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茅台故事365天
1660200000025

第25章 丑卷 酒德 (9)

蒋子龙明白金斯伯格的隐含的问题,就反问道:“金斯伯格先生,你认为维纳斯很美吗?”

“很美,很美。”金斯伯格不假思索地回答。

“维纳斯的胳膊是断了的,断了胳膊的维纳斯依然很美,是吧?!”蒋子龙机智地笑着说。

“哦。”金斯伯格一时语塞。

另一位美国作家眼看金斯伯格又要被罚酒了,赶忙解围道:“来,为了中美两国作家的友谊,大家共饮一杯。”

“对,我也特别敬我的好朋友蒋先生一杯。”金斯伯格高高地举起酒杯说。

作家们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直到茅台酒瓶见底。

在许多外国人的眼里,也许茅台酒就代表了中国,这大概也是那次会议上美国人准备那么多茅台酒的原因。蒋子龙曾回忆说,通过那次的经历,让他对茅台酒不能不高看一眼。七天的会议,然后是一个多月的旅行,就这么顿顿茅台,竟没有一个人喝得失态过。这就是说茅台确有“国酒”的品质,不辱使命,不负众望,对得起自己的国家。

“国酒”不辱使命,我们的作家亦然。文人爱酒,似乎更加天经地义。?

邓小平只喝茅台酒

屈广法

你知道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最爱喝什么酒吗?你或许不知道吧,那我就告诉你吧,他老人家最爱喝的就是赫赫有名的茅台酒。你知道他为什么最爱喝茅台酒吗?这事说起来话长,那还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时,当地的群众看到红军是咱老百姓的军队,就多次用茅台酒慰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红军战士,自那以后,邓小平就爱上了茅台酒。据说邓小平的品酒功夫十分高超,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不管什么酒,他只要浅酌一口,就能马上分辨出是不是茅台酒。不但如此,他还能说出这是出厂不久的茅台酒,还是酿制多年的陈年茅台。新中国成立后,茅台酒成为我国的国宴酒、外交礼仪酒,而邓小平接待外宾时只喝我们的茅台酒,他用茅台酒款待过英国女王、埃及总统等多国领导人。1976年,邓小平得知“四人帮”被擒后,十分高兴,当即畅饮的也是茅台酒。一次,邓小平为许世友祝八十大寿,他为许世友带去的还是茅台酒。可见邓小平真爱喝茅台。关于邓小平只喝茅台酒,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这个故事发生在1982年10月31日,这天是中国的老朋友西哈努克亲王在北京过60岁寿辰。邓小平对此事十分重视,他决定举行宴会,隆重地为西哈努克亲王祝寿。宴会地点就安排在了北京绒线胡同的四川饭店。宴会开始前,邓小平亲切会见了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莫尼克,并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邓小平对西哈努克亲王说:“你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今天是你的60岁大寿,我们今天专门为你举行宴会,祝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接着邓小平又谈了他对国际形势的看法。西哈努克亲王一边认真地听着邓小平的谈话,一边频频点头表示赞同。会见之后,午宴开始了,大家落座后,服务员就毕恭毕敬地为邓小平与西哈努克亲王等人斟上酒,接着邓小平就微笑着举起酒杯,与西哈努克亲王碰杯,碰过杯后,邓小平就喝了一小口杯里的白酒。喝过之后,只见他轻轻地放下酒杯,并微微地皱了一下眉头,然后,他就问侍立在旁边的服务员:“今天喝的是什么酒?”服务员一听邓小平问她,就毕恭毕敬地回答说:“五粮液。”邓小平听后没有说话。服务员不知道邓小平为什么要这样问她,但看邓小平不悦的神色,又感觉到首长好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当时在场的一位陪同领导十分了解邓小平,知道他不爱喝五粮液,只爱喝茅台酒,就赶紧把服务员叫到一边,小声地对他说:“邓小平同志只喝茅台酒,快把五粮液换成茅台酒。”服务员一听非常紧张,急忙离开了。过了几分钟之后,该饭店的一位负责人面色紧张地送来了茅台酒。在此期间,邓小平一直没有说话,当他将斟满的茅台酒抿了一小口,品出确实是茅台时,才满意地轻轻点了点头,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接着,年近80岁的邓小平同志高兴地干了三杯茅台酒。饮完第一杯酒后,邓小平向西哈努克亲王介绍了茅台酒悠久的历史。

西哈努克亲王喝过茅台酒以后,感觉的确是好酒,就十分感动地对邓小平说:“尊敬的邓小平先生,衷心地感谢您用茅台美酒为我祝贺生日,我将永远铭记在心里。我将永远感谢中国人民对我的深情厚谊。”第二杯酒干掉后,邓小平又谈起了中美关系。饮完第三杯酒后,邓小平又向西哈努克亲王介绍了中苏关系。西哈努克亲王对邓小平这位伟大战略家和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深表钦佩。宴会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了。送走外宾后,四川饭店的职工想邀请邓小平与他们合影留念,邓小平高兴地答应了。于是职工们就兴高采烈地与邓小平站在一起,接着摄影师就用相机拍下了这难忘而有意义的一瞬。

