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如何说,孩子才肯听
17113700000033

第33章 引导是一味良方,好性格源于好榜样(1)

丹麦有句谚语说:“好榜样就像把许多人召集到教堂去的钟声一样。”而父母的引导就像孩子人生之路上的指明灯,照耀着他前行的道路,好的引导胜于书上几十条的教诲,它就像一双为孩子拨开迷雾的大手,给他指明前进的方向。

无声的教育是最好的老师

“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烦,根本没法教育。”星期一一早,我一走进办公室就听见同事这样抱怨。他的话得到其他人的一致赞同,纷纷开始说起老师越来越难当这件事。

跟同事们一样,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班级总有几个学生很顽皮,上课不好好听讲,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总是倒数几名。任课老师不止一次跟我反映过这个问题,他们要么心不在焉,要么就是偷偷做别的事情,精神很不集中。

针对这种现象,我知道不能急于求成。严厉的批评可能对一些孩子起作用,但对于个别叛逆心理很强的学生则起反作用,非但没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还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烦躁感和排斥感。

去年教师节的时候,我特意去了高中班主任杨老师的家里拜访。吃过午饭,我们就在一起聊天,话题当然离不开彼此的学生。

杨老师说他接手了小学的一个班,之前就听说班里有个很特殊的学生,他侧面了解了一下,同学们都说他学习很差,拖欠作业,吝啬,还偷东西。总之,大家给他的评价低到不能再低。杨老师并没在意学生们的说法,而是在上课的第一天提出了他对班级管理的看法:过去的事情已成为历史,希望大家开始新的篇章。他还微笑着看了看那个学生。而后的学习生活中,杨老师不断给予这名学生鼓励,让他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每当他有了小进步,杨老师都会在全班表扬他,并告诉其他的学生接纳他、包容他。

有一次,杨老师回教室拿东西,发现这个学生正偷偷摸摸地把手伸进同学的书包,杨老师意识到他在干什么,轻轻咳嗽一声算是提醒。看到老师来了,他马上低下了头。“为什么这么做?”杨老师很严肃地问他,“你知不知道这么做是不对的?”学生仍然低着头,说:“我错了,再也不会这样了。”通过和他交谈,杨老师才知道他的父母对他管得很严,从不给他零花钱,他想买笔记本,又没有钱,只好想到了偷。听完他的话,杨老师从背包里拿出笔记本给他,并对他说:“虽然你想买笔记本的想法是对的,可是做法却是错误的,老师原谅你这一次,希望你下次不要再犯错。”然后,杨老师给他的父母打电话,亲自说明了情况,让家长跟孩子好好交流,适当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在杨老师不懈的努力下,这个学生有了很大转变,一改小偷小摸的习惯,成绩平稳上升,慢慢有了一些朋友,真正融入了集体中。

我想,许多“问题学生”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一无是处,只是他们的缺点被放大了。如果老师不能给他们关怀和鼓励,他们就相当于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在强调要给孩子爱。但是怎样去爱呢?我觉得是要用心体会他们的感受,用行动去证明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或家长,绝没有不能成才的孩子。

我决定试一试“无声教育”。什么是“无声教育”呢?它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无私奉献,把孩子指引到良性轨道上来,培养他们,教育他们。二是要注意对孩子的思想教育,抛弃斥责、批评等“声音”,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

上课的时候,有个学生一边飞快地写着什么,一边不时抬头看看我有没有注意到他,神情非常不自然。我读着课文走下讲台,到他的桌子旁边用余光一看,原来他在补写数学作业。我继续朗读课文,同时用手轻轻扣了扣他的本子,他马上意识到了,迅速收起作业并拿出课本,认真地看起来。

除了不批评学生外,每次考试之后,成绩不好的学生总不喜欢听到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念出分数。我只在黑板写出前10名同学的名字,其他的学生分数一概不念。考得不好的同学都很感激我,觉得我没有在全班面前给他们难堪。

