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西藏风情
17535100000027

第27章 扎什伦布寺览胜

扎什伦布寺简称扎寺,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始建于1447年,坐落在日喀则市月光山南侧,是西藏黄教4大寺院之一,因是历代班禅坐床和讲经布教之地而闻名于世。

1995年初夏,我们援藏干部奔往日喀则市,远在10公里之外就望见扎寺殿宇毗连、群楼高耸、金碧辉煌的宏阔壮姿,恨不得马上一饱眼福。但接连几天却是开会。不想,许多会议内容涉及到扎寺,使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原来,就在我们赴藏途中,达赖与扎寺某人暗中勾结,违背宗教仪轨,破坏历史定制,无视国家主权,突然向世界宣布了他所认同的班禅灵童,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党和政府、亿万人民和宗教人士的坚决反对。一向平静的扎寺受到了世人的瞩目。我观瞻它尊容的欲望更强了。

日喀则地委、行署善解人意,组织我们前去参观。走近扎寺,如同到了宫殿,整个寺院占地千亩,周围宫墙沿山而建,迤逦蜿蜒,楼房依次递接,布局和谐,错落有致。金顶红墙的高大建筑群更为雄伟、壮观。沿着石径走进大经堂,喇嘛们正在诵经,经场四壁,雕镶着佛教祖师、4大天王、18罗汉和形态各异的千尊释迦牟尼佛像。北墙壁正中,绘有黄教祖师宗喀巴等尊者、80位高僧、各种飞天仙女和菩萨图。神妙的笔法,风格迥异,使“飞天”给人一种欲要飘然而去的感觉。大经堂内,48根朱漆大柱遥相挺立,承托殿顶。殿堂正中有班禅大师的宝座。

走进大雄宝殿,这里供奉着释迦牟尼及其8大弟子的雕像,东西分立着药师和无量寿佛。另一殿内,一尊造型高大、塑造精巧的强巴佛,面部慈善,端正娴静。这尊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铜塑佛像高26.2米,肩宽11.5米,脚板长4.2米,手长3.2米,中指周长1.2米,耳长2.8米,耗用黄金6700两、黄铜23万公斤,眉宇间镶饰的大小钻石、珍珠、琥珀、珊瑚等,共1400多颗,其他珍贵装饰为数更多。它好似一位年长的老者,在笑看扎寺的风云变幻。

接着,我们来到西藏其他寺院不曾见的汉佛堂。佛堂内珍藏着历代皇帝赠给班禅的永乐古瓷、金银酒盏、茶碗碟盘、宝石佛珠、封诰敕书等。偏殿内有一清朝驻藏大臣与班禅的会晤厅。正殿,挂着清朝乾隆皇帝身穿袈裟、手端法轮的巨幅画像。像下立有皇帝的牌位。据说每逢皇上下诏,班禅接旨受封后,都要在皇帝牌位前叩首谢恩。

其后,我们登梯上楼,观瞻了历代班禅的舍利塔。这里的灵殿,规模高大,气派不凡。各灵塔内藏有历代班禅涅槃后的遗体。其中,四世班禅洛桑曲吉的灵塔最为豪华,耗金2700两、银3.3万两、铜3.9万公斤、绸缎布帛近千尺。塔身镶嵌着各式各样的绿宝石、黄宝石、紫金石、松耳石等7000余颗,色彩缤纷,荣耀华贵。十世班禅的灵塔偏东,更为崭新。我攀梯上了灵塔,距离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不足半尺,只见他正坐中间,体态略胖,笑容满面,圆寂后的头顶上又长出了稀疏的毛发,令人惊叹。这位大师在1989年12月29日因操劳过度、心脏病突发,圆寂于扎寺西南的班禅新宫。就在这前一天,他还在扎寺面向北京,对行署有关领导和僧徒说:“历代班禅灵童寻访认定易出事端,我圆寂后,就按历史定制和宗教仪轨寻找灵童,然后在释迦牟尼佛祖金像面前进行金瓶掣签,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望着他微笑的面容,我不禁肃然起敬。

走出灵塔,我们细观殿顶,一片金光闪闪,金顶下的梁栋,雕饰着各种珍禽奇兽和花纹并茂的图案,尤其是精雕细刻的斗拱和吻兽,小巧玲珑。再朝东北望去,扎寺独有的高大展佛台,凌驾于整个群体建筑之上,显得气势磅礴。转眼到了严冬。就在通过金瓶掣签、报经国务院批准的十一世班禅坚赞诺布坐床的前两个小时,我们受命回乡,乘车离开了日喀则市,我为没能参加这一盛典而遗憾。

回首望去,扎寺内彩旗飘扬,人如潮涌,整个寺院在阳光的照射下绮丽多彩。我想,那一幢幢宏伟的建筑、一件件精美的物件、一颗颗镶嵌的宝石,不正是劳动人民几百年来智慧的浓缩和劳动成果的结晶么。这岂止是一座寺院,简直就是一座艺术宫殿。我又联想起汉佛堂内的所有文物,它不恰恰证明了西藏地方与历代朝廷的隶属关系么?不雄辩地证明了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么?时而,我猜想到,此时此刻,十一世班禅该坐床了吧,历代班禅“护国利民”的传统必能在他身上发扬光大,直到千年、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