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沟通要懂心理学
17109700000022

第22章 直言有讳,有话好好说(2)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外国的新闻记者问陈毅:“请问,中国最近是用何种新式武器打下美制U-2型高空侦察机的?导弹吗?”由于这个问题会涉及国防机密,陈毅当时并没有直接以“无可奉告”回过去,那样显得过于直白,而是很幽默地用双手在空中画了一个动作,然后略带俏皮地回答道:“记者先生,我们是用竹竿子把它捅下来的呀!”一句话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笑声。

这种精彩的答语其实就是天真式幽默。这样的交际语言收到了两个非常明显的效果:首先是很有礼貌地回绝了涉及国防机密的提问,并且能够获得对方好感;其次是暗示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对付别国的侵略,很有深意。

天真式幽默其实就是从大人嘴里说出小孩子的话,正因为如此,才可以称之为为幽默,才有可能产生神奇功效。如果你是一个妙龄女孩,天真式幽默会让别的交际个体觉得你十分可爱;如果你是一个成功的男士,天真式幽默会让人觉得你亲切无比;如果你是个六旬老人,天真式幽默会让他人觉得你活力四射……可以说,天真式的幽默可以在人际交往中帮你给你的交际对象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

那么在社交活动中,天真式幽默有哪些具体的功效呢?第一种作用:天真式幽默具有幽默的一切作用,它能让人们在开心的同时获得一些不可思议的功效。

一是消除烦恼。社交场合中的天真式幽默能够很快缓解人们的紧张压抑的情绪。

下雨天一位男士不小心摔了一跤,两颗门牙被磕掉了。回到家后,他的妻子很惊讶地问道:“你怎么丢了两颗牙齿!”这位男士连声说道:“亲爱的,牙齿没有丢,只是我把它放在口袋里了而已。”听到这些妻子顿时一笑,一点不满的情绪都没有了。

二是化解尴尬。一句得体的天真式幽默往往可以使人际交往中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一个女主人正在招待自己的朋友,突然一股很难闻的气味飘了过来,原来是自己的丈夫正在脱鞋袜。女主人不由得生气并大声呵斥道:“快滚一边去,恶心死了!”此时所有的客人都很惊讶,女主人也觉得自己失言了。这时,表情尴尬的丈夫灵机一动,故作神秘地对妻子说:“小声点,客人可能闻不到。”于是,所有人都笑了起来,一场尴尬就这样被随口化解了。

三是改正缺点。在交际活动中,成人的天真式幽默往往能够让对方笑后进行反思,对沟通人们的情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一对刚结婚不久的小两口出去散步,看见公园有一只又肥又大的猫。丈夫对妻子说:“你猜这是公猫,还是母猫?”妻子笑了笑说不知道。这时丈夫说:“我知道了,这只猫肯定是公猫。”“为什么?”妻子疑惑地问。丈夫回答说:“刚才我狠狠地拧了这只猫一下,它不叫也不蹦,一点反应也没有,只是垂着脑袋,一声不吭。”听到这样的解释,妻子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但是转念一想:自己不是也经常拧丈夫吗?她觉得非常不好意思,于是下定决心改掉这个毛病。

在这个故事里,丈夫把自己受到的“不良待遇”用天真式幽默向妻子诉出,“无心插柳柳成荫”,使妻子改变了这种不好的习惯,这就是天真式幽默的妙处所在。

第二种作用:天真式幽默除了具有幽默的一切作用外,在交际场合中还具有消除戒心的作用。在交际活动中,成人的那种天真式幽默其实就是率真地表现出小孩子们那种半懂不懂、半会不会但却认认真真、诚诚恳恳的形象,这样做的实质是故作愚蠢而又自自然然。正因为如此,交际个体们才会开怀畅笑,而在大笑的同时,他们就会消除戒心,没有戒心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也就变短了。

卓别林带着一大笔钱出去,半路上遇到了一个强盗,这个强盗用手枪逼着卓别林交出钱。卓别林装作很害怕的样子口头答应了,随后又恳求道:“帮个小忙可以吧,请在我帽子上打两枪吧,这样回去我才好向主人交代。”强盗笑了,心想:这个小个子简直就是个孩子。于是,强盗朝他的帽子上开了两枪。然后卓别林又说:“请再在我衣襟上打两个洞吧。”强盗笑得更加厉害了,一边扯着卓别林的衣襟一边笑道:“我打它八个洞”。这时卓别林再次要求强盗朝他裤脚上打几枪:“这样显得更逼真,主人肯定会相信我了。”强盗笑得前仰后合,然后拿起枪对着裤脚,但是扣了好多下枪,都没有响,原来是子弹用完了。看到这个情况,卓别林赶紧提起钱包跳上车飞也似的跑了。

