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新疆
17137400000027

第27章 岁时节令与人生礼俗(2)

撒班节是塔塔尔族的节日。“撒班”是生长在中亚一带的一种野生植物的名称,过去鞑靼人在中亚一带从事游牧、农耕和狩猎,每年春夏相交时,草滩上撒班草茂盛,成为人们聚会娱乐的好去处,相沿成习,形成节日,现在一般在每年的6月中旬举行,除娱乐外,他们还在节日中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塔塔尔族的撒班节也译为“犁头节”。塔塔尔族人在农田中或村外草地上聚会,举行祭天地仪式。塔塔尔族人信仰伊斯兰教,但这种祭祀天地仪式却不是伊斯兰教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民族也不过撒班节。

祭祀天地之后是赛马、刁羊、摔跤、角力、诗歌朗诵活动。大家围着犁铧歌舞,这又透露着农耕文化的意韵。为歌舞伴奏的是称作“巴扬”的俄式手风琴和称作“多乎鲁卡”的袖珍手风琴。塔塔尔族受俄罗斯文化影响较深,妇女的服饰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格。他们在节日里跳的“阿多尼西卡”和“巴拉木西卡”舞,实际上是俄罗斯踢踏舞的翻版,又是中国本土踢踏舞的代表作品。跳舞时的伴唱称作“结尔拉”,旋律轻快欢乐,现在已经成为新疆各民族在婚礼上经常使用的歌舞曲。

新疆达斡尔族纪念西迁的“沃其贝”节原先每年春秋各举办一次,后来确定每年的6月8日在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举办一次,地点选在地势开阔、草木茂盛的野外。

“沃其贝”即祭祀,全称敖包沃其贝,意敖包祭,源于萨满教的古老的祭祀活动,现今也解释为“西迁节”,纪念祖先西迁戍边的壮举,也是当时在艰辛的征战之后清点幸存族众的活动。

大家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沃其贝地点,每人要把一块石头堆到一棵小树的周围。这个仪式源自于过去清点族众人数,堆起的石块形成一个敖包。大家到山坡下的水渠旁宰杀祭祀的牛羊,让牲血流入水渠再流入农田,以祈求五谷丰登。

庆祝活动开始,大家一扫凝重的气氛,自愿结合组成若干个圈子,围坐在草地上,男人们拿出家里带来的好酒,女人们拿出亲手制作的美味小吃,大家尽情地吃喝谈笑。

唱歌跳舞是大家都热衷的活动。为歌舞伴奏的乐器有拉实灵、手风琴和吹管乐器木库连,著名的民间乐曲有《那奇亚—内那阔》和《玫瑰曲》。常跳的舞蹈叫做“毕力杜尔舞”,“汉摆舞”是一种夸张诙谐的舞蹈,“斡仁特舞”是一种模仿山羊斗角的舞蹈,总会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帕斯喀节”(复活节)是俄罗斯族节日。其内容主要是庆贺耶稣的复活,一般在公历的4月初至5月中旬之间。

节日中大家相约聚餐,品尝各自拿来的自制面包、“比切尼”(点心)、彩色鸡蛋、蛋糕、鱼、肉、格瓦斯等。格瓦斯是俄罗斯人的一种传统饮料,用大麦、啤酒花、蜂蜜等酿制而成,不含酒精,深受新疆各族群众的喜爱。至今每年夏天,新疆北部各城市中都有散装或瓶装格瓦斯或“卡瓦斯”出售。

俄罗斯族是一个乐观的民族,聚在一起总要唱歌跳舞,伴奏的乐器有俄式手风琴“巴杨”(纽扣键盘手风琴)和弹拨乐器曼特琳、巴拉拉依卡、吉他等,最常用的舞曲是“阿金诺什卡(踢踏舞曲)”,最爱跳的是俄式踢踏舞。

每年的农历10月13日,满族人纷纷聚集在一起,欢度颁金节。颁金节意为“出生、诞生的节日”,是纪念满州人正式确定自己的族名的纪念日。

节日期间,满族人把自家制作的萨其玛、打糕、金丝糕、饽饽、三样饺子、包子、双合饼、大饼等传统美食放在一起,互相品尝、款待来宾。这一天他们特意穿上传统的长袍马褂或旗袍,歌舞宴乐。

新疆的满族人长期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生活,维吾尔族的煮大块羊肉、烤馕、抓饭、拉面,哈萨克族的奶茶、熏马肠、熏马肉也成为颁金节上的美食。大家还会表演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的歌舞助兴。

在长期的渔猎生活中,锡伯人形成了在春回大地、万物繁茂的农历4月18日举行祭祀活动的习俗,后演变成新疆锡伯族的“西迁节”。1764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奉命到新疆戍守边疆的锡伯营官兵及眷属在辽宁沈阳锡伯家庙“太平寺”集结,与道别的亲人吃离别饭,随后踏上西迁之途。“西迁节”就是纪念西迁的节日。

