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销组到外地学习
鉴于我们对销售业务生疏,运销设施落后,管理局决定派人到外地学习,由我和曾宁(独炼)、周清谭(管理局运销处)等5人组成运销学习组。我们于1960年6月出发,到玉门炼油厂、兰炼、锦西炼油五厂、大连炼油七厂和天津石油公司等处参观学习。原计划去的地方还多,因在大连时遇见秦峰局长和计划处蔡述圣处长,他们说:“现在克拉玛依原油无法东运,独山子天天闹憋罐,你们得停止学习,赶快回去。”于是我们到天津学习后,赶到北京,向部里汇报学习情况,请示新疆石油运销工作。部运销司李景新司长也说:“情况比较严重,你们赶快回去抓。”我乘飞机先回,其他几位同志乘火车返疆。
我们这次到外地学习,去的单位除兰炼外都是老厂,有一定基础,解放以来又都有改进,在销售业务、现场管理、油品东运、固体产品搬运机械化等方面都有整套制度和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使我们增长了石油储运知识,收获很大。回厂后我们在各方面均进行了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建立健全销售业务制度:我厂过去发货制度不完善,拉油车直接开到装油台,凭司机讲装什么油就装什么油,有时会出现装油装错的情况。现规定拉油车凭石油批发站的提油单进厂过磅,磅房开派装单一式两份到装油台装油,并由装油工在派装单上签字,一份留下备查。过完重车,司磅员开三联单和出门证放行出厂。司磅房当班下班前将三联单汇总交给销售会计,以便向石油批发站结算。这套严密的制度学自玉门炼油厂。我厂销售上后来虽有改进,但基本上没有多大改变,一直沿用至今。其他还有每班发油数与储油罐油位下降量核对一次,车间与科室建立台账,每天要作出产、销、存统计等制度。
建立容器检验制度:过去因装油容器不合规定要求,影响油品质量。现规定凡来提油车,先检查容器,合格再放行进厂,不合格的不准进厂装油。
装运机械化、自动化:装油自动化计量因当时条件不具备未能采用,但已提出作为奋斗目标。固体产品包装搬运机械作了大量试验,沥青纸袋成型试验成功。
油品东运小组
为了东运油品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自治区成立东运小组,由产、运、销三方派人组成。在独山子也成立了同样的组织,由我(独炼)、韩荣忠(部运司)、王振钢(石油批发站)等5人组成,我任组长,每周碰头一次,有情况随时召集。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经常通报各自的情况,发生问题共同研究协商解决。
运销工作是—项关系复杂的工作,产、运、销必须步调一致。三方经常出现一些纠纷是难以避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调拨计划只有月度指标,我们只能按计划安排生产,不了解用户何时提何种油,车子来了油品不对路,得重新调合,运方车等不及就向上反映。有一次把问题报到北京,说是炼厂没有油,惊动了几个部门纷纷电话电报询问情况。
2.运方派车不均衡。有时来车多,排队时间就长,来车少了炼厂憋罐,这类事情经常发生。
3.油品质量也经常发生问题。炼厂对产品质量一向严格要求,从生产装置馏出口到成品,不达标不行,成品不合格坚决不出厂。但经常发生油运到终点后才提出质量有问题。有一次部运司8部太脱拉车带拖罐运到乌鲁木齐王家沟,石油公司从罐内取样化验发现油中含水,拒不卸车接货。我正在乌鲁木齐,厂内派我会同局运销处研究处理。要弄清情况,得先分析是厂内发油罐内的油品是否含水,罐车及拖罐内是否原来有水,或是罐上入孔不严密,路途遇雨渗入,或系司机在途中作弊等,这几种可能都同时存在,一时难以查明,但车辆不能等卸时间过长。经协商决定先将油卸下,等脱水后再分析,损失由炼厂承担。
4.有时油到终点发现重量不够,用户向运方索赔,运方将索赔单转给炼厂,理由说是磅秤不准。
上述情况不仅东运油,自治区内拉油也经常发生。问题发生后,单位之间公文往来没完没了,在东运小组会上,“唇枪舌剑”争论不休。
进一步完善装运设施
为了确保油品出厂的质量和数量,避免事后发生纠葛,我厂对装运设施又进一步作了一些改进。
