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暗示
17109500000031

第31章

但是,郑宇也心知肚明,舅舅不可能就这么借钱给他,思来想去,郑宇决定给舅舅支付利息。毫无疑问,他的利息肯定得比银行的利息高一些,郑宇暂定比银行高出5个百分点。这样,比起存银行来,利润就相当可观了,舅舅借钱给他的可能性就增大了很多。

这天,郑宇精心挑选了一些礼物,来到了舅舅家。舅舅看到郑宇来探望自己,心里很高兴。

闲聊的时候,郑宇把自己的想法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舅舅。舅舅没有明确地表示反对,但也没有马上同意,只是告诉郑宇,他需要一段时间考虑考虑。

过了三天,郑宇再次去探望舅舅,舅舅高兴地答应了。他说:“反正,这点儿钱放在银行和借给你用也没什么区别,放在你那儿利息还高呢。”说着,舅舅就把存折交给了郑宇。

在这件事情中,郑宇就是运用了让舅舅看见合作的好处,从而成功地争取到了舅舅的帮助和支持。由此可见,当暗示对方你想得到帮助时,应该首先让对方看见互利互惠的双赢结果,成功的可能性才会更大。

当你暗示对方、让对方看见互惠互利的双赢结果,并且以此来寻求对方的帮助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要忘记讲感情

即使是利益之间的博弈,也应该首先谈感情。因为,如果不是彼此之间的感情,即使你付出了一些利益,也求不到对方那里。因此,在寻求对方帮助时,必须首先强调双方之间的感情。如果没有一定的感情基础,只怕你还没来得及告诉对方你将会给他的好处,对方就会拒绝你了。

2.要把感恩的话说在前面

请别人帮忙,无论对方是否答应,你都要先表示感谢。虽然对方最终会有一定的利益要求,虽然对方还没有真正答应帮助你,但是你必须要把感恩的话说在前面。

这样一来,对方会觉得你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值得他去帮助。而且,把感恩的话说在前面,即使对方心存疑虑,也会因为碍于情面而不好意思推托。

3.要清楚地告诉对方能得到什么好处

如果要让对方帮助你,那么就要清楚地告诉对方能得到什么好处,让对方知道自己能得多少实实在在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多渲染得到好处后的现实意义。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把你准备做的事情的困难和压力说得过于严重。否则,会增加对方的忧虑。你应该清楚,当你向对方寻求帮助时,对方常常要权衡利弊之后才能决定是否帮你。

示弱暗示需要对方的同情

表现出自己的软弱,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是一种处事艺术,它让我们能轻而易举地得到那些逞强的人无法得到的东西——同情。在自然界进化的过程中,越是善于表现出自己的软弱的生命体,就越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有效地保护自己。

在美国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位少年站在地铁的站台上,一不小心掉进了铁轨上。恰巧,一辆电车飞驶而至,尽管他万幸地保全了性命,却身受重伤,失去了一双手。于是,这个少年就起诉地下铁路公司,索要赔偿。

但不管是地方法院的审判,还是最高法院的终审,都认定这起事故地铁公司没有责任,完全是因为少年自己不小心导致的。最终,这个少年也失去了信心,对生活充满了绝望。

终于到了最终判决的日子,在这最后一场辩论中,法院居然宣判少年转败为胜,而且陪审团也一致赞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事情的结局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呢?这都是因为在当天的最后辩论中,少年的辩护律师说出了这样的话:

“昨天我看见少年吃饭时,因为没有手,而不得不直接用舌头舔盘子中的食物。豆蔻年华,原本是美妙无比的,但是因为这次事故,他却连吃饭这么简单的事情都要凄惨无比地进行,这使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寥寥数语,使陪审团的判决峰回路转。

人的言行是由感情决定的,情感的号召力比理性的号召力大。因此,在说服别人时不要忽略了说话的情感。

有一个小女孩想让妈妈为自己买一件连衣裙,这是一个非常简单且容易实现的愿望。但是,小女孩担心会被妈妈拒绝,因为她已经有一件连衣裙了。

于是,小女孩采取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她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纠缠不休,或者苦苦哀求,而是神情严肃地问妈妈:“妈妈,您有没有见过一个女孩,她只有一件连衣裙?”

