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金字塔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17127700000037

第37章 修建金字塔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几千年以来,古埃及的金宇塔和狮身人面像一直耸立在吉萨市南郊的利比亚沙漠之中,这些人类建筑业的奇迹仿佛在向现今的人们传达一个来自遥远时代的信息,这一信息让很多前来参观的游人都产生一种莫名的冲动,这种冲动使得原本只是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在离开时由衷地恋恋不舍。他们相信,在遥远的古代,一定存在过某种无所不能的东西,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它渐渐消失了。但是,至于这种东西到底是什么,却没有人能够说清楚。

20世纪90年代初,专门研究埃及的学者们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约翰·安东尼·威斯特、罗伯特·鲍威尔、安德瑞安·吉尔伯特、格拉哈姆·汉考克以及科林·威尔森等几位考古学家都曾为此出版了专著。他们向考古界现成的理论提出了一连串质疑,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几位作家描述的故事极富戏剧性,非常引人入胜,而结论总是出人意料。他们说,很久很久以前,曾有一块名为亚特兰蒂斯的大陆……

这些作家解释说,这块后来消失的大陆曾经是一个庞大的海上帝国的中心,这个帝国信奉宗教,经常举行各种祭祀活动,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但是,与传统观点不同的是,这几位作家指出,亚特兰蒂斯岛并不位于直布罗陀海峡附近,而是位于今天的南极洲。他们解释说,1.6万多年前,南极洲大部分地方并未覆盖冰雪,气候条件与现在的加拿大类似。

后来由于地壳移位、洪水等地理原因,亚特兰蒂斯岛的位置渐渐发生了改变,最后一直移到了今天的南极洲,由于被厚达两英里的冰雪覆盖,直至最后,整个南极洲大陆都成了冰雪世界,岛上的生物链被完全破坏。

在上述灾难的末期,即公元前1.5万年,亚特兰蒂斯岛上的幸存者开始向世界各地逃亡。这些难民当中不乏掌握高等技术的人才,他们将亚特兰蒂斯岛上的先进技术、宗教仪式以及科学知识也带到了各个地方。其中的一群显然就是后来的史料记载中被称为“何露斯(古埃及太阳神)追随者”的逃亡者最终在埃及安家落户,并在吉萨高原建立了他们的新家园。

由于担心再次遭到自然灾害的侵袭,所以这些人就制定了一项长期的建造计划,以便将他们的宗教教义好好地保存下来。他们开创了一种能够将教义主旨通过建筑物的几何形状表达出来的方法,由于这些建筑物外形宏伟,规模巨大,所以能够经得起未来发生的任何地理灾害。这些古人希望,即使他们旨在教授宗教教义的学校将来有一天全部绝迹,后代人也能够解开融入这些建筑物设计中的秘密,以免它们失传。因此,这些亚特兰蒂斯岛的先人采取通过建筑物传达信息这一方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的宗教教义流传千古。

这些远古人就是狮身人面像的创始人。他们也许亲自动手搭建了狮身人面像的地基,或者他们只是画出了设计图并将这一设计传给了自己的后人。到了8000年之后,即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人根据先人的设计图建造了金字塔。

从此,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的建筑地点吉萨及其建造形状与宗教教义的关系都被这些“何露斯的追随者们”作为秘密保留起来。事实上,由于那些古埃及的天文学家——祭司将这一秘密保守得极其严密,以致于即使在8000年后,埃及的法老也不敢对先人制定的有关吉萨的建筑计划做出丝毫的改变。

汉考克和罗伯特写道:

我们认为,相关证据表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古埃及先进的科学和工程技术一直得以流传下来,而且,从旧石器时代到王朝时期,古埃及都不断涌现出超人一等的哲学家和技术人员,这些人被称为拥有上天赐予的圣旨。

对于汉考克和罗伯特而言,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建造地点吉萨的确是古埃及——如果说不是全世界的话——的圣地中心。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如此神圣,以至于虽然时间过去了好几千年,但这里却依然保持原样。

所有这一切都为后人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考古素材:大家可以尽情想象修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时的情景,或者发现一些不同寻常的史料,甚至得到出人意料的结论,以及可以向现代埃及学中一些最权威的人士进行挑战。汉考克和罗伯特两人都是坚定的反权威观点的人士。他们在自己出版的书籍中尤其提到了考古界对反面证据的否认、自己的实地勘察计划受到阻止、勘察许可证被取消以及考古界盛行的对不符合常规的发现的解释,即无论其多么可信都持不屑态度等情况。

那么,修建金字塔的真正目的是否就真如前所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