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洞彻互动中的“反常”现象
交际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对这个人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对一个人的成长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现代交际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利的交际心理影响着人们的交际,诸如毛毛虫效应、蝴蝶效应、巴纳姆效应、投射效应、马太效应等等等等,这些原本是在经济学领域比较常见的经济学原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真实的存在着,它们以各种状态影响着人们的交际活动,然后在人们稍不留神的时候,破坏人们的交际关系。此外还有一些交际活动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比如男士女士禁忌的一些交际心理,还有交际个体需要注意的交际礼仪等,这些必须懂得的知识如果被交际个体忽视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造成交际活动的“反常”现象的发生。
本章就从这些交际活动中的“反常”现象入手,具体细微的介绍这些交际“效应”的种种表现方式还有交际个体所禁忌或者须知的知识,通过具体的例证解释了它们的存在特点,希望能对正处在交际漩涡中的您有所帮助,以期帮助您成为交际中的高手。
毛毛虫效应:从众心理
现代交际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交际过程中,有很多不利的交际心理影响着人们的交往,盲目的从众心理便是其中之一。当一个人正确的意见与大多数人的错误意见发生悖逆的时候,这个人是否能够继续坚持自己的意见其实是要面临很大的心理考验的,特别是对一些创造者来说,从众的心理是其获得成功的一道厚实的门槛。
18世纪末,一位名叫凯利的发明家就曾开始设计飞机模型,他之后也有人提出过制造飞机的设想,但是这种设想很快便招来了一大片反对声。当时的物理学家亥姆霍茨从物理学角度向世人公布,制造机械装置的飞行器根本没有一丝成功的希望。同时,美国著名的天文学家纽科姆根据一些繁琐的计算也证明机械飞行是没有任何可能性的。而法国著名天文学家勒让德也反对制造飞机的构想。在这一片反对声中,凯利的发明宣告破产。
其实,一个人的行为以及想法确实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这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在交际过程中,如果一个人过度“从众”,那么他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变得很小。
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后来被称为“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同时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处,然后让这些毛毛虫首尾相接,围成一个花盆大小的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上一些毛毛虫最喜欢吃的松叶。当这些毛毛虫围成圈后,它们就开始一条跟着一条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不停地走,1小时过去了……24小时过去了,很多个24小时过去了,这些毛毛虫一直不停歇,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转圈,最终这些毛毛虫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
做这个实验的专家名叫约翰·法伯,他在做这个实验前曾经假想过:毛毛虫应该很快就会厌倦这种毫无意义的绕圈,从而转向它们比较喜欢吃的食物。但让他遗憾的是,毛毛虫并没有这样做,它们看不到不远处的食物,只知道跟着前一条走。这个悲剧产生的原因就在于毛毛虫一味固守原有的习惯以及经验,它们没有走出“习惯”的思维定势。毛毛虫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没有得到任何成果。其实,如果这些毛毛虫中间有一条能够破除尾随的习惯而转向附近的食物,那么它们就完全有可能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后来,科学家们给这种总是喜欢跟着前面的路线走的行为制订了一个名称,叫做“跟随者”的习惯,把因为跟随而产生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
不要以为这种效应只会发生在一些低级生物身上,自然界中,在很多比毛毛虫高级的生物身上,这一效应也发挥着作用,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鲦鱼。鲦鱼的体积比较小,而且比较弱势,因此常常群居,一个族群里通常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科学家将一个鲦鱼首领大脑中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这个鲦鱼便失去了自制力,随后它的行动也发生紊乱,但是其他鲦鱼却仍像以前那样盲目地追随这条失去行为自制力的鲦鱼。
“毛毛虫效应”在人类生活中的表现就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很常见的。
有一段文字就是描述人的从众心理的:在大街上,突然有一个人跑了起来,或许是他突然想起了与爱人的约会,现在已经有点来不及了,于是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另一个人也正在跑,他可能只是个报童。第三个人是一个公事繁忙的绅士,也在小跑……几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有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也有可能是一个交通警察说的。没有人知道到底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几千人都突然跑了起来。“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离大河远,东边比较安全。“向东去!向东去!……”
这就是从众心理,它对人们的影响的确很大。在交际过程中,造成交际的群体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交际群体中,大部分交际个体不愿意表现出与众不同,因为这样会让这些交际个体感到很孤立,但是当他的行为、态度与意见同其他的交际个体一致时,就会产生“没有错”的安全感。交际活动中的“从众”源于群体对自己的无形压力,这种压力迫使一部分交际成员选择一些与自己的意愿相反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1)群体方面。主要是“群体规模”、“群体凝聚力”、“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群体的权威性”、“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群体接纳个体的程度”、“群体的专长”等因素造成了从众心理。
(2)个人方面。主要是“性别差异”、“文化差异”、“人格特征”、“知识经验”、“个性特征”、“地位”、“获得正确信息的愿望”、“与群体保持一致”等因素促使人们形成从众心理。
(3)情境方面。主要因素是“信息的模糊性”、“从众行为的公开性”、“权威人士的影响力”、“承诺感(责任感、约束力)”。还有很多学者提出了一些刺激因素,比如“刺激物的内容”、“刺激物与个体的重要程度”等,这些对于人们形成从众心理都是有影响的。
在交际活动中,从众的心理现象是有负面影响的,它会抑制交际个体的个性发展,束缚交际个体的思维,扼杀其创造力,使交际个体变得没有主见或者墨守成规。基于此,人们在交际活动中最好正确把握这种交际心理,利用其好的方面,摒除其劣势的方面,这样交际活动才能进行得更加顺利。
巴纳姆效应:不知不觉的环境影响
人们通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环境的影响,不管是思想上还是行为上的,甚至包括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巴纳姆效应”。