西迁节是锡伯族最大规模的公众聚会,因而也就成为民间文艺展示的场所。这一天既有民间歌曲、民间曲艺、民间舞蹈的展示,也可见到射箭、摔跤等体育竞技比赛。此外,还可以见到各种源自萨满教的表演项目,常见的有攀刀梯、攀登高杆和萨满舞。

20世纪50年代以前,西迁节主要由锡伯族人自发地在当地的庙会或村旁广场上举行,在此之后,西迁节成为当地政府出面举办的群众性娱乐活动,规模越来越大,文艺活动样式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

新生命的出生是一件大事,各民族都以郑重的态度对待新生命的到来。塔吉克族人在产妇临盆时到门口生起一堆火,避灾祈福。在新生命诞生后立即向天窗外鸣枪三发,或者大喊三声,一是向人们宣布这家新添了一个男孩,二是用响声驱除妖邪。如果是女孩则不鸣枪,而是在婴儿的头下放一把扫帚,祝愿她将来成为一个恪守妇道的好女人。柯尔克孜、哈萨克等民族也有这种风俗。在过去没有枪的时候,用的是响箭。

维吾尔族妇女要回娘家生孩子。生产之前,母亲和嫂嫂们会为产妇准备一间干净的产房,点燃据说可以避邪的“阿地尔阿斯曼”草,反复熏这个房间。

哈萨克妇女在自己的家里生产,这时候男人们要回避。牧村里的妇女们会推举出3个德高望重、有着丰富生活经验的中老年妇女做助产妇。这3个助产妇中的一位将产妇丈夫的镶银腰带和铜丝马鞭分别搭在产妇的双肩上,这意味着丈夫也在产妇的身边,关怀和期待着她,同时也是驱邪求吉,表达了丈夫保护妻子的意思。第二位助产妇手执杀羊刀,在盛满牛羊奶的大铁锅沿上不停地磨,发出响亮的金属噪音,制造紧张的气氛;那把被反复磨着的杀羊刀将用来割断孩子的脐带,而为孩子割断脐带的那位助产妇就成为孩子的第二个母亲,他们称其为“脐母”。第三位助产妇手持粮臼上的大木杵,在毡房外面围绕着毡房不停地往地上捣,要发出响亮的砸地声,捣一下大声地问一句:“生了吗?”直捣到婴儿出生、胎盘脱下为止。哈萨克族的俗话说“生育就是一场战斗”,他们的生产过程充满着战斗氛围。

哈萨克族年轻夫妇的第一个孩子要送给孩子的爷爷奶奶,这个孩子由爷爷奶奶养大,辈分也提高一辈与亲生父母同辈,吃饭时坐与亲生父母同席,称呼亲生父母为哥哥姐姐。

维吾尔族的婚礼是整个村子或整个居住区的盛大节日。维吾尔族的婚礼中有抬新娘的习俗。把新娘从闺房中接出来和下了喜车将新娘送进洞房期间,新娘的脚是不能沾地的,要由新郎方的人用地毯抬着她。在有些地方,新娘在进婆家门的时候要从一堆火上跨过去,这源自对火的崇拜。

揭开新娘的盖头也是一个郑重其事的仪式,由婆家的女性长辈来揭开新娘的盖头。

婚礼上音乐舞蹈是必不可少的,所有举办婚礼的人家都有人在屋顶上吹唢呐、敲铁壳鼓,院里有人在跳舞。

哈萨克族姑娘在出嫁时都为离开父母和兄弟姐妹而悲伤,唱完了《哭嫁歌》,还有唱不尽的《离别歌》,对亲人们每人都有一段长长的离别词。同村的小伙子们会一起来到姑娘的毡房外,掀开毡房的一角,向姑娘唱起《劝嫁歌》和《送别歌》。

新娘到了婆家,受到婆家的热烈欢迎。婚礼开始后,新娘被领到公婆的毡房举行揭面纱仪式。揭面纱仪式由一个年轻人主持,他一边唱着介绍新娘的《揭面纱歌》,一边用装饰了各色绸带的马鞭子挑开新娘的盖头。

塔吉克族的婚礼也是全村人的节日。婚礼要举办三天,前两天新郎新娘两家各在自己的村子里举办歌舞娱乐活动。

这一天,整个山区的人都会聚集在一起。婚礼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社交机会,很多人又会交上新朋友。人们吹起鹰笛、跳起鹰舞,到处是一派欢快景象。年轻人在山间空地上玩起了激烈的刁羊游戏。

第三天,新郎在接亲队伍的簇拥下来到新娘家。新娘家的长者要从新郎送来的礼物中挑选出最中意的衣服,叫伴娘拿去为新娘换上。新娘家的长者向新郎和伴郎肩头撒面粉祝贺,盛情款待新郎与伴郎。新娘换装完毕,新郎才能进入闺房与新娘相聚。新郎新娘的眼睛周围用白色的石粉点染成扁状的线圈,以表示吉祥。

