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栖霞民间故事
17533100000087

第87章 石崮庵探秘

栖霞市苏家店镇的天崮山之南有一个小村庄,名叫曹高家。曹高家由两个自然村组成,相距不足一里地。南边的村依然叫曹高家,北边村则叫石崮庵,这是因为村里有一座古庵堂而得名。春暖花开之时,我们在栖霞市地名办公室主任崔保华的陪同下前往这里,探访石崮庵的秘密。

石崮庵的由来

石崮庵村三面环山,风光秀丽。站在村头北望,这个只有二三十户人家的小村,一栋栋房子鳞次栉比地挂在山坡上。桃花、杏花刚刚开过,开得正火的苹果花,漫山遍野,小村庄被包裹起来,宛如一个世外桃源。

“庵”在字典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小草房,另一个是佛寺,多指尼姑住的地方。在栖霞,以庵字立村不是太多。石崮庵则纯粹是因为村里的那座庵堂而得名。

据崔保华介绍,石崮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武德四年(公元622年)。当时,唐王李世民东征来到胶东,由于长途征战,部分老弱病残无法继续随军,便安置在原来安营扎寨的天崮山脚下。于是也就有了前寨、后寨、曹高家这样的村名。

天崮山周边山多,奇石也多。相传有一老兵在天崮山周边想找一个可居之地,到了现在的石崮庵这个地方,看到有一硕大的青石板向前探出,下可避风雨,遂在此立足。这位老兵在周边找来乱石,以青石板为依托,将青石板的东西两面还有前面砌成石墙,并在青石板上加了一层瓦片,在周围开荒种地,开始了自给自足的生活。为了保佑家人平安,他还请了神像,供奉在家里。后来男人去世,又无儿孙,只剩下媳妇一人孤苦伶仃地在这里居住,人们就认为她是一个出家的尼姑,也就把此地叫作尼姑庵。由此而来,以后很多年,这里真的成了一座尼姑庵,一直居住着一些孤孤单单的女人,又因为房体盖在石崮之上,人们便称其石崮庵。

到了清同治八年(公元1896年),尼姑病亡之后,这里便空闲了下来。这时,离石崮庵10里地的吴家村一吴姓人便来此管事,后又传给他的儿子吴世臣管理。自己一家人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居住未免感到孤独,于是吴世臣就邀请了他的一位朋友来此一同居住。这就是李姓人家。吴家与李家围绕着石崮庵盖起了房子,后来逐渐繁衍,人丁越来越多,便形成了一个自然村,这就是石崮庵。直到现在,过了几百年,村中仍然仅有吴、李两姓。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的话,这样算来,石崮庵到现在已有1400年的历史。这样一座古庵能保存到现在,究竟经历了怎样的风雨历程,在它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这么小的一座袖珍石庵国内罕见

在村民李福爱的引导下,我们沿着曲曲折折的街巷上行,眼前出现了一些用当地的灰白石头建成的石头房子。这些小房子在那些青砖红瓦中显得十分抢眼。除了房顶的瓦片,再找不出半点其他的建筑材料。村民们告诉我们,这些房子都有几百年的历史,都是老人家们盖的,现在大多都废弃,变成了养鸡或堆放杂物的地方。

石头房子的尽头有一石阶小路,沿此上行二三十米,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处低矮的石屋子。向导说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石崮庵。这着实让我们有些吃惊。这简直不能称作房子,最多也就是一堆堆放比较齐整的乱石。残垣断壁,满目疮痍,洞开的石门还有石窗,远看去就像是一张正在哭泣的老脸。要是没有人引导,来人根本就找不到石崮庵。

这里实在是太不出眼的一个地方了。屋顶丛生的刺槐树,夹杂着一些杂草,与庵后面的山岩浑然一体。只是在庵的东西两边的屋顶还能够看到砖瓦的痕迹。庵门窄窄的,矮矮的,人要侧着身子,稍稍躬一下身子才能进入。门两边的窗户已经残破得只能用石块垒上,露出了两个大窟窿,能伸进去一个人的胳膊。庵前的空地也是逼仄得很,四下都是一块块巴掌大的小菜地,只留下一块不足十平方米的空地。一块五六十厘米高的残碑孤零零地立在那里,由于年久,上面的文字已看不清楚。庵右侧有一石井,不足一人深,井底有一湾水,井壁上湿漉漉的,不断地向外渗着水滴。村民李福爱告诉我们,早的时候这里的水四季常流,井也很浅,清澈见底,井底的水盆总是满满的,因为井水味醇甘甜,村里人吃的水都到这里来舀。东北角上有一石碓臼,里面已积满沙土和树叶。

