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聪慧女人一定要懂得的舍与得
17122600000005

第5章 慈悲喜舍,利益一切有情众(4)

几个嘉宾又议论了一会儿,依然没有想到准确的答案。主持人只好说出了非常简单的道理:“残疾人摇着轮椅进来的时候,不必费神转身,就可以从镜子里看见楼层显示灯。”

这样一个简单的答案,让在座的几位嘉宾觉得很尴尬,不由地抱怨说:“我们怎能想到这一点呢?”

其实人们真正应该尴尬的不是答不出简单的问题,而应该是没有人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某个问题时,如果只是从自己的利益得失出发去考虑,而置别人于不顾,往往就会失之偏颇。

相反,如果能够设身处地,换一个角度为他人着想,原本疑惑不解的问题也好,困难重重的问题也罢,就有可能会变得豁然开朗,迎刃而解。

用慈悲的心待人,替他人着想,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北宋哲学家程颐说过一句话,大意是:“遇事肯替他人着想,这是第一等的学问。”这是一句很朴素的语言,不仅通俗地道出了深邃的哲理,而且点出了做人的第一要素。替他人想一想,不要总想着自己。能为他人着想,这就是慈悲。

有个行脚的老和尚带着小和尚走进烧饼店。店家布施给他们每人一个烧饼,他们坐下正准备吃烧饼时又进来一个人,背微驼,穿着一件破烂的上衣。他缓慢地走向狼藉的饭桌,寻找残羹剩饭。当他拿起别人吃剩下的烧饼时,小和尚不解地问老和尚:“师父,那人为什么吃别人剩下的东西?”

“他饿了,又没有钱。”老和尚低声回答。“我们能给他一个烧饼吗?”小和尚问。“他只吃别人不要的东西。”老和尚摇头道。小和尚突然拿起自己的烧饼要了一小口,然后跑到那人坐的地方,把烧饼放在桌上。那人很惊讶,感激地看着小和尚离去。

看到这些,老和尚脸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一块烧饼能拯救一个生命,一块烧饼也能唤起一颗感恩的心。当然,在做这些的时候,别忘了顾全别人的尊严。即使帮助别人,也要顾全他人的尊严。站在他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就是慈悲。慈悲不仅让他人受益,也让我们自己得到益处。

有位禅师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行人之间难免磕磕碰碰,禅师也被行人撞了好几下。禅师继续向前走,远远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来,旁边有路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

禅师听了这话,很疑惑。等那个提灯笼的人到了身边,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提灯的人点了点头说:“是的,我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从那以后就什么也看不见了。”禅师疑惑更甚:“既然如此,黑暗与光明对你而言并没有差别,你却为何要提着灯笼行走呢?”

提灯笼的盲人说:“没错,黑暗与光明对我而言没有差别,但是对那些看得见的人来说确实差别巨大。我这样做,是为了能让那些看得见的人不至于因为黑暗的到来而遮蔽了双眼,成为和我一样的瞎子。”

禅师听了盲人的话,感叹道:“原来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这真是慈悲心肠啊。”盲人摇了摇头回答:“不是,我这样做为的是自己!”禅师又迷惑了,问道:“这怎么说?”盲人答道:“你在黑暗中行走,难道没有被别人碰撞过?”禅师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碰到了。”

盲人点了点头说:“这就是了。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撞到我了。”禅师一时之间顿悟本心,感叹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寻找佛法,原来佛法就在我的身边啊!只要能够心怀慈悲,替他人想一下,自己就会得益啊。”

马路上有一块石头,肯替别人着想,就会随手将它拿到一边,免得行人被绊。进出玻璃弹簧门,在推门之后,看看后面有无人跟进,如果有则挡一挡门,免得后来人被撞。坐电梯时,发现有人赶过来,不妨按住开门键,等等后上的人……这些举手之劳的小事,你是否愿意去做呢?慈悲,不需要做多么伟大的事,只要你多替他人想一想。

布施奉献成就自己,慈悲喜舍征服人心

古印度的舍卫城中住着一位婆罗门,天生聪明伶俐,富有谋略。凭借着智慧和谋略,他拥有了无数财宝,富可敌国。在这位婆罗门的一生当中,几乎没有他想要而得不到的事物。人们都对他百般羡慕。

听起来这是件好事,但却阻碍了他亲近佛法。正因为什么都有,他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缺,根本不用植福培福,因此他常说:“布施是浪费金钱,行善是无益之举。”

舍利弗尊者听说了婆罗门的事情,便特意去观察他,发现他很有慧根,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舍利弗尊者认为,如果他不改悭吝的恶习,恐怕他拥有的一切都不会长久。舍利弗尊者不忍见到婆罗门将来流转恶道,求出无期,于是决定前往度化他。

