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身而言,即便是同一内容项目,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中,其活动形式也各有差异,有的甚至相去甚远。如舞狮的技艺、狮头特点就因“北狮”和“南狮”而呈现出不同舞技和特色。如舞龙的过程,各民族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侗族舞龙头、瑶族舞人龙、景颇族舞蛇龙、阿昌族耍象龙,而土家族却舞草把龙、板凳龙。这是因为民族的生活环境、思想观念、生存方式和风情习俗、民族气质不同而各具异质性。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一体特征
传统节日中的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特征,这一特征的形成与我国是由多民族组合形成的统一国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高度统一的华夏民族是多民族文化的摇篮。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实体,是近代中国在封建制度变革和与西方列强对抗中,与几千年的历史融合形成的多民族国家。从历史的社会学角度分析,夏、商时期中原黄河流域的东族,东部淮河流域的东夷,南方长江流域的三苗,西北黄河一带的羌族以及西部橫断山脉的藏、彝、苗族等,都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文化的基本体系。及至春秋时期,由于黄河流域的商周各族与其他各族间的相互影响与同化,从而形成了我国的华夏民族。
至秦代,更从政体上达到了全国的统一,匈奴、乌孙、东胡、肃慎、扶余等在汉代以后,也逐渐统一于汉。此后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与同化,形成了今日包括汉民族在内的56个民族的统一国家。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特征,在传统节日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里能充分地体现。在中华文化传统中,龙是吉祥的象征。人们把中华文化称为“龙的文化”,把中华民族称为“龙的传人”。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丛林密布、沟壑纵横的西南边陲;从广阔无垠的北部草原到鱼米之乡的江南水乡,甚至连旅居海外的华人在欢庆节日时,都表现出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特征,这种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特征,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3)民族文化特征是评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点的重要标准民族文化特征是区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方面,民俗民间节日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会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文化体系的基本特征会毫无例外地体现在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结构中,引导他们的观念思维和运动行为,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还会以各种方式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从而形成各民族特点、风格的传统体育文化。于是民族文化特征代表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方面,成为评价民族传统体育特点的重要标准。
民俗民间节日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体育文化与民族有着不可分离性。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生存历史的产物,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体育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民族。一个民族及其文化在发展中必然也要形成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种体育文化世代影响着该民族群体及其每个成员,而一个民族群体又凭借这种文化传统紧紧凝聚在一起。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一方面表现为本民族全体成员所共有,另一方面又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由此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都是属于一个或某一些民族的,而非各民族的,民族是民族传统体育的载体。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特征是不可分割的。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特点、不同传统的体育文化,不同特点、不同传统的体育文化又塑造了不同的民族特征。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生活的自然环境历来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社会早期,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活的自然环境影响,在与自然界的生存斗争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由地理环境而带来的自然条件的不同,各民族都形成了独具地域性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使不同地域的民族各自有其不同的体育文化内涵与地域性特点。
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内容、形式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居住着满、蒙古、赫哲、鄂温克、鄂伦春、朝鲜、锡泊、达斡尔等民族。生息与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充分利用自然界赐予的生存环境条件,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典型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如蒙古族的摔跤、射箭、赛马、赛骆驼、打布鲁,朝鲜族的秋千、跳板,达斡尔族的波依阔、颈力,鄂温克族的滑雪,鄂伦春族的射击、皮爬犁等。
地处我国西部的以高原、戈壁、沙漠为地貌特征的新疆、青海、甘肃、西藏等地区,蒙、维吾尔、藏、回、哈萨克等族人民创造了游牧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在美丽的内蒙古草原上,蒙古族人民也形成了他们彪悍勇猛、开朗豪放、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等草原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从喜马拉雅山、天山到阿尔泰山脉,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具有山地游牧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他们生存的地理环境有关,如蒙古族的赛马、套马、跳马、马术、跳驼和赛骆驼,藏族的登山、赛牦牛、赛马射箭,维吾尔族的赛马、叼羊、骑射,柯尔克孜族的赛走马、姑娘追、跑马拾银、骑马摔跤和骑马拔河等。
黄河、长江两岸的各族人民,水成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源泉,因而这些地区的各民族所进行的体育活动,也以水上运动见长,如龙舟竞渡、游泳、跳水,还有瑶族和土家族的“独木滑水,潜水游戏”,广西沿海京族的“驳脚”,黄河岸畔东乡族的赛羊皮筏,侗族的“潜水捉鱼”和“多达能”(踢水比赛)“闹鱼”等。
在西南地区,山川纵横,既有高原地形,又有幽深的峡谷,还有咆哮奔腾的河流。在这些地区居住的苗、彝、藏、羌、土家、壮、布依、侗、瑶、纳西、景颇等民族,由于依山傍水而居,以狩猎、捕鱼为主要谋生手段,长年出没于崇山峻岭、大江大河之间,养成了豪迈奔放的性格,勇猛顽强、不屈不挠,在他们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中,有许多项目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如苗族的爬坡杆,瑶、黎、彝、苗、傣、土家等族的躬弩、玩山、打飞棒,怒族的跳竹、滑草,哈尼族的打磨秋、爬树追逐游戏,黎族的跳竹竿、穿藤圈、打狗归坡,怒族和独龙族的溜索等都充分地体现了具有浓郁的地域性文化特色。
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性特征
民俗民间节日活动中的各种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历史沉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自然形成的,其活动源远流长,除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之外,还具有鲜明的传承性。