这种天真、纯稚而又煞费苦心的问话,深深地打动了妈妈。事后,这位妈妈谈起这件事,说起了自己当时的感受:“女儿的话使我觉得如果不满足她的愿望,简直有点对不起她。为人父母者,哪怕在自己身上少花点,也不能太委屈孩子了。”

一个还没有成年的孩子,只用一句动情的话就说服了妈妈,满足了自己的心愿。俗话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应该首先调动对方的怜悯之情,唤醒对方的恻隐之心,使对方在感情上与你产生共鸣。那么,怎样唤起对方的恻隐之心呢?你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软弱,来博得对方的同情,进而向对方暗示自己需要得到他的帮助。

一天,林肯正在伏案办公,突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紧接着,一位老妇人走了进来。看见林肯,老妇人眼窝一热,开始大哭起来。

林肯走上前去,安慰她说:“发生什么事情了?您先不要哭,有什么难处告诉我,我会帮助您的。”

老妇人停止了哭泣,慢慢地说:“我的丈夫在独立战争中为国献身了,如今,我自己孤苦伶仃地艰难生活着。现在,我主要依靠抚恤金维持生活。但是,不久前,抚恤金出纳员私自勒索我,让我交一笔昂贵的手续费,差不多相当于抚恤金的一半。”一边说着,老妇人又开始哭起来。

听完以后,林肯怒气冲天,他说:“您放心吧,我来帮您打官司,必须把那个可恶的出纳员绳之以法。”

老妇人惶恐不安地说:“但是,我没有钱支付律师费。”

林肯说:“不用您支付律师费,我来免费帮您打这场官司。”

因为出纳员只是口头勒索,所以没有留下任何凭据。这样一来,老妇人的指责就变成了无中生有,形势对林肯非常不利。此时,英国殖民者对当地民众的残忍压迫,爱国人士是怎样忍饥挨饿地在冰天雪地里坚持战斗,为了美国的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一幕幕悲壮、惨烈的情景,在林肯眼前浮现。

最后,他说:“现在,一切都变成了历史,英雄早已长眠于地下。但是,他们老迈而又悲惨的遗孀在这儿要求申诉。以前,她也是一位美丽的少女,也曾经和丈夫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如今她变得贫穷无依,一无所有了。最可恨的是,不劳而获地享受着幸福的某些人还想勒索她那一点儿勉强维持生计的抚恤金,我们能视若无睹吗?”

法庭里,渐渐响起了哭泣声,法官的眼圈也情不自禁地泛红了。在大家的泪水中,被告的良知被唤醒,承认了自己曾经勒索的事实。最终,法庭通过了保护烈士遗孀不受勒索的判决。

故事中的林肯正是利用老妇人的悲惨遭遇,唤起了法官的同情,进而打赢了这场官司。由此可见,当想得到对方的帮助时,应该表现出自己的软弱,调动对方的怜悯之情,唤起对方的恻隐之心,从而暗示需要对方的帮助。人是感情动物,只要你充分表现出自己的软弱,对方一定会动心的。

当我们向对方显示软弱,暗示需要对方帮助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关键时候,可以掉几滴眼泪

如果你的示弱没有打动对方,那么可以在关键时候掉几滴眼泪。通常情况下,人们在面对别人的眼泪时,都会心慈手软。人们往往会害怕别人指责自己欺负弱小,因此而承担舆论的谴责。所以,一旦你流下眼泪,对方就会非常着急,进而想方设法地安慰你,让你停止哭泣。

这时,是对方压力最大的时候。只要你的眼泪不停止,对方就只好向你妥协。

2.把自己的遭遇说得可怜一些

人都有恻隐之心,当你把自己的遭遇说得无比凄惨,把自己说得十分软弱的时候,对方就会从内心深处萌发出一种原始的冲动,想要保护你、帮助你。同时,对方也心知肚明,你之所以选择他作为倾诉对象,是因为你希望他可以帮助你。渐渐地,在对方的心里,这种帮助会上升为一种责任。如此一来,你得到对方帮助的可能性就会增大了。

3.适当地恭维对方

在向别人示弱,博取对方的同情时,应该选择恰当的时机适当地恭维对方。这个时候,你可以用自己的软弱和对方的成就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就会在无形之中使对方背负一种责任,觉得自己有义务帮助你,使你脱离“苦海”。总之,适当地恭维别人是得到别人帮助的催化剂。

吹捧对方暗示对方能力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很多人觉得,张口向别人求得帮助往往意味着自我否定,说明自己的能力有欠缺。因此,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不好意思开口向别人求助。

那么,当你向别人求助时,有没有一种委婉含蓄的方式避免你的难堪和尴尬呢?