在我看来,“无声教育”还是有成效的。我打破了以往那种“犯了错误就批评”的思维模式,注意和学生多交流,希望他们把我不对的地方提出来,互相监督。

当孩子犯错误时,适当给他们一些“台阶”下,给他们多一些包容,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来有助于树立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把尊重、理解和信任留给孩子,能使孩子从自卑感和恐惧感中解脱出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另外,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觉性。一些孩子的自控力较差,犯错误就挨批评容易让他们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而“无声教育”能缓解这种现象,看似“无言”,却蕴含独特力量,孩子有所领悟,自然就懂得控制自己的行为了。

不但老师要学会运用“无声教育”,家长更要学会用“无声”教育孩子。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启蒙教育就是通过家长的教导完成的。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未来。

相当多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容易走进误区,要么是过分溺爱,要么是过分严厉。这两种方式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过分溺爱会给孩子造成性格缺陷,无法直面挫折,害处不胜枚举。而过分严厉则给孩子心理造成很大压力,比如太过于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强加自己的意志给孩子,想把孩子打造成“完美神童”,一旦孩子无法达到要求,就采用暴力手段,非打即骂,时间长了,孩子的抵触情绪日益加深。

其实教育孩子不需要太多的方法,只要运用恰当,家长是很省力的。

我对我的孩子要求并不多,虽然很爱他们,但不会舍不得放手,让他们去艰苦的环境中去磨练意志。书上常说,完善的家庭教育可以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待他们,我总是付出足够的耐心和恒心,给他们自信,欣赏他们身上的优点。

我的女儿小时候不太懂事,总是跟我顶嘴,批评她很多次她都不改。

有一天,我发现她的房间凌乱不堪,玩具和书散落一地,脏衣服堆在床上。我让她整理好房间,可是她非但不整理,还跟我顶起嘴来。我虽然生气,但是没像以前一样责怪她,而是平静地看着她,脸上没有表情。到了晚上,女儿在睡觉前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妈妈,我错了,不该惹您生气,下次我一定好好收拾房间,原谅我吧,对不起。”我很惊喜,没想到我的沉默竟然让孩子醒悟了,看着忐忑不安等待我回答的女儿,我笑着说:“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你还是妈妈的好女儿。”女儿也开心地笑了。

在以后的生活中,如果女儿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太好,我只要静静地看她一眼,她马上能明白我的意思。然后我再告诉她她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做。慢慢地,女儿变得自律了。

孩子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宽容,不喜欢听家长的责骂或唠叨。适当的“无声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很有意义,把批评用沉默代替,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有人说过,真正成功的教育是让孩子感到你不是在教育他,而是在帮助他、引导他。如果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那么“无声教育”就是失败的。我很赞同这种观点。

在中国,提到“教育”这个词,似乎很大程度上是“教训”,“无声教育”正好能消除这样的错误观点。孩子心里没有留下被“教育”的痕迹,只深切地体会到家长和老师的关心,这样的孩子得到了爱,也会爱别人。相反,如果他没有得到被爱的感受,那么也会感到自己是孤独的,自然不能学会怎么爱其他人。

“润物细无声”,既然春雨可以滋润土地,那么我们的教育也能滋润孩子的心田,“无声的教育”使父母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老师。

“活到老学到老”不单说给孩子

犹太人一直是崇尚知识、酷爱读书的民族。他们不看重家中有多少财富,而是以读的书多、藏的书多为豪。为了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大人会把书涂上蜂蜜,放在孩子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孩子形成对书的好感,从而培养出读书的兴趣,可谓用心良苦。

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看书,多学会知识,多掌握技能。如何能让孩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培养起学习的兴趣呢?

我明白,让孩子喜欢读书和学习,不是靠简单的唠叨得来的。唠叨会产生两种结果:家长批评孩子,孩子却觉得家长不理解自己。其实教育孩子是复杂的“工程”,应该寻找最佳途径来指导孩子,家长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尤为重要。

朋友的女儿上五年级了,她告诉我,虽然自己不是特别爱读书,但是为了能让女儿喜欢读书,首先她每天都要看家里订的报刊,一家人经常就某个知识进行讨论、交流看法。她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带着女儿去书店,让女儿看到同龄孩子读书的热烈气氛。

她的方法很好,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会刻意模仿父母的行为。家长是孩子的读书榜样,当看到爸爸妈妈在读书,他们也会受到感染,对书产生兴趣。就像我朋友一家人,家庭里有了很好的读书氛围,他们的女儿也爱上读书了。

