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快乐历史一本通:趣味世界史
17116300000053

第53章 豺狼的表演——两次世界大战(10)

见不得光的公开会议——雅尔塔会议

1945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已经非常明朗,取得反法西斯战争最后的胜利已是指日可待。在欧洲战场上,苏联和英、美等国军队分别从东西两线向德国本土推进,德国法西斯的政权败局已定。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负隅顽抗的日本法西斯军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为了协调反法西斯盟国之间的关系,商讨最后打败德、日的计划及研究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安排未来的欧洲事务与战后和平等一系列重大事项,1945年,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黑海沿岸的度假胜地雅尔塔举行了日后对世界政治格局影响深远的会议——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3日,美、英两国领导人来到了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著名的雅尔塔国际会议于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此举行。因为雅尔塔地处克里米亚半岛,所以雅尔塔国际会议也被称为克里米亚会议。这次会议的参加者主要是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以及随同他们而来的三国外交部长、参谋长和顾问们。在2月4日到11日的8天时间里,英、美、苏三国政府代表团采取了各种会谈方式,包括所有代表出席的全体会议,只有“三巨头”在场的秘密会晤,还有针对具体问题的参谋长或外长分组会议等。在这次会议上,英、美、苏三国政府代表团针对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处置战败后的德国、安排欧洲事务和保卫战后世界和平等重大事项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最后三国发表了联合会议公报,签订了《雅尔塔议定书》和秘密的《雅尔塔协定》。不过当时,英、美两国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会议期间签订的部分内容侵犯了中国权利,而会前其他国家并不知情,故其有“雅尔塔密约”之称。

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是各参会国讨论的首要问题,其中包括战败后德国的领土占领以及战争赔款等多个议项。在领土管辖上,“三巨头”一致同意对德国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即战后德国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而在德国战败赔款问题上,美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偿款总额约为两百二十亿美元,尽管英国认为在当时偿款总额还无法估计,但最终同意由东道国苏联提出的“战争赔偿总额为200亿美元,其中50%归苏联”的建议。

如何对日作战则是雅尔塔会议的另一项重要议题。会议召开时,日军还在太平洋战场上作最后的垂死挣扎。罗斯福总统为减少美军在太平洋战区的伤亡并尽快结束战争,因此迫切希望苏联出兵对日作战,并以牺牲中国的权益作为苏联出兵的条件。三国领导人就此达成协议。根据协定,苏联要在德国投降及欧战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参加对日的作战。其条件主要的内容为:一、必须维持外蒙古(即今天的蒙古共和国)现状;二、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商港须国际化,维护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恢复苏联旅顺港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苏、中共同经营合办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但苏联的优先权益须予保证,中国可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三、千岛群岛须让予苏联。这个协定是美、苏两个大国在亚洲划分势力范围相互妥协和承认的产物。他们背着当时作为四大盟国之一的中国政府和人民,签订了侵犯中国主权和利益的协定。协定签订四个多月后,美国才将内容通知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尽管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拒绝了此协议,却在斯大林只承认国民党政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的条件下又转为同意的态度。可以说,这是雅尔塔会议最不光彩的一页,是大国沙文主义与强权政治的一种丑恶行径。

在雅尔塔会议上,三国首脑还讨论了关于联合国成立方面的事情。会议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必须取得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5个常任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会议还通过了《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宣布各国人民有权根据自己的选择,用民主的方式来解决他们的政治和经济问题。会议反映出苏、美、英三国对战后世界安排问题上的不同意图和矛盾,对战后国际关系的格局有着重大影响。它对于巩固反法西斯联盟、推动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利益和领土行政完整。

通常雅尔塔会议被认为是确立战后世界以美、苏两极为主导的战略格局的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因而后来人们惯常称这种格局为雅尔塔格局或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

世界格局的帷幕——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17日,苏、英、美三国首脑斯大林、丘吉尔和美国新任总统杜鲁门(由于罗斯福突发脑溢血去世,作为副总统的杜鲁门接任总统)在刚刚结束战争的德国首都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战争首脑的最后一次会晤。具有戏剧色彩的是,丘吉尔一直以带领英国民众抗击法西斯的功臣自居而洋洋得意,对英国国内的选举自信十足,但在发表《波茨坦公告》的同一天,英国大选的结果揭晓,在野的工党获了多数选票而组阁,丘吉尔被迫宣布辞职,由艾德礼组成新一届内阁。新当选的首相艾德礼随后接替了丘吉尔继续参加会议。

当时,纳粹德国已经战败,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几乎是气数已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尾声,共同的敌人渐渐消失,3个国家合作的基础也变得薄弱了许多。所以,在会上,三国逐渐由合作走向冲突。这次历时17天的会议逐渐显露出英、美与苏联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的矛盾影响了战后世界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在苏军解放下的东欧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而美、英为争夺战后世界霸权,竭力阻止苏联在东欧和世界其他地区影响范围的扩大。

三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的激烈交锋后,会议在管制德国、解除德国武装、重建德国民主政治生活、欧洲领土变更以及战争赔款等问题上都做出了具体规定。