西南角的菜地旁,零乱地堆着两个石基座,上圆下方。有座必有柱,于是在庵前寻找廊柱,终于在不远处的地堰边上找到了一根,却只露出了四五十分公的一段,另一部分则埋在了地下。柱体为八棱形花青石,粗不足30厘米。虽然找不到另一根廊柱,却可以断定在庵前当年肯定有这样一道正儿八经的石山门或是石牌坊。这于那简陋的石庵来说算是豪华了,看起来有些不相称。据村民李福爱回忆,也就是在现在的旧石碑之后,当年也曾有一块稍高的石碑,上面有清晰的字迹。可是如今这块石碑却已无处找寻。李福爱介绍,历经千年,石崮庵也进行了多次修缮。如果说那幢已经看不清的石碑是关于石崮庵最早的记载的话,那么那块已经失踪了的石碑则是记载了重修石崮庵的情况,非常珍贵。

石崮庵实在是太小了,站在庵前伸手能触到屋顶。如果仔细打量这座古老的建筑,就会发现,这座石庵竟然找不出一点儿木制建筑的影子,从窗到门,不论是窗框还是门框,还是门槛、门墩、门楣,全部是石头垒成。由此来看,称其为石庵是名副其实的。

岁月的沧桑,门前的青石板已被踩踏得光光滑滑,像被特意打磨出来的一样。门两边的一对石鼓,虽然有些粗糙,却也特别讲究,石鼓之下还有鼓托。更让人惊奇的是门之上的石楣两侧还有一对图案,像是两朵盛开的向日葵,中间圆形,四下是一圈齐整的花瓣。其实,这应该是一个象征性的门簪,只是没法像木制门一样镶嵌上去,便这样因陋就简雕刻上去。这一点充分说明了主人的用心。如今缺少的是门扇,因此也不知道当初是石门还是木门,不过从门里光滑的门轴窝来看,当初门的重量不是很轻,石门的可能性很大。

神秘的壁画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

进得庵门,由于东西两边没有窗户,而前面仅有的两个窗户也被用石头垒起,所以里面有些发暗。这是一间小得可怜的小屋子,小得只能容得下十几个人站立。用步子丈量了一下,东西四步半,南北三步半,算起来也只有10平方米。屋子低矮,人站直了身子几乎能触到屋顶。屋顶还有四下的墙体经过千百年的烟熏火燎已完全变成了一片黑色,有的地方墙皮已经脱落,露出了白白的石灰还有黄黄的泥巴,看起来斑斑驳驳。屋顶脱落之处,露出了一片青石板。屋内空荡荡的,已没有任何东西。只在尽里面的神台和祭台上还有香烛燃过的痕迹。陪同采访的村民李福爱告诉我们,早年的时候神台上有八个神位,全是泥塑的,一个个栩栩如生。后来,大约是上世纪四十年代,被村里的小学教师拉到大街上用镐头砸了。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些泥塑的神像腹内竟然有心有肺还有肝,心肝肺被用钢丝缠在一起,一把便可提起。祭台比神台矮30厘米,平时都是供着香客们送的点心、水果,还有香炉。人们传说,在这八个神位中,最有名的一个当属“筋骨老爷”。过去,人们长年劳作,腰腿疼是经常的事,如果家里有人得了这样的病,就要来烧烧香,求筋骨老爷保佑,然后再到庵前的井里舀上一瓢水给病人喝上,病立马就好了。每年的3月15日石崮庵都要赶庙会,十里八乡的人都要过来看戏,更重要的是那些到庵里许过愿、治好了病的人此时要来烧香还愿。所以每到庙会之日,是石崮庵村最热闹的一天。

说石庵里一无所存是不准确的。因为在庵内的墙壁上还能隐隐约约地看到一些壁画。在西面的墙壁上,有一只奔跑的老虎,看起来却不是太威风,有点像只温顺的家猫。屋子正中的墙上有三个人物,中间一位头顶一毡帽,左手持一拂尘,身后背一宝剑;身后一位头顶官帽,手持笏板;前面一位,有些模糊,正在回头观望。据崔宝华分析,这可能是一幅有关八仙的壁画,正中那个背剑的应该是吕洞宾的形象,而后面手持玉板的那位神仙,头戴纱帽,身穿红袍官服,手持阴阳板(玉板),正符合了曹国舅的形象,另一位左手仿佛拿着一把扇子,应该是汉钟离。这样一来,这座古庵就有些复杂了,庵应该是尼姑把持的地方,属佛教文化,而八仙则纯粹是道教文化的人物,这种道佛混杂的现象究竟说明了什么呢?崔保华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说法,栖霞作为道教文化十分兴盛的地方,佛庙里便不可避免地会掺和上道教文化的元素,同时因为道佛两家所提倡的文化与教义都有着极其相同的地方,所以八仙在这里出现也的确能说得过去。

