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法令、政策,从劳动保险、生活保险、职工疗养等方面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1985年,恢复和加大了对有毒有害作业点的检查和防护力度,对有毒有害岗位的工人进行体检与诊治。1990年起,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每两年组织厂区已婚女职工进行1次妇女病及乳腺普查和诊治。1987年,厂区建立了3个民族活动室,为少数民族职工举办各类活动提供了服务场所。同时,成立了厂区婚丧理事管理委员会和基层理事会,在厂区推行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铺张浪费的树新风文明教育活动。1986年,各基层工会开始在检修后期组织倒班工人在疆内短途旅游。1991年,厂区劳动模范开始享受贡献疗养,分别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国内南方等地旅游观光。1992年,厂区在毛溜沟建立了度假村,工会每年组织职工去度假。工会积极组织开展职工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每年举办元宵焰火灯会、春节游园会、文艺汇演、书法摄影美术大赛、各类球赛等,使职工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在共青团工作方面,随着企业发展,大中专毕业生和青年职工不断增加,青年工作越来越重要。按照党委的部署,厂区团委组织青年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三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法制教育等;在青年中开展“新长征突击手”活动,争当“优秀青年技术能手”“优秀青年操作能手”“优秀青年班组”“优秀青年岗”和“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创造、小设计、小建议)智慧杯”竞赛活动。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学雷锋、树新风”“爱岗敬业”“青年志愿者”等活动,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市局级和厂区级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青年干部、青年专家、青年科研人员、青年技术工人、青年教师等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人才,已成为独山子炼化生产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生力军。
在妇女工作方面,妇联围绕生产开展活动,在妇女中广泛宣传“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自”(自立、自强、自信、自尊)精神,开展“三八”红旗手(集体)竞赛,“十佳”岗位最佳女能手竞赛,“巾帼建功”竞赛,“六杯”(生产杯、服务杯、天使杯、园丁杯、科研杯、家属奉献杯)竞赛等一系列竞赛活动,涌现出一批批的国家级、省部级、市局级和厂区级“三八”红旗集体、“十佳”岗位最佳女能手、“巾帼建功”女豪杰、女能人、女状元等。围绕厂区文明建设,在居民中广泛开展创建“五好家庭”活动、“十星级文明家庭”活动和“兴我厂区爱我家”家庭文化系列活动,有力促进了炼油生产和厂区精神文明建设。同时,积极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当好各族妇女的“娘家人”。对家庭暴力、吸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主动配合公安司法部门,认真查处。组织妇女上街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宣传,积极协调解决妇女劳动报酬和产假工资,组织妇女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和文化宣传事业,使各族妇女在厂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真正发挥出了半边天的巨大作用。
在抓城市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方面,摈弃传统的矿区模式理念,高屋建瓴,着眼未来,安排区政府有关部门于1986年7月委托西安科技学院编制完成了对独山子城市建设的第一次总体规划。1994年7月,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又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新疆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和独山子区规划办公室,共同编制完成了对独山子城市建设的第二次总体规划。全面布局、系统规划、分步实施,完成了对大庆路、北京路、安庆路、金山路、喀什路、油城路等18条共计38.2公里的主要街区道路的修建和改造。对城市公用配套设施如商场、客运站、邮电、银行、学校等,居民区生活配套设施如供气站、集贸市场、洗澡堂、幼儿园等,进行了系统改造和完善,优化了城市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方便了群众生活。
兴建小区式绿化配套的职工住宅楼434幢、6000余套,合计建筑面积48.48万平方米,让独山子万余名各族职工、家属从蜗居数十年的土坯小平房中解脱了出来。
为绿化城市环境,组织职工、家属挖石筛土,共植树164.8万株,营造绿地面积195.4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由80年代中期的6%上升到1995年的22.8%。
在当时的城区东北角一片戈壁滩上建起了湖光山色、景色宜人的东湖公园,让各族职工工作之余有了休闲游乐之处。建设菜篮子工程。每年投资150多万元,挖石筛土、开荒造田,进一步扩大了东村农副业基地,建起了现代化的养猪场、养鸡场、温室大棚,保证在改革初期市场供应尚不丰裕的情况下,职工每户每月可以吃到5公斤鸡蛋、3~5公斤猪肉,冬季餐桌上有红有绿、时令新鲜蔬菜不断。
为稳定发展独山子炼化事业,弘扬独山子精神,培育企业文化软实力,经独山子矿区党委批准,1986年12月31日《独炼工人报》试刊号面世,杨生汉厂长题写了报头。这是独山子第一张带着油味、带着泥火山的土气、带着独山子人喜悦之情的铅印报纸。它的面世和后来的正式发行,对独山子炼化经济发展、城市社会繁荣、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后来,随着炼化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生活的日益繁荣,《独炼工人报》又扩办为《独山子石化报》。