半瓶茅台

阴玉军

1951年的10月的一个夜晚,位于朝鲜半岛的开城显得格外寒冷。凛冽的寒风夹杂着硝烟和火药味不时袭来,让人不寒而栗。夜已经很深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的工作室里依然灯火通明,由志愿军代表团党委书记李克农主持的集体会议仍在紧张地进行着。会议是从上午10点开始的,先由一线谈判的朝鲜人民军代表南日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邓华汇报了当天的谈判情况,接着就开始研究以打着“联合国军”旗号的美军代表团提出的战俘问题。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得异常激烈。李克农一边倾听着大家的发言,一边记录着。他发觉以往张口妙语连珠,行文洋洋洒洒的乔冠华今天出奇的沉默,就和他开了句玩笑:“乔指导员,是不是没茅台喝了就不开口了啊?”李克农的话引得大家一阵哄笑,给沉闷的会场带来点轻松。大家都知道乔冠华有两大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嗜好:一是香烟,二是茅台。可最近由于美军的狂轰滥炸,志愿军的日用品供应十分紧张,他存留的一瓶茅台也早见了底。

见被点了将,乔冠华就谈起了自己的看法:“中央估计战俘问题不难达成协议,我多少有些担心。最近范佛里特总部军法处长汉莱的声明是个信号,他竟污蔑我方杀害战俘。”说到这里,他摸起身边的茅台酒,习惯性地去品。摸起瓶子,才想起早没酒了。又随手点了支烟,使劲地吸了一口,接着说:“奇怪的是杜鲁门竟于汉莱声明的第二天,声称中国军队杀害在朝鲜的美军俘虏,是一百多年来最野蛮的行为。一个大国的总统,居然支持连国防部都否认的一个集团军军法处长的声明,这不是一般情况,似乎道出了美国决策集团有可能要在这个问题上做什么文章。我没有把握,但我提醒同志们研究这个问题。”

李克农听了,点点头:“乔指导员提的问题值得大家深思,我们不能认为美国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就以为谈判易如反掌了。这是非常错误的。下面我们再来考虑考虑具体的应对措施。”

会议结束的时候,夜已经很深了。别人都去休息了,乔冠华还要继续工作。他要将今天会议讨论的具体方针策略,形成文字上报中央、金首相、彭老总。

乔冠华在卧室外面的工作室猛吸着烟,来回踱着步。他皱着眉头沉思着,不自觉地去抓茅台瓶子。伸出手去,猛个丁地想起什么,刚要收回来,不料手里却有了个瓶子。

“李队长,你怎么来了?”乔冠华惊喜地问。

“知道你没酒思路就不通畅,我给你送酒来了。”

“这怎么行,李队长?我不能要你的。”乔冠华知道,李克农年事已高,而且患有风湿病,这茅台是代表团专门给他准备暖身子的。

“别客气了,我知道你需要酒提神。放心,我那里还有半瓶呢。你赶紧整理吧,毛主席和周总理还等着看我们的消息呢。”

乔冠华接过那半瓶茅台,猛地灌了一口:“你放心吧,李队长。整理完我马上给你送过去。”茅台下肚,乔冠华顿觉精神抖擞,思路流畅。他马上口授内容,旁边的参谋伏案疾书,记录下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忙活完了。乔冠华接过来顺了一遍,又做了一些改动,便拿着文稿去找李克农过目。

李克农正坐在朝鲜式的土坑上批阅文件,他视力微弱,眼睛几乎要贴到炕桌上面看东西。接过乔冠华的文稿看了一遍,又和乔冠华商量着改了几个地方,然后签上字,说:“行了,赶紧发电报吧。”一旁的参谋赶紧让人去发了。

发出去之后,两个人便耐心地等待着北京的回电。刚才乔冠华光注意文稿了,现在才发觉李克农不时地龇牙咧嘴。

“是不是风湿病又犯了?”乔冠华关心地问。李克农痛苦地点了点头。

“不是还有半瓶茅台么,赶紧给李队长拿来喝点。”乔冠华吩咐李克农的参谋。

警卫员却没动。

“怎么了,赶紧去啊。”

“对不起,乔指导员,已经没有茅台了。那半瓶前天晚上我加班整理李队长的讲话,困倦了,李队长给我提神了。剩下半瓶,刚才都给你拿过去了。”

乔冠华一听,眼睛涩了:“李队长,你怎么……”

李克农微微一笑:“没关系,等国内再运来茅台,你还我一瓶就是了。”

“好,一言为定。”

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