修建洗桶间:油桶可以重复使用,装不同品种的油,但要清洗干净后方可使用。桶身一般用镀锌铁皮制造,桶子装过油也容易产生油垢粘附桶身。传统的除垢办法是在桶内放入链条滚动,再用水、蒸汽反复多次冲洗。我们开始也是人工操作,桶内装入链条,外用钢筋卡子卡住,拴一根绳子,由工人拉上在宽阔的场地上转圈跑。这种办法相当落后,一是工效低,二是劳动强度大。厂设计工程师吕天德等人借鉴别处的设施,自行设计制造洗桶机,试用效果良好,工效比前增长了几十倍。以往发现容器不合格便打回去,现可代为用户清洗服务。
培养磅秤鉴定人员:地磅运行一个时期需要用法码校正,开始都是请乌鲁木齐市计量局派人携带法码来厂鉴定。一批法码几十吨重,有时人家工作忙不能按期来。厂里决定派陈士科、雷振江二人到计量局学习,并购置了法码,这样就可定期鉴定了。
标定罐车油罐及拖罐容量:为提高运销效率,我厂与部运司研究商定将罐车油罐及拖罐进行容量标定,以减少轻、重车两次过磅排队时间。双方派人于1961年秋开始共同测定。部运司的罐车油罐及拖罐的类型很多,有自造的主车10立方罐,有上海造的5方、沈阳造的7方及自造的4方拖罐,外形不一,容量不等。自造罐很不规则,每个罐的容量都不一样,测定工作难度很大,参加测定的有分配来厂的兰州石油学校毕业生岑国海、王翠兰、张裕文、王木林、李国全等人,部运司只派了1人。他们不怕难、不怕累,辛勤工作,用了一年多时间,标定各类罐2000多个。试用后装运速度提高很多。不过装油容量还不够准确,原因是我厂装油台设备落后,装油工不易控制装油上限。用了一个时期,仍又恢复过磅制。
石油焦上产很猛
原油经过常减压蒸馏,除可提取汽、煤、柴等轻质油直馏产品外,还可将直镏镏分和渣油进行深度加工,即二次加工,再提取轻质油并生产其他产品。所谓“精耕细作,吃光榨尽”就是这个意思。目的是为了使原油得到充分利用,这样,轻质油收率、综合商品率、经济效益都可提高。我厂起初二次加工能力低,剩余渣油部分当做燃料,大部分放入土油池。到1960年建了容量不一的土池21个,存放渣油20多万吨。我厂自热裂化建立之后,第一套焦化装置于1955年5月1日建成投产,接着于1958年、1959年又先后建成两套焦化、三套焦化装置共有29口釜,平均处理量为540吨/日。我厂焦化投产第一年生产石油焦614吨,油焦挥发分、灰分、含硫量都比国家规定质量指标低,很受用户欢迎,只是产量太少,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当时全国电炉炼钢电极需用的石油焦缺口很大。石油部召开电话会议,要求多产焦。矿区党委号召全矿职工全力以赴保油焦生产,组织工作组坐阵现场指挥,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解决材料供应和组织维修力量,同时改善职工生活。总支书记董玉清和车间干部与工人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大搞技术革新,改进生产工艺,尽管劳动强度大,气温高,各族职工拼力奋战,1958年油焦产量为2571吨,1959年增到2.79万吨,1960年增加到2.8万吨。
沥青生产起步艰难产量后来居上
继焦化投产之后,氧化沥青也于1956年11月1日问世。有了一口釜,日处理量15吨。由于设备能力小,1958年初停产拆除,将一焦化6口釜改装生产沥青,9月份投产,产量仍小,又增建5口釜,日处理量达140吨。因当时石油焦生产任务大,转年将原6口釜改回生产油焦,其余5口拆除,另建了一套装置,设备能力为年产7.5万吨。但由于空气压缩机设备能力小,全厂供气也很紧张,当年只生产沥青1.9万吨,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1960年2月,我已到矿务局销售科工作,炼厂夏敬修同志(当时任供应科长)对我说,沥青产量上不去,主要是空压不足,让我协助解决空压机。我向西安东风机械厂采购员谈了此事。他说他们厂原系军工厂,现转为民用,他的2000吨指标是建新厂用的,要求提前提货。我说如果产量上去,当然得优先供给军用。他答应回厂联系。不久,这笔“生意”成交。在大型空压机安装后,沥青产量有了突破,1960年生产4.8万吨,1961年产量猛增到7.9万吨,超额完成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