奇怪的石刻究竟寄托着人们怎样的愿望和追求

关于石崮庵,史料目前找不到任何记载。而栖霞市果业发展局高级农艺师刁学平在他撰写的《三游石崮庵》中这样写道:1980年,我调到当时的苏家店人民公社工作,领导安排我到曹高家村驻点,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到石崮庵。那时候,石崮庵被用作果园队的仓库,盛放着农药和生产工具,但擦净墙壁上的灰尘,仍可显露出色彩斑斓的壁画,门旁墙壁上“民国三十七年重修”的字样,还依稀可辨。庵前不远处的山石上,雕刻着各种动物图案及刻制的石盘,虽已模糊不清,但仍可辨轮廓。

如今30多年过去了,门边重修的字样已不复存在,可是山石上的石刻却依然如故。石庵往东六七米有一巨石,大部分的石体都在沙石之中,只露出了一条不太长的石带子,是人们通往石庵的另一条通道。就在这条三四米长的石带子上却有着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石刻图案。

石刻有四幅。离石庵最近的一幅是一个六瓣的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有不老不衰、生命力旺盛的寓意,同时它又常被民间看作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梅花一般为五瓣,六瓣梅花不多见。因此六瓣梅花就比五瓣梅花更受人们喜爱。而令人想不到的是那朵六瓣梅花被一个圆圈包裹在中间,圆圈的边上均匀地分布着三片云朵,像三个耳朵一样,显得非常神秘。这种云朵,又叫云纹,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一种,在建筑、石刻、壁画等都有广泛运用,这与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宗教理念都息息相关。而把梅花与云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是非常罕见的。

如果说这第一幅石刻令人惊奇不已的话,那么第二幅石刻便更加不可思议了。这是一个正方形的网状图案。一个大的正方形,里面有一个小的正方形,这样一层层地往里,等到第四个正方形的时候,变得只有原来的五六分之一大小。然后将所有正方形的四个角连成线,这样又形成了四个大的梯形和十几个小的梯形,之后再在四个大的梯形中间各画一条垂直的线,又分割成了24个直角梯形,从而形成了一张由一个个梯形组成的“蜘蛛网”。这张网,看起来像一个建筑的俯视图,这个建筑就是一个四面有台阶的平台,像是一个用来祭祀或举办重要仪式的坛。

第三幅石刻是一条飞鱼。位于坛的西南,长约20厘米。飞鱼的嘴已张开,鳍和尾清清楚楚,看起来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第四幅图案则是一个五子棋的棋盘。这种五子棋在过去文化生活比较贫乏的栖霞农村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刻在这里一定有其特殊含义。

把这样的四幅互不相关的石刻放在一起,究竟想表达石庵主人一种怎样的寄托和追求呢?纵观这四幅石刻,那个六瓣梅花与这个坛离得最近,几乎衔接到了一起。可不可以这样想,六瓣梅花还有云纹都是人们一种美好向往与追求,人们把这种追求作为一种宗教理想和信念摆放在这里,设立祭台去供奉它,让它保佑我们平安健康快乐。鱼作为栖霞最为珍贵的一种美食,摆在坛的前面,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供品。最后就是那个棋盘怎么解释?只有生活舒适了,闲下来,人们才有心情去娱乐,去下棋。这不正是人们所祈求的美好生活吗?

石崮庵的秘密还有许多。在庵的东侧,有一石洞,如今被村里人放进了一些木头之类的杂物。这个洞深不可测,究竟有多深谁也不知道。相传,有一头牛,因为忍受不了主人的皮鞭,挣脱了缰绳就跑,主人在后面赶,眼看着就要赶上了,那头牛一看旁边有一石洞便一头扎了进去。主人便点着对斤重的蜡烛进洞里去找,可是直到把蜡烛燃尽了,也不见牛的影子。相信,随着石崮庵的面纱渐渐地被揭开,它身后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也将不再成为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