其实,当你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可以通过给对方戴高帽子、暗示对方能力强的方式,使对方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满足感,最终就能轻而易举地暗示对方你想得到他的帮助。

大学毕业后,马娟应聘到一家大公司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刚进公司时,马娟一个人要管理100多人,可想而知她的压力有多大。

当面对这么庞杂的管理工作时,马娟不由得心慌意乱、手足无措。他每天都在竭尽全力地工作,希望自己能做到最好,但是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被逼无奈,马娟想从公司里找一个帮手。但是,自己初出茅庐就成了公司的管理人员,很多同事都口服心不服。即使是公司的清洁工,都对她爱答不理的,更别提其他人了。

每天,马娟忙得晕头转向、焦头烂额,回家之后倒头就睡。姐妹们看见马娟累成这样都很心疼,所以就劝她找人帮忙。马娟说:“我当然想让人帮我呀,但是公司里的人都瞧不起我,谁能帮我呢?”这时,马娟的姐妹说:“上大学时,你那小嘴最会奉承人了,怎么现在到了工作岗位上,你反倒什么都不会说了呢?”一语点醒梦中人,马娟恍然大悟。

一天,马娟佯装无事地来到前台,对小敏说:“小敏,你看咱们两人年龄差不多大,但是你看上去怎么就这么年轻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是高中生呢!你能教教我平时你都是怎么保养的吗?”听完马娟的话,小敏不好意思地说:“哪里哪里,马姐,你太过奖了。”

马娟又说:“这些资料,经过你的整理之后井井有条,我太佩服你啦!还有,你每天都要面对那么多人,还能应付自如,你的能力真强!”这时,小敏笑得更加灿烂了。

看到小敏这么高兴,马娟赶紧说:“哎,和你比起来我真是自愧不如,你整理这么多资料都能做到有条不紊。但是,我却连拆分信件都做不好,每次都会手忙脚乱,张冠李戴。”小敏听到这话,一边笑一边说:“要不,我来帮你整理吧,反正每天的信件都是先送到我这儿来的。”

听到小敏这么说,马娟知道自己的高帽子戴成功了,于是连忙感谢小敏说:“太好了,太感谢你了。”

就这样,马娟成功地争取到了前台接待小敏的帮忙。后来,马娟又用相同的办法,成功地争取到几个职员的帮助。尽管马娟让他们做的都只是一些非常简单的日常工作,却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她的时间。

实际上,马娟很需要别人的帮助,只是因为公司的同事对她不服气,所以她才不好意思直接向对方寻求帮助。后来,在姐妹的启发下,她通过给对方戴高帽子,暗示对方的能力很强,最终得到了别人的帮助。

常言道,世界上没有不求人的人。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向别人寻求帮助的情况。

有时候,直接求助也许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遇到这种情况,就应该学着给对方戴高帽子,暗示对方的能力非常强。从而使对方主动帮助你。

那么,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怎样才能通过给对方戴高帽子的方式,暗示对方你想得到他的帮助呢?

1.肯定对方的能力

在给对方戴高帽子时,首先应该肯定对方的能力,赞扬对方的成就,以此来暗示对方是一个本领很强的人。谁都希望自己的在别人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谁都不希望自己在别人的心里不值得一提、可有可无,不希望听到别人说自己没有能力。所以,首先肯定对方的办事能力强,正迎合了对方的这种心理。既然对方的能力得到了你的肯定,对方肯定会慷慨相助,以此证明自己的确办事能力很强。如此一来,就成功实现了你寻求帮助的目的。

2.利用对比向对方示弱

通常情况下,只有弱者才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在给对方戴高帽子的时候,除了夸赞对方的能力强以外,还应该使用对比法向对方示弱。这样一来,你的暗示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否则,即使你夸奖对方的能力强,却会因为你没有及时示弱,而导致对方觉得你根本不需要他的帮助,进而放弃帮助你。这样,戴高帽子就变得毫无意义了。所以,在肯定对方能力的同时,必须及时向对方示弱,让对方把帮助你作为自己的责任。

3.要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给别人戴完高帽子,成功地得到帮助以后,一定要记得及时地表达你的感激之情。这样,对方就会觉得更加有义务去帮助你。假如你把别人的帮助当成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就意味着对方的付出没有得到你的肯定。当对方产生了这个想法之后,帮助你的热情就会迅速冷却,有可能改变之前的决定,放弃帮助你的念头。

描绘美好前景暗示此事值得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