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聪明女人一定要学会的语言操控术
17123000000035

第35章 说话得体有讲究——女人要懂的语言禁忌(2)

有一次,钟弱翁到庐陵,途中路经一个山上的寺庙,寺中有个阁楼搭建得很雅致,旁边还陪衬上诗文。钟弱翁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于是就和同行的人一起过去看看究竟,临近阁楼时,只看到阁楼上题的字是“定惠之阁”,而旁边题字人的名字却早已看不清楚了。

钟弱翁见是山中的小寺,题字人名字又看不清,所以就想题字人可能只是平凡的小辈,不会是大家,于是,就肆无忌惮地评论这题字的种种缺点,简直把题字人批评得一无是处。同来之人都觉得题字书法奇峻,是难得的好字,虽然知道钟弱翁本人一向自好为师,喜欢胡乱评论别人,却也没想到他如此不学无术,不懂得好赖,甚至为此都厌恶他。

钟弱翁却对周围人的态度浑然不知,还不知好歹地叫来一个看门的小和尚去拿梯子过来,本想将题字的匾牌取下来,换上自己的“墨宝”取而代之。可是当小和尚取下牌匾时,他擦拭后仔细一看,竟发现原来是大书法家颜真卿所写。

钟弱翁当时也不好意思,所以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他就强撑着面子,说:“像这样的字画,怎么能不刻一个石碑呢?”于是,又语言含糊地命令下人去刻一个石碑,自己趁机就匆匆地离开了,这件事情很快就被传得沸沸扬扬,钟弱翁从此成为人们的笑柄。

像钟弱翁这样不学无术却好为人师当然会成为人们的笑柄,即使有些学问,也不能够好为人师,指点别人。

在人际交往中,拜人为师与好人为师会得到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人群中,以他人为师向别人学习,除了可以促进自己成长之外,还可以满足对方的优越感和虚荣心。从人性的角度讲,这样等于你认同了对方的观点,当然会给人以极大的满足感。所以,拜人为师,虚心向别人学习,谦虚地与周围人交谈,你往往会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和认同;反之,好为人师却不是一件可取之事。不管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和想法,也不管你的意见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一旦你主动指出来,如果对方和你不是亲密无间的朋友或家人,很有可能不但不接受你的好意,反而会采取不友好的态度对之。

说话要懂得给自己留余地

做事要给自己留余地,说话也一样。在和别人说话时,要时时提醒自己,给自己留有余地,这样才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如果将话说得太死,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有时就会作茧自缚。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在思考问题时都喜欢相对的思考方式,对于绝对的思考方式,人们是十分反感的。说话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总是用“绝对”这个词,就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比如“这件事情绝对没有错,肯定是我看到的那个样子”。这种不留余地的说话方式很容易让自己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甚至还会给别人留下非常恶劣的印象。

杨先生想使自己的居室尽善尽美,希望能买到一款真皮沙发。他来到一家大的家具经销店,销售人员看见杨先生很热情地问他需要什么。杨先生说:“我想买一款真皮沙发,放在我的客厅里。”

销售人员带着杨先生来到一组沙发前。

杨先生看中了一款沙发,问销售人员:“这款沙发多少钱?”

销售人员说出了这款沙发的价格,这让杨先生很吃惊,因为销售人员说的价格很低。

杨先生围着这款沙发走了几圈,然后说:“这款沙发非常漂亮,设计和样式也很好,但是它的价格为什么这样便宜呢?”

销售人员说:“这是我们公司特意为店庆而设计的一款沙发,设计的宗旨就是回馈消费者,所以是一款物美价廉的沙发。”

杨先生看着沙发,虽然很喜欢这款沙发,但他还是问道:“我要买的是一款真皮沙发,这款沙发是真皮的吗?”

销售人员说:“这完全是一款真皮沙发。”

杨先生听到这样的话后,当即决定把这个沙发买下来。随后他又决定买一个合适的茶几来配这个沙发。

在跟着销售人员看茶几时,杨先生发现了一张和他决定买的那张非常相似的沙发。但是,这张沙发的价格却是那张沙发的好几倍。这让杨先生感到很诧异。

他问身边的销售人员:“这张沙发为什么这么贵呢?”

销售人员说:“因为它完全是一张真皮沙发。”

杨先生问道:“那么原来那张呢,那张不也是完全真皮的吗,怎么价格差距这样大呢?”

销售人员说:“是这样的,这张沙发完全是真皮的。原来那张沙发只有靠背和扶手的地方用了真皮,其余的地方都是人造皮革。”

杨先生听完后生气地说:“那你为什么告诉我它完全是真皮的呢?你怎么可以这样欺骗顾客呢?”

这个销售员说:“先生,我并不是有意欺骗您,那时我们在讨论另一个沙发,忘了和您解释了。”

杨先生说:“你为什么不说那张沙发不完全是真皮的呢?你说了它完全是真皮的,并没有给你自己留下什么解释的余地。”最后,杨先生并没有买下原先选好的那张沙发。

这个销售人员之所以没有成功地将这张沙发卖出去,就是因为他在向客户介绍沙发时将话说得太满,没有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这样,他最终失掉了自己的客户。

由此可见,在与人交流时,给自己留有余地非常必要。

不只是谈话,在答应给别人办事情时,也一定要注意留有余地。即使是能够办到的事情,也要给自己留一点余地,否则有时会很尴尬。

某大学的一个系主任向本系的青年教师许诺说,要让他们中2/3的人评上中等职称。青年教师听到这个消息后都很兴奋,热切地盼望着系主任早日兑现自己的承诺。但是,当系主任向学校申报这件事情的时候,学校的回答却是,一次不能给出那么多名额。他据理力争,跑得腿酸,说得口干,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但是,他为了自己的面子,又不愿意把这个情况告诉系里的年轻教师,有老师问起他情况时,他只是对老师说:“放心,我既然答应了你们,一定会做到。”