“打上两个洞,好向主人交代”,可谓十足的小孩子式思维,面对困境,卓别林聪明地说出了这些天真式幽默,使得强盗在大笑中丧失了戒心,从而使自己化险为夷。

总之,在交际场合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突发事故”,如果处理不好,使用生涩的语言予以回复,就会给人留下不良的印象。此时,如果使用天真式的幽默,相信一切矛盾都会得到解决,交际活动也会顺利地进行。

鼓励比斥责更有效

人难免因一时糊涂做一些不适当、错误的事。遇到这种情况时,如何去处理,可以很好地体现出一个人的经验与智慧。

要知道,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尤其是犯了错的人。如果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你仍然得理不饶人,那么就可能会激化矛盾,让双方都站在不能逾越、不能通融的死结上,甚至会使他原来的负罪感转化为对你的不满。而恰到好处的恭维、抬举,却更能使他人接受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斯坦丁是美国著名的试飞驾驶员。一次,他在距地面九十多米高的空中准备降落时,突然发现有两个引擎同时失灵,幸亏他经验丰富、反应灵敏,才没有造成天大的事故。

平安着陆后,他立即对飞机进行了检查,果然不出他的意料——飞机用油装错了。斯坦丁立即找到了那位负责保养的年轻机械工,机械工已经因为自己的重大失误而紧张不已,一见斯坦丁竟吓得大哭起来。

然而,斯坦丁并没有对他大加指责,反而拍拍他的肩膀说:“你的维修保养技术我一直很赞赏,我相信这次只不过是你的小小失误,为了证明你干得好,我想请你明天帮我的F系列战斗机做维修工作。”

自那以后,那位维修工一直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再也没有在维修中出现过任何差错。

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智斗孟获时,“欲擒故纵”就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而斯坦丁采用的也正是这样的技巧。他根本用不粗着脖子去训斥有错的机械工,而是偏偏要夸他不错,让机械工自己去知错、改错。这样,既照顾了对方的面子,又让对方因欠了一份人情和信任而更加努力,可谓高明至极。

卡耐基曾说过:“你希望对方怎么做,就要先把他标榜成什么样的人。”一般来说,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时,通常会感到不安或沮丧。如果这时候你再对他大加斥责,一定会挫败他的自信,甚至使他产生逆反心理。但如果你采取这种“标榜”的方式,效果就会好很多。因为恭维是用来协调人际关系的必杀技,也是用来成人成己的重要手段,巧妙地恭维可以为办事提供很大的方便。

董女士刚调来某班当班主任不久,就发现班上有个叫高文星的孩子十分调皮。他不但跟男生打架,欺负女同学,喜欢搞恶作剧,对老师也十分无礼。但董女士发现高文星有一个优点,就是领导能力强,班上的其他男孩都愿意跟随在他身边玩。

于是,董女士在一次班会上这样评价班里的同学:“宋瑶瑶,你这周为班级画的黑板报真漂亮;李琳,恭喜你又一次拿到了班里的纪律流动小红旗……”当她念到高文星时,她直视着高文星,对他说:“高文星,虽然你现在还有些调皮,但我觉得你是一个天生的领导人才,所以今年我要靠你帮助我把这个班变成年级最好的一班。你一定很有信心做到这一点,对吧?”

得到了这样从未有过的夸奖,高文星真的认真负责地维护起了班里的纪律,并且一点点地改正着自己的坏毛病。到了期末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一个十分讨人喜欢的孩子了。

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渴望被肯定是每个人的天性,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存在着喜欢“戴高帽”、吃软不吃硬的心态。因此,在说服他人时,用抬举、赞扬的方式,就好像牙医用麻醉剂一样,病人仍然要受拔牙之苦,但麻醉却能消除苦痛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朝着哪个方面发展会受到肯定,那他多半会全力朝着那个方向前进,但埋怨或者斥责却完全起不到这样的作用,甚至会适得其反。

所以,要想改变一个人而又不伤感情,不引起憎恨的情绪,应该学会以抬举、称赞和让对方感到高兴的方式达到目的。

表达不满要注意方式

几乎在每天的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很多这样那样的事情。在这些事情中,有令我们感到高兴的,自然也有令我们感到委屈和不满的。

多数人有了不满的时候,总是习惯抱怨或者直接发泄出心中的愤懑,但是直言不讳刺激性大,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得罪人,造成许多矛盾,不容易被对方接受。既然如此,那么就不如换个方式,用一种委婉的方式把你的不满表达出来,这样更容易达到目的。

茜一直很注重跟老公之间的感情沟通,可是最近的几个月,她却发现丈夫对自己越来越不重视了,白天忙着工作,晚上不是忙着出去应酬,就是上网逛论坛,彼此几乎连最基本的沟通都没有了。

于是,这天吃过晚饭之后,茜问丈夫:“一会儿准备干什么?”

