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经络拔罐使用手册
17108000000019

第19章 五官科病拔罐疗法(2)

〔操作方法〕 刮痧后拔罐法。先用常规刮痧法刮拭大椎、上星2穴,各30次;接着用闪火法在大椎穴拔罐,留罐15~20分钟。用刮痧板一角点揉迎香、合谷、少商3穴,各30次,不拔罐。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方法三

〔选  穴〕 两侧胁肋部、大椎、关元俞。

〔操作方法〕 两侧胁肋部,每次选1侧,施以走罐法,先在胁肋部走罐7~10遍,使皮肤出现紫红色或乌黑色略凸起的痧点,用三棱针挑断皮下纤维,每日用艾条温灸穴位约20分钟,每周1次。

方法四

〔选  穴〕 大椎、关元。

〔操作方法〕 采用针罐法在其穴位上施以针罐法,以皮肤针重叩出血,然后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复发者每周2次。

注意事项

①鼻出血时不要紧张和恐惧,患者应取仰卧或仰坐,用冷敷法冷敷鼻梁和前额可立即止血,如疑有休克时,可平卧低头。

②在拔罐治疗的同时可配合治疗原发疾病。

③平素患者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改变挖鼻习惯,避免鼻部损伤。

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慢性鼻炎主要是因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失治而造成。除此之外,慢性扁桃体炎、鼻中隔弯曲、鼻窦炎及邻近组织病灶的反复感染,有害气体、粉尘、花粉等长期刺激,皆可引发本病。主要症状有:突发性鼻痒、间歇性,交替性或连续喷嚏、鼻塞流涕、分泌物增多、嗅觉减退、咽喉干燥、伴有头痛、头晕等。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伤风”、“鼻窒”范畴,多因外感风寒、风热,迁延日久至脉络受阻,气血壅滞鼻窍而成,也可因肺脾虚弱,肺气失宣,脾失健运而引发。

方法一

〔选  穴〕 ①中脘、肺俞、膈俞;②脾俞、风池、足三里。

〔操作方法〕 单纯拔罐法。上述2组穴位,每次选用1组,2组交替使用。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方法二

〔选  穴〕 ①大杼、肺俞、风门、中脘;②大椎、风池、身柱、脾俞。

〔操作方法〕 针罐法。上述2组穴位,每次选用1组,2组交替使用。先用梅花针叩刺各穴,以微出血为度。刺后拔罐,留罐15~20分钟。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由身体对某些过敏原的敏感性异常增高而出现的一种以鼻黏膜病变为主要特征的异常反应。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过敏变态反应体质、精神失调、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常由有害气体、粉尘、花粉等刺激引发。临床特征有:鼻黏膜潮湿、水肿、鼻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嗅觉减退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鼻鼽”范畴,多因肺气虚弱,脾胃气虚,外感风寒,邪气客肺,使肺气不通,鼻窍壅滞所致。

方法一

〔选  穴〕 风池、肺俞、神阙、迎香。

〔操作方法〕 单纯拔罐法。先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各穴上,留罐15~20分钟。神阙穴在起罐后加艾条温灸1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方法二

〔选  穴〕 神阙、中脘、脾俞、肾俞。

〔操作方法〕 灸罐法。先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各穴上,留罐15~20分钟。起罐后用艾条温灸各穴7分钟,或至局部皮肤有温热感为止。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方法三

〔选  穴〕 大椎(及其两侧旁开0.5寸处也可作为挑点,这三点交替应用)、合谷、肺俞、足三里、风池、曲池。

〔操作方法〕 每次取2个穴位,施行挑罐法,先用三棱针挑刺穴位,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周2次,症状缓解后改为每周1次,5次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隔1周。

注意事项

本病要坚持治疗,平素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冒,少吃辛辣厚味食品。

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淋巴组织及黏液腺的弥漫性炎症。本病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主要是急性咽炎治后余邪未清迁延而成;除此之外,上呼吸道感染、用嗓过度(唱歌、说话)、长期吸烟饮酒等也可导致慢性咽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咽部发干、发痒、灼热、疼痛、有异物感、吞咽不适、声音嘶哑或失音等,重症者伴有咳嗽、咳痰,晨起更甚。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喉痹”范畴,多因热邪犯肺,胃火上蒸,肾阴亏耗,虚火上扰而致病。

