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最后一个战犯
1679400000004

第4章

我们虽然是唯物主义者,你可以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是,你要相信命运。不管你相信不相信,反正我相信。每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好象在你出生在这个世界上之后,已经有人替你设计好了一样。你好象必须沿循着这条轨迹走完自己的一生。

自从与刘允接触以后,我便想起了我的祖父说起过的那个人。

星期天回到了城里,我从箱子底下找出了爷爷留下来的那些笔记本。父亲告诉我,我的祖父从上学读书的那天起,从认字的那天起,他就开始记日记。当时不能叫日记,只能记一些凡人琐事。祖父留下来的那些早期日记本,都是用糊窗户的高丽纸订起来的。人,如果几十年,一生都在坚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天才,那就意味着石破天惊。

写字记事的高丽纸由于岁月的缘故,已经变成了茶色烟色。纸上的字是用毛笔书写的,日期是民国八年。那一年,爷爷应该是十二岁。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今天是六月初六,按照当地庄稼人的说法,六月六,看谷秀,一口饽饽一口肉。到了这一天,麦子和玉米面蒸出来的饽饽我们能吃到。今年是好年头,地里的庄稼长得很好。到了六月六,也是乡下人挂锄的日子。大人们到了挂锄的季节可以歇伏,而我们却不能歇伏,我们要借着这个日子读书写字。梅先生是村子里最有学问的人,他已经七十多岁了。梅先生给我们当先生,已经有六个年头了。

他从来也没有收我们的学费,只是到了年节,我们这些读书的学生们家家户户都要给梅先生送些礼去。在狼窝,梅先生家的地最多,算得上是财主。在这个村子,我们姓郭的是最贫穷的。我爹总是这样叮咛我,要好好念书,人不学,不如物。梅先生家所以是财主,因为他读书认字,有学问,有见识,才能发家致富。可在梅先生教的二十多名学生当中,我书读得总是比不上与我同年的刘允。他们老刘家是狼窝的大姓,刘允聪明伶俐,梅先生喜欢他,姓刘家把希望也寄托在他的身上。我在暗地里与刘允较上了劲,尽管我也十分努力,也头悬梁,锥刺骨,到了先生考我们的时候,刘允总是压了我一头。多从来也没有服过刘允,可是,在一起读了几年书,不能不行,我就是读不过他。听大人们说,我的脑性确实不如刘允……

……本来挂锄是我们读书的时候,可是,梅先生今天给我们上课的时候,他的心情好象挺激动。他没有让我们背书,也没有让我们写字。他站在我们面前,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他说,孩子们,你们在我的眼前一天天地长大了。六年了,我整整教了你们六年。我老头子才疏学浅,我也只能教你们六年,再教你们,我也有心无力了。再说,我的身体也一天天地衰弱,也难以支撑。你们要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你们就走出狼窝这个小山村,到外面的世界去求学上进。玉不琢,不成器。不是先生不想再继续教你们,先生能给予你们的,也就这么多了。先生也就这么三拳两脚,再多的本事确实没有。你们听先生一句忠告,好男儿志在四方,走出老家的土窝窝,到城里去,闯天下,闯世界……正是有了先生的这番鼓励,我的父亲和我的爷爷支持我走出狼窝,找一个更好的学校,拜一个更好的先生,继续求学。

狼窝的刘家是大姓,刘允是姓刘的孩子们当中是最棒的。姓刘的当家人让家家户户拿出一斗麦子,送刘允到城里去求学读书。

这个夏天,我的心情挺沉重的,因为我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梅先生今天对我们说了很多的话,他说,我是你们的师傅,师傅领你们进了门,修行全靠你们个人了。以后,你们做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那是你们自己的造化。如果你们没有什么干什么为,那也是你们自己的命……

参加工作以后,看了金县的县志,我才知道,在那个年代,在整个辽南地区,已经成了日本人的殖民地。殖民地的教育,也几乎全部成了日化教育。除了边边角角日本当局顾及不到的山村小镇,有梅先生这样的人还在对中国孩子进行传统式的教育。

我继续翻看爷爷的日记……

不想求学上进的同学自然成了家里的劳力,在狼窝,只有我和刘允两个人离开了老家,到城里上学去了。

临行的那一天,梅先生特地把我和刘允叫到了他的家里,先生对我们说,你们不知道,我们现在虽然是中国人,但是,统治我们的却是日本人。你们要读书,一定要到中国人办的学校里去读书,不要到日本人办的学校里去读书。读书人要有读书人的风骨和气节,不能因为五斗米而折腰,不能因为钱财而丧失人格。孟子说过,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穷不能移。你们是我的学生,你们俩外出求学,一定要互相帮助,两个人一起上进。刘允聪明有灵气;郭子信厚道用功;你们俩取长补短,将来必成大器。

我们要进城求学的那天,梅先生特地留我们在他家里吃饭,先生让他的儿媳妇给我们包了饺子。按当地的习俗,出门远行的人要吃饺子,饺子是圆的,吃了以后滚蛋。先生的孙女叫梅平,她也是我们的同学。在那个时代,女孩子没有上学读书的。梅先生是个开明人,他让自己的孙女上学读书。在我们同学当中,只有梅平是个女孩子。因为我们是同学,梅平她亲手把饺子给我们端了上来,还给我和刘允盛上了饺子汤。饺子很好吃,但是,我的心里满满的,吃不下去。