“看电视呀,新闻时间马上就到了。”

“看完电视以后呢?”

“一个同事约我8点上网,他今天刚申请了QQ号加了我,想向我请教一些问题。”

“然后呢?”茜继续问。

“没有了。”

“那等你办完这些事之后,能不能陪我聊一会儿,我想跟你说说孩子的教育问题。”

丈夫一听,立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妻子道歉说:“对不起,亲爱的,最近我光顾着忙自己的事情了。对你关心不够,以后我一定注意,保证不再这样了。”

在这段夫妻间的对话中,茜先耐住性子,等对方把缺陷充分表现出来之后,再以委婉的口气将事实列举出来,使之与缺陷相对照,从而在使对方听后不觉刺耳的前提下将自己的不满和委屈表达出来,引发对方发自内心的愧疚感,可谓极具讲话的技巧。

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众多与自己相左的意见,面对这些不同的意见,你自然会申述自己的主张。但是,不同的表述方式所带来的效果却不尽相同。同样是表达不满,直接表达虽不一定算是恶语,但一般人听来都会觉得有些不舒服。

而委婉的话有礼貌,比较得体,听了轻松自在、愉快舒畅。所以,我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不同意见时,应该尽量委婉一些,不可只图一时痛快。

北京一家电器公司的待遇很差,职工多有抱怨,而公司领导却一直没有任何提高职工待遇的打算。

面对职工日甚一日的抱怨,一位部门经理打算提醒一下老板,于是,便对老板感慨道:“近来我们公司迟到的员工越来越多,都没法正常工作了。”

“为什么?不是有制度吗?你得多提醒、多教育啊。”领导说。

“制度是有,可是了解了他们的情况之后,我确实也张不开嘴教育了。”

“什么情况?”老板好奇地问。

“主要是交通不方便啊!打的吧,觉得车费太贵;坐公交车吧,又挤不上去,而且每月交通费的补贴也不够。他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以步当车,一文不费,而且还能锻炼身体,多好的事啊!”领导说。

“不行啊,鞋袜走破了,他们也没有那么多钱总是买新鞋袜。不过我有个办法,如果您出个布告,提倡赤足运动,号召大家赤脚走路来上班,这样问题倒是可以解决了,不过咱们单位的形象可是要受到影响喽!”部门经理无奈地摇头说。

听到部门经理这样暗藏在诙谐中的抱怨,领导也觉得不好意思了,只得同意改善一下员工待遇。

一般来讲,我们之所以表达不满多是为了改变现状。所以,一旦与对方产生分歧,如果是正面地争论,所有人在正面争论中都只能充当失败者,无论他愿意与否。因为,十有八九争论的结果都只会让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的观点绝对正确,或者即使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不愿意在对手面前俯首认输。那么,我们的问题就没办法得到有效解决了,甚至还会为此蒙受更大的损失。

因此,如果对方不小心冒犯了你,最好让自己大度一些,能宽容的尽量宽容,不要反应过激;如果真的不能忍让,感到委屈和不满时,最好不要立即发作,将自己的锋利遁藏起来,换一种方式来表达。这样,既不会令对方感到难堪,也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遭遇尴尬时巧妙圆场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在社交应酬中从容不迫、洒脱大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尴尬的场面,自己感到不自在,别人也不自在,结果气氛凝滞,这样就会破坏彼此之间和谐的关系。

比如上司在公共场合遭遇尴尬,如果你不帮助上司解围,只想着自己脱干系,那么你在这个上司手下工作的时间也就不会太长了。

某食品公司因为产生质量问题引起了很多顾客的投诉,许多记者闻讯到该公司采访。面对众多记者的询问,经理秘书害怕自己担责任,就对记者说:“这个问题我也不是很清楚,我们经理在办公室里,这个问题你们还是直接采访他比较好!”

一下子,记者们像浪潮般闯入了经理办公室,经理躲也躲不开,只好硬着头皮一个人应付记者们的狂轰滥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