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深层心理学
17473400000115

第113章 落差感

“阿湛,你觉得人生中最大的落差感是什么?”

送走洛后的次日早晨,奥兰漫不经心地问湛月。

这可能是自从湛月进入遥光心灵侦探事务所以来,难得与奥兰交流的机会之一。

更多的时候,他都只有学习和积累经验的份。

心灵侦探,是一项严密而沉闷的工作。

就像生活一样,激情和欢乐的时刻总是短暂的;大多时候,人都生活在一种平淡中。

甚至是一种麻木中。

但是,人们的痛苦往往并不是因为生活在平淡寂寞中;而是某些现实因素逼迫人们不得不放下平凡,追求浮华、名利,哪怕因此而变得浮躁不安。

那些现实因素无非就是:家人、爱人的期待;不顾实际的事业鞭策;生活的困顿……

一个人如果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恨不得把他亲密的人从一个凡人变成超人,无所不能。

这是一种转嫁。

人类中很多所谓的“好心态”,不就仅仅是把自己的痛苦转嫁给别人吗?

并没有什么高超的方法。

就拿奥兰来说,为了生计,他有时也不得不想方设法制造点噱头。

但是,心灵的领域,几乎是很难容下娱乐的。

并不是心灵不需要娱乐,娱乐引申而来的快乐,恰恰是心灵需要的,也是人之根本。

而是心灵的探索方式,很难娱乐化。

就像人们暂时没有那些音乐、电影、小说、游戏……之类的娱乐产品,也一样要好好活下去。

还有一种更深层隐晦的原因:人们内心深处真正的快乐和秩序,往往是不言而喻的、潜意识的、无条件的。

如果刻意用一些方式表达出来,甚至去市场化,就已经失去那本真、单纯的意义。

所以,有时候,人们越是明白一些事,越是表达不出来。

这也是奥兰最大的痛苦。

有时候,他甚至希望能遇到一些难以解答的谜题,这样才有动力探索下去。

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这几个月来,他所接收的案子,极少有什么典型、代表性、大众化、故事性、情节性的。

那些都被人玩烂了,就是在他自己心里,也炒了N 遍。

但他绝非标新立异、刻意剑走偏锋。

从阿青强迫伤人案、再到现在这个妄想枪毙案。

这两个当事人的痛苦,正是大众中那种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心理的缩影。

尤其在这个充斥着无形压力的社会。

很多人变得越来越钻营、狡黠、防备;信仰离散、失去信任、及时行乐。

这都是迷失安全感的外在表现。

这些因素,都可以说是一种落差。

梦想名利,到现实残酷,一种落差;

毫无防备,到安全丧失,也是一种落差。

湛月本想把感悟到的这两种落差感,当作自己的最终答案回复奥兰。

但他独有的洞察能力,感觉到这两种落差还不够直观。

于是,细想一下,答复道:“对我来说,被生活欺骗,是最大的落差感!”

奥兰抽了一口烟,微微一笑,似乎有些满意于他的答案。

“具体来说,应该是被某个人欺骗。而那个人,往往是曾经最信任的人。”

“为什么要跑到山谷中去?”

奥兰突然又提出一个具体的新问题,这也是他们现场侦察得来的信息。

就像上次侦破阿青的“鬼附身案”一样。

只有亲历阿青所住的那种老房子,奥兰才能联想到:在恐惧背后,还有亲切。

“难道说,他曾经被骗时,是在一个有山的地方?也许就是在他自己的家中?”

通过几次接触,奥兰和湛月了解到:阿洛的老家,是在一个有山有水的村落中。

湛月似乎也有点心领神会了。

三言两语的探讨,奥兰似乎找到了破解洛心灵上妄想枪毙的钥匙了。

奥兰叼着烟斗,若有所思着点了点头。

湛月这才真正明白心灵侦探的真谛,现场侦察的意义所在:

一般的心理学者,即使逻辑再严密,也只能提供一套方法,让心理疾患者自己去寻找记忆线索。

属于共性模糊论。

而心灵疾患者恰恰是一种记忆丧失的人群,不一定能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心灵侦探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缺,介入到患者曾经的记忆历程中。

这个历程一般是无意识的,往往被患者所忽视,心灵侦探却有可能发现出有价值的线索。

这是一套相对具体和精准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