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轮滑
17099500000008

第8章 速度轮滑基础(1)

滑跑姿势

直道滑行滑跑姿势

1.高滑行姿势

练习目的:学习速度轮滑直道滑行的技术动作,完成持续较长距离和时间的滑行练习,逐渐提高滑行速度。

动作要领:速度轮滑是采用特殊姿势进行练习和比赛的。为了在快速滑行中保持身体平稳、减小空气阻力,运动员在练习和比赛中,采用上体前倾、两腿弯曲、背手或摆臂的滑跑姿势。

关键环节:

(1)上体前倾,两腿弯曲,重心靠前。

(2)用背手或摆臂的滑跑姿势。

练习方法:

(1)原地模仿练习。

(2)穿轮滑鞋的原地模仿练习。

(3)慢速度滑行状态的练习。

(4)双脚平行惯性滑行状态的练习。

(5)逐渐过渡到正常滑行状态并提高滑行速度。

自我过关测试:稳定、流畅地长时间滑行。

2.一般滑行姿势

练习目的:掌握速度轮滑直道滑行的技术动作,在较快速滑行的状态下持续一定的距离和时间。

动作要领:一般速度轮滑直道滑行姿势是上体前倾,肩高于臀部,上体与地面成30—40度角,大腿与躯干成50—60度角,膝关节弯曲成110—120度角,踝关节前屈成50—70度角。上体放松,两臂伸直,两手自然互握于背后,头微抬起,目视前进方向10—12米处。在滑行时身体重心稍前探。

关键环节:

(1)上体前倾,上体与地面成30—40度角,肩高于臀部,大腿与躯干成50—60度角。

(2)膝关节弯曲成110—120度角,踝关节前屈成50—70度角,使下肢伸肌拉长,便于腿部的蹬伸。

(3)上体放松,两臂伸直,两手自然互握于背后。

(4)头微抬起,目视前进方向10—12米处。

练习方法:

(1)原地模仿练习。

(2)穿轮滑鞋的原地模仿练习。

(3)慢速度滑行状态的练习。

(4)双脚平行惯性滑行状态的练习。

(5)逐渐过渡到正常滑行状态并提高滑行速度。

自我过关测试:稳定、流畅地较长时间(5分钟以上)滑行。

3.低滑行姿势

练习目的:提高速度轮滑直道滑行的技术动作,提高滑行速度,并持续一定的距离和时间。

动作要领:正确的速度轮滑直道低滑行姿势是上体前倾,肩高于臀部,上体与地面成15—20度角,大腿与躯干成30度角,膝关节弯曲成90—110度角,踝关节前屈成50—70度角。上体放松,两臂伸直,两手自然互握于背后,头微抬起,目视前进方向5—10米处。在滑行时身体重心稍前探。

关键环节:

(1)身体重心前探,上体前倾,与地面约成15—20度角,肩高于臀部。

(2)大腿与躯干成30度角,膝关节弯曲成90—110度角,踝关节前屈成50—70度角,使下肢伸肌拉长,为加大伸肌用力创造条件,给蹬腿动作创造最大限度用力的可能。

(3)上体放松,两臂伸直,两手自然互握于背后。

(4)头微抬起,目视前进方向5—10米处。

练习方法:

(1)原地模仿练习。

(2)穿轮滑鞋的原地模仿练习。

(3)慢速度滑行状态的练习。

(4)双脚平行惯性滑行状态的练习。

(5)逐渐过渡到正常滑行状态并提高滑行速度。

自我过关测试:稳定、流畅地保持一定时间(3分钟以上)的滑行。

弯道滑行的滑跑姿势

1.大弯道滑行姿势

练习目的:学习和掌握速度轮滑弯道滑行的技术动作,在较快速滑行的状态下持续一定的距离和时间。

动作要领:弯道滑跑采用身体向左侧前方倾斜的姿势,这是由于圆周运动的力学关系所决定的。在弯道滑跑时,身体成一直线向左前方倾斜,头和肩也随之向左侧转动,左肩稍低于右肩,左臂稍低于右臂,双腿完成蹬地动作时,也应尽量与身体倾斜面相一致,上体和支撑腿的滑行方向应该是沿圆弧的切线。在滑行中身体重心应居中稍偏,左侧前方,整个弯道滑跑过程应有加速感。身体倾斜度与弯道半径的大小和滑跑的速度有密切关系,掌握好身体倾斜度与弯道弧度的关系,是提高弯道滑跑速度的重要因素。

关键环节:

(1)上体向左前方倾斜,上体与地面成30—40度角,肩高于臀部,大腿与躯干成50—60度角。

(2)膝关节弯曲成110—120度角,踝关节前屈成50—70度角,使下肢伸肌拉长,便于腿部的蹬伸。

(3)上体放松,两臂伸直,两手自然互握于背后。

(4)头肩部及上体微向弯道圆心扭转,目视前进方向10—12米处。

练习方法:

