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
龙舟就是船上画着龙的形状或做成龙的形状的船。赛龙舟是我国一项独具风格、别有情趣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龙舟是一项在各民族中广泛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壮族、苗族、傣族、白族、土家族等诸多南方少数民族均有在节日赛龙舟的风俗,是集体性多人划桨竞赛。同时,这一活动在我国南方开展得十分广泛,江苏、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都很盛行,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
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龙舟竞渡自成习俗后,历代都在端午节举行这一活动。南北朝时发展到南郡、襄阳一些地区,后经唐代文人的文学渲染,纪念屈原的赛龙舟更是广泛流传,到了宋代,赛龙舟已传入宫中,那时皇帝亲临现场观看,场面十分宏大,到达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赛龙舟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体育活动得到发展,1953年11月第一届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上,赛龙舟作为表演项目,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1983年我国首次派队参加国际龙舟大赛,一举夺得全部两项冠军。1984年国家体委决定将龙舟赛列为体育比赛项目,举办了“屈原杯”龙舟赛。1984年国际龙舟大赛在中国香港举行,有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新西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中国澳门、中国香港等16个队参赛。1991年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把赛龙舟定为正式比赛项目,现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也开展了此项运动,特别在东南亚一带比较盛行,已经成为国际性的比赛项目。
苏州的龙舟分成各色,四角插旌旗,鼓手伏在中舱,两旁划手十六人。篙师执长钩立于船头,称作挡头篙。船头亭上,选面端貌正的儿童,装扮成台阁故事,称龙头太子。船尾高丈余,牵系彩绳。
当代用来竞渡的龙船,形制比旧时简化了许多。船以色彩划分赤龙、青龙、黄龙、白龙、黑龙等。船身、船上的罗伞旌旗等装饰,以及划手们的服装乃至船桨,都要求同一颜色。湖北、湖南等地的龙舟短则七丈多,长则十一丈余,划动时有如游龙戏水。福建的龙舟,船首雕刻龙头,口能开合,舌能转动。贵州的龙舟由三只独木船联合而成,中间较长的一只称“母船”,船上有鼓手指挥,两边的两只船身稍短,称“子船”。
温州各乡都有龙船,各庙宇设香官神,专管划龙船。每逢端午节,有些地方要做新龙船,四月初一就擂鼓开殿门,祭香官神,开始造船。各地乡风一般都是五月初一才开殿门,祭神后即开划,俗叫“上水”,斗龙结束叫“散河”或“洗巷”。龙船头各处大同小异。有的在船身绘画龙鳞,头尾安置活动的龙头龙尾,形状较小,有的船身稍画上几笔龙鳞,也无头无尾,但形状较大。每乡龙船,各有固定颜色的旗帜。
傣族是在每年清明节后十日左右的“泼水节”举行龙舟赛,每船有60名水手、4名舵手和4名引道手。比赛时,由一人敲锣指挥,赛手们按鼓声节奏划桨前进,你追我赶,两岸群众不断发出加油声,船上和岸边一片欢腾,龙船便在欢呼声和加油声中冲向终点。
苗族的赛龙舟于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的“龙舟节”举行,此项运动历史悠久,清乾隆徐家干著《苗疆闻见录稿》记载:“苗民好斗龙舟,岁以五月二十日为端节,竞渡于清水江之处,龙舟身长七丈,宽三尺,由三枝笔直粗大的杉树挖成槽形捆绑而成的三只独木船,中间较长的称母船,两侧的为子船,龙头龙须都由一根七尺长的水柳木雕刻而成,上涂金、银、红各色,每只船约有30名水手,一名长者任敲夫,一名男扮女装的儿童任锣手,比赛时,炮三声响后,数条龙舟在浪上疾行,并按鼓点划桨前进,两岸群众欢呼助威,场面壮观。”