传承性是民族传统体育最鲜明的特征之一。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历史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传承和发展,主要就是得益于传统的力量。任何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具有自身的活动规律和惯性,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体现出顽强的传承性。正是这种传承性,使得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自古相传,代代沿袭。如春秋战国以前我国不少地区已盛行的舞龙活动,春秋时代开始流行于民间的秋千活动和原始社会开始的射箭活动等,至今依然流行。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所以能在民俗民间节日中传承与发展,是因为两者有着许多互补与互动发展关系,在民俗民间节日和传统体育文化中都有着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这些传说有些是赞美某个英雄的,或是伸张正义扬善除恶,追求爱情赞美揭丑,追求吉祥祭神斗恶等,都对民俗民间节日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强大的促进与保护作用。
龙舟竞渡源发于古代吴越民众祭龙图腾的活动,古代吴越民族奉“龙”为始祖兼保护神,以“龙”作为共同的信仰与图腾崇拜。为了表示自己是龙的后代,以龙为图腾的吴越人在自己的身体上和日常用具上,纹着“龙”的图腾借以强化自己与龙之间的联系,一年一度举行盛大的以龙为图腾的祭祖活动,并祈求龙的庇护保佑。再如,苗族在一年一度的“赶坡会”举行的爬坡杆活动,其目的是为纪念苗族英雄孟子佑而举行的。这些故事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文化教育作用,使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深深扎根于大众的思想意识之中,世代相传,成为该民族文化娱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4.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实用性特征
民俗民间节日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丰富多彩,但各民族传统体育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表现为农耕民族文化、游牧民族文化和山地民族文化的不同风格与异质。民俗民间节日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发生着密切联系,是一种属于实用主义范畴的文化现象。民族传统体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依然保持着古老的遗风,并融入现代生活的多元因素,用今天的眼光来考察,也许其中不少东西缺乏科学性,甚至带有愚昧性质,但在民间,却被赋予了实用价值。这种实用价值的意义在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本质,都是为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增强体质、提高民族综合素质和社会生存能力价值取向下的体育文化现象。
民俗民间节日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俗民间节日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价值是健身,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参与者在承受一定生理负荷的运动过程中,能有效地促进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及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发展,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各民族民俗民间节日中所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如赛龙舟、摔跤、斗牛、赛马、登高、抢花炮、秋千、东巴跳、叼羊、姑娘追、跳竹竿、踢毽子、跳火绳、背篓球、赛牦牛、舞花棍、跳秧歌、拨腰、波依阔等,都充分地表现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实用性作用。
(2)在民俗民间节日中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激烈的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艺术性特点,因而具有极强的自娱和社会娱乐功能。各民族在节日庆典开展的各种传统体育活动,可激发人的运动意识,使人精神饱满、情绪愉快,尽情地展现自己的体能、技能,满足社会交往的心理需求,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这种娱乐功能构成了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社会经济得以互动发展的基本动力。
(3)在民俗民间节日中,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最接近民众的生活,对培养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热爱民族的精神,缔造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如在海外的华侨,每当忆起家乡时进行的各种体育活动,其思乡与热爱民族之情便会油然而生。此外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陶冶民族大众的情操,培养和激发体育动机和兴趣,美化人们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都蕴藏着丰富多彩、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民俗民间节日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些民俗民间节日和体育活动项目随着社会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实践不断地被挖掘、开发与利用,发挥其所特有价值和功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满足着各族人民的社会经济发展、旅游业的开发利用及民众生活的各种需求。
民族传统体育深厚的文化底蕴、广泛的价值层面、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对提高民族人口的综合素质,提高民众身体的健康水平、心理素质层次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人际关系,提高竞争意识、改善生活质量、振奋民族精神、体现人生价值、密切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与功能。
1.民族传统体育是培养人生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通过民俗民间节日中的民间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人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发展,使体魄变得强健,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载体基础。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人的性格、体质、能力、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皆处于待发展阶段,可塑性强。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寓教于乐、沟通人际交往的特点,是特有的一种社会场景,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直接的作用。由此可见,民俗民间节日中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对身心两方面均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是其他文化活动所难以替代的。
民族传统体育对人生价值观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培养参与意识、表现意识、抗争能力和真、善、美等方面。
(1)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为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培养参与意识方面,人们认识到只有融入社会才具备人生的价值。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深刻的寓意和趣味,富有挑战的魅力,对不同动机、不同能力、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具适应性,他们可以参与其中,或体验、或娱乐、或观赏、或竞技,总之都能找到适宜自己的角色定位而受益。可见民族传统体育以其巨大的文化感召力,将千千万万的人吸引到体育行列中,使他们贴近生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从而为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