回到新郎家,小伙子们要闹洞房。塔吉克族在订婚的时候,就会拜新郎最好的一位朋友为“拜德尔汉”(婚姻之父),婚礼过程中拜德尔汉始终相伴,而且在一对男女结婚以后,遇到什么问题,也要请拜德尔汉出面解决。拜德尔汉还是这对新人孩子的教父。将新娘接回婆家以后,要由拜德尔汉来揭开新娘的盖头。

柯尔克孜族的婚礼先在新娘家里举行。这天一大早,新娘的妈妈、嫂嫂和其他女眷来为新娘梳妆打扮。新娘的妈妈为新娘梳头,她将女儿的小辫子梳成两条大辫子,一边唱着《哭嫁歌》,新娘情不自禁地唱起《姑娘的怨歌》,埋怨父母不该把她嫁出去,而这时新娘的姐姐要唱起《劝嫁歌》,告诉新娘现在出嫁正是时候。

柯尔克孜族的婚礼都是新娘的嫂子一手操办。嫂子一声令下,婚宴开始,大家聚在毡房外的草地上聚餐谈笑。在这同时,刁羊等活动也开始了。当天夜里,新郎住在新娘家。第二天,在长者的带领下,新郎带着新娘往回走。一路上凡是遇见的人都会向他们祝福。

蒙古族举行婚礼时,在接新娘的队伍到来以后,女方家会唱起伤感的长调送亲歌。就像听到号令一样,歌声一起,新娘的女伴们“呼啦”一声像保护亲人一样把新娘围了起来。而来接亲的那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立即冲过去,要抢新娘。姑娘们自然不是小伙子的对手,一番推搡争夺之后,新娘必然会被小伙子们抢走了。这是原始时代抢婚风俗的遗风,现在已经完全游戏化了。

小伙子们抢到新娘以后,伴娘们也不再纠缠,一起拥着新娘走出毡包,新娘的舅舅把新娘扶上马,新娘家组织的送亲队伍也上马,与接亲的队伍一起上路了。接送新娘的队伍一踏进草原,年轻人就向着无边的草原或大山唱起了长调民歌。

长辈和贵客们已经在毡包里就座,新娘被引入毡包,请到婚床上端坐,同时垂下床上的纱帘。待新娘稍微休息之后,主持人请出新娘,让新娘站在指定的地方,向公公、婆婆及各位长辈叩头,公公给儿媳妇送金银首饰,婆婆除了送金银首饰以外,还会送一只用漂亮的巾帕包着的瓷碗,碗里放着方块糖或者冰糖或者糖果,寓意自然是丰富多元的。新娘依次向长辈们叩头,这些长辈们也都会送些礼物,多数会送牛羊,但不送衣物。

维吾尔族人去世后实行速葬,早亡晚葬,晚亡午葬,如要等待最亲密的亲人,尸体存放也最多不超过三天。在出殡前要对遗体进行清洗、缠裹尸布。在做这些事时,无关人员要回避,阿訇要在为死者净身的门前替死者祈祷赎罪。净身后将尸体放进抬尸架,并盖上布单,由亲属护送到礼拜寺举行葬礼(女性不参加葬礼),然后抬往墓地。

哈萨克人去世入葬后,生者要为死者举办三次大的祭奠活动,依次是7天祭、40天祭和周年祭。亲属们和本氏族、本部落的乡亲们会不断地给死者家中送来食物、白布和牲畜。

哈萨克族非常重视为死者举办周年祭仪式,往往在这一天举行大型活动。周年祭日时,家里人将死者的衣服带到墓地上祈祷,之后将这些衣服送给与死者关系密切的老人。

塔吉克族去世后,把代表他身份的遗物摆放在灵堂上供大家吊唁。只要认识死者的,无论亲疏,都会来吊唁。

塔吉克人每家都有自己专用的墓地,如果墓地离得近,就用梯子搭成抬尸架来抬;如果墓地远,就用牦牛、骆驼驮或者用机动车辆运,将尸体运到墓地去。

土尔扈特蒙古人有着厚生薄死的传统,认为人去世只是去了另一个世界,就像去往另一片草原上开始新的生活一样,只是逝者的灵魂还会在家里住49天,不能用号哭来打扰逝者的灵魂。因此如果家中老人去世了,整个丧事会办得很安静。

亲戚们听到丧讯都会来悼念,向死者遗体告别,但女性不参加告别仪式。死者的遗体不从毡包的门里抬出去,而是揭开毡包的围毡围栅,从毡包后面抬出去,放到别的毡包里过夜。停放遗体的毡包彻夜点灯并始终有人守夜。

现代人通行简葬,形成了固定的墓地,人死以后将死者葬入这些墓地,家属不穿孝服不号哭;来悼念死者的人会带来一些礼物,表示对死者亲属的慰问。葬后第7天,家里人到墓地上去追悼一次。

人死去之后,避讳说“死”字,要用“走了”、“睡着了再没醒来”等语来替代。有些比较讲究的家庭,在死者去世49天内不理发,100天内不饮酒作乐、遇到客人不寒暄,大部分家庭在49天后就结束了哀悼,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