龙舟运动具有浓厚的娱乐性和激烈的竞争性,经常参加此项活动,有利于身心健康,能有效地促进心肺功能和代谢机能的改善,同时,还能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集体凝聚力,加强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促进民族团结。
1.人员组成及其姿势
龙舟运动由划手、鼓手、锣手、舵手组成,每人的姿势各不相同。划手的姿势大概可以分为坐姿划、立姿划、单腿跪姿划,鼓手的姿势可分为站立打鼓、坐着打鼓、单腿跪姿打鼓,锣手的姿势可分为站立打锣、坐着打锣,舵手的姿势有站立把固定舵、站立把活动舵和坐着把活动舵。
2.动作方法
(1)握桨
右排坐姿的握桨是左手在桨把的上端,掌心紧贴桨把,四指并拢从外向内弯曲握住,拇指从内向外握住桨把;右手在桨的下端(桨叶与桨把的交界处),四指弯曲并拢从外向内,拇指从内向外握住桨把,划行时要自然放松。左排坐姿的握桨要领与右排一样,只是左右手上下位置相反。通常把握在上端的手叫“上手”或“推手”,握在下面桨柄处的手叫“下手”或“牵引手”,上手臂的肩叫“推肩”或“上肩”,下手臂的肩叫“牵引肩”或“下肩”。
(2)坐姿
右排坐姿是左脚在前,全脚掌踏实在舟板上,左腿半屈;右脚在后,位于臀部下方,前脚掌踏在舟板上,脚跟提起,大腿和臀部的外侧紧贴在舟的内沿。左排坐姿的技术方法和要求与右排坐姿相同,只是左右腿动作相反。
(3)划桨技术
划桨时,桨入水的角度一般以80°—90°为宜。用力划行时,身体前倾,上手向前推,下手向后拉,形成高肘动作。在桨入水瞬间,上手臂用力向下压桨至拉水完毕。向上抬提桨时要求上手臂放松,下手腕内扣,使桨叶卸水。
(4)集体配合
赛龙舟很讲究集体配合,要求握桨的技术动作一致、入水角度一致、入水深浅一致和用力均匀协调一致,全体参赛者要服从指挥,随哨声或鼓声划行,其节奏是咚(鼓声)、喳(划水声),划桨动作要与呼吸协调配合,起桨时吸气,划桨时呼气。
1.龙舟制作
龙舟的制作较为简单,一般说来,龙头大多用整木雕成,不管是专业龙舟还是业余龙舟,竞渡前才装在船上,它是区别各队龙舟的主要标志;龙尾也用整木雕成,刻满鳞片。龙舟的装饰,包括旗帜和船体上的绘画,以及锣、鼓、神位等。
2.比赛方法
赛龙舟分为民间比赛和正式比赛。
(1)民间比赛
民间比赛时龙舟的龙头、龙尾都装饰成龙的形状,其大小因地而异,龙船的形状、重量也不一样,比赛时,以龙头的颜色和划船者的头巾与服装的颜色为准分为黑龙、黄龙、白龙、青龙、红龙,比赛距离根据场地情况由组织者确定,在规定的距离内,以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2)正式比赛
正式比赛按照竞赛规则的要求,龙舟长11.59米、宽1.07米、高0.64米,人数(包括鼓手和舵手)不得超过23人。比赛设有男女400米、500米、600米、800米、1000米直道竞速。比赛在静水水域(航道是直的,起航线与终点必须平行,并与航道线垂直)进行,每队登舟队员为23人,包括舵手、锣手、鼓手各1人,划手20人。比赛采用两船一组对抗赛的传统竞赛方式,分为预赛、复赛、决赛三个赛次,最终以时间先后顺序来判定名次。
秋千
秋千在我国的汉族、壮族、土家族、朝鲜族、彝族、纳西族、傈僳族、景颇族、维吾尔族、普米族、锡伯族、高山族、怒族等民族都十分流行,有着悠久的历史,各民族开展的秋千活动各有特色。在各民族流传的荡秋千活动中,最享有盛誉的当首推东北地区的朝鲜族。朝鲜族姑娘荡秋千驰名中外,她们荡秋千突出的特点是高、飘、悠、巧、柔、美等,显示了朝鲜族妇女的美丽、善良、健康、勤劳的风貌。
荡秋千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据《古今艺术图》记载,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秋千,是从生活在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山戎族那里引进的。山戎族很喜欢荡秋千,用秋千来培养人的矫健、敏捷等这些特别重要的战斗素质。春秋时代,齐桓公北伐山戎时,看到当地人踩着两根带子吊在空中晃来荡去锻炼身体,于是就把这种游戏带回中原。相传这就是后来盛行于民间的秋千游戏的来历。秋千是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而且各地的秋千活动形式不同,具有不同的称谓,如荡秋、磨秋、观音秋、纺车秋、转轮秋、二人秋、担子秋等。
