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轮滑
17099500000007

第7章 速度轮滑运动概述

速度轮滑是一项体能类竞速性的运动项目,它带有明显的周期性动作特征。滑行时要脚穿轮滑鞋,佩戴头盔、手套、护膝、护肘等护具,采用特殊的蹲屈身体姿势,靠两腿交替向侧方蹬地产生动力及臂、腿其他动作配合进行滑行。

速度轮滑比赛的方式,既可在公路上,又可在场地上进行。比赛的办法较多,有计时赛、淘汰赛、计分赛、群滑赛、定时赛、追逐赛、分段赛等。

比赛不分道,除短距离的场地计时赛采用单独出发的方式以外,多数比赛都采用集体出发的形式。由于同组比赛的人数多、滑行速度快、战术性强、淘汰率高等,所以比赛的竞争非常激烈。

速度轮滑的特点:

1.身体呈蹲姿。速度轮滑的滑跑姿势为蹲姿,团身,使身体呈流线型,以减小阻力。

2.支点不固定。速度轮滑是比速度,初学者更容易体会到,在滑行的过程中无法在身体下面找到有效的支点,重心难以控制。

3.向侧后用力蹬地。这就是速度轮滑与走跑的不同之处。平时我们在向前运动走或跑时是向后用力,而速度轮滑是向侧用力,速度越快,越接近向侧用力。因此学习轮滑要养成向侧用力跑的习惯。

速度轮滑的发展历史

速度轮滑最早产生于1100年,当时的溜冰鞋是将骨头装在长皮靴的掌上,帮助猎人完成只在冬天才能进行的打猎的游戏。1700年,苏格兰人创造了第一双溜冰鞋,目的是在夏天模拟冰上溜冰。这种鞋是把用长条木制成的线轴附在鞋子上,以完成陆地溜冰动作。同年在爱丁堡组成了第一个溜冰俱乐部。1819年,法国的培蒂伯德发明了第一双单排滑轮鞋,其构造是将2—3个轮子排成一直线装在鞋底。1823年,伦敦的罗伯特设计了一双新型溜冰鞋,人们称它为“rolito”,鞋的底部放有5个排成一排的轮子。1863年,美国的詹姆士经过改进,发明了可使用的溜冰鞋。这双鞋的特点是有4个并排的轮子,能转弯、前进和向后溜冰。这就是最传统的溜冰鞋。直到1980年,美国明尼苏达州两位热爱冰上曲棍球的兄弟,为了在秋季能够继续练习,便把轮子安装在冰刀底座下,产生了一双单排轮滑鞋。

1984年,Rollerblade公司开始研发出各种不同用途的轮滑鞋,Rollerblade一直是国际飞轮业界的领导品牌,1994年又把ABT简易刹车系统引入市场,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单排轮滑鞋。这样,单排轮滑运动不仅限于轮滑运动员,更成为一种时尚休闲运动风行世界各地。

随着轮滑运动的普及,各种比赛相继产生。1838年在英国的伦敦举行了首届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共有6个项目,英国人获得其中4个项目的冠军,意大利和比利时分别获得1000米和1500米冠军。

速度轮滑运动的场地与装备

速度轮滑场地

比赛场地分为场地跑道和公路跑道,公路跑道有起终点相衔接的封闭式环形跑道和起终点之间不相衔接的开放式跑道两种,公路比赛路线沿左右方向均可设有弯道。

全国性场地赛使用的跑道,应有两条长度相等的直线段和两个对称的具有相等半径的弯道相连的跑道。标准的场地周长为200米,宽度为6米,根据情况,通常也允许使用周长不短于125米、最长不超过400米、跑道宽不少于5米的跑道。现以200米的场地为例作简单介绍:

比赛跑道的地面,可用任何材料铺成,但要求平坦,有一定的光滑度,不易摔倒。弯道要有一定的倾斜度,有倾斜度的部分要从内侧边缘逐渐均匀平整地升高,直到外侧的边缘。直线跑道为了与弯道倾斜部分相衔接,也可以有向内侧倾斜相衔接的部分,但直线赛道平坦段落不应少于跑道总长的33%。终点线要用白色实线标出,线宽为5厘米,一直到跑道外侧的边线。终点线不能设在弯道处,一般设在直道中线前伸10米处为宜。

全国性公路赛使用的跑道,在开放式跑道进行比赛,其终点与起点不衔接。封闭式的跑道其终点与起点相衔接,它有两条对称的路线,周长最短不少于250米,最长不超过1000米。公路的宽度不少于5米。起终点线也不能设在弯道处,除非无法避开时,起点线应设在距弯道50米以外的地方,终点线应设在距最后一个弯道的直弯道分界线前50米处。

速度轮滑鞋的选择

1.鞋一定要适合自己的脚,以鞋号来选定。鞋跟要硬一些,如果太软,可用速凝胶纱布粘好,鞋尖部要柔软。脚跟在鞋里应该很稳固,不能有多余的空间使它移动,脚尖应刚好顶到鞋尖,但不要感到挤脚。系好鞋带时,鞋应紧紧裹住脚弯处,脚尖和踝关节应可以松动。一双合适的鞋应该是可以使人感觉鞋就像长在自己脚上似的,这样能够产生好的感觉,有利于形成好的技术、保持动作协调。

2.注意轮子正而无锈,同时考虑轮子的长度和位置。

3.重量越轻越好。

4.支撑部位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