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藏风情
17535100000054

第54章 聂拉木——唐僧取经之路

最近,笔者阅读史料,始知聂拉木县竟是唐僧“西天”取经之路。

唐僧(唐玄奘)到印度取经,确有其人其事。以前,总以为唐玄奘一行是从昔日的京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到西域(今日的新疆),越过帕米尔高原,进入印度的。如今看来,只对了一半。原来,唐玄奘师徒进入帕米尔高原后,并没有向西南行进,而是转向东南到了冈底斯(今日西藏阿里地区),又沿着雅鲁藏布江的源头(狮泉河)向东南前进,到了当时属于阿里地区管辖的聂拉木县东部边缘,由当地人做向导,越过希夏邦马峰下面的各布拉山口,经今日聂拉木县境内的乃龙、门布和波荣乡,向南到了尼泊尔,然后到了印度。

元代和元代以前称尼泊尔为泥婆罗,克·东杜先生在《西藏与尼泊尔之早期关系》一书中,提到唐玄奘拜见泥婆罗王的情况。细查《大唐西域记》,确有关于唐玄奘朝觐盎输代摩的记载。这个盎输代摩,就是泥婆罗王阿姆苏·瓦尔玛。唐玄奘拜见泥婆罗王之后,才得以准许,畅通无阻地到了印度,得到了印度佛教经典,取得了真经。

历史资料记载,聂拉木县是西藏与尼泊尔交往的必经之路。公元632年,泥婆罗王女儿布里库蒂公主与唐朝文成公主同嫁松赞干布,途经聂拉木境内时,鼓乐喧天,旌旗逶迤,送亲和迎亲队伍浩浩荡荡,颇为壮观。而印度佛教传入西藏,印度高僧走的也是聂拉木之路。

从以上事实不难看出,当初唐玄奘确实是途经聂拉木,才到尼泊尔和印度的。从唐僧“西天”取经的艰难程度来看,选择聂拉木之路,也许是他的明智之举。

(1997年《烟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