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活学妙用心理学
17109900000018

第18章 巴纳姆效应(1)

算命先生的话其实是一顶扣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一位叫做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曾说过:“我的节目之所以会受欢迎,是因为这些节目里包括了每个人都爱看的成分。”

占星术和看手相之类的占卜都是利用的“巴纳姆效应”,一些伪心理学也是在利用这种心理效应,因为无论怎样,它都能让你听着好像有点道理,它们所说的现象普遍性越强,人们往往越佩服它们说得准确。

什么是巴纳姆效应

一位叫做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曾说过:“我的节目之所以会受欢迎,是因为这些节目里包括了每个人都爱看的成分。”正是由于每个人都喜欢他节目中的一部分,所以他让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由巴纳姆的这句话可以推理出人们很容易相信一个一般性且笼统的人格描述,并且觉得它非常适合自己,而且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点,哪怕这种描述非常空洞。这便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巴纳姆效应”。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就将“认识你自己”几个字刻在阿波罗神庙的门柱上。可是直到现在,人们也只能遗憾地说,“认识自己”的目标依然离我们很遥远,这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提到正确认识自己,就不能不提到“巴纳姆效应”。

许多人常常迷失自我,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信息暗示,并把别人的言行当做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就是典型的“巴纳姆效应”。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更了解“巴纳姆效应”,你只需连续几天看网站上登载的对12个星相未来的预测,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在那些预言里,不同星相在未来要发生的事情其实没太大区别,只不过它们换了一种说法而已。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去反省和观察自己,当然也很少把自己放到局外人的位置上去看自己是个怎样的人,人们最常做的就是借助于外界信息对自己做出评价。正因为这样,每个人在认识自己的时候,就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觉得一种笼统的人格描述即是针对自己的。“巴纳姆效应”其实是一顶扣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一位心理学家曾针对“巴纳姆效应”做过一项实验,他先让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项人格测试表,之后,他拿出两份结果,让参与者判断哪份才是自己的测试结果。其实这两份测试结果中有一份是参与者自己的结果,而另一份仅是很多人回答的平均结果,可是参与者居然认为很多人回答的平均结果是他们的测验结果,因为那非常准确地表达了他们的人格特征。

如果说这个测验还不能说明“巴纳姆效应”对人们的影响,那么生活中被人们视为神奇的算命足以说明“巴纳姆效应”对人的影响作用。

许多算过命的人都认为算命先生对自己的情况“了如指掌”。事实上,那些前去算命的人自身就有容易受暗示的特点。人们去算命总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多数人都是被一些问题困惑时才会去算命,人的情绪处于低落状态时,安全感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依赖性非常强,受暗示的概率比平时大很多。再加上算命先生的江湖经验和善于揣摩他人内心感受的特点,他自然可以拿捏得恰到好处,有时他甚至只需要稍微表示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也会马上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然后算命先生再说一段很普通、无关痛痒的话,求助者往往会深信不疑。其实细究起来,那些话用在谁身上都合适。

占星术和看手相之类的占卜都是利用的“巴纳姆效应”,一些伪心理学也是在利用这种心理效应,因为无论怎样,它都能让你听着好像有点道理,它们所说的现象普遍性越强,人们往往越佩服它们说得准确。

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巴纳姆效应”。如果你想让所有人都感觉到你对他们的个性描述是正确的,不妨说些带有普遍性的行为特点,因为很多描述是放在谁身上都可以的,但是人们往往偏执地认为它是针对自己的,这会使你的描述增加神秘色彩。

走出巴纳姆效应的迷雾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经用一段非常笼统、几乎适用于所有人的话让一些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他们,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把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下面这段话便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内容,你觉得它是不是也适合你呢?

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很需要别人尊重并喜欢你;你与异性交往起来有些困难,虽然表面上你表现得很从容,可是你的内心却感到焦躁不安;你有很多可能成为你优势的能力,可惜的是它们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你还有一些缺点,不过你通常都能克服它们;你有时会怀疑自己做出的决定或正在做的事情是否正确;你以自己可以独立思考感到自豪,别人给你的建议假如没有充分的证据,你很难接受;你有时很开朗,比较好相处,可是有的时候又表现得内向沉默、谨慎;你的某些抱负常常不是很现实;你厌恶被人限制,喜欢生活有点变化;你觉得在他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做法。

如果你在看了上面的话之后,感觉它也是适合自己的,这便是典型的“巴纳姆效应”在起作用。相应的,人们很容易相信他人对自己赞扬或奉承的语言,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巴纳姆效应”。比如当你看到描述自己个性的词语都是你喜欢听的话时,你会很自然地接受这种说法,并认为它是真实的。

就以星座打个比方,假如你是处女座的人,则不妨在读过下面的描述之后,看看它在多大程度上与你的情况类似:你是一个逻辑性很强而且很有条理的人,讨厌混乱和无序;有时你的挑剔让朋友们觉得难以忍耐;你是个缺乏热情的人,感情有些淡漠,常常无意识地伤害别人而不自知;处女座天生就是化解冲突的高手。

也许很多人对这种描述表面上的准确性印象很深,但仔细考虑一下,这些话放在其他星座的人身上,他们也会认为是正确的,你能从这些话中读出处女座的性格特征。假如告诉人们这是双子座人的特征,双子座的人同样会相信这是他们的性格特征。这不过是“巴纳姆效应”在作怪,而你之所以会产生这种错误的感觉,多半是因为人们对外界的评价特别是好的评价,往往都会不假思索地接受。

因为人们只关注与自己所期望相吻合的信息,所以就会忽略其真实性。伪心理学家正是成功地运用了这种效应,才轻易取得了人们的信任。

当然,并不是只有心理学家造势这种效应才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与身边的人,通过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时,也存在着“巴纳姆效应”,事实上,人们常常把自己看到的他人的优点看成是自己的。

爱因斯坦从小就非常贪玩,他的母亲经常为此感到担心。母亲的再三告诫对爱因斯坦来说就像耳旁风。直到爱因斯坦16岁的时候,父亲把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对他讲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才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爱因斯坦的父亲是打扫烟囱的工人,父亲每天都要给别人打扫烟囱,做这个工作的时间长了,爱因斯坦的父亲总结出了一套很好的打扫经验。

因为这个工作经常需要爱因斯坦的父亲爬进烟囱里,所以刚开始做的时候,他每次都弄得满身灰尘,回到家时,他的脸上、身上、鞋子上都挂满了尘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总结出一套在糟糕的环境下,保持身体清洁的经验。

有一天,他和他的新工作伙伴迈斯去给别人打扫烟囱,由于烟囱很狭窄,所以他让迈斯先进到里面,然后他再跟进去,这样一来,既节省了空间,又节省了时间。当打扫工作完毕时,他们又按照进去时的方法出来。不同的是,迈斯的身上和脸上挂满了尘土,而爱因斯坦的父亲却依然保持着全身的整洁。爱因斯坦的父亲看着迈斯,猜想自己也浑身是尘土,所以,他就到小溪边洗脸和衣物;当迈斯看到爱因斯坦父亲身上非常干净时,就误以为自己的身上也很干净,于是便高高兴兴地出门去了,他走在大街上的时候,人们看他浑身脏兮兮的,居然还兴高采烈的,就误以为他是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