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秘百慕大
17128900000018

第18章 不可思议的神秘事件(1)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说的无底洞只是神话故事。

那么,地球上到底有没有无底洞呢?实际上,地球上还真的有这么一个“无底洞”。这个无底洞在希腊亚各斯古城的海滨。它靠着大海,每当海水涨潮的时候,汹涌的海水就会排山倒海一样“哗哗哗”地朝着洞里边流去,形成了一股特别湍急的急流。

人们推测,每天流进这个无底洞的海水足足有3万多吨。可令人奇怪的是,这么多的海水“哗哗哗”地往洞里边流,却一直没有把它灌满。人们寻找了好多地方,做了各种各样的努力,却一直没有找到它的出口。那么,这么多的海水流进无底洞,最后究竟流到什么地方去了呢?这个无底洞的洞口究竟在什么地方呢,一直到现在,它还是一个谜!

海洋上的谜团实在太多太神秘了:无缘无故的失踪、无人漂船、幽灵一样的潜艇、离奇消失的海岛、吞噬一切的无底洞、海洋上方的怪云;等等,正等着人类一个一个去破译。

飞行女神失踪之谜

1994年6月7日,美国12岁的小姑娘维基·范·米特,实现了她驾机飞越大西洋的夙愿,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小飞行女神”。

维基是6月5日从美国的缅因州奥吉斯塔机场起飞的。在飞越大西洋之前,她熟练地驾着飞机绕机场数周,向到机场为她送行的父母、老师和同学告别,然后掉头沿着她心目中和梦中的前辈,阿米尼娅·伊尔哈特当年的飞行路线开始飞越大西洋。维基在苏络兰的格拉斯哥国际机场降落之后,追踪而来的数十名美国记者将她围得水泄不通,有的称呼她为“小飞行女神”,有的干脆叫她“小阿米尼娅”,维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只不过重现了当年伊尔哈特创造的飞行奇迹。”

1.神秘莫测的豪兰岛

豪兰岛是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中的一个小珊瑚岛,长约4000米,宽约3000米。这儿是热带海洋性气候,岛上长满了槟榔树,显出一种神秘的氛围。然而,从1925年开始,豪兰岛似乎已变成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离奇古怪的海难事故接踵而来,令人感到惊恐不安。为了弄清原因,美国政府曾于1936年12月作出决定,准备派一艘设备齐全的海洋调查船到豪兰岛海域进行科学考察,但在备航期间,却又发生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件:1937年3月,巴西籍的一艘大型货轮在豪兰岛海域莫名其妙地失踪了。后经巴西、美国、英国、法国的多方调查,仍杳无音信。为了慎重起见,美国有关当局又决定推迟海洋调查船的起航时间。

1937年6月,赫赫有名的“空中神行太保”、世界航空界红极一时的阿米尼娅·伊尔哈特小姐宣布,她决定驾驶“艾里克特”号飞机做一次惊人的横渡太平洋的试验飞行。飞行路线是:从巴布亚新几内亚伊里安岛的莱城经豪兰岛到夏威夷。这在当时,连男性飞行员都不敢尝试,何况豪兰岛海域是海难频繁的“魔之区”。因而,伊尔哈特小姐的这次横渡太平洋的飞行计划,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并纷纷通过新闻界表示他们对她的崇敬、鼓舞与支持。美国有关当局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将在豪兰岛上空的部分测航任务委托她去完成,伊尔哈特小姐非常愉快地应诺了这一外加任务。

阿米尼娅·伊尔哈特的飞行计划在开始阶段进行得非常顺利。至6月下旬,她已完成了大部分试验飞行课目。在进入太平洋之后,伊尔哈特小姐决定在新几内亚的莱城休整几天,为最后横渡太平洋这段最艰难的航程养精蓄锐,并对应急物资作些必要的补充。

2.出师不利

经过数日的休养,阿米尼娅·伊尔哈特已恢复精神,决定于7月1日从莱城起飞,进行中途不着陆的4200公里续飞航程抵达豪兰岛,刷新她于1935年创造的3700公里的纪录,但此次出师不利,正当她准备驾机起飞时,天气突然变坏,不得不推迟起飞时间。

7月2日,天气晴朗,空中万里无云,是飞行员们所盼望的大好日子。9时正,伊尔哈特小姐从莱城机场起飞,在空中绕了一圈后就朝豪兰岛方向飞去。飞到离豪兰岛不到1000公里时,豪兰岛上的美军机场已与伊尔哈特小姐联系上:“我是K·H·A·Q”(“艾里克特”号飞机的发报呼叫代号),我在离豪兰岛以西500海里的上空。现在风速是每小时20~30海里。”美军机场已清晰地听到她的报告。当阿米尼娅·伊尔哈特的飞机离豪兰岛只有一个小时的航程时,突然传来了伊尔哈特小姐惊恐不安的呼叫声:“我的飞机飞进了一种类似海绵体的‘湿海风肺腔’里,这既不是天空,也不是海水,而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混合物,有一股强大的磁场……我的飞机遇到了浓雾,又像是急剧向上升腾的蒸气。我仍然看不见陆地……我的位置在豪兰岛以西约160海里……机上的汽油只够飞行半小时……”后来干扰越来越大,豪兰岛机场上的报务员愈来愈听不清了。当地时间19点20分时,伊尔哈特与豪兰岛之间的电讯完全中断。

