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17112500000028

第28章 学会舍弃,方能有所获得(2)

懂得布施,才能得到更多

有位居士向禅师诉苦:“我的妻子非常吝啬,不但对施善之事毫不热心,甚至连亲戚朋友遇到困难也不肯接济。请禅师去我家开导开导她。”

禅师欣然允诺,于是跟随居士来到他的家中。

居士的妻子果然十分吝啬,仅仅给禅师倒了一杯白开水,连一丁点儿茶叶末都舍不得放。禅师并不计较,但是,他没有用手端起杯子,而是用两个拳头夹着杯子喝水。

居士的妻子“扑哧”一声笑了。

禅师问她笑什么。

她说:“师父,你的手是不是有毛病?怎么就连喝茶也攥着拳头?”

禅师问:“攥着拳头不好吗?我若是天天这样呢?”

“那就真是毛病了,天长日久,就成了畸形。”

“哦。”禅师像是恍然大悟,于是伸开手,却又总是张着五根指头,不肯合拢。

居士的妻子很奇怪,笑着说:“师父,你这样张着手,还是畸形啊!”

禅师点点头,认真地说:“不错,总是攥着拳头与总是伸开巴掌,都是畸形。就如钱财,若只知道死死地攥在手里,总也不肯松开,天长日久,心就变得畸形;若是大撒手,只知道花用不知储蓄,也是畸形。钱,是流通的,只有流转起来,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居士妻子的脸微微红了,她明白了禅师在变相规劝她不要吝啬。但她不服气,想着给禅师出个难题。恰好这时,她养的一只小猴子跑了进来。她灵机一动,将小猴抱起来,对禅师说:“大师,您看这小猴子多可爱呀,跟人的模样差不多。”

禅师笑道:“它比人多了一身长毛,若肯舍弃,就可以做人了。”

居士的妻子说:“您法力无边,不知能不能让它也变成人呢?”

居士一边训斥妻子荒唐,一边向禅师道歉。谁知,禅师认真地说:“好吧,我可以试试看。不过,能不能变成人,主要看它自己。”

于是,禅师伸手拔了一根猴毛。小猴子痛得吱吱乱叫,从女主人怀里挣扎出来,逃之夭夭。

禅师长长叹了一口气,摇着头说:“它一毛不拔,怎么能做人呢?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丝毫不舍,如何能得?”

吝啬的人,看似什么也不会失去,殊不知,正是因为吝啬,所以他什么也得不到。许多时候,如果我们舍得付出,最后反而会得到更多。 有一个很自私的人,自私到连一粒米都舍不得给予他人,于是人们都叫他吝啬鬼。

一天,佛祖经过他住的地方,得知此事,便决定登门点化他。

佛祖耐心地给他讲了“舍便是得”的道理。在聆听了佛祖的教诲后,他也似有所悟。这时,门外来了一个乞丐,于是佛祖就叫他前去施舍。他捧着一碗饭来到门前,可在给予的那一刻,他说什么也不肯松开自己的手。

试了几次,都无济于事。他只好沮丧地回到佛祖面前:“我本想给他,可我就是松不开自己的手。”

佛祖略加思索,从怀里拿出一粒种子,放在他的左手里。“你把右手想成是别人,把左手想成是自己。现在你把这粒种子放在你的右手中。”

他疑惑地看了看佛祖,一想到把东西给别人,他又开始有些舍不得了。可过了一会儿,他又笑了,因为他猛然意识到,把左手的种子交到右手,那不也是自己的手吗?并没有因此失去什么。如此一想,他便轻松地把那粒种子放在了自己的右手中。刹那间,他右手中的那粒种子竟然奇迹般地长出了叶子,开出了一朵美丽的花。

面对那朵美丽的花,那个自私的人忽然有所醒悟:原来给予很简单,就像把左手的东西交给右手,是件令人幸福的事情。

奉献其实很美妙,就是在心里种下美德的种子,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

黎明,佛陀入城。途中,看见一个男子,向着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礼拜着。佛陀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那个男子说:“每天向六方礼拜,是家族传下来的习惯。据说这样做,就会得到幸福。”

