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俨等疏
告俨、俟、份、佚、佟:
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独能免?子夏有言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译文】
告戒俨、俟、份、佚、佟:天地给人以生命,有生就一定有死,从古到今圣贤的人,有谁能够幸免呢?子夏有话说:“死生有天命,富贵天注定。”“四友”那样的人,亲自接受言谈意旨,连四友这样的人都这么说,足见穷达与否、寿命长短都是不由人的。
我年龄已过五十,年少时穷苦,每次因为家里困乏,东西游走。本性坚强学识笨拙,参加事物多不和。自己为自己考虑,一定遗留风俗灾患,勉力弃官隐居,使你们年幼就受饥寒。我曾经感叹东汉王霸的贤妻的话,坏的棉絮自己拥有,为何要使儿子惭愧呢?这是一样的事情。虽然遗憾没有二仲那样的邻居,家里没有像老莱子的妻子,胸怀这样的苦心,自己心里很惭愧。
年少时学习弹琴读书,我喜欢悠闲清净,读书有了收获,就高兴得忘了吃饭。看见树木交错着郁郁葱葱,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鸟鸣声,就有十分高兴。常言道:五六月中,在北窗下睡着,遇到凉风刚到,自己认为是伏羲氏以前的人。意识浅见识少,以为这样的生活可以保持下去。随着时间的迁移,体智衰退,盛年之欢不可再来。
患疾病以来,逐渐趋向衰弱,亲人故交不抛弃,每次用药物救我,自己恐怕寿命将要到了。你们这辈从小家境贫寒,每次被驱使做砍柴挑水的劳动,什么时候可以免除啊?挂念在心里,有什么可以说的!但是虽然你们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的,但应当想到四海之内都是兄弟的情义。鲍叔、管仲共同做买卖,分钱的时候管仲总要多占一点,但是鲍叔不觉得他贪财,因为知道他家里穷。归生、伍举都是春秋时楚国人,二人交情很好,后来伍举因罪逃到了晋国做官;归生与他相遇,二人铺荆而坐,共叙旧情。就是因为在鲍叔帮助下,管仲变失败为成功,在归生帮助下,伍举于失败(因罪出逃)后回国立了功。其他人尚且如此,何况同父辈的人啊!颍川的韩元长,汉朝末的名士,身份为卿佐,八十岁死了。兄弟一起居住,直到终身。济北的氾稚春,晋国时的操行人,七世用共同的财产,家人没有怨怒的脸色。《诗经》说:“对于古人的崇高道德则敬仰,对于他们的高尚行为则遵行、学习。”即使不能那样,诚心诚意地崇尚他们。你们可要慎重啊!我没什么再说的了。
【题解】
俨,和正文第一句中的“俟、份、佚、佟”都是陶渊明的儿子。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沿袭前人“与子书”的训诫劝勉传统,不过却展现出个人独特的风格。首先,陶渊明以叙说个人志趣情怀为主体,其次方为训诫劝勉儿子。再者,书中所言之“志”,不仅传达一个为人父者对儿子的关爱,更突破前人与子书“君父至尊”的传统格局,而是向儿子倾诉衷肠,吐露心声,解释自己的立场,期盼得到儿子的谅解。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俛辞世”,归耕田亩,累及儿子“幼而饥寒”,从小难免“柴水之劳”的愧疚不安;还有隐含于整封书信中,对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似乎怀着一份不确定感,还有一份歉意。这些非常私人的,属于比较隐蔽幽微的情怀,是陶渊明之前与子书中所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
陶渊明小传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
陶渊明年幼时,家庭衰败,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他的个性、修养,都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很多,为他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年时期有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不久即辞官。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元兴元年(402)正月,桓玄举兵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陶渊明此时在家乡躬耕自资,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后桓玄兵败西走,陶渊明投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
刘裕攻下建康,大力进行政治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陶渊明曾一度对刘裕产生好感。但不久就发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无辜。他对此感到十分失望,便辞职隐居。
义熙元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
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享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之乐。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
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陶渊明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描绘田园生活的诗作居多。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其中田园诗的数量最多,成就最高。陶渊明还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饮酒诗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