尊者到达婆罗门面前的时候,婆罗门正准备用餐。他见到突如其来的尊者手持瓦钵,不由地勃然大怒。因为他平时最看不起的,就是这些不愿意劳动的乞食行者。但这一次,婆罗门没有像以前一样,将尊者赶走,他忽然心生一计:与其浪费力气斥骂对方一顿,还不如让这讨厌的出家人自讨没趣。

婆罗门随即转身坐下,像是没看到尊者似的,既不驱逐也不表示欢迎,只自顾自地用餐。过了一会儿,婆罗门吃饱之后,便将净手、漱口的水倒入尊者的钵中,并说:“这就是我要施舍给你的东西,你走吧!”

婆罗门以为尊者会暴怒,但没想到的是,舍利弗尊者竟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慈悲地祝愿道:“愿您今日诚心的供养,使您百劫千生受无量福报。”说完,便转身离去。

婆罗门看着尊者渐行渐远的身影,心中忽然生出恐惧的念头,他一边踱步一边想:“倘若这个出家人将我的举动张扬出去,大家一定会认为我是个小气鬼。而且,说不定以后会招来不良的报应。”婆罗门越想越不放心,便派仆人去将尊者追回来。

舍利弗尊者回到精舍,他自言自语道:“我该如何运用这钵水,使施主得到最大的利益呢?”他想了一会儿,便蹲了下来,将钵中的水倒入泥地中混合均匀,再将和好的泥水取出,铺设在佛陀平时经行之处。

然后尊者请求佛陀:“这位施主生性小气,只愿意布施这么一些水,然而为了让他免于堕入三途恶道,因此我将这些水和泥覆盖于您经行的路上。伏愿世尊慈悲,在这块地上行走,使施主永生永世得大福报。”佛陀听了,接受了舍利弗尊者的要求,在那块泥地上经行,为婆罗门祈福。

婆罗门所派的仆人看到了这些,向主人具陈其事。婆罗门听了,惭愧地说道:“佛陀本是王子,如今却舍弃了王位,披缁修行、持钵乞食,他与他的弟子无非是为了让众生得到福报、增长善根,实在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这些事,这真是伟大啊!”

于是婆罗门带着全家大小一同到精舍,向佛陀悔过,希望佛陀能原谅自己的愚痴。佛陀并没有责怪他,反而慈悲开示,让婆罗门当下化除了心中种种烦恼,得道证果。

这则《杂譬喻经》中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小气悭吝的人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而能够慈悲喜舍的人,却能够征服人心。人在社会中,要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受到他人的欢迎与尊重,若没有几分奉献之心,总是悭吝待人,这是不行的。佛陀教导世人要布施与奉献,其实就是度人度己的双成就法门。

奉献我们的爱心,用无私的胸怀对待他人,这是真正的舍得。当别人吝啬地待你,你不会抱以仇恨,却能够宽容以待,依然为他祈福。没有私心杂念,只有慈悲的心念和利他的思维,这是佛的教导,也是佛之所以能够得到人们赞叹与支持的原因。

有位将军曾拜一休禅师为师,学习佛法。有一天,这位将军邀请一休禅师到家里用茶,还热情地拿出家里的所有珍稀古董给一休禅师鉴赏,并且请教一休禅师的看法。

一休禅师看了之后,回答道:“这些珍玩都很好,但不是真正的精品。我有三件古董,一是盘古氏开天辟地的石块,二是历朝忠心大臣吃饭的饭碗,三是高僧用的万年拐杖。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可以送给你作为镇宅之宝。”

将军听后,大喜道:“大师慈悲,我实在很感谢您的大方,为了表示对您的敬意,弥补您的损失,我愿意给大师一些补偿,您看多少钱一件合适呢?”

一休禅师也不客气,点头说道:“你说得十分有理,我看这样吧,每件物品只要一千两银子就行了。”

将军没想到这么贵,虽然有些心疼,但想到三件宝贝实在不凡,花三千两银子确实值得。于是便将银子取出,叫侍从随着一休禅师前去取回古董。

一休禅师回到寺中,就对弟子说:“你们去把门口抵门的那块石头,喂狗食的饭碗和那根我花了十钱银子买的拐杖拿来。”然后,一休禅师便将这三样东西交给了将军的侍从,让他带回去复命。

侍从看到一休禅师的做法,感到很为难,但又不敢冒犯他,只好带着东西回去见将军,并将自己知道的一切禀告将军,请将军定夺。

将军听说所谓的宝贝原来都是一些破烂货,非常生气。他当即驾马赶到寺院中,找一休禅师理论。

一休禅师见将军怒气冲冲而来,却和言悦色道:“将军,你这是怎么了?拥有至宝,你应该高兴才对啊,为什么这种脸色?”