不久以后,职称评定结果公布了,老师们大失所望,都在背后责怪系主任,说他不能办事就不要轻易给大家承诺,害得大家白欢喜一场。

这样的指责让他很尴尬,而且在学校领导那里,他也受到了批评。这件事过后,不但校领导对他失去了好感,老师们也不再相信他了。

因此在工作中,不要轻率地许诺,即使许诺也应该留有一定余地。但是这种余地并不是在给自己找借口,而应该努力实现自己的承诺。

对把握不大的事,可采取弹性的说法,应该把话说得灵活一些,让事情有伸缩的余地。可以使用“尽力而为”“尽最大努力”“尽可能”等灵活性的字眼,这样的词语能让自己的承诺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对时间跨度较大的事情,可采取延缓性的态度。有些事情,在你跟别人说的时候情况是一个样,可是由于时间长了,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采用延缓时间的方法,即把给别人办成事的时间说长一点,给自己留下为实现承诺创造条件的余地。

如果一件事情自己不能够独立解决,那么应采取隐含前提条件的方法。如果你所作的承诺不能自己单独完成,那么你在承诺中可提到一定的限制。如果有人找你解决农转非户口的问题,因为户口的问题涉及公安部门和国家有关政策,所以这个时候,你不妨说:“如果你的条件符合政府农转非的政策,我一定会帮忙的。”这样说既让别人看到你的诚意,话语又灵活、有分寸。

在生活中,说话、办事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余地,这样即使没有办成事情,别人也会原谅你。因为在你给自己留下余地的同时,对方也在心里给你留下了余地,这样你就不会轻易失去自己的面子,也不会轻易失去自己的信誉。

学会察言观色,不该说时不要说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得到别人的好感,就要学会察言观色,揣摩他人的心理,继而投其所好,给予心理上的满足。察言观色是社交场上的一项基本技术,也是揣摩他人心理的前提。不会察言观色,就无法揣摩他人的心理,而投其所好则无从谈起。不仅如此,如果缺乏察言观色的本事,在人际活动中不仅难以得到他人的好感,甚至会因为不识人心而令人厌恶。

清代有个举人通过候补得了山东某县县令的职位,上任后前去拜见自己的知府,一时之间想不出该说什么话,沉默半晌,他忽然问道:“府台大人尊姓?”这位知府一听,心里不痛快,勉强说出自己复杂的姓氏。那名县令低头想了很久,才说:“府台大人,您的姓在百家姓中没有啊!”知府听后,心中更加不快,说:“我是旗人,贵县难道不知吗?”

此时,县令还是没有察觉到知府神色的变化,于是,又继续问道:“那么大人在哪一旗?”知府收敛神色,说:“正红旗。”县令顺口就说:“正黄旗最好,大人怎么不在正黄旗呢?”知府听到这里,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怒气,大声问道:“你是哪一省的人?”县令回答:“广西。”知府说:“广东最好,你为什么不在广东?”此时,县令才发现知府满脸怒气,只好赶快作揖告辞。

第二天,知府就给新来的县令发去一纸调令,让他回去任学校教职。

不言而喻,县令被贬职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不懂得察言观色,更不懂得适时闭嘴,只知道自顾自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希望以此拉近两人之间的关系,但是结果却弄巧成拙。

察言观色是一个人处世识人时必须掌握的技巧。一个懂得察言观色的人,往往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并且让自己的反应与对方产生共鸣,从而取得对方的信任,实现自己的目的。

所谓的识人有术,就是通过不动声色地观察,通过察人外而知其内,从“心里语言”和“行为语言”去了解一个人,从而巧妙地与对方交谈。

一般来说,通过对方的表情、眼神、衣着、坐姿、手势、言谈等就能窥测他人内心。察言观色犹如察看天气,而揣摩他人心理就如同天气预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人们去努力掌握。

有人说人心是最复杂的东西。尽管人们常有喜怒形于色的情况,但是多数时候,人们还是习惯把自己的想法掩藏起来。通常“眼色”最能不由自主地透露人的内心,是“脸色”中最应关注的重点,还有其他一些方面,如果能够观察入微,就能对对方的内心意图洞若观火。

在人生的大船上,只要能辨别好风向,掌握好舵手,就能迎接挑战,搏击风浪。察言观色在社交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随机应变更是成功者不可或缺的本领。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就能够看到揣摩人心的现象。

比如你去拜会或访问某人,如果主人一面跟你说话,一面眼往别处看,同时有人在小声讲话,这就说明你的来访打断了主人某些重要的事情,以至于主人心里有所牵挂与惦念,虽然此时他在接待你,但却心不在焉。这个时候,你最好就此打住,同时,一定要告诉他:“您一定很忙吧。那我就不打扰了,过两天我再来听回音吧!”这样主人内心会对你产生感激之情,同时又会有歉疚之意,他内心会想:“人家礼貌地拜访我,我却没好好地接待人家。”以后如果你再次拜访,他会心存弥补之意,一般会好好款待你。

如果你们在交谈过程中,门铃或电话突然响起,此时,你应该主动中止交谈,请主人接待来人或接听电话,而不应该充耳不闻地滔滔不绝,这样会让主人左右为难,甚至对你的不识趣感到厌烦。

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的言语、表情、手势、动作以及看似不经意的行为都要有较为敏锐、细致地观察,这是掌握对方心里意图的先决条件,要知道:测得风向才能使舵。通过以下一些平时常见的动作就可以了解到对方的内心,从而明白对方的意图:

(1)说话时不抬头,不看人:轻视他人,认为此人无能。

(2)从上往下看人:这是一种优越感的表现,好支配人,高傲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