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健身理论指导
17098400000006

第6章 社会的发展与体育健身(1)

体育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增强体质、养护健康、延年益寿的独特功效为人们重视。体育健身是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生存的基础,是民族文明、富强的标志,为社会的稳定、进步和发展增添活力。经济发展是全民健身的基础,可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需求本质上是人的需求。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多少年来,健康、长寿一直是人类的美好愿望。人生在世,尽管你拥有一切,若无健康,一切都等于零,所以当今关心身体健康比关心其他的人越来越多。在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更加注重身体的健康、内心世界的充实与安宁,追求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平衡,以迎接现代生活的各种挑战。

体育健身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到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自动控制、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极大地加快了生产、生活的现代化步伐,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与此同时,给人们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这些效应主要体现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例如:过多的选择使人感到紧张和疲劳;生活变化速度过快使人感到焦虑不安;工作、生活节奏过紧使人无暇顾及身体锻炼,造成运动不足,引发肌力衰退;营养结构的偏颇,造成肥胖病和营养不良等等。

随着世界多数国家逐步进入信息化的行列,社会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人们的业余时间日益增多,业余生活丰富多样。这一切带来了现代人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体育价值观日益更新。在高水平竞技运动受到人们普遍青睐的同时,以全民参加的健身、休闲、娱乐为主要内容的体育健身运动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被誉为“第二奥林匹克运动”。在这场运动中,首当其冲的,是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

强劲的经济实力,使美国这个移民国家十分重视体育的发展。它们除了竞技水平长期雄踞世界体坛巅峰之外,对大众健身活动也十分重视。早在20世纪50年代,一项体力测试结果表明,美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低于欧洲,引起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重视,于1956年成立了“青少年健康总统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国民体育健身运动的措施。今天的美国,体质与健康已经成为国民可望得到回报的投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致力于发展经济和国民教育,它们总结战败的原因之一是“国民素质不优”,因此,十分重视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增强国民体质。日本已经积累了近百年的国民体质测定材料。到了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专门颁布了《体育振兴法》。今天,日本青少年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均有了明显的提高,国民的平均寿命也跃居世界前列。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崇尚勇武、豪爽的民族,有着高度发达的教育体系。独立前的苏联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制,所有领域的方针、政策都由上而下地贯彻实施。在一段时间内,前苏联曾一度片面强调竞技体育的发展,而对群众体育缺乏应有的重视,造成了竞技场上的金牌大户而人民群众体质健康不佳的局面,笔者曾将此种现象称之为“扬竞(竞技体育)抑社(社会体育)”。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们着力克服这一弊端。俄罗斯一贯实施的《劳卫制》,在推动群众健身和提高国民体质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1990年,他们专门制订了《居民体育教育大纲》。

德国是一个严谨、自尊、进取的民族,崇尚勤劳与坚强,良好的经济状况和国民的健康意识,为体育健身运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了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它们以兴建体育场地设施为突破口。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连续推出了三个“黄金计划”(每10年投资100亿马克兴建体育设施)。总体来说,德国的全民健身运动经历了四个阶段:锻炼身体阶段(1970—1977年);一道游戏阶段(1978—1982年);有氧锻炼阶段(1983—1989年);走进大自然阶段(1990年以后)。

综观现代社会的体育健身活动,有如下几个特点:

1.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十分广泛。

2.各国政府积极倡导和参与领导。

3.体育健身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4.体育健身活动设施的建设受到全社会的重视。

5.体育健身科学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6.大众健身活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日趋紧密。

中国体育健身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提高身体健康和体质水平的要求日渐增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滞后现象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了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和健身运动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国务院于1995年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一个由国家倡导、政府推动、全民参加的大众性体育健身热潮在我国城乡蓬勃兴起。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以来,我国社会体育蓬勃发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蔚然成风。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到处都是体育锻炼的人群,晨练、晚练和节假日锻炼,正在成为广大体育锻炼者的习惯。全民健身体育正在走向普通居民的生活中。

我国体育健身运动的现状

1.健康观念和健身意识深入人心,时尚体育健身成为主流

健康观念和健身意识随着群众体育的工作开展,形成了比较普及的“大众健身”的体育健身舆论导向,增强了全民的健康观念和健身意识。广大民众已经逐步认识到,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全民健身运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广大城乡,“生命在于运动”、“花钱买健康”、“金山银山不如泰山(身体健康)”,正在成为我国民众的基本生活理念。

随着我国民众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人们已经能够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享受和发展消费,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与此相适应,广大民众用于购买健身用品、参加健身培训、参与健身活动的投入也逐年增多,体育健身消费受到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广大民众的青睐,体育健身产业及其相关产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当然,我国体育健身产业的开拓空间和发展潜力仍然十分巨大。