爱因斯坦小时候原本是个很贪玩的孩子,他的妈妈经常为此担心不已,家长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说毫无作用。一直到16岁那年的秋天,在一个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叫住,说要给他讲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将爱因斯坦的一生都改变了。
父亲说:“昨天我和咱们的邻居约翰大叔去清理南边的一个大烟囱,那个烟囱必须踩着里面的踏梯才能上去。我跟在你约翰大叔的后面,我们抓着扶手终于爬上去了,当从烟囱里往下走时,你约翰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后面。后来钻出烟囱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约翰大叔全身上下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却干干净净的什么也没有。”
“当时,我看见你约翰大叔的样子,以为我一定和他一样,脸脏得没有办法看,于是我就到烟囱旁边的小河里去十分认真地洗了洗自己的脸。而你约翰大叔呢,他发现我钻出烟囱时浑身上下都很干净,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全身都是干净的,于是你约翰大叔只是草草地洗了洗手就跟着我上街了。结果走在街上时,街上的人看到你约翰大叔都笑破了肚子,大家还以为你约翰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完这个故事,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哈哈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之后,严肃地对他说:“其实任何人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可以当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自己的镜子,有时候傻瓜或许都可能把自己照成天才。”
在交际过程中,这种“巴纳姆效应”比比皆是,很多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依赖于身边的人包括自己的交际对象对自己的评价。身边的人认为自己是天才,那么这个人也可能就会认为自己是天才,身边的人说自己智商很低,很多人就真的认为自己是“弱智”。由于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很多人都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在处理某件事情或者做某项决定的时候,也会受到这种“环境”的辐射。
2000年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你自己”作为铭文雕刻在阿波罗神庙的门柱上以警世人。但是直到现在,“认识自己”的目标仍然有待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既不可能时时刻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把自己放在一个局外人的立场上观察自己,这个时候,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便成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在认识自我的时候极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把对自己的判断迷失在自己所处的环境当中,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巴纳姆效应”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倾向,意思是人的思想行动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以致出现一种自我认知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能够十分准确地揭示自己的特点。
有位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一项人格测试的检查,检查过后,这位专家拿出两份测试结果让参加检查的人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检测结果,其中一份是检查者自己的结果,而另一份则是多数人回答后平均起来的结果,很多检查者竟然认为后面的那份结果更准确地描述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这项研究所要说明的是:大多数人都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能够揭示自己的特点,即使这种描述很空洞,这些人仍然认为它能够正确地反映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一个心理学家用一段非常笼统的,几乎可以适用于所有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这个评价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很准确。
因此说来,“巴纳姆效应”还是具有其负面性的,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一个人如果总是依靠他人的判断来了解自己的话,那么这个人将永远不可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当很多很好的机遇摆在人们面前的时候,这些人就会使这些良机白白浪费掉。
基于以上的特性,在人际交往中要竭力摒除“巴纳姆效应”,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自己,形成独特的自我,从而为成功交际做好最基本的铺垫,成就美好的人生。
投射效应:强势的主观心理障碍
在某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会中,出现了这样一种很有趣的现象,所有的编辑出示了他们认为最重要也最有意义的一个选题:
编辑小张正在参加成人教育以攻读第二学位,所以他选的选题是《怎样写毕业论文》。
编辑小王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所以她的选题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
编辑小李是个围棋迷,经常研究围棋类的书,所以他的选题是《聂卫平棋路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一些心理特征强加在别人身上,并且认为别人应该也具有同样的特征。例如:自己喜欢说谎话,就认为别人也会经常欺骗自己;自己感觉自己很出色,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优秀……心理学家们将这种交际心理现象称之为“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很普遍,大多数人总是会假设别人的心理状态与自己的心理状态是相同的,他们总是会把自己的心理特征投射到交际对象的身上。比如有的人喜欢一样东西,那么他会认为别人也一定喜欢这样东西;有的人不喜欢某个人,那么他会感觉那个人也不喜欢自己;怀疑某个人讨厌自己,那么自己就会去讨厌那个人等。这样的心理表现得很强势,也过于主观,会在不知不觉中让交际对象摸不着头脑。
一般情况下,“投射效应”会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感情投射。交际个体认为交际对象的好恶与自己应该是相同的,他会把交际对象的特性硬性纳入自己既定的框框中,然后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理解。比如自己喜欢某一事物,在跟交际对象谈论时,谈论的话题总是离不开这件事物,不管交际对象是不是感兴趣、能不能听进去,如果不能引起交际对象的共鸣,就认为是别人不给面子或不理解自己,进而影响交际的气氛。
第二种是认知缺乏客观性。比如有的人对自己喜欢的人或事会表现出越来越喜欢,越看优点越多的心理,而面对自己讨厌的人或事则会表现出越看越不顺眼,越看毛病越多的趋势。这样的心理状态往往使人“两极分化”,一方面会过度地赞扬和吹捧自己喜好的人或事,另一方面又会过分地指责甚至中伤自己所讨厌的人或事。把自己喜欢的人或事过度美化,将自己讨厌的人或事过分丑化,把自己的感情强势地投射到这些人或事上,并进行过度美化或丑化的心理倾向会导致交际个体失去人际沟通中认知的客观性,进而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泥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