并被抓死。至今,该县仍有27名猎人证实,他们打猎时,曾亲眼见过“野人”。冀老坚信,喜马拉雅山南麓确有“野人”存在。聂拉木县与墨脱县相比,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等特别相似。尤其是聂拉木县属珠峰自然保护区,当地各级政府和各族人民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加上藏传佛教严禁杀生,自古以来,基本上无人猎杀禽兽,使野生动物的数量有增无减。因此,聂拉木县的喜马拉雅山南麓,更适于“野人”的繁衍生息。

在我国,人们大都相信,在神农架和喜马拉雅山可能有“野人”。但到海拔较低的神农架寻找“野人”易,而到处于世界第三极的聂拉木寻找“野人”难。再者,“野人”力大无比,嗅觉灵敏,行动诡秘,近其身难乎其难。

笔者相信,终有一天,人们会解开聂拉木县的“野人”之谜。

(1997年《烟台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