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圣徒
17534100000019

第19章 金手指(10)

老太太惶惑了,一霎间,头也停止了摇晃。她记不清付钱了没有。接着,她就摸出一块钱交给老板,头又开始摇晃。赖五朝我们挤挤眼睛,一笑。老太太把为人民服务挎包整理好,移到身后。然后脑袋往前一探,双腿绞绊着迈步出发。她身体轻盈得象一只老燕子,很快消失在马路拐角处……

大家都骂赖五不是东西,虽然知道下一次他不会要她的钱了。他就这样拿老人开心。赖五辩解道:我要试试她的道行。基督徒嘛,吃点亏不要紧!

这话没错。吃早点的食客们顿时活跃起来,围绕教徒的话题发表自己看法。谁都知道惶向是一座魔城,或者说是一个冒险家的乐园,人欲横流,纸醉金迷。在这样的环境里忽然冒出一位基督徒,确实有点儿石破天惊的意思。惶向人不太懂得基督教的含义,朦朦胧胧知道那是一种洋教,似乎挺高尚的,这就使得他们多少有些不自在。

惶向人并不是没有宗教意识。望蛟山上有一座觉悟寺,还有一座上清观,道教、佛教他们多少都相信一点儿。有事了,临时抱佛脚,上山烧一柱香,求菩萨保佑。过后照样发财,照样做昧心事。对于悟觉寺的和尚,惶向人也不十分恭敬,背地里常说他们的笑话。曾经有个法号觉慧的青年和尚,偷偷下山喝酒,喝醉了,说自己是个科级干部。惶向人大惊:原来和尚也讲级别。那么主持觉空老和尚,一定是正处级干部了!后来,觉慧和尚因喝酒离开了悟觉寺。大家都说,那其实是科级和尚乱说话,主持嫌弃他,调到其他单位去了。可能还被降为副科级。这样说说笑笑,大家也不太把望蛟山上的寺庙当回事情。上清观的情形大致也是如此。这样的宗教,惶向人比较乐意接受,轻轻松松,没有压抑感。

现在忽然出现基督徒,大家感到惊异、心悸。这么一个几近痴呆的老太太,早晚匆匆地在街上行走,既没有庙,也没有堂,她究竟想干什么呢?惶向人细细观察着她,百思不得其解。

圣妈妈随儿子从柳州来,住在赖记大排挡对面的富华楼里。她儿子是建筑设计师,这职业在惶向很吃香。儿媳妇很漂亮,终日忙着搓麻将。小两口似乎没有接受基督教的影响,也不把老母亲放在心上,随她满街乱跑。他们刚搬来,别人不太了解这家人家的内情。

老太太被人叫做圣妈妈,是有来历的。她的生活很规律,每天清晨买两个奶黄包,在街上转一悠天,傍晚回家。吃过晚饭,她又披着夜色出门。一个老人这样来去匆匆,昼夜不停,引起了人们的好奇。

赖五多次问她:老太太,你一点也不休息,在做什么大事情吧?

老太太头颤颤着,口中含糊地说:找路,找路……

赖五把耳朵凑上前:你说什么?我听不清楚。

老太太的脑袋停止颤动,混沌的眼睛忽然放出光芒,她声音清朗地说:我在

找路!这地方一片黑暗,人容易跌倒,我要找一条大路!

赖五,以及店堂里的老食客们一惊,仿佛有惊雷在心头滚过。老太太则快步

离去。

我告诉你们,那老太太是高人。她肯定发现惶向藏着什么财宝,正在寻找呢!说话的名叫宋方亮,长一脸麻子,大家叫他宋麻。

赖五接着道:就是,条条大路在眼前,鬼才相信她找路哩!

宋麻最爱吃这大排挡的盐锔鸡,没事就来喝酒,与老板赖五是莫逆之交。他啃着一只鸡头,侃侃而谈:惶向这地方为什么发达?肯定有宝。当年老瞎子来找过,没能找到。现在你们看,基督教又来了。洋教法力更高,别看老太太糊里糊涂的,这宝,早晚被她挖去。

赖五说:所以,有时候我多收她钱,就是要试试她真糊涂还是假糊涂……

有一个小孩经常出没于大排挡。他妈妈专门为富华楼的居民洗衣服,赚点小钱糊口。这孩子是个残废,驼背,驼得几乎下巴着地;下肢瘫痪,痿缩成两根麻杆。他把自己绑在一块木板上,下面安四只滚轴轮子,双手握着木棍撑地,葡匐在地面上飞来飞去。别人给他外号地老鼠。对于那位老太太,孩子似乎特别感兴趣,总是瞪着贼亮的两只小眼睛,盯着老人看。他不时用手抠鼻子,脑子里转着各种主意。现在他也参加了讨论。

那老太婆是装的!地老鼠尖着嗓门喊道,显得异常激烈。我一定能抓住她的把柄!