“佛陀也有六种礼敬的方法。”佛陀慈祥地说,“第一,孝顺父母:做儿女的要孝养、顺从,令父母欢喜、安慰。第二,敬重师长:做学生的要敬重师长,接受教导。第三,敬爱妻子:妻子是一个好助手,夫妻要互相敬爱。第四,尊重朋友:对待朋友要诚实、互敬。第五,布施穷困:对待穷困的人要布施、恭敬。第六,体恤仆人:对待仆人要宽大,不要令他们过分疲倦。这六种人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常处的人,和他们相处得合理,会有快乐的家庭、美满的人生。如果只是礼拜六方,又有什么用呢?”

幸福不是祈求来的,而是需要靠行动去争取的。施予人爱心,懂得分享,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份亲情、友情,幸福就会不请自来。否则,即便是每天膜拜,也无济于事。

懂得放下,才是生活的智者

人总是有太多的欲念,被贪欲所累。什么都想得到,结果却什么都得不到。人生本来就不会完满,所以要懂得取舍。而那些懂得放下的人,才是生活中真正的智者。

一次,明远禅师云游到一个地方。听说这个地方有一个叫做南先生的首富,乐善好施。

南先生也同样听说了明远禅师云游到此,于是把禅师请到家里,向他诉说了自己的委屈。他说:“我虽然是地方首富,但是我活得并不快乐。亲戚朋友们向我借钱,我借给他们,但是他们却并不还我,而且还常常埋怨我。有一次,一个戏班子到我们这里来,我出钱让他们唱戏,让乡亲们听戏,没想到,这些人中竟然有人进入我家偷盗。我实在是想不通,我如此做事,他们却这样回报我,因此我心中常常烦闷。”

明远禅师听完,笑着说:“施主,你是不是想要心中不再郁结,重新找回快乐呢?”

南先生点头说:“请禅师开释我。”

明远禅师说:“我有一个快乐的秘方放在山上的庙中了,施主愿意跟我去拿吗?不过路很远,你得带上足够的盘缠。”

南先生赶紧答应,就这样,他跟明远禅师上路了。路真的很远,他们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村庄,翻过了一座又一座高山。

在路上,南先生遇到很多穷人,此时,明远禅师请南先生掏出钱来施舍给穷人。走了很远的路,南先生看到自己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少了。他有点儿担心,自己拿到秘方后怎么回来。

明远禅师何尝不明白南先生的心思,但是他对南先生说:“施主你不必担心,我保证你到时候会开开心心地回到家。”

听完明远禅师的话,南先生也算放心了。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口袋里剩余的钱财全部都施舍给了路上遇到的穷人。

这天,他们两人终于回到了明远禅师的庙宇中,南先生赶紧向明远禅师要快乐的秘方。

明远禅师笑着对他说:“我已经把秘方给了你啊。”

南先生当下着急地问:“大师,您何曾给过我秘方呢?”

明远禅师像打哑谜一样,又说:“施主你既然不辞劳苦地到了这里,不如就在我们这座小庙里住一阵子吧。”

南先生想,我不妨先住下,看看动静再说。于是,他就在庙里住了下来。每日听和尚念经,渐渐地感到单调、乏味,心中也越来越着急。

一天,南先生又找到了明远禅师,对他说:“禅师你既然不给我快乐的方子,不如就给我一些盘缠,让我回家去吧。”

明远禅师笑着说:“施主,我已经把盘缠给你了。”

此时,南先生心中的怒火全部被点燃了。他想着,原来这个和尚戏弄我呢。要什么没什么,还让我跟着他走了这么远的路,花光了我所有的盘缠。这个和尚纯粹是个骗子。这样想着,一气之下,他就离开了寺庙,回家去了。

天黑的时候,他来到了一个小村庄。这时,他身心俱疲,肚子也很饿,正想着去讨口饭吃,忽然看见一位农夫向他走来。南先生正想张口询问,农夫却一眼就认出了他,说道:“哎呀,这不是恩人南先生吗。”