在我国汉族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着一种名曰“转秋”的秋千,也称“转转秋”或“纺车秋”,其活动特点是:在两根立柱中间挂一个十字交叉的秋千架,十字交叉的每头置一副秋千坐板,上各坐一人,当转到下面这个人的蹬地力量和空中另外三个人下拉、下坐的力量结合,作上下旋转运动。贵州东南苗族地区的转秋,每块坐板上坐两人,四块坐板上可坐八人,谓之“八人秋千”。每逢节日,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在转秋千上飞快旋转,人影绰约,欢快无比。到高潮时,对歌之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我国北方汉族间也多有打转秋千之举。山东荣城一带称为“龙门秋千”。打龙门秋千时,人们要选择一条冬季干涸的小沙河,然后在河两岸各竖一柳木桩。两柳木桩间横架一木轴,轴两端装摇把,轴上穿一个大纺轮,轮上有六个小横梁,由小横梁上各垂下两条绳索拴踏板。然后让六名青年女子分别坐在踏板上。此时柳木桩下的数名小伙子合力摇动木摇把,使木轮飞快转动,于是秋千踏板上的女子便上下翻飞不止。居住在湘西的苗族,在每年的“赶秋节”上要举行荡八人秋千活动,这是一项男女青年尤为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
秋千的另一种形式就是磨秋,它流行于土族、哈尼族和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磨秋按其特点又分转磨秋和磨担秋两种。转磨秋是中立一柱,其顶端有轴,上系数条绳索,下以绳索拴数块踏板或铁环。转磨秋的人们坐在踏板上或抱环旋转为戏。转磨秋在不同地区的制作方式及玩法有所不同,我国青海省的土族人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拆下大板车轮,将车柱竖起,下轮压重物固定重心,上轮绑一架梯子,在梯子两端拴上等长的皮绳(似秋千索)即成,故又称为“轮子秋”。比赛时,参赛双方各坐在梯子两端的皮绳套环上,再用手握紧皮绳两侧,然后旋转轮子。比赛结果以转得时间长、头不晕、眼不花者为胜。磨秋的另一种形式为磨担秋。磨担秋是竖一直木于地,直木顶端有圆形尖顶,再以一横木杆(中心处有一圆孔)合在上面。横木杆两端各坐一人(也有趴在上面的),以蹬地做动力,使之绕直木上下或转圈活动,很像“跷跷板”。节日里,男女青年骑上磨担秋,互相追撵比赛,气氛欢快热烈。这一活动主要在我国云南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中流行。新疆维吾尔族的秋千比较高大,维吾尔语叫“沙合尔地”,汉语称“空中转轮”,它类似土族的轮子秋。所不同的是在平坦的广场上竖立一根约15米左右高的木柱为主轴,主轴上端安装一个木轮,木轮边圈上对称地系着两根或四根约20米长的吊绳,活动者牵附吊绳,众人向一个方向边跑边蹬地,身体渐渐升高盘旋起来。有时主轴下面有人帮助转动横木,人在悬空旋转时,脚不能蹬地,由他人推动横木,使活动者不停盘旋,越来越高,颇有一番扣人心弦的惊险性。
荡秋千的种类很多,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比赛方法。如朝鲜族已把荡秋千活动作为传统的游艺项目之一,每逢四月初八至五月端午,朝鲜族女子便集结在百花深处的开阔地里,选择一棵大柳树,在树枝上悬挂长长的秋千绳。按其传统方式进行的女子比赛,分为单人荡和双人荡两种。评比方法有的以树梢或对面支架悬挂树叶、小花作为目标,看谁荡时踢到目标;有的在高处挂一个铜铃铛,看谁能碰响它;或在秋千的蹬板下挂一条标有尺寸的长绳,用来测量荡起的高度。台湾高山族也普遍喜爱荡秋千这种娱乐活动,每逢喜庆日子,都要举行“秋千赛”,比赛荡的姿势、荡的高度和荡到最高点时翻转的次数。纳西族在春节期间也有荡秋千的活动,秋千场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单、双荡交替频繁,比赛以时间的长短和荡绳高低进行评分,热闹非凡,场面壮观。白族每逢春天,各村寨都要进行为期一周的“秋千会”,把美好的祝愿寓意在荡秋千活动中,如说“打一回秋千,平安三百六十五天”等等。在许多少数民族的风尚习俗中,荡秋千还有着祈求丰收,祝愿老人长寿吉祥和为未婚青年男女搭鹊桥等种种含义。现代大城市中的许多游乐中心,所设的电气化大型高空转、转塔等游戏器械,可以说都是传统秋千的延伸和发展。
荡秋千运动发展到现在,形式多样,其基本方法是用两手攀持秋千,腿部协调用力蹬摆,使秋千随着蹬摆的惯性来增高或触碰铜铃。按照民族传统的习惯,正式比赛只设女子项目,分单人赛(分为单人触铃和单人高度)、双人赛(分为双人触铃和双人高度)和团体赛三种。比赛项目有高度比赛和触铃比赛,其中高度比赛是以荡秋千的高低判定胜负,计量高度的方法是杆上系高度线,在规定的时间内,碰线次数多者为胜者;触铃比赛是将铃杆的铜铃固定在一定的高度,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运动员连续触铃的次数计算成绩,判定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