3.豪兰岛一片惊慌

意外来得如此突然,使豪兰岛机场上的人们一片焦虑不安。塔台上的报务员张大嗓门一遍又一遍地呼叫着:“K·H·A·Q……”可就是收不到伊尔哈特小姐的回音。这时,豪兰岛机场上的指挥官命令一群士兵把几个汽油筒点燃,以便让伊尔哈特小姐能够看见这片陆地。烈焰顿时将豪兰岛的天空映得通红,人们仰望天空,一片空空如也,连一只小鸟也没有看到。时间流逝表明,伊尔哈特的飞机油量已耗尽,她应该在豪兰岛降落了。人们的情绪也紧张到了极点,盼望她能奇迹般地从空中出现,然而,火染的夜空依然万籁俱寂,看不到一丝飘物。豪兰岛机场上的一架军用飞机向伊尔哈特最后发出信号的那个海域上空飞去,也一无所获地返回了机场。这时,大家都已意识到,可悲的事情已经发生,阿米尼娅·伊尔哈特小姐真的出事了。

豪兰岛上的美军机场立即向夏威夷报警,并向在豪兰岛海域航行的所有船只发出了求救信号。

7月2日深夜23时许,一艘英国巡洋舰“埃齐勒斯”号突然收到一微弱的呼救信号,尽管报务员已竭尽全力,企图与这个信号取得联系,但呼救信号很快消失了。然而,这突如其来的信号,无疑为搭救阿米尼娅·伊尔哈特提供了一线希望。

为此,美国政府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全力营救他们的“飞行女神”。7月4日早晨,太平洋舰队首先从珍珠港抽调出15艘驱逐舰和轻巡洋舰,随后又调动了巨大的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战列舰“科罗拉多”号和“亚利桑那”号,组成了一支庞大的搜索舰队。美国政府同时还向这一地区的国家发出帮助寻找女飞行员的请求。虽然其营救对象只有一名女飞行员,但所组织的搜索阵容之庞大,却是史无前例的。

4.神秘的电波与数字

7月6日傍晚20时许,法国的海洋调查船“联盟”号抵达豪兰岛海域女飞行员失踪的海区,参加海上援救,并立即发出了呼叫联络信号。至夜间23时时,“联盟”号突然收到干扰很强的呼救信号,他们只能听清“我是K·H·A·Q”。与此同时,豪兰岛机场也收到了这个信号。报务员立即呼叫:“伊尔哈特小姐:请告诉你现在的位置……”、“我在……”,“我在一个岛上”,“我的飞机在海上漂浮”。当人们隐隐约约地听完这些回音之后,强大的干扰波再次淹没了“艾里克特”号的信号。

同一天,辛辛那提和洛杉矶两地的几个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也曾隐约地听到了伊尔哈特小姐求救的电讯,其中有两组数字:179和16。经飞行专家们分析,这两组数字应该是经度与纬度,但一经组合起来就有四种可能。豪兰岛在赤道以北,为西经178度15分,北纬14度20分。考虑到伊尔哈特7月2日晚上电讯中断的最后位置,营救者决定把搜索目标集中到西经179度、北纬16度和东经179度、北纬16度附近。

搜索舰队在几十架飞机的配合下,夜以继日地在这两个区域搜索着。虽然天气晴朗,大海一片微波荡漾,非常有利于海上搜索营救行动,但他们没有发现任何目标。极为令人费解的是,求救信号依然时有时无。7月9日,“联盟”号又给“艾里克特”号发出呼叫信号:“如果你身体健康,并且在陆上,请发出4长声。”在“联盟”号一遍一又一遍的重复呼叫中,终于得到了响应。下午15时35分,“联盟”号收到了3长1短的回音信号。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是否说,伊尔哈特小姐的身体良好,但不在陆上?营救者仍不解这3长1短回音的含意。“联盟”号继续发出呼叫信号,收到的仍旧是相同的回答,夏威夷电台和旧金山的贝壳电台也都收到了同样的电讯。据此,营救人员便想出了一个确定伊尔哈特所在位置的方法,即在豪兰岛、旧金山和夏威夷同时用无线电测向器测定伊尔哈特小姐发电讯的神秘位置,然后通过几何作图法在地图上标出这三条直线,这三条直线的交点就是她所在的位置。