说完赶紧把他领到了家里,准备了饭菜。虽然是粗茶淡饭,但南先生依然吃得很高兴,晚上就在农夫家里过夜了。睡觉之前,南先生想,这个农夫比起以前村子里的人要好多了,最起码有良心。

第二天一早,南先生谢过农夫,便匆匆赶路了。

这一路上,南先生发现,只要自己有困难,就有人帮助自己。这些人都是他一路上施舍过的,对他印象很深,都对他怀有感激之情。南先生心里非常快乐,一路上没花分文,就这样回到了家里。

到家以后,南先生忽然明白了。原来,明远禅师真的将快乐带给他了。要不然这一路上,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帮助自己呢?南先生想,原来明远禅师要教给自己的是施舍的快乐,而不是施舍的回报。

施舍时带着让别人回报的欲念,又怎么会快乐呢?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得付出,就不要想着回报,否则这种施舍就不是真心的,也不能让自己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拿起是负累,放下是超然

相传释迦牟尼在世时,有一位黑指婆罗门拿着两个花瓶,前来献给佛陀。

佛陀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

于是黑指婆罗门把左手的花瓶放在地上。

佛陀接着说:“放下!”

黑指婆罗门再把右手的花瓶放在地上。

然而,佛陀还是继续说:“放下!”

黑指婆罗门无可奈何地回答:“我已经两手空空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再放下了,您为什么还要我放下?”

佛陀说:“我并没有让你放下花瓶,我是让你放下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都放下时,才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终于悟到了“放下”的真义。

只有“放下”心中的一切贪欲、愤恨和妄想,才能自由自在,才能解脱,才能把握住正确的道路和方向,顺利到达终点。

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人感觉生活的压力越来越沉重,他觉得自己已经无力支撑,于是他只好去请教一位智者。

年轻人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与寂寞,长途跋涉使我疲倦到了极点;我的鞋子已经磨破了,荆棘割破了双脚;手也受伤了,血流不止;嗓子由于大声呼喊也变沙哑了……我经历了这么多苦难,为什么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呢?”

智者没有马上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将他带到一条五彩石铺就的小路上,然后交给他一个背篓,让他顺着小路一直走下去,把自己喜欢的石头都放到背篓里。

年轻人就照着智者的说法去做了。看见红色的石头,他感觉热情奔放;看见白色的石头,他感觉纯洁无瑕;看见黑色的石头,他感觉庄重严肃……于是他把这些石头一一捡进背篓里。渐渐地,背篓里的石头越来越多,背篓越来越重,最后,他终于支持不住,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智者问:“你为什么不丢掉一些石头呢?”

年轻人说:“不,这些石头对我来说太重要了,里面装的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泪水,每一次孤寂时的彷徨……”

随后,智者带年轻人来到河边,他们一起坐船过了河。

上岸后,智者对年轻人说:“你扛着船赶路吧!”

“什么?扛着船赶路?”年轻人一脸愕然,“船那么沉,我扛得动吗?”

“是的,你当然扛不动。”智者微微一笑,说,“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河后,我们就要放下船才能继续赶路,否则它就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泪水、名誉、地位、金钱,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但时时刻刻带在身上,就会成为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年轻人,生命不能负载过多的重量,否则人生就会垮掉。从现在起,你把最喜欢的石头留下,剩下的全部扔掉,再试试往前走。”年轻人照办了,顿时感觉无比轻松,他发觉自己的脚步轻快多了,没多久就走到了小路的尽头。

“生命不能负载过多的重量”,在智者的开导下,这位年轻人终于明白了生命不必如此沉重的道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放下人生的包袱,随时清理心灵的垃圾:名利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以及曾经遭遇的痛苦、孤独等。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轻装前进,走向远方、走向未来。

放下不等于失去,放下的越多,越能拥有更多。当你手中抓住一个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一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其他的。人如果固执于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生命的广度和深度也只能局限于某种程度而已。当你紧握双手时,里面什么都没有。当你松开双手时,整个世界就在你手中。人生是一个漫长的旅程,不断前进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在前进的过程中,必须对经历的以往有所取舍,这样才能不断地在扬弃中轻装前行,才能在取舍中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