方法一

〔选  穴〕 主穴:①大椎、风府、风池;②天鼎、人迎、中封。配穴:少商、商阳。

〔操作方法〕 单纯拔罐法。用闪火法在主穴上拔罐,上午拔①穴,下午拔②穴,均留罐15~20分钟。急性咽炎用刺络拔罐法,并加刺少商、商阳,使出血1~3滴,不拔罐。每日1次,7次为1疗程。

方法二

〔选  穴〕 主穴:大椎、肺俞、肾俞、曲池、足三里。配穴:尺泽、少商、商阳。

〔操作方法〕 单纯拔罐法。用闪火法在主穴上拔罐,留罐15~20分钟。若伴有咽喉红肿充血,用三棱针点刺尺泽、少商、商阳3穴,放血2~3滴为度。点刺放血后用酒精棉球消毒。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方法三

〔选  穴〕 主穴:大杼、风池、肺俞、肾俞。配穴:少商、少泽、十宣。

〔操作方法〕 单纯拔罐法或刺络拔罐法。用闪火法在主穴上拔罐,留罐15~20分钟。症重者配少商、少泽、十宣穴,点刺放血1~3滴,不拔罐。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方法四

〔选  穴〕 大椎、肺俞、曲池、照海穴。若为急性发作则加新设穴或附近压痛点。

〔操作方法〕 取上穴,采用刺络罐法,或毫针罐法。在施毫针罐时,照海穴宜行出针罐法。以上各法均留罐10~15分钟,每1~2日1次。发热者加双侧耳尖穴,点刺放血数滴。

方法五

〔选  穴〕 天突、扶突、廉泉、肺俞、肾俞、照海、三阴交。

〔操作方法〕 采用单独火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日1次,治愈即止。

注意事项

①本病患者要预防反复感冒,若感冒后应少说话,减少烟酒、辛辣及粉尘刺激。

②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是以咽喉部红肿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病症,有时伴有发烧,吞咽痛,扁桃体红肿,甚则化脓,此为急性扁桃体炎。若急性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者。春秋季及季节更换时易患病。

中医学称其为“喉痹”、“乳蛾”或“喉痛”。其病机认为是外感风热、热灼肺金,或因肺胃蕴热;慢性者常因虚火上炎之故。

方法一

〔选  穴〕 主穴:大椎、肺俞、胃俞、内关;配穴:少商、十宣。

〔操作方法〕 刺络拔罐法。用三棱针点刺主穴和配穴,使之出血2~3滴。再在主穴上用闪火法拔罐,留罐15~20分钟。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方法二

〔选  穴〕 ①大杼、肺俞、膻中;②大椎、曲池、风门。

〔操作方法〕 单纯拔罐法。上述2组穴位,每次选用1组,2组交替使用。用闪火法拔罐,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方法三

〔选  穴〕 主穴:大椎、内关。配穴:少商、内庭、十宣。

〔操作方法〕 刺络拔罐法。用三棱针点刺主穴出血后拔罐;起罐后再重复拔罐1次。隔日1次,5次为1疗程。症重者可加刺少商、内庭、十宣3穴,放血2~3滴,不拔罐。一般1~5次即愈。

方法四

〔选  穴〕 大椎、肺俞、曲池、少商、商阳。

〔操作方法〕 采用刺络罐法,先用三棱针点刺大椎、肺俞、曲池,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点刺的穴位上,留罐5分钟,再用三棱针点刺少商、商阳穴,放血数滴,每日1次。

注意事项

①拔罐治疗扁桃体炎有较好的疗效。治疗期间要休息,防止感冒。食物宜清淡,忌辛辣、烟酒。多饮绿茶,保持大、小便畅通。

②洗漱用具及吃饭碗筷要与他人分开,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