(1)原地模仿练习。

(2)穿轮滑鞋的原地模仿练习。

(3)慢速度滑行状态的练习。

(4)双脚平行惯性滑行状态的练习。

(5)逐渐过渡到正常滑行状态并提高滑行速度。

自我过关测试:稳定、流畅地长时间(10分钟以上)滑行。

2.小弯道滑行姿势

练习目的:准确掌握速度轮滑弯道滑行的技术动作,提高滑行速度,完成持续一定距离和时间的滑行。

动作要领:根据弯道半径的大小以及滑行速度的快慢,相应调整身体向左侧前方的倾斜度(半径越小,速度越快,倾斜度越大)。一般情况下,小弯道滑行时身体重心进一步下降,头、肩部和上体向左扭转加大,左肩低于右肩的幅度也加大。

关键环节:

(1)身体重心进一步向左前方探出,上体前倾,与地面成15—20度角,肩高于臀部。

(2)大腿与躯干成30度角,膝关节弯曲成90—110度角,踝关节前屈成50—70度角,使下肢伸肌拉长,为加大伸肌用力创造条件,给蹬腿动作创造最大限度用力的可能。

(3)上体放松,两臂伸直,两手自然互握于背后。

(4)头、肩部及上体进一步向弯道圆心扭转,目视前进方向5—10米处。

练习方法:

(1)原地模仿练习。

(2)穿轮滑鞋的原地模仿练习。

(3)慢速度滑行状态的练习。

(4)双脚平行惯性滑行状态的练习。

(5)逐渐过渡到正常滑行状态并提高滑行速度。

自我过关测试:稳定、流畅地保持较长时间(5分钟以上)的滑行。

直道滑行

速度轮滑的直道滑跑动作具有典型的周期性特征。一个动作周期由左、右两个单步组成,每一个单步又由单脚支撑和双脚支撑滑行过程组成。其中,单脚支撑滑行过程是支撑腿滑行的过程,它又包括惯性滑行和单脚支撑蹬地两个动作。与支撑腿相对应的浮腿动作是收腿、摆腿和着地动作,并与支撑腿协调一致地配合。因此,速度轮滑的直道滑跑动作,一个动作周期应该是6个阶段,共包括12个技术动作。

直道滑行的蹬腿

练习目的:根据轮滑直道滑行的特点,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前提下为滑行提供最佳的动力,并为其后技术动作的顺利完成做好准备。

动作要领:速度轮滑的蹬腿动作是在向前滑行的过程中进行的,也就是说,是边滑行边蹬腿。速度轮滑的蹬腿动作过程包括开始蹬腿、蹬腿的最大用力和结束蹬腿三个阶段。

当惯性滑行结束,进入蹬腿阶段时,运动员开始由轮子平刃面滑行,过渡到轮子内刃滑行。这时,运动员呈现的是身体倾斜状态的滑行,转入了开始蹬腿阶段。开始蹬腿阶段对运动员腿部动作的技术要求是,在伸展髋关节的同时膝关节向前压,踝关节的前屈角度略有缩小,并保持这个姿势开始向身体的侧后方蹬腿。

当完成开始蹬腿阶段的技术动作后,就进入了蹬腿最大用力阶段。此阶段,运动员的蹬伸腿位于身体的侧方,身体倾斜度达到最适宜角,即上体前倾与地面成15—20度角,大腿与躯干成40度角左右,膝关节弯曲成125度角左右,踝关节前屈成50—70度角。这时,运动员快速伸展膝关节,同时伸展髋、踝关节。

结束阶段是运动员完成了蹬腿的最大用力阶段后,髋、膝、踝三关节完全伸直并准备收腿的蹬腿最后阶段。此时,如果运动员脚穿的是当前世界速度轮滑最为先进的“双蹬(Double Pull)”轮滑鞋,则应当最大限度地用力伸展踝关节,充分发挥踝关节的最后蹬地力量和“双蹬(Double Pull)”轮滑鞋的两次推进作用。

蹬腿用力的方向:蹬腿时,轮滑鞋侧出的角度与运动员滑跑速度及技术优劣有关,通常从静止起动时侧出的角与前进方向成50—60度,随着滑行速度的增加,轮滑鞋侧出的角度逐渐变大,方向逐渐向侧。

正确的蹬腿方向是获得高速滑跑的重要因素。不论是从静止开始到快速滑行的蹬腿,还是在惯性滑行时的蹬腿,蹬腿的方向都要注意保持与轮滑鞋轮子滚动方向成垂直关系。

蹬腿角(蹬腿线与轮滑场地的夹角):

蹬腿要充分利用人体的力量。在蹬腿过程中,若蹬腿过早(没达到适宜蹬腿角)会造成蹬腿的垂直分力过大,造成身体上下起伏;蹬腿过晚(蹬腿角过小),会因维持身体平衡造成蹬腿短促,不能有效利用轮滑场地对轮滑鞋的支撑反作用力。所以,蹬腿角是否适当是产生推动前进的分力大小的关键所在。一般速度轮滑蹬腿角度在滑跑开始时为70—75度,快速滑行时为55—60度。

