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栖霞民间故事
17533100000117

第117章 苗家坎盆窑

苗家的坎盆窑有数百年历史,主要是烧制泥缸、泥盆、花盆、泥碗、酒坛和烟囱等。上世纪四十年代,苗家村共有四座窑。分别是苗新玉家窑、苗生安家窑、苗生仁家窑、苗新军家窑。

最早的传承人应当是苗新玉,生于1880年前后。苗新玉传了两个人,支起了两座窑,一个是他儿子苗生臣,一个是苗生安,苗生安又传其儿子苗学胜。

另一个传人是招远夏甸一于姓人家,人称“老于”。他也传两人,也同样支起了两座窑,一个是苗生仁,一个是苗新军,苗新军又传苗生思,苗生思传两人,一个是苗德祝,一个是苗学庆,两人均为49岁。

烧窑首先要选泥,一般的泥可以烧盆呀、碗呀等,对泥的要求不是太严格。而做盐咸菜的缸则不能有沙,要到官地庄或城里的七里庄去拉。

紧接着是要把拉回的泥晒干,然后用石砘将泥碾细,再用筛子筛出细泥,之后加上水和成黏稠的泥。然后放到特制的轮子上,一边转动,一边加泥,做成各种各样的坎盆。之后在阴凉处晾干。

等做好了七八十个坎盆之后,便可烧窑了。一般要烧两次,先把一些底层的烧硬,然后拿出来,大的套小的,重新放到窑里再烧。这样烧得多,还节省燃料。

一般的窑大约要烧两天,然后再晾两天就可以出窑了。

烧窑一般从每年的清明开始,到十一月份结束。上冻以后就不能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