2.参加体育健身运动的人口逐步增加,体育经费逐年增加

体育健身运动以广大民众为参与主体,民众对体育健身运动的参与程度反映出这项运动向社会渗透的深度与广度,这就是体育人口发展状况。体育人口是指经常参加体育健身运动,具有统计意义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体育人口数量是反映人们参加体育健身运动的深度和广度的最为直接的指标,近年来,这项指标有了较明显的增长。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近年来体育人口的增长幅度,与国外体育发达国家的类似指标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但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过程中,国家体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加大了对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目前,一大批学校的体育场地正在以免费或低偿的方式向公众开放,较好地缓解了体育活动场地不足的矛盾。大批乡镇和农民也开始投资建设体育场所,为农民体育健身服务。社会体育经费大幅度增加。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无论是群体部门的财政经费,还是社会用于体育健身的资金、体育彩票公益金均逐年增长,大大增强了体育健身运动的财力。

3.体育健身的组织机构、指导队伍不断扩大

体育健身运动需要有一定的组织保证。一方面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重视体育健身的组织机构和社会团体,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强对于社会体育专业的研究和发展,社会体育专业的前景广泛。可以说,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各级各类体育社会团体为线,以体育指导站、活动站为点,覆盖面广、包容量大、适应性强的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参与到体育健身指导的指导员队伍日益壮大,向着更加专业性、更加专门化、更加科学有效性的方向发展。

4.体育健身活动形式丰富多样,群众体育法制化日益完善

组织活动是推动体育健身运动发展的催化剂。据对26个省区市调查,我国城市最普及的体育项目为健身健美操(舞)、跑步、太极拳(剑)、门球、广播体操、乒乓球、篮球、游泳、棋牌、武术。而农村最为普及的体育项目是篮球、棋牌、武术、健身操(舞)、跑步、秧歌、乒乓球、门球、拔河、太极拳(剑)。

目前,我国各省(区、市)都成立了由省级领导人担任主要负责人,由若干成员单位组成的省级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地级建立这种类型机构的占98%以上,县级占95%以上。大批街道、乡镇也建立了类似的机构。我国已经逐步建立起纵贯全省、地、县、乡,横跨行业系统、群众组织、社会团体,政府领导、体育行政部门组织、各方齐抓共建的新型社会体育组织领导机制;形成了法律保障、行政推进,用搞建设的思路走社会化的道路、建设系统工程的方式来发展群众体育健身的新模式。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体育工作进入了依法行政、依法治体的阶段。国务院和国家体育总局出台的社会体育法规、规章和法规性文件也较为齐全。省级政府颁布的地方群众体育规章制度的数量增多,省级体育行政部门的立法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我国体育健身运动的未来发展

我国社会体育将保持一个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人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物质条件将会越来越好,社会体育和体育健身运动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将会变得更加突出,人们参与体育的程度将会更加普及。其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体育健身运动生活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体育健身运动将走进更多的家庭和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和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人们将逐步增加体育健身支出,提高体育消费水平。随着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加强与完善,人们体育锻炼的环境与条件将不断完善。休闲娱乐类的体育活动将有更大的发展,社会体育活动将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民众。

2.体育健身运动社会化

我国的体育健身运动将成为更加广泛开展的一种社会事业,走出一条社会化之路。随着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管理职能的转变,体育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其他中介组织将会在兴办体育健身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已经建立起的社会化的体育组织网络,将在政府领导下有序、有效地开展社会体育工作。我国的体育健身将形成以个人参与为主体,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的格局。

3.体育健身运动科学化

我国当前的体育健身管理和健身活动科学化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科学技术将渗透到体育健身的更多环节。科学技术和人才在体育健身运动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科技含量高、适应性强的体育健身方法、体育健身器材等将不断涌现;体育健身的信息化水平将有较大幅度提高。运动要讲科学将成为更多人的共识。社会将出现更多的开具运动处方的保健机构,为人们的科学健身提供服务。

4.体育健身运动产业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为了满足人民的多种体育需求而兴办的体育健身产业将获得较大发展。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家庭体育消费将大幅度地增长,社会体育健身消费中蕴藏着的巨大潜力将逐步获得释放。向体质与健康投资,搞体能储备将成为一种社会风尚。由此带来的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康复、体育表演等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将大大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并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体育健身运动法制化

我国的社会体育和体育健身工作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依法治体的目标。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已初步建立的社会体育法规体系也将逐步完善,社会体育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不断加强,体育健身工作管理方式将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向主要依靠法律手段。关系到体育健身发展的诸如公共体育场地的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等突出问题,将通过立法得到解决,从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体育权益。同时,公民和组织的体育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将会普遍掌握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体育权益。

促进现代体育健身运动发展的动因

要了解体育健身运动在现代社会的发展,首先必须了解其赖以生存的条件。

1.社会物质条件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人们拥有一定的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

3.国家和政府对社会体育事业的倡导。

4.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和健身意识不断增强。

5.具有一定的社会体育指导力量。

6.有着一定的社会体育活动条件(如场地、器材等)。

如果社会能够满足上述条件,体育健身运动就会得到广泛的认同和积极的发展。如果这些条件只是部分满足时,体育健身运动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其普及的程度和发展的速度就十分有限而缓慢。如果社会不具备上述条件或以完全相反的方式出现时,体育健身运动则根本不可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