在抓好思想宣传领域工作的同时,独山子又全力促进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从疆内外大量引进优秀教师,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厂区办学水平。大力提高对职工的文化教育,加强职工业余学校文化补习,开展好技校、职大、夜大教育。积极输送在职青年职工去内地各大专院校进修。厂里出巨资,每年委托内地各大专院校代培、委培独山子职工子弟。建起了四校、三幼、文化宫,成立了文体中心,努力提高独山子各族人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水平。
12年弹指一挥间,泥火山印证了杨生汉和王德华两位独山子领头人的一腔赤诚。他们殚精竭虑于独山子振兴大业,鞠躬尽瘁于独山子百姓福祉,带领独山子人,将一个年加工能力仅为120万吨,在全国仅属于燃料—润滑油Ⅱ型的中型炼油厂,扩建成年一次加工能力6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14万吨,年工业总产值34.49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2.3亿元,实现利税6.68亿元的燃料——润滑油——化工Ⅲ型的国内大型石化基地;同时一改过去生活区简陋、落后的矿区格局,全面转向公用设施配套齐全的现代石化新城建设;职工住宅由过去的“土坯房、烧焦炭”,全部实现了绿化配套的楼房小区。整个独山子所到之处,天蓝地绿,鸟语花香,道路宽阔,绿树成荫,真正实现了他们上任之初向全厂干部职工立下的誓言,即“生产要一年比一年发展,对国家的贡献要一年比一年增加,职工的生活水平要一年比一年提高”。因此,他们赢得了各族职工群众的称赞和爱戴。
艰难争取(1984.4~1987.12)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国际石油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一个崭新的名词映入人们眼帘——“朝阳工业”,它的代名词就是“乙烯”。按照石化业界人士的比喻,石油化工是石油加工业的皇冠,乙烯就是这顶皇冠上的明珠,它代表着世界石油化工业的尖端科技水平。一时间,国内各大炼化企业纷纷争相角逐,甚至许多省把它列为“省长项目”,谁都希望摘得这颗诱人的“明珠”。
1984年4月20日上午,新上任才几个月的独山子炼油厂厂长杨生汉。在新建的炼油厂办公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厂务会议。他在会上提出,独山子地处戈壁荒滩,没有依托,是个“孤岛”,什么都要靠自己。只有选准目标,加快发展,才有出路。现在,乌石化走的是“炼油—化肥”型的发展路子,克石化走的是“炼油—润滑油”型的发展路子,这些企业都选择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独山子走什么样的路?从实际来看,独山子必须走“炼油—化工”型这条路。这是条充满艰辛但也最有希望搞大、搞深、搞精、搞强的路子。这样,就必须要在炼油能力进一步扩大的基础上,考虑上乙烯。独山子要不要上乙烯?要上怎么上?
这是在独山子第一次提出建设“乙烯”的构想。与会者精神为之一振,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一致同意上乙烯。会议当场决定由炼油厂副总工程师喻权平主管此项工作,由计划科科长崔光耀、技术科工程师孙永达负责可行性调研。会后,独山子炼油厂即向新疆石油管理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呈送了请求对乙烯项目进行可行性调研的报告。当年8月28日,新疆石油管理局转发了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批复,同意独山子炼油厂开展乙烯工程可行性调研工作。
1985年2月15日,新疆石油管理局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报送了《关于报送在独山子建设11.5万吨乙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函》,杨生汉在乌鲁木齐将此函分别面呈祁果书记、黄宝璋副主席等自治区领导和有关部门。3月18日,独山子炼油厂成立乙烯工程筹备处,杨生汉厂长兼任筹备处主任。筹备处向自治区计委呈送了请求在独山子建设乙烯项目的报告。3月27日,杨生汉厂长一行4人去新疆石油管理局向局领导汇报了有关乙烯工程筹集资金的方案意见,局领导对乙烯工程均表示支持。张毅局长同意用原油筹资的方案,决定由戴菊生副局长组织局领导和有关处室人员到独山子现场办公。4月4日~6日,戴菊生副局长率局计划、财务、基建、经办、环保等处室14人来独山子现场办公,论证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报告表示同意,并提出筹资安排意见,决定尽快约请六院来新疆交底。4月26日,新疆石油管理局炼油总工程师刘志泉、独山子炼油厂领导杨生汉、司马义·托乎提、张载欣、王德成等5人到自治区向王恩茂书记汇报了乙烯筹建工作情况。
5月26日,国家副主席王震在北京家中热情接待来访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陈实、农七师政委杨新山、独山子炼油厂厂长杨生汉和副总机械师王德成等同志,兴致勃勃地听取了杨生汉厂长关于独山子炼油厂与农七师联合建设乙烯工程设想的汇报。王震对此十分赞同,说:“乙烯工程抓得对,它对发展新疆经济,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很大的意义。”当日下午,王震约见石油部部长唐克,并在《独山子11.5万吨乙烯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批示:“请唐克部长、康世恩委员、李仁俊董事长各位诸公以军委主席邓(小平)、总理赵(紫阳)、总书记胡(耀邦)都(要)关(心)注意安全的指示,必须把建设抓上去,可早抓起早抓。”隔日,唐克部长在石油部会议上传达了王震副主席的批示,并委托原石油部副部长孙晓峰顾问安排联系前期工作。
6月,自治区副主席宋汉良到独山子听取乙烯工程筹备情况的汇报,并到现场察看预选厂址。9月10日,自治区副主席黄宝璋在政府办公厅召集自治区计委、中行、建行等单位研究,认为向国家计委呈报乙烯工程项目建议书条件已具备,并指定自治区计委行文,“两行”做资金准备工作。石油管理局刘志泉、独山子炼油厂李汉文、王德成、孙永达等领导参加了会议。9月17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以新政发[1985]116号文,向国家计委呈报了《报送新疆石油管理局独山子炼油厂扩建11.5万吨乙烯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报告》。
1986年1月6日,由自治区计委向国家计委、石油部、石化总公司报送了拟在新疆建设乙烯工程项目的报告。1987年,独山子乙烯工程筹备处进一步加大了申请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