果然,伊尔哈特小姐求救信号于7月10日再次出现,三个地方的无线电测向器同时抓住目标,结果发现,交会点就在豪兰岛以北约500公里的海面。事实上,这个海区已经被搜寻了好几遍,而且在接到电讯的当时,他们既没有发现这个海区的任何漂浮物,也没有监听到所发出的求救信号。营救人员被坠入云里雾里,整个搜索舰队全部陷入茫然不知所措中。

5.激动人心的新发现

7月10日下午,已经过了一个星期,远征的“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也赶到了伊尔哈特小姐出事的海域,由美国海军准将墨芬坐镇指挥,他立即下令再次投入大规模的搜索救助行动。数十架飞机在海上轮番不停地巡逻了两天两夜,这位女飞行员的行踪仍杳无音信。

伊尔哈特小姐到底在什么地方?那些使人发疯的呼救信号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使墨芬海军准将烦恼不已。可在7月12日早晨,副官托马斯·门罗突然闯进了墨芬将军的办公室。他报告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法国人发现了伊尔哈特发出的烟火。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这天早上7时35分,“联盟”号的瞭望哨突然看到了右舷10公里海面有一团橘黄色的烟火升起,瞭望哨立即把这个新发现报告给船长苏纳斯。苏纳斯船长闻讯后,立即朝那个方向观察,果然有一团烟火漂浮于海面,他立即向“列克星敦”号发出了电报。墨芬将军听完这个报告之后,立即指挥“联盟”号前去救援。

6.是飞碟劫持女神吗

苏纳斯船长接到命令后立即指挥“联盟”号全速向目标驶去,并不间断地发出呼叫信号。墨芬准将焦急不安地等待着来自“联盟”号的消息。然而,“联盟”号最后还是送来了令人沮丧的消息。橘黄色的烟火不但对他们的呼叫置之不理,而且总是距离“联盟”号10公里左右,逃避营救者的追踪。在跟踪近2小时后,这团烟火突然升空而起,在30多米高的空中,像幽灵般地旋转了几下,一声巨响,一道“海天大闪电”后,它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消失了。船上的法国人全懵了,难道这是天外来客飞碟所为?

几十年过去了,由于不断发现伊尔哈特的遗物以及崇拜者的集会活动,特别是小维基在1994年重现了她当年的横渡大西洋的航线,又引起人们对这位30年代的“飞行女神”深深的怀念,以及对这神秘的世纪之谜的重新猜测。

英籍帆船“玛丽亚”号船员

神秘的消失

1872年12月5日,英籍帆船“德艾·格拉西亚”号正朝着英属直布罗陀航行。

这里是位于葡萄牙外海1000公里的大西洋,离直布罗陀大约还有一周的航程。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是航海的大好时光。船长莫亚·豪斯和水手奥立佛在甲板上闲聊起来。突然值班水手的声音从瞭望台传来:“船长,有船影!”莫亚·豪斯与奥立佛停止谈话,一齐朝值班水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隐隐约约有一艘双桅帆船正朝“格拉西亚”号驶来,但是,这艘船行驶得有点奇怪,船身向一边斜,风帆七零八落,速度极慢,简直就是漂浮。

奥立佛举起单目望远镜,仔细观察船只。突然,他尖声叫道:“‘玛丽亚·赛莉斯特’号!”

“什么?”豪斯船长一把抓过望远镜,也朝那船望去。

“玛丽亚·赛莉斯特”号原是一艘英籍木帆船,1860年建造,重282吨,长31米,宽7.6米。最初,船名叫“亚马孙”号,船建成第二年,正值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亚马孙”号便在炮火中完成了第一次航行,但是,“亚马孙”号一直不顺。第一任船长是罗德·麦克雷戈,但这位先任船长不到48小时即因病去世。第二任船长上任后,把撞入渔网导致裂痕的“亚马孙”号开回船坞修理,然而修复后,途中在多佛尔海峡与他船相撞。第三任船长只好又把“亚马孙”号送去修理,然而修好不久的“亚马孙”号又在凯普布雷顿岛外海触礁。后来,重新修好后,“亚马孙”号改名叫“玛丽亚·塞莉斯特”号。

1872年11月,“玛丽亚·赛莉斯特”号在布里格斯船长的指挥下,在纽约装上满满一船工业用酒精,准备运往意大利热那亚。船长的妻子莎拉·伊丽莎白和幼女也随船航行。

当“玛丽亚·赛莉斯特”号船在纽约伊斯特·里巴码头上装酒精时,旁边一艘船也在紧张地装载货物,这艘船正是“格拉西亚号”。

而且,豪斯船长与布里格斯船长还是一对好友。

11月7日,“玛丽亚·赛莉斯特”号扬帆出海,“格拉西亚”号也驶向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