将军见一休禅师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更加生气,大声说道:“你为什么要欺骗我?那些明明都是不值钱的破烂货,你却告诉我是宝贝,甚至让我花重金购买它们……”

一休禅师笑道:“原来你生气是因为觉得那些东西没有价值,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古董珍玩、银子金钱放在库房里不使用,不也是没有价值的吗?现在正是闹饥荒的时候,每户人家三餐不继,将军却有心思欣赏毫无意义的古董,那些古董能够救济人民,保住人民的生命吗?但是我的三件宝贝,换来三千两银子却能救济贫民。这其实也是替你做功德,其价值终身受用不尽,比古董更宝贵了。”

将军听后,恍然大悟,在惭愧中,更深深佩服一休禅师的智能与慈悲。

佛的教导不是哲学,不是理论,而是本心的智慧,是舍得的慈悲。没有慈悲的心念,就没有普度众生的行动。没有慈悲的心念,也不能作出无私的布施。悉达多悟道成佛,解脱了自己的生死烦恼,完全可以隐遁山林,不理世事。但他看到受苦的世人,心生不忍,决定布道,教化众生离苦脱难的法门,这就是一种慈悲的舍。

没有慈悲的念,很难想象佛陀会与众生结下万千的缘;没有慈悲的念,很难想象佛教会如此受到众生的支持。佛之所以能够成就自己,征服世间众生的心,成为众生敬仰的圣者,就是从慈悲的念开始的。

种善因,得善果,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在一次法会上,唐肃宗向南阳慧忠禅师请示了很多问题,但禅师却不看他一眼。唐肃宗对于慧宗禅师的态度感到很生气:“朕乃天子,你居然不看我一眼?”

慧忠禅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了唐肃宗一个奇怪的问题:“那么天子可看到了虚空么?”唐肃宗对这个问题感到不屑,傲然地回答:“当然看到了!”

慧忠禅师又问:“那么请问天子,虚空可曾对你看过一眼呢?”唐肃宗茫然无话可对,因为虚空到底有没有看过他一眼,他还真的不知道。

慧忠禅师这才说道:“我们总是自重身份,想着别人高看自己一眼,但我们是否想过对别人高看一眼呢?”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注意那些关心自己的人,却鲜少主动关心别人。谁对我好,谁对我坏,每日患得患失,不是计较金钱,就是计较感情,在钱关情关之外,还有恭敬关,终日要人赞美,要人行礼,要人看我一眼,比之虚空,虚空不要我们看它一眼,我们又何必要虚空看我们一眼呢?

你想别人高看你一眼,你就应该高看对方一眼,要不然别人凭什么高看你呢?你要别人对你好,就要先问问自己有没有先对别人好。但唐肃宗的骨子里是不了然这样的道理的,于是慧忠禅师问他虚空可曾对他看一眼,这是要点醒他、告诉他,有舍才会有得、种善因才得善果的人生道理。

现在很多人学习佛法,都不懂得因果的道理。从来没想到付出,就想着收获:我修这个法,能得到什么利益;我修那个法,能得到什么神通。这就好像梁惠王一见孟子就问:“你来了对我有什么好处?”这句话看起来很坦率,但世人执著自己的利益得失而不能为他人考虑的本性,由此可见一斑。

佛的教导就是要让人转念这样的错误观念,让世人懂得为他人考虑,而不会总想着自己的利益得失。因此,佛教导我们,不要只想着别人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在此之前,我们最好先问自己对别人有什么好处。如果我们要得到对方的好处,就应该主动施舍、播种下善根善种,结下善缘。

明太祖朱元璋做过和尚,懂得佛法因缘的奥义。有一次,他微服出巡,探访民情,走到一座古庙前,忽然觉得异常口渴。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农夫奉上一杯茶,朱元璋对农夫十分感激,认为他是自己的贵人。于是,朱元璋便赐农夫为县令。

这件事被当地的一名书生听说之后,他的心里十分不平,便在朱元璋饮茶的那座古庙的墙上写了一副对联:“十年寒窗下,不如一杯茶。”

第二年,朱元璋到这座古庙重游时就看到了这副对联,知道这副对联就是针对自己而题,其中的怨怼之情溢于言表。但朱元璋并没有生气,而是大笑着提笔,在对联之后又续写了两句:“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