从先生家告辞以后,我没有想到刘允竟然对我说,梅平是全村最好看的姑娘。等他长大了以后,他一定要娶梅平当自己的媳妇。

我什么话也没说,我觉得刘允的心里挺邪恶的,竟然对先生家的人动起了坏主意。我真想再跑回先生家,把刘允刚才对我说的话告诉先生,让先生知道,刘允他不是个好东西。其实我真没氏错看刘允,他就不是一个好东西。可是,因为我们俩还要结伙同行,我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个星期天我过得很有意义,我在翻阅先人们的历史和人生。回到三十里堡,我把这些老古董一样的日记带在身边,读读它,便能产生闲情逸致。周一是法庭比较忙碌的日子,该办案的办案,该外出的外出。到了下午,法庭里静悄悄的。我想阅读爷爷的日记,此时,我产生了一个想法,爷爷他在日记里多次提到刘允这个人,说明刘允在爷爷的人生里占了多大的份量。日记留着夜深人静之时再读,趁着这个空闲时机,我倒不如单独去刘允那儿坐坐,同他聊聊。

我驾着沙漠风暴,来到了狼窝。我把沙漠风暴停在了刘允家的门口,打开了那扇绵槐条子柴扉。“县长”一声也没声,摇尾巴迎了上来。毕竟是条老狗,它朝着我撒欢时也做不出欢天喜地的动作。一面之识,因为受过我的恩惠,它便牢牢地记住了我。

刘允也从屋里走了出来,他依然那么精神矍烁,把我往屋里让。我没有进屋,我说,我没有什么事,就想来看看你。

我最近没有替人写状子,我不想给你添了什么麻烦了。

一桩五十年前的历史遗案破了,你给我增光添彩了。老爷爷,虽然我和你没有深交,但我知道,你是个很有水平的人。我不知道,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你学的是什么专业?

金商,金商知道吗?金州商业专科学校,是日本人办的,不是大学,是中等专科学校。这在当时的金州城,应该是最高的学府。

当时,只有你一个人到城里去的吗?

刘允摇了摇头,不是我一个人,与我一起从狼窝老家走出去的,还有我的一个同学。从狼窝到城里,有四十多里的路程。那年我十二岁,我和我的一个同学俩人一起进城上学。我的同学要走进城里去,我想扒火车。三十里堡也是一个站,火车停的时候,悄悄地扒到车厢上去。到了车站,再悄悄地溜下去。这样,能省下多少脚步之苦。可我的那个同学人老实巴脚,他死活不肯扒火车,坚持要用双脚走着进城。那时,我们穿的都是妈妈给做的千层底布鞋。出门走路,我们都舍不得穿鞋。从三十里堡走进城里,一双新鞋的底子也磨破了,所以,我要扒火车。

你们俩分道扬镳了?

是的,我扒火车进的城,他是走着进的城。到了城里以后,我们也没有在一起。我几乎没费吹灰之力,就考上了金商。而我的那位名叫郭子信的同学,他没有考金商这所日本人办的学校。他听我们先生的话,坚持要进中国人办的学堂。因为有日本人办的中小学校,中国人的私塾馆已经没有几家了。那年月,也没有人再读私塾了。再说,梅先生教了我们念了六年四书五经,读私塾就是走回头路。有了六年读书的底子,郭子信他没进学校继续念书,他却进了一家名叫康德济的药房当了一名站栏柜的伙计。那年头,认字的人不多,象郭子信读过六年书的人更不多见。所以,很多商家愿意收留他。

我想告诉刘允,我就是他的那个同学郭子信的孙子。但我没说出来,如果他知道了我的底细,恐怕就不会把一些真实的过去告诉我了。再说,我和刘允也是刚刚接触,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他才会说出真情实感。

在日本人的学校读书,讲的都是日语,我一切从头开始。在金商那三年里,我的学习成绩到毕业的时候,要高出我的同班同学一大截。因为我的成绩出色,每到学校放了暑假和寒假的时候,我都能得到去日本旅游的奖赏。三年学业期满,到了毕业的时候,我被学校保送到了日本东京大学去留学。当年,日本人就是奴化中国人。那时我想求学,也只能进日本人的学校。日本学校也完全是现代化的教育,而且不收取学费。如果要学费,我也读不起书。进了学校,和日本学生坐在一个教室里一起上课学习,不可能不受岐视,也不可能不受欺负。挨打挨骂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但是,这我全都能忍受。我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好好读书,以学习成绩来证明自己。我说到了,也做到了,每一次期末考试,我都考了第一名,日本的同学他们也不得不向你表示他们的敬仰之情。日本人坏归坏,但他们有一个好处,他们一旦对你服气,他们对你是相当敬重的。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见了面以后,他们会主动向你鞠躬,主动问候你。

因为你受的是日本教育,你是不是一直对日本人怀有好感呢?

在东京,中国的留学生很多,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也明白了很多的道理。不承认日本比我们中国先进不是现实的,他们一个小小的国家,能打败我们一个洋洋大国,就说明了这个道理。我们今天忍辱负重地来向他们学习,就是为了将来能有一天,我们打败他们。日本当年明治维新的时候,不也是向西方派出大量的留学生吗?不学习西方,他们比我们中国还要落后。当然,我刚进日本学校读书,并没有这样的认识。刚才我说过了,我就是因为日本学校不收取学费,我没有钱,所以才进了金商。再说,当年在辽南,除了金州的南金书院,复州的恒山书院,根本没有中国的中学,更没有中国人办的大学。你想求学深造,也只能进入日本学校接受日本教育。

后来,你成了日本人眼中的优秀人才。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把你保送到日本去。

中国的年轻人到日本留学是件好事,推翻中国封建统治的那些革命党人,大多数都是到日本留过学的。日本距离中国很近,中日之间的交流也是必然的。那个年代能到日本留学的中国年轻人,都是中华民族真正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