没有人理会他。但从此以后,地老鼠专心跟踪老太太。

别看他是残疾人,心却很大,正如他的大名:王将军。他出生在四川大山里,爷爷当过红军,受伤后回家务农。老汉经常感叹:我要地跟着队伍走,现在准是将军!孙子刚出生,他就指定王将军这个光辉的名字。没想到孩子越长越不成样子,当将军是没指望了,连站起来做男人的资格都没有。小孩从不许人叫他大名,宁愿别人叫他地老鼠。但是,他那颗心却还是将军的心!他决心跟踪老太婆,如果找到宝藏,他能分一杯羹,也许就会改变人生。

老太太很快就发现地老鼠跟踪她。别看她有些痴呆,第六感官灵得很。一天,在去往惶向老镇的路上,老太太忽然站住脚,转回身来。地老鼠刹不住车,那轮子缓缓地滚到老太太跟前。地老鼠两只眼睛往上翻,很吃力地望着老太太。

老人弯下腰,说:孩子,你为什么老跟着我?她伸手抚摸他,地老鼠尖叫起来:别摸我的背!老太太缩回手,怜悯地望着他那驼峰似的背,说道:你有什么要求,就对我说吧。

孩子眨眨眼睛,问:你在找什么?你说你找路,我们不信。告诉我,你倒底在找什么?

老人在人行道沿坐下,这样,她就能与地老鼠平等地对话。她和蔼地望着他,认真地说:你既然问,我就告诉你。耶稣托梦给我,惶向这地方,将要出一个圣徒!我在寻找他,却不知道他住在什么地方。

圣徒?什么是圣徒?孩子好奇地问。

老人用手擦去孩子脸上的污垢,甚至抠去他眼角的眼屎(这时他不再反抗),用诗一样的调子说道:圣徒就是最最圣洁的人,主派他到我们这里来,拯救我们脱离罪孽,使我们大家灵魂得救……

小驼子打断老人的话,急急地问:他能治好我的病吗?

也许能,圣徒的力量不是我们凡人所能想象的。孩子,我来为你祷告,求主救你。老太太垂下头,嘴里咕咕噜噜地念着地老鼠听不懂的词儿。孩子的心灵马上笼罩在祥和宁静的气氛中,好象一片云彩裹住了他。

小驼子回到赖记大排挡,把这件事情一说,立刻引发爆炸般的哄笑。

哇,圣徒?这还了得!赖五赖老板当场就笑得背过气去。

他的朋友宋麻,双手搓着满脸麻子,感叹道:惶向还能出圣徒?出一堆妖魔鬼怪、乌龟王八旦还差不多!

人们都知道惶向的道德缺陷。人心不古,世风日下,都是摆在大家眼前的事实。所以,圣徒二字象一颗慧星,划过惶向黑暗的天空。这个故事很快流传开来,许多人认识那位摇摇颤颤的老太太。大家知道她善良,人好,于是有了新说法:圣徒还没出世哩,我们倒有了一个圣妈妈!

吃饭时不要祷告!儿子对母亲说。你低着头,咕咕噜噜的,别人怎么咽得下饭去?

我不能……不能就这样吃饭,我要向主谢饭。母亲小声地辩解道。

媳妇婉莹咯咯地笑,说:这饭,是你儿子挣来的;你不谢儿子,还要谢谁呢?

老人平静地说:不可亵渎神。

朱巍火了。他的脸渐渐发红,象一片火焰从脖颈向上蔓延开来,这一点很象他父亲。他摘下眼镜慢慢地擦,擦去镜片上的雾气,重新戴好。他保持着克制:这个问题,今天咱们一定要讲清楚。妈妈,你不能在餐桌上做祷告。你可以在寝室、在厕所、在厨房,在任何地方祷告,但不能在餐桌上祷告!这要作为一条规矩定下。

规矩?老太太一笑,人不可乱定规矩,只有神才可以定规矩。

婉莹面若桃花,笑得更开心:儿子是工程师,知识分子,讲科学哩。妈,你总不能让我们象你一样搞迷信吧?

老太太冷冷地瞅媳妇一眼,不说话。儿子在饭桌对面凝视母亲,以一家之主的口吻说:这事情定下了,还有疑问吗?

母亲站起来,离开餐桌:那么,从今以后,我就不在这张桌子上吃饭了。

老人脑袋颤颤地走进卧室。媳妇婉莹咯咯地笑,在她身后恶毒地说一句:你干脆别吃饭了!你祷告,神不会让你饿死的。

朱巍是一个堂皇的男子汉,身高1米82,四方脸,言行举止天然有一种威严。惶向的房地产开发商、包工头都认识他,夸他是一个天才。所谓的天才,其实并不光彩,他把建筑设计的才能,用在了偷工减料方面。他设计的图纸,总比建筑设计所出来的图纸节省大量钢筋、水泥。但是,按他的图纸盖房子,决不会出问题,他计算得很精确,只是把安全系数降低到接近危险的程度。所以能省下很多材料。这位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的高材生,在这方面还真有一些本事。包工头半夜三更总会摸到他门上,递上一个红包,然后拿出一些图纸,央求他修改,以便科学地偷工减料。朱巍不动声色,以一个学子的理智、冷静,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他开了一个建筑设计咨询公司,收入可观。他为房地产商设计了图纸,就到市设计院找朋友,交一笔钱,盖上设计院的图章。私人设计摇身一变,就成了合法设计。惶向房地产开发热,许多学工民建的知识分子来此淘金,没有人比朱巍干得更好。他在富华楼了买下房子,就是他成功的标志。