“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并不是只说给孩子听,想让孩子怎么样,自己必须先做到。大人首先要能做到爱学习,再来要求孩子爱学习。

教育孩子成长为优秀的人才,不仅仅是学习方面,我们强调的是孩子身心协调健康发展,光有才智没有健康的体魄不行,光有健康的体魄没有才智也是不行的。

有家长问我:“我的孩子对读书很反感,我怎么办呢?给他换了一个又一个家教,买很多精品的辅导教材,可他还是不喜欢读书,成绩始终都是倒数几名。”

这类家长并没明白问题的根源是什么。督促学习和请家教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孩子从心底排斥读书。读书的兴趣需要培养,要改变孩子的态度,需要智慧和耐心。比如,家长可以像我之前提到的那位朋友学习,每天抽一点时间和孩子共同阅读一本书,再把书中蕴含的道理讲给他听,再说明阅读的好处,让他们知道读书不是多难的苦差事。

我有一个表姐只有初中学历,识字不多,她在孩子7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教孩子识字,碰到她不认识的字,她就查字典。不管孩子能不能听懂,她都照例读书给孩子听。孩子长大一些,她就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上学以后,往往是孩子在做功课,她也跟着学习。这个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没上过补习班,但是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到哪都是书不离手。表姐也学到不少知识,前阵子拿到了自考的大专学历。

表姐学知识就像在和孩子“比赛”,你追我赶的情况下,两个人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也因为表姐的带动和影响,她的孩子才迷上阅读,积累了大量知识,为优异的学习成绩做好铺垫。

鑫鑫的学习成绩还算不错,但对读书不是很感兴趣,知识面仅限于课本上的那些。于是我制定了一张读书计划表,和他各有一份,要求写上近期对哪本书感兴趣,从书中学会什么道理。起初儿子不以为然,计划表一直空白着。我则把最近读过的书写下来,包括书的大致内容都有所记录。儿子悄悄观察我的举动,有时也会拿过我的计划表看一看。没几个月,儿子就在计划表里填上《天蓝色的彼岸》,并认真做了读书笔记。

等儿子读过这本书,我问他:“你从这本书里学会什么道理呢?”

儿子说:“我知道了人是要宽容的,而且要热爱生命,哪怕在前进的路上不停跌倒,也要有走下去的勇气。”儿子一口气说完,信心满满。

我赞许地点点头:“真不错,妈妈看了这本书都没有你领悟得多。”儿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十足的成就感荡漾在脸上。

这件事让我体会到,好的知识要大家一起分享,这样既能使孩子有信心把书读好,又能促进家庭成员之间交流感情,以便共同进步。

每个星期一上课之前,我都让学生们讲讲周末是怎么度过的,看了哪些新闻,从中学到什么。学生们的发言很踊跃,我发现孩子学到的东西有时比大人更深刻。孩子不光从大人身上学到东西,他们身上同样有很多东西是我们要学习的。

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很多收获。当然,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指知识,还有很多优秀品质。

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因为优秀的孩子应该具备金子一般的品质。学习固然重要,但品德的好坏则关系到孩子以后在社会上的发展。在这方面,父母同样是孩子的老师。

在生活中有很多家长给孩子制定了很多规矩,要求孩子举止端庄、亲切待人,家长却对邻居恶言相向;要求孩子勤俭节约,自己花钱却大手大脚。

国外的某个科学家曾做过实验,把40名上幼儿园的儿童分成两组,分组观看两个成年人的动作示范:一个对充气玩具拳打脚踢,另一个则安静地玩充气玩具。此后,让孩子们玩这个玩具,其中观察过暴力示范的孩子选择了攻击行为,甚至发起了一些新的攻击行为,譬如用水枪射击玩具。而另一组儿童则互相合作,玩得很愉快。

这个实验说明,儿童能通过观察等方式模仿别人的行为。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孩子本能地选择父母做学习对象,父母的言行举止深刻影响了孩子。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孩子好的学习榜样,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孩子既学到书本上的知识,又学到社会课堂上的礼节,真正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教会孩子与他人分享

美国有一首儿歌,讲的就是小孩子心中对于物品所有权的理解。歌里面唱道:

“我先看到的就是我的,

我先拿到的就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