会议期间,由于矛盾重重,参会的美、英两国干脆撇开苏联并联合中国于7月26日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这份公告已经成为对日的最后通牒。但是日本依然顽固,拒绝无条件地投降,这一举动无疑坚定了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的决心。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也宣布加入《波茨坦公告》,至此《波茨坦公告》也就演变成了中、苏、美、英四国对日的共同宣言。

8月2日,苏、英、美三国首脑签署了《美、英、苏三国的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和《柏林(波茨坦)会议公报》两个文件,统称为《波茨坦协定》。会上讨论了德国问题、波兰问题、奥地利问题、缔结和约接纳联合国会员等一系列问题。而德国的问题是会议的重点。

在德国分占区的划定问题上,各方之间是大费脑筋,甚至不惜在事实上直接进驻。经过艰难的协调,斯大林同意让苏联军队撤到规定的占领区,英、美两国部队进入各自在施蒂里亚和奥地利的占领区。7月24日至26日,四方代表再一次在维也纳会晤,签署《参谋长议定书》时,安排美国军队从多瑙河以北的地区撤让,苏联进驻该地区。这样,四国占领区才最终与已经做出的决议完全相符。

而在战争赔款问题上,三国首脑则在会议上展开过更激烈的争论。斯大林发现自己无法实现在雅尔塔会议上要求的200亿美元赔款要求时,便转而要求英、美绝对保证取得德国赔款总额的1/2,对此英、美一口回绝。但作为交换,美国建议三大国可在各自占领区内取得赔偿。随后,苏联以苏战区国民财富仅占德国总额的42%为由,要求在英、美控制的西区得到其余部分的补偿。对此建议,英、美均无异议,最终达成协议:苏联除从东战区取得赔偿外,还应取得西战区作为赔偿而予以拆迁的基本工业设备的15%,另有10%则无偿取得。除此之外,苏联还有权利取得德国在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地的资产,而波兰应得的赔款份额要计算在苏联的赔偿内。

至于波兰边界的问题,美、英、苏三方发生了更激烈的争执,斯大林坚持波兰西部边界应延伸到西尼斯河,但美、英认为这会危及到德国的生存,因而坚决反对斯大林的建议。经过又一番的讨价还价,美、英最终宣布承认波兰民族团结临时政府,确认波兰领土延伸至奥得河和西尼斯河,但同时也留有标明“西部边境的划定留待和会解决”的字眼。

波茨坦会议是战时美、英、苏三国首脑的最后一次会议。它迫使日本早日投降,巩固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垂死挣扎——日本本土作战

意大利退出“二战”战场后,纳粹德国也很快向盟军投降,而日本却不甘心就此罢手,还在负隅顽抗。由于在太平洋上和美国进行的一系列血腥的角逐以全面失败告终,日本丧失了海上战斗力,美国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情报系统等优势,先后取得了中途岛、莱特湾以及瓜达尔卡纳尔岛等战役的胜利,并夺取了所罗门群岛。日军称霸南太平洋的计划彻底落空了。而在硫磺岛和冲绳岛战役失败后,战火终于被引到了本土,日本军国主义者一意孤行地推出了本土决战计划,打算作最后的挣扎以寻求一线生机。

1945年3月20日,日军大本营制定了《决战作战准备纲要》。最初,日本计划利用本土作战的有利条件,以残存的陆军、海军和航空兵实行特攻作战,力图先挫败登陆的盟军,而后集中地面上的全部兵力,与登陆的盟军全力一搏。日本军部根据形势判断6月和初秋为盟军登陆的时间,登陆的地点会在九州、四国和本州的关东地区。因此,日本军队希望赶在盟军登陆之前,在关东和九州等地部署足够的兵力,做好战斗的防御准备。此后的几个月,日本一方面加紧从中国东北和朝鲜向本土调集兵力,加强防御工事,另一方面还调整了指挥系统,成立了5个方面军司令部和5个军管区司令部,专门负责本土作战。到6月中旬,日本已调集了其所能调动的所有兵力到日本以进行本土决战。

然而,昔日不可一世的军国主义日本正迅速走向衰亡和崩溃。航空母舰和优秀的飞行员损失殆尽,日本完全失去了海空优势。同时,在海面上,美军布设了14000枚地雷,封锁了下关海峡、名古屋、横滨和东京的海上交通线。这让原本缺乏资源的日本几乎枯竭,战略储备与需求相比已是杯水车薪,日军和民众的日常生活都成了困难,日军的战斗力急速下降。而1944年6月15日到1945年8月14日,美军向日本的军事基地、石油储备库、政府机构和民居投放了几万吨炸弹和燃烧弹,民居被毁让国内民众对战争的反感达到了极点。

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掷了第一颗原子弹,三天后,日本另一座城市——长崎的上空也升腾起一团蘑菇云,日军精心准备的本土作战计划没有了丝毫的作用。盟军发表《波茨坦公告》后,日本天皇于8月15日被迫宣布正式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