蹬腿的步幅:

蹬腿的步幅是运动员身体的总重心点,从蹬腿前的位置移动到蹬腿结束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在保证蹬腿力的情况下,蹬腿的时间不变,蹬腿的距离加长,滑行的速度就快。滑行姿势低,蹬地腿蹲屈的角度越大,浮足摆收效果越好,蹬地腿蹬伸能充分伸展,蹬腿的幅度就越大,蹬腿的步幅也就越大。

关键环节:

1.蹬伸有力,有效。

2.蹬地腿与地面成50—60度角。

3.蹬伸时充分伸展髋、膝、踝关节。

练习方法:

1.原地模仿练习。

2.穿轮滑鞋的原地模仿练习。

3.慢速度滑行状态的练习。

4.逐渐过渡到正常滑行状态并提高滑行速度。

自我过关测试:

1.在正确完成技术动作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特点和能力,由运动员、教练员和运动科研人员共同进行评价。

2.有较强的滑行能力和滑行速度,并适应运动员个人和集体比赛的战术行动。

直道滑行的下轮

练习目的:在获得最佳的滑行动力的同时,保证身体的平衡,并为其后技术动作的顺利完成做好准备。

动作要领:下轮动作是指运动员蹬地、收腿结束后,将浮腿置于身体重心下方落地并承接身体重心的过程。下轮动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惯性滑行动作和蹬腿动作的质量。

正确的速度轮滑直道滑跑的下轮动作应该是,在滑跑过程中将浮腿收回靠近支撑腿的内侧,在身体总重心的下方落地,落地点在滑行腿前方一脚远处。落地时,先用轮滑鞋前部轮子的外刃下轮,下轮动作要快而轻,开始时角度较小,然后由轮滑鞋前部轮子的外刃滚动到全部轮子的平刃面着地,这时体重仍在蹬地腿上,着地腿似乎悬在轮滑场地上。在蹬伸腿完全蹬伸的一刹间,迅速把体重移到着地腿上。

好的下轮动作是身体在向浮腿方向倾斜的状态中,两膝关节与两脚几乎靠拢,下轮脚很自然地用轮子的外刃与轮滑场地接触。下轮方向应与运动员总重心移动方向一致。在下轮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浮腿的位置和时机。下轮动作过早会影响利用体重蹬腿和出现反支撑;下轮动作过晚、过急,容易出现轮滑鞋向下切的动作和侧跨动作,影响动作的协调性,打乱滑行的节奏。

关键环节:

1.出腿方向与蹬地腿的滑行方向成60度左右夹角。

2.以轮子的外刃下轮。

3.下轮后迅速支撑身体重心。

练习方法:

1.原地模仿练习。

2.穿轮滑鞋的原地模仿练习。

3.慢速度滑行状态的练习。

4.逐渐过渡到正常滑行状态并提高滑行速度。

自我过关测试:

1.在正确完成技术动作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特点和能力,由运动员、教练员和运动科研人员共同进行评价。

2.有较强的滑行能力和滑行速度,并适应运动员个人和集体比赛的战术行动。

直道滑行的收腿

练习目的:利用收腿动作的过程充分放松浮腿,并有助于重心的移动。同时,通过积极摆动的收腿动作能增加蹬腿力量和惯性滑行的速度和距离。

动作要领:蹬地腿蹬伸动作结束后,将其抬离地面,并处于放松状态,称为浮腿。速度轮滑直道滑跑的收腿动作是将浮腿从蹬腿结束后位于身体的侧后方收回到身体的后方,接着由身体的后方摆动到下轮动作前的准备过程。

正确的收腿动作要求在收腿过程中,浮腿要以大腿带动小腿拉回,腿要放松,膝关节自然弯曲,做自然内压弧形摆动;从后方向前方收腿时,浮腿做从后向前摆拉收腿动作。浮腿摆收的速度应大于支撑腿的运动速度。浮腿向前移位是靠该腿的重力和向前摆动的动作实现的,并要注意沿最短路线摆收,向支撑腿靠拢。此时,浮腿的小腿积极摆动下落,放于靠近支撑脚稍前方,完成收腿动作。

关键环节:

1.腿部放松,膝关节自然弯曲,做自然内压弧形摆动。

2.浮腿要以大腿带动小腿拉回。

3.浮腿摆收的速度应大于支撑腿的运动速度。

4.收腿沿最短路线摆收,向支撑腿靠拢。

练习方法:

1.原地模仿练习。

2.穿轮滑鞋的原地模仿练习。

3.慢速度滑行状态的练习。

4.逐渐过渡到正常滑行状态并提高滑行速度。

自我过关测试:

1.在正确完成技术动作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特点和能力,由运动员、教练员和运动科研人员共同进行评价。

2.有较强的滑行能力和滑行速度,并适应运动员个人和集体比赛的战术行动。

直道滑行的惯性滑行

练习目的:使蹬地腿的肌肉在收腿的过程中得到放松和休息,并为下一次充分而有力的蹬地动作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