富华楼在惶向颇有名气。许多年青女子进出公寓大门,花枝招展,莺声燕语。谁都知道,这是香港老板包的二奶。惶向离香港近,星期六老板们就乘汽垫船过来了,钻入香巢,尽情享受。星期一清晨,他们扔下一沓港币,精神抖擞地回港岛写字楼上班。那些姑娘也真有意思,见了老板老公老公地叫,亲热得肉麻。老公刚转身,他们就一边数港币一边忙活自己的事:或打麻将赌钱,或约小白脸幽会,或聚集同道吸毒……

富华楼还住着一些小老板。他们开着各种各样的公司,名头吓人,恨不得与外星人做买卖。其实只是在自家客厅里摆上两张写字桌,干些空手套白狼的勾当。公司招牌一概挂在窗外,大小不等,却都金光闪闪,名称伟大。惶向最繁华的希望大道就从富华楼前穿过,行人至此一抬头,猛然看见满楼的公司招牌,十分耀眼。

朱巍的媳妇喜欢住在富华楼,她与楼里的小姐们混得很熟,天天在一起打麻将。这使朱巍有些担心。婉莹长得漂亮,人又活泼,朱巍来到惶向不久就认识了她。她是湖南湘妹子,也来惶向闯荡。朱巍认识她时,她正在翡翠夜总会坐台。老板、包工头经常请朱巍去翡翠夜总会,他与婉莹小姐跳舞跳出了感情。婉莹也是他的战利品,是他人生成功的标志。

不过,婉莹的出身总使他不太放心。与富华楼的姐妹们混长了,一旦受到引诱,旧习复发,可就难以收拾了。所以,朱巍总是板着脸,出其不意地闯入富华楼某一套公寓,命令婉莹回家。他很爱她,又比她大十三岁,也只能如此了。好在婉莹也识相,每次都乖乖地跟丈夫走。朱巍的收入、地位,以及他那魁梧身材,堂堂相貌,都使婉莹无可挑剔。

惶向的外地人越来越多,在这些新移民当中,所有的家庭各有特点。

赖广昌其实不是本地人,他来自四川,与地老鼠妈妈是同乡。他本打算开一个川味餐馆,但看到惶向人炒地皮都发了财,有很大的客户群,就改变初衷,开了这个客家风味的赖记大排挡。他觅得当地最好的师傅,做出的客家菜比本地人开的餐馆更地道。比如盐局鸡,味重,肥嫩,挂在橱窗里让行人看见就流口水。宋麻就奔着这鸡来的。他的客家菜,也使他交往了一大批本地朋友。国土局张局长有个癖好,每天早晨必来他的大排挡吃肠粉。司机就把轿车开到大排挡门前,直接接张局长上班。赖五分外巴结,吃一盘肠粉是小事,这关系可了不得,说不定哪天就派上用场。最近,他又结交了一名年青记者,是外地分配来的大学生,在刚刚创办的惶向日报工作。这位山西小伙子爱吃牛腩面,并浇入大量老醋。记者可是无冕皇帝,赖五暗中指望他哪天写一篇文章,吹吹赖记大排挡……

这样一些人常来大排挡,彼此熟悉,这就形成一个圈子。惶向发生什么事情,只要一个人知道,其他人都就知道了。小驼子带回圣徒的消息,由他们在惶向地面散布开来,圣妈妈这个名字也是最先在赖记大排挡叫开来。

他们开赖五的玩笑:你的娃子有救了。圣徒一出,先把他的驼背治好,将来说不定真能当上将军!

赖五忙摆手:谁的娃子?莫瞎说!

他与那洗衣妇有一手,常往小驼子娘俩住的地下室,送去卖不完的包子。小驼子天天来大排挡转,饿了,赖老板就让他到厨房找些东西吃。大家就说,那小驼子说不定是赖老板生的。赖老板为人和气,馒头似的圆脸上总是挂着笑,别人说什么他也不在乎。只是小驼子在场时,他就立即制止此类玩笑话。

小驼子葡匐在地上,人们经常忽略他的存在。因此这些话多半被他听进耳朵里。他沉默着,牙齿咬得吱吱响,眼睛翻翻射出仇恨的光芒。然后他用木棒一撑地面,象一条鱼似地游走了。

小驼子心情忧郁,常常觉得活着不如死了好。他的残缺丑陋的躯体遭人鄙视,连自己都鄙视它。人为何生来就不一样呢?他又没有罪过,为何遭受这样的惩罚呢?他用木棍撑地,小板车在人行道上缓缓滑行,发出哗啦啦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